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昃市云阳高2020级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语文 语文测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案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带走(方便老师评讲),答题卡不得带走。 、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学西”、 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 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 ②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20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 论哲学著述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棧梦评论》;借鉴康徳美学“鉴赏判断的四 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 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 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 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嗨、意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 代性的创造性开拓。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学 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说”, “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说也”,认为“余谓中西二学, 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 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鉴、互 促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 ③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 对康德关于审美的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 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合,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 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如提倡美育”,进而提岀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美育代宗教”说
重庆市云阳高 2020 级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语 文 语文测试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案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带走(方便老师评讲),答题卡不得带走。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学西”、 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 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 ②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 20 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 论哲学著述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 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 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 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 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 代性的创造性开拓。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学 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说”, “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说也”,认为“余谓中西二学, 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 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鉴、互 促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 ③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 对康德关于审美的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 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合,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 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如提倡美育”,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美育代宗教”说
④还有梁启超,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小 说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于“新民立人”或曰“移人”;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 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 和形式的“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趣味教育” 词,乃是直接借鉴、改造了西方的提法。 ⑤其后,中国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进行自觉的中西比较和互鉴,实现了对西方美学有选 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这种中国古代美学“化西”式的现代转化并非个例,在 个世纪以来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他们都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作 出了重要贡献。尽管他们中有人提出“以西释中”的口号,表面上抬高了西学,但他们所作 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际上超越了“以西释中”,达到了中西互鉴互融的高度。 ⑥总之,以文明交流互鉴的视域回顾百年中国美学现代建构的历程可以发现,虽然这个 时期我们的主动借鉴占主导,但实质上这是特定时代条件下中西文明互鉴的一种特殊形式。 (摘编自朱立元《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国维写出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人间词话》,创建了创新美学体系,是因为他 借鉴了德国古典美学各家的思想 B.“美育代宗教”说继承了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吸收、融合了康德的有关思想, 并借鉴了席勒的美育理论 C.“趣味主义”美学主张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 形式,它改造了西方的理论 D.朱光潜之前的一些中国美学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们还没实现对西方美学有 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文章开篇指出中国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借鉴是一个“学西”“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 过程,这是本文论证的立足点 B.文章以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美学大家为例,阐述了中国现代美学对西方美学的 借鉴和超越的进程 C.文章以较多文字介绍了王国维美学思想的贡献,肯定了他所具有的超越中西学术二元 对立的现代视野。 D.对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这一话题,文章先提出观点,后运用举例 等方法进行论证,最后总结,重申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固执地坚持中学、西学二分的狭隘观念,一味“学西”,而不知中西互鉴互融,就 不可能有中西美学的创新融合
④还有梁启超,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小 说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于“新民立人”或曰“移人”;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 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 和形式的“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 20 世纪 20 年代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趣味教育”一 词,乃是直接借鉴、改造了西方的提法。 ⑤其后,中国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进行自觉的中西比较和互鉴,实现了对西方美学有选 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这种中国古代美学“化西”式的现代转化并非个例,在 一个世纪以来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他们都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作 出了重要贡献。尽管他们中有人提出“以西释中”的口号,表面上抬高了西学,但他们所作 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际上超越了“以西释中”,达到了中西互鉴互融的高度。 ⑥总之,以文明交流互鉴的视域回顾百年中国美学现代建构的历程可以发现,虽然这个 时期我们的主动借鉴占主导,但实质上这是特定时代条件下中西文明互鉴的一种特殊形式。 (摘编自朱立元《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国维写出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人间词话》,创建了创新美学体系,是因为他 借鉴了德国古典美学各家的思想。 B.“美育代宗教”说继承了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吸收、融合了康德的有关思想, 并借鉴了席勒的美育理论。 C.“趣味主义”美学主张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 形式,它改造了西方的理论。 D.朱光潜之前的一些中国美学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们还没实现对西方美学有 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篇指出中国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借鉴是一个“学西”“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 过程,这是本文论证的立足点。 B.文章以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美学大家为例,阐述了中国现代美学对西方美学的 借鉴和超越的进程。 C.文章以较多文字介绍了王国维美学思想的贡献,肯定了他所具有的超越中西学术二元 对立的现代视野。 D.对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这一话题,文章先提出观点,后运用举例 等方法进行论证,最后总结,重申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固执地坚持中学、西学二分的狭隘观念,一味“学西”,而不知中西互鉴互融,就 不可能有中西美学的创新融合
B.王国维与蔡元培都借鉴了康德的审美四契机说,并结合本国传统思想,各自提出了有 创造性的学说主张 C.蔡元培、梁启超在建构自己的美学思想时,都做到了既借鉴西方美学思想,又吸收中 国儒家思想 D.“以西释中”是西学为贵思想的外化,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较之“中 学”更具包容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化[俄]安德烈·马卡罗夫 科利亚·瑟罗耶戈夫继承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半年前,他的姑妈去世了。 “这是上帝赏给我们的,”妻子说,“因为我们受的折磨。 “你胡说什么!”科利亚顶了妻子一句,“我们受了什么折磨?是上帝收去了。” “上帝把她收去了,”妻子也不甘示弱,“可赏赐了我们,就是那套房子,以示公平。 家三口共居一室,难道不是一种折磨?”科利亚没有再争辩,公平就公平吧。半年过去了 失去亲人的哀痛渐渐淡忘,现在科利亚在这套房子里来来回回地踱步,四处打量着,手里拿 着一串钥匙,脸上是灿烂的笑容,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上去了。 姑妈一生从教,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女人,仅书就摆满了五个古旧的大书橱。可她 生活非常清贫,只有一个老式圓角冰箱、一台电子管电视机和一台单缸半自动洗衣机。现在 他们要把这些宝贝当垃圾扔掉。妻子想把这些书也一块扔了,但科利亚没同意。 “我要在整面墙上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科利亚说,“这样我们家也有藏书了,也有文 化气息了,终于像个书香门第了。” 他说完,像个孩子似的坐在了这堆书旁 没有带图的。”妻子调侃了一句,就去厨房了。 怎么没有!科利亚真的找到了几本图画书,小时候姑妈亲自给他读过,有《一只小灰鸭》 《小红帽》《一个士兵》等。这几本书薄薄的,没多少页码。科利亚突然笑了起来,想起了故 事里那个士兵是怎么在一个吝啬的老太太家里用锤子煮粥的。 科利亚把这几本书摞在了一起,心想,给儿子讲是晚了,孙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呢。 他挪了挪身子,又翻弄起各种文学典籍。他拿起一本涅克拉索夫的诗集使劲儿回忆了半天 也就记得在中学教学大纲中有那首《大门前的沉思》。普希金的诗还算强点儿,《我记得那美 妙的一瞬》,他零零碎碎地记得几个片段,可也都是两三行而已。 科利亚着实埋怨了一番自己没文化,刚要潜心阅读,填补一下大脑的空白,妻子就喊他 把那台洗衣机先拖走扔掉。 他们举家迁入后,科利亚立刻叫来了一位师傅,让他测量了一下墙上要定做的书柜的尺 寸,计算了定做费用。那位师傅很快就給出了预算,但科利亚家的第一笔支出买的却是一台
B.王国维与蔡元培都借鉴了康德的审美四契机说,并结合本国传统思想,各自提出了有 创造性的学说主张。 C.蔡元培、梁启超在建构自己的美学思想时,都做到了既借鉴西方美学思想,又吸收中 国儒家思想。 D.“以西释中”是西学为贵思想的外化,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较之“中 学”更具包容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没文化 [俄]安德烈·马卡罗夫 科利亚·瑟罗耶戈夫继承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半年前,他的姑妈去世了。 “这是上帝赏给我们的,”妻子说,“因为我们受的折磨。” “你胡说什么!”科利亚顶了妻子一句,“我们受了什么折磨?是上帝收去了。” “上帝把她收去了,”妻子也不甘示弱,“可赏赐了我们,就是那套房子,以示公平。一 家三口共居一室,难道不是一种折磨?”科利亚没有再争辩,公平就公平吧。半年过去了, 失去亲人的哀痛渐渐淡忘,现在科利亚在这套房子里来来回回地踱步,四处打量着,手里拿 着一串钥匙,脸上是灿烂的笑容,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上去了。 姑妈一生从教,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女人,仅书就摆满了五个古旧的大书橱。可她 生活非常清贫,只有一个老式圆角冰箱、一台电子管电视机和一台单缸半自动洗衣机。现在 他们要把这些宝贝当垃圾扔掉。妻子想把这些书也一块扔了,但科利亚没同意。 “我要在整面墙上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科利亚说,“这样我们家也有藏书了,也有文 化气息了,终于像个书香门第了。” 他说完,像个孩子似的坐在了这堆书旁。 “没有带图的。”妻子调侃了一句,就去厨房了。 怎么没有!科利亚真的找到了几本图画书,小时候姑妈亲自给他读过,有《一只小灰鸭》 《小红帽》《一个士兵》等。这几本书薄薄的,没多少页码。科利亚突然笑了起来,想起了故 事里那个士兵是怎么在一个吝啬的老太太家里用锤子煮粥的。 科利亚把这几本书摞在了一起,心想,给儿子讲是晚了,孙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呢。 他挪了挪身子,又翻弄起各种文学典籍。他拿起一本涅克拉索夫的诗集使劲儿回忆了半天, 也就记得在中学教学大纲中有那首《大门前的沉思》。普希金的诗还算强点儿,《我记得那美 妙的一瞬》,他零零碎碎地记得几个片段,可也都是两三行而已。 科利亚着实埋怨了一番自己没文化,刚要潜心阅读,填补一下大脑的空白,妻子就喊他 把那台洗衣机先拖走扔掉。 他们举家迁入后,科利亚立刻叫来了一位师傅,让他测量了一下墙上要定做的书柜的尺 寸,计算了定做费用。那位师傅很快就给出了预算,但科利亚家的第一笔支出买的却是一台
新电视机。他们选的那台电视机大得简直就像一块电影银幕,于是这些书暂时被挪到另一面 墙边去了。一个月后,妻子又买了一套床具,那套床具实在太宽太大了,这些书只好又换了 地方。又过了一个月,妻子偶然在一个展销会上买到了一套璧柜,带梳妆台,梳妆台镜子上 方还安装着一盏镜前灯。 “儿子,”科利亚恳求道,“把书放在你的房间里吧,能占一整面墙,看着多有文化。” “什么?”儿子把一只耳塞从耳朵里拿出来说,“不行,我这整面墙上就挂一辆自行车。 你还是给我买电子书吧,最好是一部新款的iPad。” 儿子说完又把耳塞塞进耳朵,伴着音乐迈着舞步走了。 “怎么搞的!”科利亚把这些书一摞摞地塞进了电视机对面的角落里,百思不得其解。“原 来我们一家三口在一个房间里都住得下,可现在一整套房子竟然连一本书都放不下了。老婆!” 他怒吼道,“我们家就不能有点儿文化吗?” “那就看第五频道的文化台吧!”妻子回敬道 后来科利亚出差了两个星期。他回来时,姑妈的那些书已经没了踪影。他出差的时候, 妻子发了一则启事:“藏书出售,传世经典。”书当天就被人运走了,而卖书的钱妻子则买了 只小转角沙发,正好摆在了电视机对面 只有三本书幸免于难,这三本书一直在科利亚的床底下放着,他从来没拿出来过,但名 字似乎还记得。第一本是《鼠疫》,很有哲理,但非常枯燥,一看就犯困,而且作者的名字也 很可笑,叫加缪,像白兰地的名字,所以他记住了。还有一本是爱伦坡的,一位美国作家。 他的故事适合夜里读,比任何一部恐怖片都纯净。最后一本是幽默作品,叫《三十只狗崽》, 是一个叫米哈伊尔的人写的,里面的故事很有意思,但是关于狗的话一句也没有,写的都是 形形色色的野蛮人,史前的。这不难理解,不管是电视,还是互联网,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 都没有,只有带着一个圓圆的小喇叭的收音机。 科利亚难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像从前一样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了,不再想什么文化。(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科利亚的妻子看来,他们能够继承姑妈的一套房子是上天给予的补偿,而与姑妈没 有任何关系,由此可知她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 B.科利亚想把姑妈的书放到儿子的房间,但遭到了儿子的拒绝,儿子追求的是流行,他 对传统的纸质书籍是排斥、抵触的。 C.小说中的“姑妈”是次要人物,但也是线索人物,她一生从教,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 养的人,和科利亚夫妇形成鲜明对比。 D.科利亚的妻子最终还是把姑妈留下的书卖掉了,因为在她看来,这些书是没有用的东 西,这照应了文章的标题“没文化”。 5.科利亚和他妻子“没文化”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回答。(6分)
新电视机。他们选的那台电视机大得简直就像一块电影银幕,于是这些书暂时被挪到另一面 墙边去了。一个月后,妻子又买了一套床具,那套床具实在太宽太大了,这些书只好又换了 地方。又过了一个月,妻子偶然在一个展销会上买到了一套壁柜,带梳妆台,梳妆台镜子上 方还安装着一盏镜前灯。 “儿子,”科利亚恳求道,“把书放在你的房间里吧,能占一整面墙,看着多有文化。” “什么?”儿子把一只耳塞从耳朵里拿出来说,“不行,我这整面墙上就挂一辆自行车。 你还是给我买电子书吧,最好是一部新款的 iPad。” 儿子说完又把耳塞塞进耳朵,伴着音乐迈着舞步走了。 “怎么搞的!”科利亚把这些书一摞摞地塞进了电视机对面的角落里,百思不得其解。“原 来我们一家三口在一个房间里都住得下,可现在一整套房子竟然连一本书都放不下了。老婆!” 他怒吼道,“我们家就不能有点儿文化吗?” “那就看第五频道的文化台吧!”妻子回敬道。 后来科利亚出差了两个星期。他回来时,姑妈的那些书已经没了踪影。他出差的时候, 妻子发了一则启事:“藏书出售,传世经典。”书当天就被人运走了,而卖书的钱妻子则买了 一只小转角沙发,正好摆在了电视机对面。 只有三本书幸免于难,这三本书一直在科利亚的床底下放着,他从来没拿出来过,但名 字似乎还记得。第一本是《鼠疫》,很有哲理,但非常枯燥,一看就犯困,而且作者的名字也 很可笑,叫加缪,像白兰地的名字,所以他记住了。还有一本是爱伦坡的,一位美国作家。 他的故事适合夜里读,比任何一部恐怖片都纯净。最后一本是幽默作品,叫《三十只狗崽》, 是一个叫米哈伊尔的人写的,里面的故事很有意思,但是关于狗的话一句也没有,写的都是 形形色色的野蛮人,史前的。这不难理解,不管是电视,还是互联网,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 都没有,只有带着一个圆圆的小喇叭的收音机。 科利亚难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像从前一样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了,不再想什么文化。(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科利亚的妻子看来,他们能够继承姑妈的一套房子是上天给予的补偿,而与姑妈没 有任何关系,由此可知她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 B.科利亚想把姑妈的书放到儿子的房间,但遭到了儿子的拒绝,儿子追求的是流行,他 对传统的纸质书籍是排斥、抵触的。 C.小说中的“姑妈”是次要人物,但也是线索人物,她一生从教,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 养的人,和科利亚夫妇形成鲜明对比。 D.科利亚的妻子最终还是把姑妈留下的书卖掉了,因为在她看来,这些书是没有用的东 西,这照应了文章的标题“没文化”。 5.科利亚和他妻子“没文化”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回答。(6 分) 答:
6.小说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6分) 答 、古代诗文阅读(46分) (一)文言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 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 上曰:“社稷臣。”盎曰:“绦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恙在与在美亡与文方員后肘诸員思事攘 想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统侯为太慰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 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 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 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袁盎常引大体忼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 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孝文帝出,赵同参乘, 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與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 载!”于是上笑,下赵同。赵同泣下车。 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 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 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 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之祸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 斤 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有删改 【注】①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②刀锯余人:受过刀锯切割的人,即宦官。③上林:秦汉 时皇家苑囿。④‘人彘’之祸:西汉吕太后将刘邦生前最宠爱的戚夫人砍断手脚,剜去双眼,残害 成没有人形的“彘”。 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 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B.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 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6.小说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6 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46分) (一)文言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 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①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 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 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 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 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 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袁盎常引大体忼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 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孝文帝出,赵同参乘, 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② 载!”于是上笑,下赵同。赵同泣下车。 上幸上林③ ,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 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 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 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之祸④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 斤。 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有删改) 【注】①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②刀锯余人:受过刀锯切割的人,即宦官。③上林:秦汉 时皇家苑囿。④‘人彘’之祸:西汉吕太后将刘邦生前最宠爱的戚夫人砍断手脚,剜去双眼,残害 成没有人形的“彘”。 7.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 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B.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 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