《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96903 课程名称:城市规划原理 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时:48 学 分:30 适用对象: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二年级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 要专业基础课。城市规划课程系统地阐述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规划设计的原则与 方法。分析了总体规划与区域规划的方法与手段。通过城市规划课程的教学,应使学 生对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在城市规划 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能力的培养, 为相关专业学生今后在土地规划、房地产开发设计、城市公共管理的工作与实践提供 基础。 The course of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for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major(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major).The urban planning curriculum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planning programming.The methods and means of master pl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are analyzed.Through the teaching of urban planning course, students should have a more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and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concepts,theories and methods of urban planning.In the each teaching link of urban planning courses,they should be in imparting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ability to practice training.For related majors'students provide the basis of jobs about land-use program,real estate development design and urban public management in the future.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96903 课程名称:城市规划原理 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 时: 48 学 分: 3.0 适用对象: 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二年级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 要专业基础课。城市规划课程系统地阐述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规划设计的原则与 方法。分析了总体规划与区域规划的方法与手段。通过城市规划课程的教学,应使学 生对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在城市规划 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能力的培养, 为相关专业学生今后在土地规划、房地产开发设计、城市公共管理的工作与实践提供 基础。 The course of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for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major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major). The urban planning curriculum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planning programming. The methods and means of master pl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are analyzed.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urban planning course, students should have a more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and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concepts,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urban planning. In the each teaching link of urban planning courses,they should be in imparting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ˊability to practice training。For related majorsˊ students provide the basis of jobs about land-use program,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design and urban public management in the future.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城市规划与 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全面分析、解决城市规划与设计的 能力,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认识城市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了解城市规划学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了解国内外城规划思想及动态: 3、理解城市规划体系构成及其内在关系、各类规划的工作步骤及编制程序: 4、初步掌握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住区规划等的方案评析与优化: 5、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观念:初步掌握城市功能活动在整个城市空间 的合理部署与有机组合,并在全局观念下协调城市各个方面的研究方法,了解城市社 会生活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哲理观念。 在课程思政方面,主要要体现一下几个方面: (1)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念。2015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央财经领导小 组第十一次会议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时曾指出,要改革完普城市规划,改 革规划管理体制。“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 市发展指导思想。”这就明确了城市规划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城市的本质和 规律,了解城市规划学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明确中国城市工作总体思路,即尊重、 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2)树立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让学生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 与方法;了解国内外城规划思想及动态以及规划大事件,如国土空间规划、粤港澳大 湾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宜居城市、新型 城镇化、城市徽更新、“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等, 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国家、民族 自豪感、自信心。 (3)活学活用,立德树人。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首都规划务必坚 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贯通历史现状未来,统筹人口 资源环境,让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永续利用、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学生在实际学 习这门课时,理解城市规划体系构成及其内在关系、各类规划的工作步骤及编制程序, 重点掌握国土空间规划的目的、意义及发展趋势;初步掌握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住区规划等的方案评析与优化,能够用理论联系城市规划实际,理解“城市是人民的 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科学规划内涵;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城市规划观,树立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城市规划与建设全过程,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促进高质量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讲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
2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城市规划与 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全面分析、解决城市规划与设计的 能力,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认识城市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了解城市规划学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了解国内外城规划思想及动态; 3、理解城市规划体系构成及其内在关系、各类规划的工作步骤及编制程序; 4、初步掌握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住区规划等的方案评析与优化; 5、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观念;初步掌握城市功能活动在整个城市空间 的合理部署与有机组合,并在全局观念下协调城市各个方面的研究方法,了解城市社 会生活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哲理观念。 在课程思政方面,主要要体现一下几个方面: (1)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念。2015 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央财经领导小 组第十一次会议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时曾指出,要改革完善城市规划,改 革规划管理体制。“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 市发展指导思想。”这就明确了城市规划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城市的本质和 规律,了解城市规划学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明确中国城市工作总体思路,即尊重、 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2)树立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让学生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 与方法;了解国内外城规划思想及动态以及规划大事件,如国土空间规划、粤港澳大 湾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宜居城市、新型 城镇化、城市微更新、“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等,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国家、民族 自豪感、自信心。 (3)活学活用,立德树人。2014 年 2 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首都规划务必坚 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贯通历史现状未来,统筹人口 资源环境,让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永续利用、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学生在实际学 习这门课时,理解城市规划体系构成及其内在关系、各类规划的工作步骤及编制程序, 重点掌握国土空间规划的目的、意义及发展趋势;初步掌握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住区规划等的方案评析与优化,能够用理论联系城市规划实际,理解“城市是人民的 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科学规划内涵;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城市规划观,树立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城市规划与建设全过程,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促进高质量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讲 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特点与价值观,及其在现实中的认知与应用: 2.了解从古至今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的发展特点,城市建设的发展简史, 掌握城市规划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3.对城市规划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形成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认识。 (二)教学内容 1城市与城市规划在现实中的认知与应用 2 课程的教学安排与考核要求 3城市的产生 3.1居民点的形成 3.2城市的形成 33城镇与城市的界定 4城市的发展 4.1古代城市的发展 4.2近代城市的发展 4.3 二战城市的发展 4.4当代城市的发展 5城市规划的理念与价值 5.1城市规划的核心内涵 5.2 城市规划的特点与任务 5.3城市规划的目标与价值观 思政融入点: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文明的标 志。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成就显著,城市规 划法律法规和实施机制基本形成,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城乡布局、完普城市功 能、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城市的本质 和规律,了解城市规划学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明确中国城市工作总体思路,即尊 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三)思考与实践 1.城市规划及其相关学科(建筑、土地、房地产等)在发展中相互影响 和作用 2.了解典型城市的出现与兴衰原因?结合家乡所在城市进行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 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 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其 3
3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特点与价值观,及其在现实中的认知与应用; 2.了解从古至今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的发展特点,城市建设的发展简史, 掌握城市规划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3.对城市规划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形成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认识。 (二)教学内容 1 城市与城市规划在现实中的认知与应用 2 课程的教学安排与考核要求 3 城市的产生 3.1 居民点的形成 3.2 城市的形成 3.3 城镇与城市的界定 4 城市的发展 4.1 古代城市的发展 4.2 近代城市的发展 4.3 二战城市的发展 4.4 当代城市的发展 5 城市规划的理念与价值观 5.1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涵 5.2 城市规划的特点与任务 5.3 城市规划的目标与价值观 思政融入点: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文明的标 志。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成就显著,城市规 划法律法规和实施机制基本形成,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城市功 能、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城市的本质 和规律,了解城市规划学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明确中国城市工作总体思路,即尊 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三)思考与实践 1.城市规划及其相关学科(建筑、土地、房地产等)在发展中相互影响 和作用 2.了解典型城市的出现与兴衰原因?结合家乡所在城市进行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 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 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其
他辅助材料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二讲城镇化基本原理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城镇化的基本特点与原理;重点掌握城镇化的S型曲线以及4个 发展阶段。 2.能够运用城镇化原理解释过度城镇化、高度城镇化、郊区化、逆城镇 化等社会现象,尤其是分析当前国际、中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及特点。 (二)教学内容 1城镇化的内函与测量 1.1城镇化的内涵 1.2城镇化的测量 2城镇化的历程及形式 2.1世界城镇化的历程 2.2城镇化的一般发展过程一诺瑟姆曲线 2.3城镇化的一般阶段与形式 3城市的产生国外城镇化的典型案例 3.1拉美因家(过度城镇化) 3.2东南亚国家(低水平同步城镇化) 33西欧国家(高水平同步城镇化) 4中国城镇化的思考 4.1中国城镇化的背景与成就 4.2中国城镇化的问题与挑战 4.3广东及珠三角的城镇化 4.4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思政融入点: 1、对比拉美和东南亚国家的城镇化,说明中国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没有出现 贫民窟等问题的重要经验。 2、以中国城镇化、广东及珠三角城镇化的发展成就,理解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 律,理解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 (三)思考与实践 1.珠三角城镇化的特征、问题及发展思路 2.中国新型城镇化概念提出的背景与核心内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4 他辅助材料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二讲 城镇化基本原理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城镇化的基本特点与原理;重点掌握城镇化的 S 型曲线以及 4 个 发展阶段。 2.能够运用城镇化原理解释过度城镇化、高度城镇化、郊区化、逆城镇 化等社会现象,尤其是分析当前国际、中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及特点。 (二)教学内容 1 城镇化的内涵与测量 1.1 城镇化的内涵 1.2 城镇化的测量 2 城镇化的历程及形式 2.1 世界城镇化的历程 2.2 城镇化的一般发展过程—诺瑟姆曲线 2.3 城镇化的一般阶段与形式 3 城市的产生国外城镇化的典型案例 3.1 拉美国家(过度城镇化) 3.2 东南亚国家(低水平同步城镇化) 3.3 西欧国家(高水平同步城镇化) 4 中国城镇化的思考 4.1 中国城镇化的背景与成就 4.2 中国城镇化的问题与挑战 4.3 广东及珠三角的城镇化 4.4 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思政融入点: 1、对比拉美和东南亚国家的城镇化,说明中国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没有出现 贫民窟等问题的重要经验。 2、以中国城镇化、广东及珠三角城镇化的发展成就,理解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 律,理解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 (三)思考与实践 1.珠三角城镇化的特征、问题及发展思路。 2.中国新型城镇化概念提出的背景与核心内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 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 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其 他辅助材料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三讲国内外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及核心理念。 2.了解国外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产生的渊源。 3.熟悉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一定程度掌握现代城市规划的 主要理论及其观点:进一步了解当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变革。 4.掌握学科先进的理论思想,城市规划的动态观念,为正确的理解与运 用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奠定基础,并逐步树立牢固的“以人为本”、“可 持续发展”的当代城市规划思想。 (二)教学内容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1.1先秦时期城市规划 1.2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规划 1,3隋唐时期城市规划 1.4宋朝时期城市规划 1.5元明清时期城市规划 思政融入点:以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成就及世界影响意义,树立学生文 化自信和规划自信。 2 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2.1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城市规划思想 2.2中世纪的城市规划思想 3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3.1空想社会主义 3.2田园城市理论 3.3 《雅典宪章》 3.4 《马丘比丘宪章》 3.5有机疏散理论 3.6其他规划思想 4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 5
5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 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 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其 他辅助材料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三讲 国内外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及核心理念。 2.了解国外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产生的渊源。 3.熟悉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一定程度掌握现代城市规划的 主要理论及其观点;进一步了解当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变革。 4.掌握学科先进的理论思想,城市规划的动态观念,为正确的理解与运 用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奠定基础,并逐步树立牢固的“以人为本”、“可 持续发展”的当代城市规划思想。 (二)教学内容 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1.1 先秦时期城市规划 1.2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规划 1.3 隋唐时期城市规划 1.4 宋朝时期城市规划 1.5 元明清时期城市规划 思政融入点:以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成就及世界影响意义,树立学生文 化自信和规划自信。 2 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2.1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城市规划思想 2.2 中世纪的城市规划思想 3 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3.1 空想社会主义 3.2 田园城市理论 3.3 《雅典宪章》 3.4 《马丘比丘宪章》 3.5 有机疏散理论 3.6 其他规划思想 4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