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开中学 高2011级高三5月月考 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卷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为非选择 题,120分。满分150分。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驰骋精络鹬蚌相争(yu)越俎代庖(zu) B.阐明蛰伏谆谆教导(zhun)呼天抢地( qIang) C.寒喧懈殆左支右绌(ch)臻于至善( zheng) D.赧然斧正不落窠臼(k 引吭高歌(ke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晓风以其深厚的国学根底、洗练的文字,出入古今,和我们谈论了经典被慢慢溶 蚀的危机 B.成熟,是纯真而不幼稚,沉稳而不阴鸷,胸有乾坤而不咄咄逼人。脱掉纯真,披上 圆滑绝非成熟,不过是等而下之的世故 C.胡适、钱玄同、李大钊等人当年敢想敢说,肆无忌惮,想办《新青年》,自己就办 起来了,办起来后,虽然在上面吵架,却也是不同思想的撞击 D.监管部门的个别领导在监管对象面前羞羞答答,这种态度实不足取,必然造成船到 江心补漏迟的局面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中国《人民日报》1日刊登了日本首相对各国救灾援助的感谢信。信中称“对全世 界朋友们所给予的 kizuna(情谊纽带)深表感谢”。 B.在沙坪坝,树人景瑞小学是一所“年轻”的小学。师生们自编、自导、自演了多部 “情景剧”,让孩子们在演出中,受到感化、接受教育。 C.幸福有时离我们近得触手可及,有时却又远得虚无缥缈;常常是那么急切地撞击着 我们的心扉,可我们老是浑然不知,还紧缩心门。 D.一位中年男子从火车上下来,径直走到汽车旁边。他吻了一下妻子,又轻轻地吻了 婴儿一一生怕把他惊醒。然后,这一家人就开车离去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走到梨树下,竟然是潜意识的轻脚慢步,似乎怕惊飞了这位白衣仙女 团团簇簇有如凝脂,妆扮得这梨树恰如一位冰清玉洁神采仙凤的白衣天女了 ①夜气和露水浸润着的褐色的树杆像刚刚出浴的小腿 ②像仙女濯洗过后随意披散的秀发
重庆南开中学 高 2011 级高三 5 月月考 语 文 试 题 语文试题卷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 1 至 10 题为选择题,30 分;第 11 至 22 题为非选择 题,120 分。满分 150 分。 一、(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驰骋 精络 鹬.蚌相争(yù) 越俎.代庖(zǔ) B.阐明 蛰伏 谆.谆教导(zhūn) 呼天抢.地(qiāng) C.寒喧 懈殆 左支右绌.(chù) 臻.于至善(zhēng) D.赧然 斧正 不落窠.臼(kē) 引吭.高歌(kē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晓风以其深厚的国学根底、洗练..的文字,出入古今,和我们谈论了经典被慢慢溶 蚀的危机。 B.成熟,是纯真而不幼稚,沉稳而不阴鸷,胸有乾坤而不咄咄逼人 ....。脱掉纯真,披上 圆滑绝非成熟,不过是等而下之的世故。 C.胡适、钱玄同、李大钊等人当年敢想敢说,肆无忌惮 ....,想办《新青年》,自己就办 起来了,办起来后,虽然在上面吵架,却也是不同思想的撞击。 D.监管部门的个别领导在监管对象面前羞羞答答,这种态度实不足取,必然造成船到.. 江心补漏迟 .....的局面。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 A.中国《人民日报》11 日刊登了日本首相对各国救灾援助的感谢信。信中称“对全世 界朋友们所给予的 kizuna(情谊纽带)深表感谢”。 B.在沙坪坝,树人景瑞小学是一所“年轻”的小学。师生们自编、自导、自演了多部 “情景剧”,让孩子们在演出中,受到感化、接受教育。 C.幸福有时离我们近得触手可及,有时却又远得虚无缥缈;常常是那么急切地撞击着 我们的心扉,可我们老是浑然不知,还紧缩心门。 D.一位中年男子从火车上下来,径直走到汽车旁边。他吻了一下妻子,又轻轻地吻了 婴儿一一生怕把他惊醒。然后,这一家人就开车离去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我走到梨树下,竟然是潜意识的轻脚慢步,似乎怕惊飞了这位白衣仙女。 , 团团簇簇有如凝脂,妆扮得这梨树恰如一位冰清玉洁神采仙凤的白衣天女了。 ①夜气和露水浸润着的褐色的树杆像刚刚出浴的小腿 ②像仙女濯洗过后随意披散的秀发
③嫩绿的叶片也湿漉漉的 ④白如雪的花瓣 ⑤树杆上湿漉漉的 ⑥花是一簇一簇的 A.⑤①③②⑥④B.⑤③①②⑥④C.③②①⑤④⑥D.③⑤②①④⑥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5—7小题 中国近代一些“革命”知识分子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使劳动力成为商品,成为一个 一无所有的、只能靠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的无产者,这是资本家剥削工人、资本主义制度必 然灭亡的铁证。因此,在中国尚未摆脱封建主义的人身依附关系,市场经济制度刚刚萌芽 中国人尚不知道“资本主义”为何物的历史背景下,就提出了消灭封、资、修的“革命有理” 或“造反有理”的口号。这种司空见惯的“理论”是对历史进步的严重误解。事实上,劳动 力成为商品,成为可以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产品或劳动力的劳动者,正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是人们摆脱封建农奴制度的人身依附关系,成为自由、平等的市场经济人的必要条件。这也 正是市场经济制度能够产生并促进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个人可以自由出卖自 己的劳动产品或劳动力的条件下,人们才可以自由谋生,自主择业,自主经营,实行互利交 换,从而才能形成市场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为己不损人"的人格道德和“为己互利” 的经济道德。这种利己不损人的道德正是符合人类个体本性和社会正义的“互爱、互利”的 道德,因而,它不仅可以称为“合理利己主义“,更应该称为“合理利他主义”,一种更能体 现社会正义的、互利全赢的利他主义。 事实上,只有在这种“利己不损人″的市场经济关系中,人们才能够摆脱封建制度的人 身依附关系,而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劳动者或经营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程度的 提高,社会生产资料已经不仅仅表现为土地和简单的加工工具,而是包含着巨额社会财富积 累的大型工业设备。这就是用于社会再生产的社会资本这些社会资本是全体人的社会财富, 也是全体人实现再生产和持续生活的生命线。因此如何保证这些社会资本的不断增值就成为 摆在人类面前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社会资本应当由私人企业家管理,还是
③嫩绿的叶片也湿漉漉的 ④白如雪的花瓣 ⑤树杆上湿漉漉的 ⑥花是一簇一簇的 A.⑤①③②⑥④ B.⑤③①②⑥④ C.③②①⑤④⑥ D.③⑤②①④⑥ 二、(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 5—7 小题 中国近代一些“革命”知识分子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使劳动力成为商品,成为一个 一无所有的、只能靠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的无产者,这是资本家剥削工人、资本主义制度必 然灭亡的铁证。因此,在中国尚未摆脱封建主义的人身依附关系,市场经济制度刚刚萌芽, 中国人尚不知道“资本主义”为何物的历史背景下,就提出了消灭封、资、修的“革命有理” 或“造反有理”的口号。这种司空见惯的“理论”是对历史进步的严重误解。事实上,劳动 力成为商品,成为可以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产品或劳动力的劳动者,正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是人们摆脱封建农奴制度的人身依附关系,成为自由、平等的市场经济人的必要条件。这也 正是市场经济制度能够产生并促进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个人可以自由出卖自 己的劳动产品或劳动力的条件下,人们才可以自由谋生,自主择业,自主经营,实行互利交 换,从而才能形成市场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为己不损人”的人格道德和“为己互利” 的经济道德。这种利己不损人的道德正是符合人类个体本性和社会正义的“互爱、互利”的 道德,因而,它不仅可以称为“合理利己主义”,更应该称为“合理利他主义”,一种更能体 现社会正义的、互利全赢的利他主义。 事实上,只有在这种“利己不损人”的市场经济关系中,人们才能够摆脱封建制度的人 身依附关系,而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劳动者或经营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程度的 提高,社会生产资料已经不仅仅表现为土地和简单的加工工具,而是包含着巨额社会财富积 累的大型工业设备。这就是用于社会再生产的社会资本。这些社会资本是全体人的社会财富, 也是全体人实现再生产和持续生活的生命线。因此如何保证这些社会资本的不断增值就成为 摆在人类面前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社会资本应当由私人企业家管理,还是
归国家管理?西方伦理学和新老古典经济学回答是只有将这些社会资本交给那些具有竞争 性的私人企业家管理才是最有效率的。因为他们不仅具有管理企业的经验,而且面对私有产 权的“预算硬约束”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使他们不得不以最大利润为目标来保证社会资本的 不断增值。否则,这些企业家就必须由别人取代。而中国革命者却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只有 将土地和社会资本收归国有,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进行计划管理,才是公平合理的。至于是 否有效率,则不在考虑之列 (节选自王国乡《求解伦理学难题》) 5.下列对“合理利己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合理利己主义”是在人们可以自由谋生,自主择业,自主经营,实行互利交换的 条件下形成的。 B.“合理利己主义”可以表现为两种道德:一是“为己不损人”的人格道德,一是“为 已互利”的经济道德。 C.“合理利己主义”是符合人类个体本性和社会正义的“互爱、互利”的道德,它更 是体现社会正义,互利全贏的利他主义 D.“合理利己主义”更恰当的名称是“合理利他主义”,它实现了人性解放,使人们摆 脱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6.下列各项关于文章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市场经济能否产生并促进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关键在于劳动者能否成为可以自由 出卖自己的劳动产品或劳动力的劳动者 B.中国近代一些“革命”知识份子提出消灭封、资、修的口号是对历史进步的严重误 解,这种误解是因为不知道“资本主义”为何物 C.管理企业的经验、私有产权的“预算硬约束”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使私人企业家极具 市场竞争性 D.只要在市场经济关系中,贯彻了“利己不损人”的观念,人们就能够摆脱封建制度 的人身依附关系。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各项推断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合理利己主义”是适应市场经济制度而产生的,因此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都 不大可能产生“合理利己主义 B.在社会生产资料的管理问题上,西方伦理学和新老古典经济学认为,国家的管理不 如具有竞争性的私人企业家管理有效率 C.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进步的依据之一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成为完全摆脱人身依附 关系的劳动者。 D.作者:在文章中对中国革命者在社会生产资料的管理上的观点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归国家管理?西方伦理学和新老古典经济学回答是,只有将这些社会资本交给那些具有竞争 性的私人企业家管理才是最有效率的。因为他们不仅具有管理企业的经验,而且面对私有产 权的“预算硬约束”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使他们不得不以最大利润为目标来保证社会资本的 不断增值。否则,这些企业家就必须由别人取代。而中国革命者却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只有 将土地和社会资本收归国有,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进行计划管理,才是公平合理的。至于是 否有效率,则不在考虑之列。 (节选自王国乡《求解伦理学难题》) 5.下列对“合理利己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合理利己主义”是在人们可以自由谋生,自主择业,自主经营,实行互利交换的 条件下形成的。 B.“合理利己主义”可以表现为两种道德:一是“为己不损人”的人格道德,一是“为 已互利”的经济道德。 C.“合理利己主义”是符合人类个体本性和社会正义的“互爱、互利”的道德,它更 是体现社会正义,互利全赢的利他主义。 D.“合理利己主义”更恰当的名称是“合理利他主义”,它实现了人性解放,使人们摆 脱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6.下列各项关于文章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市场经济能否产生并促进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关键在于劳动者能否成为可以自由 出卖自己的劳动产品或劳动力的劳动者。 B.中国近代一些“革命”知识份子提出消灭封、资、修的口号是对历史进步的严重误 解,这种误解是因为不知道“资本主义”为何物。 C.管理企业的经验、私有产权的“预算硬约束”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使私人企业家极具 市场竞争性。 D.只要在市场经济关系中,贯彻了“利己不损人”的观念,人们就能够摆脱封建制度 的人身依附关系。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各项推断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合理利己主义”是适应市场经济制度而产生的,因此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都 不大可能产生“合理利己主义”。 B.在社会生产资料的管理问题上,西方伦理学和新老古典经济学认为,国家的管理不 如具有竞争性的私人企业家管理有效率。 C.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进步的依据之一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成为完全摆脱人身依附 关系的劳动者。 D.作者:在文章中对中国革命者在社会生产资料的管理上的观点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小题 裴炎,字子隆。宽厚,寡言笑,有奇节。有司欲荐状,以业未就,辞不举,服勤十年 尤通《左氏舂秋》。举明经及第。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以炎调护。帝不豫,太子监 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改中书令。 旧,宰相议事门下省,号政事堂,长孙无忌以司空、房玄龄以仆射、魏徵以太子太师皆知门 下省事,至炎,以中书令执政事笔,故徙政事堂于中书省 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日:“太后天下母,以盛德 临朝,宜存至公,不容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后曰:“吕氏之王,权属生 人,今追崇先世,在亡迹异,安得同哉!炎日:“蔓草难图,渐不可长。″后不悅而罢。承 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 后愈衔怒。 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 后不出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今若复 子明辟,贼不讨而解。”御史崔餐日:“炎受顾托,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此 必有异图。”后乃捕炎送诏狱,遺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 “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不反。”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继辨 之,后日:“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元范、齐贤日:“若炎反,臣辈亦反矣。”后日:“朕 知炎反,卿辈不反。”遂斩于都亭驿。 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日:“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籍其家,无儋石①之 贏。初,炎见裴行俭破突厥有功,沮薄之,乃斩降虏阿史那伏念等五十余人,议者恨其娼克 ②,且使国家失信四夷,以为阴祸有知云。睿宗立,赠太尉、益州大都督,谥曰忠。 (节选自《新唐书》) 注释:①儋石:一石米。②娼克:妒忌别人的才能,想在别人之上。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小题 裴炎,字子隆。宽厚,寡言笑,有奇节。有司欲荐状,以业未就,,辞不举,服勤十年, 尤通《左氏春秋》。举明经及第。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以炎调护。帝不豫,太子监 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改中书令。 旧,宰相议事门下省,号政事堂,长孙无忌以司空、房玄龄以仆射、魏徵以太子太师皆知门 下省事,至炎,以中书令执政事笔,故徙政事堂于中书省 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日:“太后天下母,以盛德 临朝,宜存至公,不容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后曰:“吕氏之王,权属生 人,今追崇先世,在亡迹异,安得同哉!”炎日:“蔓草难图,渐不可长。”后不悦而罢。承 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 后愈衔怒。 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 后不出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今若复 子明辟,贼不讨而解。”御史崔餐日:“炎受顾托,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此 必有异图。”后乃捕炎送诏狱,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 “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不反。”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继辨 之,后日:“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元范、齐贤日:“若炎反,臣辈亦反矣。”后日:“朕 知炎反,卿辈不反。”遂斩于都亭驿。 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日:“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籍.其家,无儋石①之 赢。初,炎见裴行俭破突厥有功,沮薄之,乃斩降虏阿史那伏念等五十余人,议者恨其娼克 ②,且使国家失信四夷,以为阴祸有知云。睿宗立,赠太尉、益州大都督,谥曰忠。 (节选自《新唐书》) 注释:①儋石:一石米。②娼克:妒忌别人的才能,想在别人之上。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魏徵以太子太师皆知门下省事 知:了解 B.后已持政,稍自肆 肆:放纵 C.天子年长矣,不豫政 豫:参与 D.籍其家,无儋石之赢 籍:登记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裴炎“有奇节”的一组是 ①有司欲荐状,以业未就,辞不举 ②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 ③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 ④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 ⑤若炎反,臣辈亦反矣 ⑥炎日:“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⑤ ①③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炎考取功名后,在高宗到东都去时,辅佐太子。在太子监国时,又在东宫参与处 理政事。 B.武承嗣向太后提出给武家的祖先追封王位,裴炎的劝阻虽然阻止了这件事,但也让 太后很不高兴 C.徐敬业造反后,裴炎虽然看不起他,却也在太后面前为他辩解,最终为自己招来了 杀身之祸。 D.裴炎精通《左氏春秋》,敢于伏义执言,但他也曾经因为嫉妒别人的功劳而做出了 不明智的事情,这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评。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的部分断句。(3分)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念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大贤者 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 (选自《孟子》) (2)将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3分) ②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4分) 译文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卖花声·雨花台 【清】朱彝尊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秋草六 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注:①朱彝尊,明末清初诗人,曾在明朝为官。②小长干、大长干:古代酒馆的别称 (1)上片“潮打城还”运用了手法,上片营造了 的氛围。(2分) (2)请结合全词,分析“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
( ) A.魏徵以太子太师皆知.门下省事 知:了解 B.后已持政,稍自肆. 肆:放纵 C.天子年长矣,不豫.政 豫:参与 D.籍.其家,无儋石之赢 籍:登记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裴炎“有奇节”的一组是 ( ) ①有司欲荐状,以业未就,辞不举 ②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 ③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 ④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 ⑤若炎反,臣辈亦反矣 ⑥炎日:“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裴炎考取功名后,在高宗到东都去时,辅佐太子。在太子监国时,又在东宫参与处 理政事。 B.武承嗣向太后提出给武家的祖先追封王位,裴炎的劝阻虽然阻止了这件事,但也让 太后很不高兴。 C.徐敬业造反后,裴炎虽然看不起他,却也在太后面前为他辩解,最终为自己招来了 杀身之祸。 D.裴炎精通《左氏春秋》,敢于伏义执言,但他也曾经因为嫉妒别人的功劳而做出了 不明智的事情,这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评。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2 分) 1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的部分断句。(3 分)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 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 (选自《孟子》) (2)将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 分) ①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3 分) 译文: ②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4 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 分) 卖花声·雨花台 【清】朱彝尊①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② 。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秋草六 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注:①朱彝尊,明末清初诗人,曾在明朝为官。②小长干、大长干:古代酒馆的别称。 (1)上片“潮打城还”运用了____手法,上片营造了 的氛围。(2 分) (2)请结合全词,分析“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