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 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 效,不予记分 现代文阅读 1.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 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 建立诸侯国。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 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 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 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 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庭训”典出《论 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由此,“趋庭”、“鲤对”、“庭 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 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 员的行为准则。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 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 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家训 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 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前文说到周公戒子 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 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二是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它作为社会细胞、社 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这种社会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 道德控制以及习俗控制。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
1 重庆市北碚区 2020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分数:150 分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 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 效,不予记分。 一、现代文阅读 1.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 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 建立诸侯国。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 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 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 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 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庭训”典出《论 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由此,“趋庭”、“鲤对”、“庭 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 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 员的行为准则。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 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 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家训 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 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前文说到周公戒子、 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 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二是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它作为社会细胞、社 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这种社会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 道德控制以及习俗控制。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
将子女培养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庭的自我控 制。这种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的家训来体现,从 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的作用 三是确立良好的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 活中逐渐形成和世代延传下来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总和。家风的形成, 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而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 隋朝初年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夫风化者,自上而行 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 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 所移也。”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家风引导和家庭中长者、尊者的表率作用的重要性。在 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灿烂,这和其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 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选自胡申生的《中国家训家风中的文化传承》,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 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周公训子”就是这种文化最早最可信的源头 B.家训最早是古代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是以口头表达的形式来体现的。 C.“周公训子”说的是周公旦对替自己就封鲁地的儿子临行前当面训诚叮嘱的事 D.周公旦以自己为迎接贤士而常中断洗头和吃饭的事来告诚儿子要礼贤下士。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论语·季氏》中讲述了孔子训诫儿子的事,后人归纳出了“庭训”“趋庭”“鲤 对”“庭对”等词语,这些词语后来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 B.中国家训文化的内容要求是指向家庭及其成员的,其功能包括教育子女成人成才、 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以及确保形成良好的家风。 C.家训的体现形式在不断更替,从口头训诫发展到通过书信、训词、遗书等传递的形 式,再后来又演变为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等准则性条文 D.中国家训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伦 理道德、文化知识、谋生技能、为人处世等多方面的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管是在中国家训文化的萌芽期还是发展期、成熟期,乃至衰败期和蜕变期,教育 子女成人成才始终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 2
2 将子女培养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庭的自我控 制。这种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的家训来体现,从 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的作用。 三是确立良好的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 活中逐渐形成和世代延传下来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总和。家风的形成, 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而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 隋朝初年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夫风化者,自上而行 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 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 所移也。”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家风引导和家庭中长者、尊者的表率作用的重要性。在 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灿烂,这和其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 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选自胡申生的《中国家训家风中的文化传承》,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 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中国的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周公训子”就是这种文化最早最可信的源头。 B. 家训最早是古代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是以口头表达的形式来体现的。 C.“周公训子”说的是周公旦对替自己就封鲁地的儿子临行前当面训诫叮嘱的事。 D.周公旦以自己为迎接贤士而常中断洗头和吃饭的事来告诫儿子要礼贤下士。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论语•季氏》中讲述了孔子训诫儿子的事,后人归纳出了“庭训”“趋庭”“鲤 对”“庭对”等词语,这些词语后来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 B.中国家训文化的内容要求是指向家庭及其成员的,其功能包括教育子女成人成才、 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以及确保形成良好的家风。 C.家训的体现形式在不断更替,从口头训诫发展到通过书信、训词、遗书等传递的形 式,再后来又演变为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等准则性条文。 D.中国家训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伦 理道德、文化知识、谋生技能、为人处世等多方面的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不管是在中国家训文化的萌芽期还是发展期、成熟期,乃至衰败期和蜕变期,教育 子女成人成才始终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
B.江南钱姓家族的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了良好 的家风,故而其后代人才辈出,如星汉灿烂 C.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中的尊长以身作则,同时又教育其他成员循规守 矩,久而久之,良好的家风便逐渐形成并延传下来 D.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必须接受社会多方面的控制,同时,家庭也必须要有内 部的自我控制,这样家庭才能稳定并得以延续。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沙海一苗树 梁衡 ①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 ②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其大沙漠浩瀚无垠。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 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公里。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 走石一片混沌。村民住房一俾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来沙拥半门高,你根本推不 开门,人将被堵在屋子里。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 多高沙有多深。过去像达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 门,就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平时小孩子岀门玩耍,也有被风卷 沙埋而失踪的。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殆尽 ③村里有个汉子名高林树,一个名字中有三个木,也该他命中有树。全家人实在过不下 去了,就逃到三十里开外一处低沙壕处。一次赶车外出他向人家要了棵柳树苗,就势插 在沙窝子里。借着低处一点水汽,这树竟奇迹般地成活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 柳树长到一房高。外来的人站在沙丘上,手搭凉棚四处一望,直到天边也就只能看到这 么一点绿。别看只这么一点绿,它点燃了不知多少远行人生的希望。这是茫茫沙海中的 唯一坐标,这里就被称为“一苗树壕”。时间一长这个地名就传开了。民间口语真是传 神,不说“一棵”而说“一苗”,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 但这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他想有一就有十,就有百,栽树成瘾,几近发狂。凡 外出碰到合适的树苗,不管是买、是要,总要弄一点回来。平时低头走路捡树籽,雨后 到低洼处寻树苗。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有树就有草,草下 的土也有了点潮气。1990年,当地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年份。高林树在树荫下试种了 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两十元。那年头,国家兴起改革,允许有人先富,一个 万元户在城里也是让人眼热心跳,更不用说在寸草不生的窝子里淘出这么大一个宝。远
3 B.江南钱姓家族的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了良好 的家风,故而其后代人才辈出,如星汉灿烂。 C.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中的尊长以身作则,同时又教育其他成员循规守 矩,久而久之,良好的家风便逐渐形成并延传下来。 D.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必须接受社会多方面的控制,同时,家庭也必须要有内 部的自我控制,这样家庭才能稳定并得以延续。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沙海一苗树 梁衡 ①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 ②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其大沙漠浩瀚无垠。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 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公里。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 走石一片混沌。村民住房一俾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来沙拥半门高,你根本推不 开门,人将被堵在屋子里。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 多高沙有多深。过去像达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 门,就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平时小孩子出门玩耍,也有被风卷 沙埋而失踪的。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殆尽。 ③村里有个汉子名高林树,一个名字中有三个木,也该他命中有树。全家人实在过不下 去了,就逃到三十里开外一处低沙壕处。一次赶车外出他向人家要了棵柳树苗,就势插 在沙窝子里。借着低处一点水汽,这树竟奇迹般地成活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 柳树长到一房高。外来的人站在沙丘上,手搭凉棚四处一望,直到天边也就只能看到这 么一点绿。别看只这么一点绿,它点燃了不知多少远行人生的希望。这是茫茫沙海中的 唯一坐标,这里就被称为“一苗树壕”。时间一长这个地名就传开了。民间口语真是传 神,不说“一棵”而说“一苗”,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 但这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他想有一就有十,就有百,栽树成瘾,几近发狂。凡 外出碰到合适的树苗,不管是买、是要,总要弄一点回来。平时低头走路捡树籽,雨后 到低洼处寻树苗。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有树就有草,草下 的土也有了点潮气。 1990 年,当地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年份。高林树在树荫下试种了一 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两十元。那年头,国家兴起改革,允许有人先富,一个 万元户在城里也是让人眼热心跳,更不用说在寸草不生的窝子里淘出这么大一个宝。远
近的村民纷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过去快三 十年。三十年后是什么样子呢? ④2018年8月底,塞上暑气初消,秋风乍起,我有缘来造访这个远近闻名的“一苗树 壕”官井村。高老汉已八十多岁,不再见客。村主任和老人的二儿子领我登上全村最高 处,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人托天,而柠条、沙柳 花摔、苜蓿等灌草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正是羊柴、柠条的开花季节,那红白相间的 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羊最爱吃的沙打旴草,挺着一条圆滚滚的绛紫色 花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黄沙早已被通到远的天边,成了绿洲上一条金 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 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眼前这一百 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己不是一苗树、一点绿了。村主任自豪地说:“这一带壕里产的 沙柳苗抗旱、抗虫,成活率高,全国凡有沙漠的地方都用我们的苗。我们现在是拿‘万 字来说话一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 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全村已人均收入两万元。”我听着他不停地“万” 着,笑道:“你现在已算不清,有多少万个‘一苗树’了 ⑤他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以储存水 分,发展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曾是什么样子 ⑥我问高老汉的儿子:“你爹当年栽的那‘一苗树’”呢?”他说:“早已长到两抱粗, 那年我哥结婚,砍倒做了家具。”我说:“那是个标志,砍了多可借。”他说:“要是 知道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参观,肯定不会砍。不过事后又补栽了一棵。”我就急切地跟他 去看,这是一棵榆树,也快有两抱粗,枝叶如盖,浓荫覆地。榆树是个好树种,木硬枝 柔,抗风耐旱,特别是到春天时榆钱满树,风吹四方,落地生根,子子孙孙繁衍不息。 我说,这树上一定要挂一个牌子:一苗树。让人们不要忘记当年那百里沙海中一点绿。 ⑦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原来是从这一苗树开始的 (选自《人民日报》)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没有一开始就介绍官井村,而是先从库布其大沙漠与沙漠中的达拉特旗说起,让读 者对官井村的生存环境有了全面认识 B.第④段画线句对绿洲初秋之景进行了细致描绘,其中“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这一喻体 的使用,表达了作者对沙漠的喜爱之情 C.文中村主任用“万”介绍官井村沙柳苗基地、林地、甘草、苜蓿、奶牛等种植和养殖的
4 近的村民纷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过去快三 十年。三十年后是什么样子呢? ④ 2018 年 8 月底,塞上暑气初消,秋风乍起,我有缘来造访这个远近闻名的“一苗树 壕”官井村。高老汉已八十多岁,不再见客。村主任和老人的二儿子领我登上全村最高 处,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 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人托天,而柠条、沙柳、 花摔、苜蓿等灌草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正是羊柴、柠条的开花季节,那红白相间的 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羊最爱吃的沙打旺草,挺着一条圆滚滚的绛紫色 花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黄沙早已被通到远的天边,成了绿洲上一条金 色项链。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风,十里、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眼前这一百 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已不是一苗树、一点绿了。村主任自豪地说:“这一带壕里产的 沙柳苗抗旱、抗虫,成活率高,全国凡有沙漠的地方都用我们的苗。我们现在是拿‘万’ 字来说话--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 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全村已人均收入两万元。”我听着他不停地“万” 着,笑道:“你现在已算不清,有多少万个‘一苗树’了”。 ⑤他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以储存水 分,发展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曾是什么样子。 ⑥我问高老汉的儿子:“你爹当年栽的那‘一苗树’”呢?”他说:“早已长到两抱粗, 那年我哥结婚,砍倒做了家具。”我说:“那是个标志,砍了多可惜。”他说:“要是 知道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参观,肯定不会砍。不过事后又补栽了一棵。”我就急切地跟他 去看,这是一棵榆树,也快有两抱粗,枝叶如盖,浓荫覆地。榆树是个好树种,木硬枝 柔,抗风耐旱,特别是到春天时榆钱满树,风吹四方,落地生根,子子孙孙繁衍不息。 我说,这树上一定要挂一个牌子:一苗树。让人们不要忘记当年那百里沙海中一点绿。 ⑦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原来是从这一苗树开始的。 (选自《人民日报》)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没有一开始就介绍官井村,而是先从库布其大沙漠与沙漠中的达拉特旗说起,让读 者对官井村的生存环境有了全面认识。 B.第④段画线句对绿洲初秋之景进行了细致描绘,其中“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这一喻体 的使用,表达了作者对沙漠的喜爱之情。 C.文中村主任用“万”介绍官井村沙柳苗基地、林地、甘草、苜蓿、奶牛等种植和养殖的
规模,突出了官井村环境与经济巨大变化。 D.官井村保留“远处的沙丘”“一苗树”都有让后代不忘历史的意思,它们也是对官井村 人改变沙漠、劳动致富的伟大功绩的铭记 文章写了三个时间的官井村,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文章第⑥段中写到“‘一苗树’被砍倒做家具,事后又补栽了一棵”。有人认为,以此内容 入文,是作者的败笔:也有人认为,这样写正是作者匠心所在。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个问 题的认识。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动画艺术的构建与传播对儿童心理的影响(节选) 周大勇王秀艳 动画片以怪异形象、滑稽动作以及拟人话语构成了它的幽默源,而这些元素无 疑与儿童求新、求奇、求趣的心理相匹配。也就是说,动画艺术的构成要素与儿童的接 受心理具有同构性,这决定了动画艺术能够深入儿童内心世界,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 容置疑的。无论是从背景布局到动画形象的设置无不呈现了它的特异性,比如“海绵宝 宝”“天线宝宝”“大头儿子”“果宝”“大耳朵图图”等形象从外形的设计上就带 有一定的怪异性。如果说怪异外形是动画片幽默产生的潜在条件,那么滑稽动作与拟人 的话语则直接将幽默表露出来。 很多动画艺术形象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但又并非现实生活原貌,而 是在现实基础上的“变异化”组合。这种组合方式是符合儿童接受心理的,对儿童而言, 这种艺术组合与呈现既具有“熟悉感”又不乏“陌生化”信息的融入。将儿童置于“熟 悉”到“陌生”之间,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索欲望。从“喜羊羊”“灰太狼”“加 菲猫”到“忍者神龟”“功夫熊猫”等这些动物拟人化形象的塑造上,我们不难看出动 画形象“熟悉”与“陌生”融合的特性。而且几乎所有的动画都按照“拟人”的化身来 呈现,并借助拟人的“陌生化”来呈现“熟悉的形象”,拉近了与儿童的距离。不仅如 此,以动画形象的“小巧灵动”向儿童传递“人小鬼大”的信息,有助于儿童自信心的 培育。 通常动画片的叙事方式是基于“冲突”或“问题”而展开的。动画片中的“冲 突框架”的确立是基于对立主体双方矛盾而反映出来的,一种是“斗勇”型,比如《变 形金刚》《黑猫警长》《忍者神龟》反映的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善恶分明、情节清晰 另一种则是纯粹“斗智”型的,比如《猫与老鼠》《喜羊羊与灰太狼》《魔术师与兔子》 等等以智慧战胜对手。“问题”的叙事模式是围绕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路径而展开的,比
5 规模,突出了官井村环境与经济巨大变化。 D.官井村保留“远处的沙丘”“一苗树”都有让后代不忘历史的意思,它们也是对官井村 人改变沙漠、劳动致富的伟大功绩的铭记。 文章写了三个时间的官井村,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文章第⑥段中写到“‘一苗树’被砍倒做家具,事后又补栽了一棵”。有人认为,以此内容 入文,是作者的败笔:也有人认为,这样写正是作者匠心所在。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个问 题的认识。 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动画艺术的构建与传播对儿童心理的影响(节选) 周大勇 王秀艳 动画片以怪异形象、滑稽动作以及拟人话语构成了它的幽默源,而这些元素无 疑与儿童求新、求奇、求趣的心理相匹配。也就是说,动画艺术的构成要素与儿童的接 受心理具有同构性,这决定了动画艺术能够深入儿童内心世界,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 容置疑的。无论是从背景布局到动画形象的设置无不呈现了它的特异性,比如“海绵宝 宝”“天线宝宝”“大头儿子”“果宝”“大耳朵图图”等形象从外形的设计上就带 有一定的怪异性。如果说怪异外形是动画片幽默产生的潜在条件,那么滑稽动作与拟人 的话语则直接将幽默表露出来。 很多动画艺术形象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但又并非现实生活原貌,而 是在现实基础上的“变异化”组合。这种组合方式是符合儿童接受心理的,对儿童而言, 这种艺术组合与呈现既具有“熟悉感”又不乏“陌生化”信息的融入。将儿童置于“熟 悉”到“陌生”之间,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索欲望。从“喜羊羊”“灰太狼”“加 菲猫”到“忍者神龟”“功夫熊猫”等这些动物拟人化形象的塑造上,我们不难看出动 画形象“熟悉”与“陌生”融合的特性。而且几乎所有的动画都按照“拟人”的化身来 呈现,并借助拟人的“陌生化”来呈现“熟悉的形象”,拉近了与儿童的距离。不仅如 此,以动画形象的“小巧灵动”向儿童传递“人小鬼大”的信息,有助于儿童自信心的 培育。 通常动画片的叙事方式是基于“冲突”或“问题”而展开的。动画片中的“冲 突框架”的确立是基于对立主体双方矛盾而反映出来的,一种是“斗勇”型,比如《变 形金刚》《黑猫警长》《忍者神龟》反映的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善恶分明、情节清晰。 另一种则是纯粹“斗智”型的,比如《猫与老鼠》《喜羊羊与灰太狼》《魔术师与兔子》 等等以智慧战胜对手。“问题”的叙事模式是围绕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路径而展开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