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由于本试验比较复杂,试验时一定要认真细心,调试时要先开环后闭环、先内环 后外环。 六、实验方法 1.速度调节器ASR的调试 1.1在图2-5(a)中,按照如下方法接线: G-U2-DZS-1.G-U:-ASR-1,DZS-3-ASR-4,DZS-3-ACR-8 ASR-5一ASR-6(短接),ACR-9一ACR-10(短接),DZS(零速封锁器)的开关 扳向“解除” 1.2零源的调节: 将给定G的S2设定为0V接地,将正负给定电位器U旋至零位,闭合控制电源,用 万用表测量ASR-3的电压,应该为OV。如果电压不为O,调节ASR的RP4电位器使之为 OV,即调运放的零漂 1.3正负给定限幅的调节: 将给定G的S2设定为给定,将S1拨向负给定,闭合控制电源。将负给定电位器旋至 最大,用万用表测量ASR-3的电压,应该为5V。如果电压不为5V,调节ASR的P1电 位器使之为5V,即调运放的正输出限幅:将S1拨向正给定,闭合控制电源。将正给定电 位器旋至最大,用万用表测量ASR.3的电压,应该为5V。如果电压不为-5V,调节ASR 的RP2电位器使之为-5V,即调运放的负输出限幅。 1.4放大倍数Kp的调节: 调节给定电位器,用万用表量给定值和ASR3的输出,求出放大倍数,调节电位器 RP3可以改变放大倍数Kp。注:Kp大约调到5左右。 2.电流调节器ACR的调试 2.1在图2-5中,按照如下方法接线: G-U-DZS-1,G-U-ACR-3,DZS-3-ASR-4,DZS-3-ACR-8, ASR-5-ASR-6(短接),ACR-9-ACR-10(短接),DZS(零速封锁器)的开关 扳向“解除”。 2.2零漂的调节: 将给定G的S2设定为0V接地,将正负给定电位器旋至零位,闭合控制电源,用万用 表测量ACR-7的电压,应该为OV。如果电压不为O,调节ACR的RP4电位器使之为 0V,即调运放的零漂。 2.3正负给定限幅的调节: 将给定G的S2设定为给定,将S1拨向负给定,闭合控制电源。将负给定电位器旋至 最大,用万用表测量ACR-7的电压,应该为5V。如果电压不为5V,调节ACR的RP1电 位器使之为5V,即调运放的正输出限幅:将S1拨向正给定,闭合控制电源。将正给定电 位器旋至最大,用万用表测量ACR-7的电压,应该为5V。如果电压不为-5V,调节ACR 的RP2电位器使之为-5V,即调运放的负输出限幅。 1.4放大倍数Kp的调节:
14 4. 由于本试验比较复杂,试验时一定要认真细心,调试时要先开环后闭环、先内环 后外环。 六、实验方法 1.速度调节器 ASR 的调试 1.1 在图 2-5(a)中,按照如下方法接线: G-Ug-DZS-1,G- Ug-ASR-1,DZS-3-ASR-4,DZS-3-ACR-8, ASR-5-ASR-6(短接),ACR-9-ACR-10(短接),DZS(零速封锁器)的开关 扳向“解除”。 1.2 零漂的调节: 将给定 G 的 S2 设定为 0V 接地,将正负给定电位器 Ug旋至零位,闭合控制电源,用 万用表测量 ASR-3 的电压,应该为 0V。如果电压不为 0,调节 ASR 的 RP4 电位器使之为 0V,即调运放的零漂。 1.3 正负给定限幅的调节: 将给定 G 的 S2 设定为给定,将 S1 拨向负给定,闭合控制电源。将负给定电位器旋至 最大,用万用表测量 ASR-3 的电压,应该为 5V。如果电压不为 5V,调节 ASR 的 RP1 电 位器使之为 5V,即调运放的正输出限幅;将 S1 拨向正给定,闭合控制电源。将正给定电 位器旋至最大,用万用表测量 ASR-3 的电压,应该为-5V。如果电压不为-5V,调节 ASR 的 RP2 电位器使之为-5V,即调运放的负输出限幅。 1.4 放大倍数 Kp 的调节: 调节给定电位器,用万用表量给定值和 ASR-3 的输出,求出放大倍数,调节电位器 RP3 可以改变放大倍数 Kp。注:Kp 大约调到 5 左右。 2.电流调节器 ACR 的调试 2.1 在图 2-5 中,按照如下方法接线: G-Ug-DZS-1,G-Ug-ACR-3,DZS-3-ASR-4,DZS-3-ACR-8, ASR-5-ASR-6(短接),ACR-9-ACR-10(短接),DZS(零速封锁器)的开关 扳向“解除”。 2.2 零漂的调节: 将给定 G 的 S2 设定为 0V 接地,将正负给定电位器旋至零位,闭合控制电源,用万用 表测量 ACR-7 的电压,应该为 0V。如果电压不为 0,调节 ACR 的 RP4 电位器使之为 0V,即调运放的零漂。 2.3 正负给定限幅的调节: 将给定 G 的 S2 设定为给定,将 S1 拨向负给定,闭合控制电源。将负给定电位器旋至 最大,用万用表测量 ACR-7 的电压,应该为 5V。如果电压不为 5V,调节 ACR 的 RP1 电 位器使之为 5V,即调运放的正输出限幅;将 S1 拨向正给定,闭合控制电源。将正给定电 位器旋至最大,用万用表测量 ACR-7 的电压,应该为-5V。如果电压不为-5V,调节 ACR 的 RP2 电位器使之为-5V,即调运放的负输出限幅。 1.4 放大倍数 Kp 的调节:
调节给定电位器,用万用表量给定值和ACR7的输出,求出放大倍数,调节电位器 RP3可以改变放大倍数Kp。注:Kp大约调到6左右。 3.开环特性的测试 3.1按图2-5(b)主接线图接线,将控制电压Ug和MCL-33组件的Uct直接相连, 给定为正给定。 3.2调节Ug为0,使ā稍大于90°,直流发电机的负载电阻(滑线变阻器)调到最大 值。检查接线后合主电源,逐渐增大Ug使电机启动、升速,调节U,使电机空载转速o= 1500r/min。在保持Ug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负载的大小(滑线变阻器),测取6~8个点 (电机电流要小于1A),读取电机转速n、电枢电压Ud、电枢电流l,测出系统的开环 外特性 n=f(la) nr/min) (A UA(V) 3.3反馈环节的调试:调节Ug和负载大小使电机转速no=1500r/min,电枢电流为 1A,测量转速反馈电压UN(FBS的输出端“3”、“4”)和电流反馈电压Um(FBC 的输出,红色端子),调节相应电位器(FBS和FBC上对应的可调电位器RP)使UGN和 Ur都为5V。 4。双闭环直流电机系统调试 4.1在图2-5(a)中,按照如下方法接线: G-Ug-DZS-1,G-Ug-ASR-1,DZS-3-ASR-4-ACR-8,DZS-2-FBS-3-ASR-1, FBS-2一转速表的红色端子一接地,FBS-1一转速表的黑色端子,FBC红一ACR-1,ASR-3 一ACR.3.ACR.7一Uct,ASR.5和ASR-6外接MEL-11组件的电容(约10uF).ACR9 和ACR-10外接MEL1组件的电容(约6uF),DZS(零速封锁器)的开关扳向“解 除”。 注意:双闭环时,GU:为正给定、转速反馈电压为负给定(反极性输入BS)、电 流反债电压为正给定。 4.2.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主电源。逐渐增大Ug使电机启动、升速,调节U。使电机空 载转速no=1500r/mim。在保持U。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负载的大小(滑线变阻器),测 取6一8个点(电机电流要小于1A),读取电机转速n、电枢电压U、电枢电流4,作出 系统的闭环外特性曲线。 n=f(ld) n (r/min) la (A) Ua (V)
15 调节给定电位器,用万用表量给定值和 ACR-7 的输出,求出放大倍数,调节电位器 RP3 可以改变放大倍数 Kp。注:Kp 大约调到 6 左右。 3.开环特性的测试 3.1 按图 2-5(b)主接线图接线,将控制电压 Ug 和 MCL-33 组件的 Uct 直接相连, 给定为正给定。 3.2 调节 Ug 为 0,使α稍大于 90°,直流发电机的负载电阻(滑线变阻器)调到最大 值。检查接线后合主电源,逐渐增大 Ug 使电机启动、升速,调节 Ug使电机空载转速n0= 1500r/min。在保持 Ug 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负载的大小(滑线变阻器),测取 6~8 个点 (电机电流要小于 1A),读取电机转速 n、电枢电压 Ud、电枢电流 Id,测出系统的开环 外特性 n=f(Id)。 n(r/min) Id (A) Ud(V) 3.3 反馈环节的调试:调节 Ug 和负载大小使电机转速n0=1500r/min,电枢电流为 1A,测量转速反馈电压 UTGN(FBS 的输出端“3”、“4”)和电流反馈电压 UIFN(FBC 的输出,红色端子),调节相应电位器(FBS 和 FBC 上对应的可调电位器 RP)使 UTGN 和 UIFN 都为 5V。 4.双闭环直流电机系统调试 4.1 在图 2-5(a)中,按照如下方法接线: G-Ug-DZS-1,G-Ug-ASR-1,DZS-3-ASR-4-ACR-8,DZS-2-FBS-3-ASR-1, FBS-2-转速表的红色端子-接地,FBS-1-转速表的黑色端子,FBC-红-ACR-1,ASR-3 -ACR-3,ACR-7-Uct,ASR-5 和 ASR-6 外接 MEL-11 组件的电容(约 10uF),ACR-9 和 ACR-10 外接 MEL-11 组件的电容(约 6uF),DZS(零速封锁器)的开关扳向“解 除”。 注意:双闭环时,G-Ug 为正给定、转速反馈电压为负给定(反极性输入 FBS)、电 流反馈电压为正给定。 4.2.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主电源。逐渐增大 Ug 使电机启动、升速,调节 Ug使电机空 载转速n0=1500r/min。在保持 Ug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负载的大小(滑线变阻器),测 取 6~8 个点(电机电流要小于 1A),读取电机转速 n、电枢电压 Ud、电枢电流 Id,作出 系统的闭环外特性曲线。 n=f(Id)。 n(r/min) Id (A) Ud(V)
4.3.设定负载为额定负载,调节电压g改变电机转速,记录6一7个点的电压给定 Ug和对应转速,作出系统的闭环控制特性曲线。 n=f(Ug). n (r/min) 0gV) 七、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系统的开环外特性曲线并计算转速静差率 2.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系统闭环外特性曲线并计算转速静差率,与开环外特性进行 比较,说明2者的差异原因。 4.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系统闭环控制特性曲线。 5.画出双闭环直流调速的系统控制原理图。 G Ucto ???2?2??(? c 2 1 70 FBC+FA MCL-31 图2-5(a)控制系统接线图 VTI-VT6 UI U2 ©FBS 图2一5(b)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主接线图
16 4.3.设定负载为额定负载,调节电压 Ug 改变电机转速,记录 6~7 个点的电压给定 Ug 和对应转速 n,作出系统的闭环控制特性曲线。 n=f(Ug)。 n(r/min) Ug(V) 七、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系统的开环外特性曲线并计算转速静差率。 2.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系统闭环外特性曲线并计算转速静差率,与开环外特性进行 比较,说明 2 者的差异原因。 4.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系统闭环控制特性曲线。 5.画出双闭环直流调速的系统控制原理图。 G DZS FBC+FA FBS A S R A C R Ug Uct 1 2 3 1 2 3 4 ? 2 1 3 4 5 6 1 3 9 10 8 7 MCL-31 C C ???????? ( ? ) ???????? ( ? ) 图 2-5(a)控制系统接线图 A M TG A1 A2 A2 A1 M F1 F2 F2 F1 FBS 1 2 3 4 UTG L VT1~VT6 1U1 1U2 2U1 2U2 U V W N R 图 2-5(b)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主接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