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毒素,性质: 无色针状结晶,微溶于水,易溶于稀乙酸,对热稳定, 于100℃温度下处理24h或于120℃下处理20-60min方 可使毒素完全受到破坏.盐腌、热晒均不被破坏. 对碱不稳定,在4%NaOH溶液中20min可完全破坏, 降解成为士唑啉化合物.河豚毒素有许多衍生物,其 衍生物的毒性强弱取决于其c,的取代基的不同. 河豚毒素衍生物的相对毒性
河豚毒素,性质: 无色针状结晶,微溶于水,易溶于稀乙酸,对热稳定, 于100℃温度下处理24h或于120℃下处理20-60min方 可使毒素完全受到破坏.盐腌、热晒均不被破坏. 对碱不稳定,在4%NaOH溶液中20min可完全破坏, 降解成为士唑啉化合物.河豚毒素有许多衍生物,其 衍生物的毒性强弱取决于其c,的取代基的不同. 河豚毒素衍生物的相对毒性
河豚毒素的毒性 河豚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神经毒素,它对神 经细胞膜的钠离子通道有专一性作用,能阻断 神经冲动的传异,使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发生 麻痹。 中毒初期表现为感觉神经麻痹,全身不适,继 而恶心、呕吐、腹痛,O唇、舌尖及指尖刺疼 发麻,同时引起外周血管扩张,使血压急剧下 降,最后出现语言障碍,瞳孔散大,中毒者常 因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亡。死亡率高 达50%
河豚毒素的毒性 河豚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神经毒素,它对神 经细胞膜的钠离子通道有专一性作用,能阻断 神经冲动的传异,使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发生 麻痹。 中毒初期表现为感觉神经麻痹,全身不适,继 而恶心、呕吐、腹痛,O唇、舌尖及指尖刺疼 发麻,同时引起外周血管扩张,使血压急剧下 降,最后出现语言障碍,瞳孔散大,中毒者常 因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亡。死亡率高 达50%
X 河豚毒素对小鼠的经口LDso为8.7μgkg 体重,对人的经口最小致死量为40μgkg 体重.大约1-2mg河豚鱼毒素结晶可使一个 成人致死
防止河豚毒素中毒的措施 由于河豚毒素耐热,1200摄氏度加热 60min才可破坏,一般家庭烹调方法难以 去除毒素,故最有效的预防中毒措施: 将河豚集中处理,禁止出售。 在加工处理前必须先去除内脏、头、皮 等含毒部位,洗净血污,经盐腌、晒干 后,安全无毒方可出售,其加工废弃物 应妥善销毁
防止河豚毒素中毒的措施 由于河豚毒素耐热,1200摄氏度加热 60min才可破坏,一般家庭烹调方法难以 去除毒素,故最有效的预防中毒措施: 将河豚集中处理,禁止出售。 在加工处理前必须先去除内脏、头、皮 等含毒部位,洗净血污,经盐腌、晒干 后,安全无毒方可出售,其加工废弃物 应妥善销毁
河豚毒素的检测
河豚毒素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