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我国1950年全国马铃薯栽培面 积为2339万亩,总产8.7Mt,平均 亩产372㎏, 1979—1980年,全国 马铃薯栽培面积迅速发展,达到7000 万亩,是我国历史上栽培面积最大的 时期。进入80年代以来,各省(区)调 整农作物布局,播种面积有所下降, 近几年在6000万亩左右,居世界第二 位,产量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我国1950年全国马铃薯栽培面 积为2339万亩,总产8.7Mt,平均 亩产372㎏, 1979—1980年,全国 马铃薯栽培面积迅速发展,达到7000 万亩,是我国历史上栽培面积最大的 时期。进入80年代以来,各省(区)调 整农作物布局,播种面积有所下降, 近几年在6000万亩左右,居世界第二 位,产量居世界第三位
宁夏:面积小,总产低,主要集中 在山区,平均单产低于全国水平 (1998年687kg/公顷,但山区高, 一般在1000kg以上
宁夏:面积小,总产低,主要集中 在山区,平均单产低于全国水平 (1998年687kg/公顷,但山区高, 一般在1000kg以上
第二节 马铃薯形态特征 马铃薯是茄科 (Solanaceae) 茄 属 (Solanum)的草本植物。生产应用的品 种 都 属 于 茄 属 结 块 茎 的 种 (Solanum tuberosum L.),染色体数2n=2x=48。 市场上多用块茎繁殖,也称多年生植物
第二节 马铃薯形态特征 马铃薯是茄科 (Solanaceae) 茄 属 (Solanum)的草本植物。生产应用的品 种 都 属 于 茄 属 结 块 茎 的 种 (Solanum tuberosum L.),染色体数2n=2x=48。 市场上多用块茎繁殖,也称多年生植物
一、根 根分直根系——种子繁殖所发生的根,有主侧根之分。 须根系——块茎繁殖所发生的根,为不定根,无主侧 根之分。 须根系根据其发生的时期、部位,分布状况可分为两类: 不定根:在初生芽的基部3—4节上发生的不定根,称为 芽眼根或节根,这是发芽早期发生的根系,分枝能力强, 分布宽度30cm左右,深度可达150—200㎝,是马铃薯 的主体根系。 匍匐根:在地下茎的上部各节上陆续发生的不定根,称 为匍匐根,一般每节上发生3—6条,分枝能力较弱,长 度较短,一般为10—20crn,分布在表土层,生育后期 培土有利此类根系生长。匍匐根对磷素有较强的吸收能 力
一、根 根分直根系——种子繁殖所发生的根,有主侧根之分。 须根系——块茎繁殖所发生的根,为不定根,无主侧 根之分。 须根系根据其发生的时期、部位,分布状况可分为两类: 不定根:在初生芽的基部3—4节上发生的不定根,称为 芽眼根或节根,这是发芽早期发生的根系,分枝能力强, 分布宽度30cm左右,深度可达150—200㎝,是马铃薯 的主体根系。 匍匐根:在地下茎的上部各节上陆续发生的不定根,称 为匍匐根,一般每节上发生3—6条,分枝能力较弱,长 度较短,一般为10—20crn,分布在表土层,生育后期 培土有利此类根系生长。匍匐根对磷素有较强的吸收能 力
二、茎 马铃薯的茎包括地上茎、地下茎、匍匐 茎和块茎,都是同源器官,但形态和功 能却各不相同。 (一)地上茎 由块茎芽眼萌发的幼芽发育 形成的地上枝条(简称茎)
二、茎 马铃薯的茎包括地上茎、地下茎、匍匐 茎和块茎,都是同源器官,但形态和功 能却各不相同。 (一)地上茎 由块茎芽眼萌发的幼芽发育 形成的地上枝条(简称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