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卷:湖南省高考最新分类汇编一现 代文(文学类) (衡阳市八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秋天的心 林清玄 ①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 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己是秋 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 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②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 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 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 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辨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 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 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③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 业社会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 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 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④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 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 烂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 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 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 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⑤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 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 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
2012 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卷:湖南省高考最新分类汇编—现 代文(文学类) (衡阳市八中 2012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 ——18 题 秋 天 的 心 林清玄 ①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 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 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 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②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 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 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 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辨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 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 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③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 业社会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 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 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④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 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 烂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 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 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 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⑤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 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 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
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 是童年田园记忆中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 叶的同一个秋天。 ⑥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 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 不到秋天的美。 ⑦秋天的美多少带点萧瑟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 示呢 ⑧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秋天的诗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⑨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 足迹是多么困难!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 辛呀 15、本文在开篇和接近结尾两处各引用了诗句,请分析这样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 16、文章两次出现“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 17、作者笔下的“秋天的心”,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18、作者认为“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 谈谈你的理解。(8分 15、开篇两句诗,突出了秋天给人一种气派悠闲的感觉,引出话题。(2分)近结尾诗,表 现出秋天的清朗圆满,美丽淸明,为后文作者抒发寻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的感慨作铺垫。 (2分)(意思相近即可) 16、作者着意展现平埔族秋居生活的逍遥自在、气派悠闲;(1分)与文中现代商业形态背
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 是童年田园记忆中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 叶的同一个秋天。 ⑥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 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 不到秋天的美。 ⑦秋天的美多少带点萧瑟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 示呢? ⑧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秋天的诗: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⑨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 足迹是多么困难!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 辛呀! 15、本文在开篇和接近结尾两处各引用了诗句,请分析这样写各有什么作用。(4 分) 16、文章两次出现“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 分) 17、作者笔下的“秋天的心”,体现在哪些方面?(6 分) 18、作者认为“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 谈谈你的理解。(8 分) 15、开篇两句诗,突出了秋天给人一种气派悠闲的感觉,引出话题。(2 分)近结尾诗,表 现出秋天的清朗圆满,美丽清明,为后文作者抒发寻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的感慨作铺垫。 (2 分)(意思相近即可) 16、作者着意展现平埔族秋居生活的逍遥自在、气派悠闲;(1 分)与文中现代商业形态背
景下人们生活的平面单一形成鲜明对照,(1分)从而寄寓作者对现代都市生活形式的忧虑, 也表达了作者期望我们能时刻保持一份“秋天的心”,从自然中去感知,与自然共鸣,保有 一份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2分)(意思相近即可) 17、“秋天的心”体现在:①气派悠闲之意:②感知自然之心:③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 天下的襟抱:④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⑤谦卑的心情:⑥清朗圆满,美丽清明的情怀。 (6分) 18、我认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随着文化和商业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失去了感知自然的 情怀,(2分)进而失去了悠闲、谦卑、清明美丽的心灵,忙忙碌碌的生活会让人们不断地 脱离自然,(3分)忙碌追逐的过程中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审视自己,这样会逐渐失去自我 被社会同化。(3分)(意对即可) (湖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等着的轿车 [美]欧·亨利 黄昏来临了,身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又来到小公园的那个安静的角落,坐在一张长椅子上 开始读书。她的脸看起来很秀气,那件灰色衣服却是普普通通的。前一天也是这个时候来到 这里,再前一天也是如此,有个小伙子知道这些情况 这个小伙子慢慢地靠近她。就在这时,姑娘手中的书滑到了地上。小伙子顺势拣起书, 有礼貌地递了过去,随便讲了几句关于天气的寒暄话,就静静地站在一旁。 姑娘看了一眼小伙子简朴的衣着,一张并不引入注目的普普通通的脸。 “如果你愿意,就请坐吧。”她用深沉的低音说,“光线太暗了,无法看书,我现在想 聊聊天。” “你知道吗?”他说,“你是我一生中见到的最漂亮的姑娘,昨天我就见到你了。” “不论你是谁,”姑娘冷冰冰地说,“你得记住,我是一位小姐。” “实在冒昧,”小伙子说,“都是我的不是,你也知道一一我的意思是公园里有这么多 的姑娘,你也知道一一当然,你不知道,但是……” “换个话题谈谈吧。当然,我知道了。讲讲这些来往的游客吧,他们去哪儿?为什么那 么匆忙?他们感到幸福吗?” 小伙子一时还没搞清,自己究竟应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我到这里来坐的目的,只是因为我能接近这么众多的游客,我跟你讲话,是因为我想
景下人们生活的平面单一形成鲜明对照,(1 分)从而寄寓作者对现代都市生活形式的忧虑, 也表达了作者期望我们能时刻保持一份“秋天的心”,从自然中去感知,与自然共鸣,保有 一份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2 分)(意思相近即可) 17、 “秋天的心”体现在:①气派悠闲之意;②感知自然之心;③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 天下的襟抱;④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⑤谦卑的心情;⑥清朗圆满,美丽清明的情怀。 (6 分) 18、 我认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随着文化和商业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失去了感知自然的 情怀,(2 分)进而失去了悠闲、谦卑、清明美丽的心灵,忙忙碌碌的生活会让人们不断地 脱离自然,(3 分)忙碌追逐的过程中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审视自己,这样会逐渐失去自我, 被社会同化。(3 分) (意对即可) (湖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等着的轿车 [美]欧·亨利 黄昏来临了,身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又来到小公园的那个安静的角落,坐在一张长椅子上 开始读书。她的脸看起来很秀气,那件灰色衣服却是普普通通的。前一天也是这个时候来到 这里,再前一天也是如此,有个小伙子知道这些情况。 这个小伙子慢慢地靠近她。就在这时,姑娘手中的书滑.到了地上。小伙子顺势拣起书, 有礼貌地递了过去,随便讲了几句关于天气的寒暄话,就静静地站在一旁。 姑娘看了一眼小伙子简朴的衣着,一张并不引入注目的普普通通的脸。 “如果你愿意,就请坐吧。”她用深沉的低音说,“光线太暗了,无法看书,我现在想 聊聊天。” “你知道吗?”他说,“你是我一生中见到的最漂亮的姑娘,昨天我就见到你了。” “不论你是谁,”姑娘冷冰冰 ...地说,“你得记住,我是一位小姐。” “实在冒昧,”小伙子说,“都是我的不是,你也知道——我的意思是公园里有这么多 的姑娘,你也知道——当然,你不知道,但是……” “换个话题谈谈吧。当然,我知道了。讲讲这些来往的游客吧,他们去哪儿?为什么那 么匆忙?他们感到幸福吗?” 小伙子一时还没搞清,自己究竟应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我到这里来坐的目的,只是因为我能接近这么众多的游客,我跟你讲话,是因为我想
找一个天性善良的人,一个没有铜臭、不是惟钱是图的人聊聊,你不知道我是多么厌恶钱啊 ——钱,钱,钱!我讨厌我周围的那些男人。我不喜欢自得其乐,看不上珍珠宝石,也懒得 游山玩水。” “我可总是这么认为,”小伙子说,“钱是个好东西。” “当你有了成百万块钱,你就可以兜风、看戏、跳舞、赴宴。可我对这一切腻透了!” 姑娘回答 小伙子很有趣地看着姑娘 他说:“我可很喜欢研究和探听富人们的生活。 有时候,”姑娘继续说,“我想,如果我要恋爱的话,就要爱一个普通的小伙子一一 你的职业是什么?” 我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是我希望我能在这个世界上出人头地。你刚才说的 当真是这个意思:你会爱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当然啦!”她回答 “我在饭店工作。”小伙子说。姑娘心里一惊,问道:“该不会是个跑堂的吧?” 我就是这个饭店的出纳员,你看见那里耀眼的有‘饭店’两字的霓虹灯招牌了吗? 姑娘看了看手表,站起身问:“你怎么不上班?” “我上夜班。”小伙子答道,“离上班时间还有一小时呢!我能再见到你吗?” “不知道,也许可以。我得马上走了。唔,今晚我要去赴宴,还有一个音乐会呢。你进 来时可能看到公园门口有一辆白色小轿车吧?” “是的,我看到了。”小伙子回答。 “我总是坐这辆车来的,司机正在等我呢,再见!” “现在天已黑了,”小伙子说,“这公园里坏人太多,要不要我送你上轿车?” “你还是在长凳上坐十分钟再走吧。”说完,姑娘就朝着公园大门走去。小伙子盯着姑 娘漂亮的身影,然后起身跟在她后面 姑娘走到公园大门口,转过头看了一眼那辆小轿车,就走了过去。她横穿马路,走进那 个有耀眼的“饭店”两字的霓虹灯招牌的饭店。店里的出纳柜台上一个红头发姑娘看见她来 了,就离开了座位,这位身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就接替了红头发姑娘的工作 小伙子把手插进口袋,在街上慢慢地踱着。然后,他走近那辆轿车,钻了进去,对司机 “去夜总会,亨利。” (选自《欧·亨利幽默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有删节
找一个天性善良的人,一个没有铜臭、不是惟钱是图的人聊聊,你不知道我是多么厌恶钱啊 ——钱,钱,钱!我讨厌我周围的那些男人。我不喜欢自得其乐,看不上珍珠宝石,也懒得 游山玩水。” “我可总是这么认为,”小伙子说,“钱是个好东西。” “当你有了成百万块钱,你就可以兜风、看戏、跳舞、赴宴。可我对这一切腻透了!” 姑娘回答。 小伙子很有趣地看着姑娘。 他说:“我可很喜欢研究和探听富人们的生活。” “有时候,”姑娘继续说,“我想,如果我要恋爱的话,就要爱一个普通的小伙子—— 你的职业是什么?” “我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是我希望我能在这个世界上出人头地。你刚才说的 当真是这个意思:你会爱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当然啦!”她回答。 “我在饭店工作。”小伙子说。姑娘心里一惊,问道:“该不会是个跑堂的吧?” “我就是这个饭店的出纳员,你看见那里耀眼的有‘饭店’两字的霓虹灯招牌了吗?” 姑娘看了看手表,站起身问:“你怎么不上班?” “我上夜班。”小伙子答道,“离上班时间还有一小时呢!我能再见到你吗?” “不知道,也许可以。我得马上走了。唔,今晚我要去赴宴,还有一个音乐会呢。你进 来时可能看到公园门口有一辆白色小轿车吧?” “是的,我看到了。”小伙子回答。 “我总是坐这辆车来的,司机正在等我呢,再见!” “现在天已黑了,”小伙子说,“这公园里坏人太多,要不要我送你上轿车?” “你还是在长凳上坐十分钟再走吧。”说完,姑娘就朝着公园大门走去。小伙子盯着姑 娘漂亮的身影,然后起身跟在她后面。 姑娘走到公园大门口,转过头看了一眼那辆小轿车,就走了过去。她横穿马路,走进那 个有耀眼的“饭店”两字的霓虹灯招牌的饭店。店里的出纳柜台上一个红头发姑娘看见她来 了,就离开了座位,这位身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就接替了红头发姑娘的工作。 小伙子把手插进口袋,在街上慢慢地踱着。然后,他走近那辆轿车,钻了进去,对司机 说:“去夜总会,亨利。” (选自《欧·亨利幽默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有删节)
1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丰富含义。(4分) (1)姑娘手中的书滑到了地上。 答 2)姑娘冷冰冰地说,“你得记住,我是一位小姐。” 答 15.(1)滑:书的脱手看似无心,实则是姑娘有意为之,她希望得到小伙子的关注,而 或有人生的际遇。(2分) 2)冷冰冰:写姑娘表面冷漠,装作矜持高贵,而内心则热切渴望被有钱人爱幕。(2分) 16.具体评析小说中的“姑娘”的形象。(4分) 答 16.一个长相“秀气”的饭店出纳员。她无心看书,却装扮高雅,故作姿态,捧书于 公园,以期富家子的爱。(2分)她来自劳动阶层,却爱慕虚荣,虚伪势利,向往上流社会 贵族小姐优裕的生活。(2分) 17.小说结尾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请你赏析这个结尾。(7分) 答 17.小说的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2分)作者以幽默的笔触,先有意将 姑娘与小伙子的身份“错位”,最后才将他们的真实身份陡然揭晓:姑娘是饭店的出纳员, 小伙子是小轿车的主人。(2分)作者在小说中多处设置伏笔,如,描写姑娘衣着普通、无法 看书却摔书、听说小伙在饭店工作而心惊等,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合乎情理,而故事的结 尾也耐人寻味。(3分) 18.概括小说的主旨,并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8分) 18.主旨:《等着的轿车》通过描写一对身份悬殊的青年男女在公园的遥逅和对话 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当时社会虚荣庸俗、尔虞我诈的风气。女主人公不甘心于社会的底层, 而艳羡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是一种人性的扭曲。(5分)启示:年轻人应自强自爱,要有正
1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丰富含义。(4分) (1)姑娘手中的书滑.到了地上。 答: (2)姑娘冷冰冰 ...地说,“你得记住,我是一位小姐。” 答: 15.(1)滑:书的脱手看似无心,实则是姑娘有意为之,她希望得到小伙子的关注,而 或有人生的际遇。(2分) (2)冷冰冰:写姑娘表面冷漠,装作矜持高贵,而内心则热切渴望被有钱人爱慕。(2分) 16.具体评析小说中的“姑娘”的形象。(4分) 答: 16.一个长相“秀气”的饭店出纳员。她无心看书,却装扮高雅,故作姿态,捧书于 公园,以期富家子的爱慕。(2分)她来自劳动阶层,却爱慕虚荣,虚伪势利,向往上流社会 贵族小姐优裕的生活。(2分) 17.小说结尾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请你赏析这个结尾。(7分) 答: 17.小说的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2分)作者以幽默的笔触,先有意将 姑娘与小伙子的身份“错位”,最后才将他们的真实身份陡然揭晓:姑娘是饭店的出纳员, 小伙子是小轿车的主人。(2分)作者在小说中多处设置伏笔,如,描写姑娘衣着普通、无法 看书却捧书、听说小伙在饭店工作而心惊等,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合乎情理,而故事的结 尾也耐人寻味。(3分) 18.概括小说的主旨,并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8分) 答: 18.主旨:《等着的轿车》通过描写一对身份悬殊的青年男女在公园的邂逅和对话, 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当时社会虚荣庸俗、尔虞我诈的风气。女主人公不甘心于社会的底层, 而艳羡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是一种人性的扭曲。(5分)启示:年轻人应自强自爱,要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