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2020级高三上第二次月考测语文试卷 语文测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 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案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带走(方便老师评讲),答题卡不得带走 、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①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黄宗羲,关注教育,尤其重视学校建设,认为“学校之盛衰,关系 天下之盛衰”。他对以科举为轴心的学校教育非常不满,痛斥之为名利争夺场。黄宗羲所理 想的学校,是超越功名利禄的文化传承与光大之地,是养士之所,又是涵育与推动思想解放 与创新的精神家园。 ②在黄宗羲看来,学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更是体现思想解放的创新家园。黄宗羲 断然否认皇权与真理的等价性,强调是非不是任何专断的意志所能独裁的,必经理性辨析而 后定。其间隐含了黄宗羲对学校的不迷信、不盲从而唯在求真求是的创新寄意。黄宗羲曾痛 斥科举祸国殃民,而其最大的危害则是“取士而锢士”,扼杀教育的启蒙与创新追求,使“经 训”俨然雷池,士人不敢越之半步。黄宗羲痛斥科举强化了这种盲从迷信的学术风气,使“数 百年亿万人之心思耳目,俱用于揣摩抄袭之中”,士林失去了思想的活力和探索的勇气,从 而形成严重的“封己守残”。有鉴于此,黄宗羲大声疾呼要冲破迷信,要学贵独创,学贵自 得:“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而 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黄宗羲反对“以水济水”,正是期待学校教育彻底摈弃科 举的“锢士”之弊和“空华臭腐”的精神沉沦,而涵育独抒己见的勇气与冲破成见的创新活 力。 ③黄宗羲曾开宗明义地说过:“学校,所以养士也。”不过,这里的“养士”,绝非仅仅 是培养、造就一般的人才,或者是科场得意,进而能博取功名利禄的人,其寄意所在是为国 家培养和准备安邦与治夭下的精英与栋梁。具体说来是像东汉太学生那样,“危言深论,不 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是如宋代的太学生那样,“使当日之在朝廷者,以其所非是为非是, 将见盗贼奷邪慑心于正气霜雪之下!君安而国可保也”。可能正是在此安君保国的意义上, 黄宗羲又强调学校有着使天下达于大治的重要功能:“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 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④黄宗羲认为,学校固有“养士”之功能和职责,但“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在黄 宗羲的教育设想中,学校还有改善社会风气和推进文明进程的义务。黄宗羲认为,如果没有 学校,人民将有陷于野蛮之虞:“学校之法废,民蚩蚩而失教。”黄宗羲认为改变风俗主要有 两种途径,一为厉禁,一为教育。就效果和功效来看,前者为末,后者为本。黄宗羲说:“故
重庆市云阳 2020 级高三上第二次月考测语文试卷 语文测试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 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案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带走(方便老师评讲),答题卡不得带走。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①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黄宗羲,关注教育,尤其重视学校建设,认为“学校之盛衰,关系 天下之盛衰”。他对以科举为轴心的学校教育非常不满,痛斥之为名利争夺场。黄宗羲所理 想的学校,是超越功名利禄的文化传承与光大之地,是养士之所,又是涵育与推动思想解放 与创新的精神家园。 ②在黄宗羲看来,学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更是体现思想解放的创新家园。黄宗羲 断然否认皇权与真理的等价性,强调是非不是任何专断的意志所能独裁的,必经理性辨析而 后定。其间隐含了黄宗羲对学校的不迷信、不盲从而唯在求真求是的创新寄意。黄宗羲曾痛 斥科举祸国殃民,而其最大的危害则是“取士而锢士”,扼杀教育的启蒙与创新追求,使“经、 训”俨然雷池,士人不敢越之半步。黄宗羲痛斥科举强化了这种盲从迷信的学术风气,使“数 百年亿万人之心思耳目,俱用于揣摩抄袭之中”,士林失去了思想的活力和探索的勇气,从 而形成严重的“封己守残”。有鉴于此,黄宗羲大声疾呼要冲破迷信,要学贵独创,学贵自 得:“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而 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黄宗羲反对“以水济水”,正是期待学校教育彻底摈弃科 举的“锢士”之弊和“空华臭腐”的精神沉沦,而涵育独抒己见的勇气与冲破成见的创新活 力。 ③黄宗羲曾开宗明义地说过:“学校,所以养士也。”不过,这里的“养士”,绝非仅仅 是培养、造就一般的人才,或者是科场得意,进而能博取功名利禄的人,其寄意所在是为国 家培养和准备安邦与治天下的精英与栋梁。具体说来是像东汉太学生那样,“危言深论,不 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是如宋代的太学生那样,“使当日之在朝廷者,以其所非是为非是, 将见盗贼奸邪慑心于正气霜雪之下!君安而国可保也”。可能正是在此安君保国的意义上, 黄宗羲又强调学校有着使天下达于大治的重要功能:“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 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④ 黄宗羲认为,学校固有“养士”之功能和职责,但“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在黄 宗羲的教育设想中,学校还有改善社会风气和推进文明进程的义务。黄宗羲认为,如果没有 学校,人民将有陷于野蛮之虞:“学校之法废,民蚩蚩而失教。”黄宗羲认为改变风俗主要有 两种途径,一为厉禁,一为教育。就效果和功效来看,前者为末,后者为本。黄宗羲说:“故
治之以本,使小民吉凶一循于礼,投巫驱佛,吾所谓学校之教明而后可也。治之以末,倡优 有禁,酒食有禁,除布帛外皆有禁。”在黄宗羲看来,光有禁是难以变民风,改民俗的, 有依靠教育才能从根本上移风易俗,即“学校之教明而后可”。黄宗羲主张,一地教育的主 管者,对一地的风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入其境,…优歌在耳,鄙语满街,则学官 之职不修也”。值得注意的是,黄宗羲提出学校教育不仅有“革习俗”的文明进步的意义 也是富民的关键措施之一,“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华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 这里黄宗羲实际上已触及启民智与富民的关系,其本质是肯定了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 意义。 (摘编自胡发贵《黄宗羲的“学校”观》,《光明日报》2018年8月4日11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宗羲关注教育的主要表现是重视学校建设,他认为理想的学校应该超越功名利禄, 传承弘扬文化 B.学校的职责就是培养和准备“使天下达于大治”的精英与栋梁。“养士”是学校最 基本、最核心的功能。 C.黄宗羲痛斥科举取士“祸国殃民”是主要因为科举强化迷信盲从、禁锢士人,扼杀 思想解放与创新活力。 D.黄宗羲认为,如果“学校之教不明”,地方学官失职,教育很难发挥淳化风俗、推 进文明进步的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运用对比论证和假设论证,阐释了“学贵创新”的重要性和“以水济水”的危 害 B.本文大量引用黄宗羲著作中的原文,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有效增强了观点的说服 力 C.文章观点鲜明,并采用“总-分”的论证模式,依次展开论述,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D.就逻辑关系而言,文章的分论点之间不是简单并列,分论点二、三之间是递进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宗羲的“学校”观自成体系,观念超前,即使用今天的眼光看,也依然具有思想 价值 B.从某种意义上说,黄宗羲所批判的功利主义、缺少创新等教育弊端,在当今依然存 C.黄宗羲“教育富民”的主张蕴含着开启民智能富民、文化建设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思 想 D.黄宗羲关于“厉禁”和“教育”的观点,与孔子“道之以德”的“德政”思想本质 不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 2018年5月24日,由美国国家太空协会(NSS)主办的年度会议“国际太空开发大会” 在洛杉矾举行。美国国家太空协会(NSS)是一个致力于创建太空文明的独立的草根非营利
治之以本,使小民吉凶一循于礼,投巫驱佛,吾所谓学校之教明而后可也。治之以末,倡优 有禁,酒食有禁,除布帛外皆有禁。”在黄宗羲看来,光有禁是难以变民风,改民俗的,只 有依靠教育才能从根本上移风易俗,即“学校之教明而后可”。黄宗羲主张,一地教育的主 管者,对一地的风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入其境,……优歌在耳,鄙语满街,则学官 之职不修也”。值得注意的是,黄宗羲提出学校教育不仅有“革习俗”的文明进步的意义, 也是富民的关键措施之一,“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华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 这里黄宗羲实际上已触及启民智与富民的关系,其本质是肯定了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 意义。 (摘编自胡发贵《黄宗羲的“学校”观》,《光明日报》2018 年 8 月 4 日 11 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黄宗羲关注教育的主要表现是重视学校建设,他认为理想的学校应该超越功名利禄, 传承弘扬文化。 B.学校的职责就是培养和准备“使天下达于大治”的精英与栋梁。“养士”是学校最 基本、最核心的功能。 C.黄宗羲痛斥科举取士“祸国殃民”是主要因为科举强化迷信盲从、禁锢士人,扼杀 思想解放与创新活力。 D.黄宗羲认为,如果“学校之教不明”,地方学官失职,教育很难发挥淳化风俗、推 进文明进步的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运用对比论证和假设论证,阐释了“学贵创新”的重要性和“以水济水”的危 害。 B.本文大量引用黄宗羲著作中的原文,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有效增强了观点的说服 力。 C.文章观点鲜明,并采用“总-分”的论证模式,依次展开论述,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D.就逻辑关系而言,文章的分论点之间不是简单并列,分论点二、三之间是递进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黄宗羲的“学校”观自成体系,观念超前,即使用今天的眼光看,也依然具有思想 价值。 B.从某种意义上说,黄宗羲所批判的功利主义、缺少创新等教育弊端,在当今依然存 在。 C.黄宗羲“教育富民”的主张蕴含着开启民智能富民、文化建设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思 想。 D.黄宗羲关于“厉禁”和“教育”的观点,与孔子“道之以德”的“德政”思想本质 不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18 年 5 月 24 日,由美国国家太空协会(NSS)主办的年度会议“国际太空开发大会” 在洛杉矶举行。美国国家太空协会(NSS)是一个致力于创建太空文明的独立的草根非营利
组织,其历史可追溯到1974年成立的国家太空研究所(NSI)和1975年成立的拉格朗日点 协会(L-5)。 本届“国际太空开发大会”的主题是“太空旅行——把人类送入太空”。大会安排了内 容丰富的深空探测成果汇报、太空移民方案和太空资源开发与技术探索展示。与20世纪70 年代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奧尼尔提岀的通过在拉格朗日点建立人造圆柱体来实现人类太空移 民的梦想不同,目前美国太空移民以在月球、月球轨道乃至火星建立人类定居点为努力方向 美国太空界已经着手开始探索一系列现实问题,包括如何利用月面的熔岩管建立人类基 在火星的 Noctis登陆是否可行,如何在火星开展资源勘探、开采与利用,如何为人类火星 基地提供能源等。美国太空探索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大会上重申美国探测火 星的计划——2018年将无人探测器送至火星,为建立人类聚居地选择地点。2021年,用“龙” 飞船将人类聚居地组成部分的两个居住单元、两个生命支持单元和两个供给单元运至火星。 2025年,实现首批志愿者登陆火星。 (选自《国际关系研究》208年6月13日) 材料二: 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 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摆在人类眼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 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移民其它星球。而火星以其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 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已经找到火星有液态水的记录。火星的自转速度 与地球几乎相等,自转一周为24.6小时;火星上有稀薄的大气,有四季交替的气候变化: 火星地貌同地球地貌差不多,有高原、平原和环形山;特别是火星大气层中也存在臭氣层, 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为火星表面创造有利生物生长发育的条件。 然而探索外星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 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 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 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 们每次最多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调查显示,女性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18个月 男性工作24个月,所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在太空 中旅行,脱离地球大气层和场的保护,人体极大程度地暴露在宇宙辐射之中。 这种来自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难抵御,它们可以穿透层层防护,仿害到人的细胞 和DNA。一份来自加州大学的报告显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包括老年 痴呆、失忆、焦虑、抑郁,同时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1月11日) 材料 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火星的探测已成航天大国追逐的目标。中国国防 科工委“航天工程中心”早在2016年8月就正式启动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2020 年让探测器登陆火星,一步实现“绕、落、巡”工程目标。探月工程技术积累和火星观测研 究让人类具备了“离开自己搖篮”的能力,国际航天机构均将探测重点瞄准火星。火星与地 球相比,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火星表面非常干操,年平均温度零下六七十摄氏度,火星大气 稀薄,气压只有地球上的百分之一。据介绍,未来改造火星可能会实现。据中国科学院院士
组织,其历史可追溯到 1974 年成立的国家太空研究所(NSI)和 1975 年成立的拉格朗日点 协会(L-5)。 本届“国际太空开发大会”的主题是“太空旅行——把人类送入太空”。大会安排了内 容丰富的深空探测成果汇报、太空移民方案和太空资源开发与技术探索展示。与 20 世纪 70 年代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奥尼尔提出的通过在拉格朗日点建立人造圆柱体来实现人类太空移 民的梦想不同,目前美国太空移民以在月球、月球轨道乃至火星建立人类定居点为努力方向。 美国太空界已经着手开始探索一系列现实问题,包括如何利用月面的熔岩管建立人类基地, 在火星的 Noctis 登陆是否可行,如何在火星开展资源勘探、开采与利用,如何为人类火星 基地提供能源等。美国太空探索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大会上重申美国探测火 星的计划——2018 年将无人探测器送至火星,为建立人类聚居地选择地点。2021 年,用“龙” 飞船将人类聚居地组成部分的两个居住单元、两个生命支持单元和两个供给单元运至火星。 2025 年,实现首批志愿者登陆火星。 (选自《国际关系研究》208 年 6 月 13 日) 材料二: 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 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摆在人类眼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 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移民其它星球。而火星以其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 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已经找到火星有液态水的记录。火星的自转速度 与地球几乎相等,自转一周为 24.6 小时;火星上有稀薄的大气,有四季交替的气候变化: 火星地貌同地球地貌差不多,有高原、平原和环形山;特别是火星大气层中也存在臭氧层, 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为火星表面创造有利生物生长发育的条件。 然而探索外星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 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 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 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 们每次最多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 6 个月,调查显示,女性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 18 个月, 男性工作 24 个月,所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在太空 中旅行,脱离地球大气层和场的保护,人体极大程度地暴露在宇宙辐射之中。 这种来自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难抵御,它们可以穿透层层防护,仿害到人的细胞 和 DNA。一份来自加州大学的报告显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包括老年 痴呆、失忆、焦虑、抑郁,同时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2018 年 1 月 11 日) 材料三: 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火星的探测已成航天大国追逐的目标。中国国防 科工委“航天工程中心”早在 2016 年 8 月就正式启动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 2020 年让探测器登陆火星,一步实现“绕、落、巡”工程目标。探月工程技术积累和火星观测研 究让人类具备了“离开自己摇篮”的能力,国际航天机构均将探测重点瞄准火星。火星与地 球相比,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火星表面非常干操,年平均温度零下六七十摄氏度,火星大气 稀薄,气压只有地球上的百分之一。据介绍,未来改造火星可能会实现。据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介绍,中国开辰火星探测的可行性论证与探月工 程几乎同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4月正式立项,计划在2020年实现火星轨道 器环绕探测和火星车软着陆巡视探测。美国火星探测计划借助“好奇号”火星车将配有高精 度仪器的实验室搬到火星。中国火星探測计划则是“火星轨道器+火星车”的“天地组合 协同工作。 在欧阳自远看来,在改造火星、建造火星基地的过程中,为人类移民火星发挥实质性作 用的,可能是一批基于强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尽管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探月工程,但深空 探测中人工智能的应用目前仍处在基于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 弱人工智能的阶段 (摘编自新华社2017年8月24日通讯《探月之后,出征火星》)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国国家太空协会是一个致力于创建太空文明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由国家太空研究 所和拉格朗日点协会发展而来。 B.虽然火星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但未来对火星进行改造以及人类在火星建造基地 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C.美国在月球、月球轨道乃至火星建立人类定居点的太空移民努力方向比普林斯顿大 学教授奥尼尔曾提出的梦想更具有创新性 D.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火星的探测已成航天大国追逐的目标。其中, 中美两国的火星探测计划有明显不同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地球终会因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乃至外星文明入 侵招致终局,所以人类需要移民其它星球。 B.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最多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是因为宇宙射线 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C.目前应用于深空探测中的人工智能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而探月工程由于人工智 能的广泛应用,已经走向强人工智能化。 D.中国开展火星探测的可行性论证与探月工程几乎同步,而中图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从 正式立项到正式启动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 6.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人类实现太空移民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请简要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想起外婆吐舌头的样子 李娟 ①外婆有个习惯性的小动作,就是吐舌头。通常这一动作会出现在做了错事之后。而她 做了错事通常会先掖着瞒着,如打碎了糖罐子,就悄悄把碎片扫一扫,剩糖撮一撮,换个 模一样的罐子装了原样摆着。直到你问她:糖为什么突然少了半罐子?她就吐吐舌头,笑眯 眯地坦白。 ②金鱼死后,鱼缸一直空在那里,空了很久。有一天却发现鱼缸有些不对劲,似乎缩小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介绍,中国开辰火星探测的可行性论证与探月工 程几乎同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 2016 年 4 月正式立项,计划在 2020 年实现火星轨道 器环绕探测和火星车软着陆巡视探测。美国火星探测计划借助“好奇号”火星车将配有高精 度仪器的实验室搬到火星。中国火星探测计划则是“火星轨道器+火星车”的“天地组合” 协同工作。 在欧阳自远看来,在改造火星、建造火星基地的过程中,为人类移民火星发挥实质性作 用的,可能是一批基于强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尽管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探月工程,但深空 探测中人工智能的应用目前仍处在基于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 弱人工智能的阶段。 (摘编自新华社 2017 年 8 月 24 日通讯《探月之后,出征火星》)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美国国家太空协会是一个致力于创建太空文明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由国家太空研究 所和拉格朗日点协会发展而来。 B.虽然火星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但未来对火星进行改造以及人类在火星建造基地, 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C.美国在月球、月球轨道乃至火星建立人类定居点的太空移民努力方向比普林斯顿大 学教授奥尼尔曾提出的梦想更具有创新性。 D.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火星的探测已成航天大国追逐的目标。其中, 中美两国的火星探测计划有明显不同。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地球终会因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乃至外星文明入 侵招致终局,所以人类需要移民其它星球。 B.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最多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 6 个月,是因为宇宙射线 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C.目前应用于深空探测中的人工智能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而探月工程由于人工智 能的广泛应用,已经走向强人工智能化。 D.中国开展火星探测的可行性论证与探月工程几乎同步,而中图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从 正式立项到正式启动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 6.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人类实现太空移民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请简要说明。(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想起外婆吐舌头的样子 李娟 ①外婆有个习惯性的小动作,就是吐舌头。通常这一动作会出现在做了错事之后。而她 做了错事通常会先掖着瞒着,如打碎了糖罐子,就悄悄把碎片扫一扫,剩糖撮一撮,换个一 模一样的罐子装了原样摆着。直到你问她:糖为什么突然少了半罐子?她就吐吐舌头,笑眯 眯地坦白。 ②金鱼死后,鱼缸一直空在那里,空了很久。有一天却发现鱼缸有些不对劲,似乎缩小
了许多,端起来左看右看,没错,是瘦了两三寸。逮住外婆一问,果然,是她老人家打碎后 又悄悄去市场买回一个。大约是原样大小的有些贵了,便买了小一号的,还自以为神不知鬼 不觉呢。当然,被揭穿了,也只吐了一下舌头而已。 ③吐舌头的外婆,飞快地把舌头吐一下,“对不起”和“气死你”两种意味水乳交融。 而且又吐得那么快,一转眼就神情如故,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休想让她为做错的事情多愧 疚一丝一毫。 ④然后又想到外婆的竹林。老家不是我的老家,我没有在那里生活过,但想到外婆正是 在那里的一间老瓦房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就觉得那实在是一个无比温柔之处。老屋前前后后 种着重重竹林,我从坡上下来,一走进竹林,就听到外婆在塌了半边的老屋门口和一群乡下 女子说笑。她手持长长的竹竿(后来她用这竹竿为我从桔子树上捅下了许多鲜艳的桔子), 站在那里大声揶揄其中一个女邻居,好像是在模仿她夫妻俩之间的什么事,所有人笑得前仰 后合,那女人又急又气,抡起巨大的竹扫帚挥打外婆的屁股。我站在半坡竹林里看了一会 当外婆和我们一起生活时,我们是否也给过她这样的快乐?那年她八十多岁了,已经离开了 我们两年,独自回到乡下的旧居,在仅剩的半间老屋里生活。 ⑤我一边大声喊外婆,一边从坡上下来,所有人都回头仰望我来的方向。外婆答应着, 意犹未尽地继续数落着那个女人,继续大笑,一边向我迎接过来。我从上往下看到旧屋天井 里的青石台阶,看到一根竹管从后山伸向屋檐下的石槽,细细的淸泉注满了石槽。世界似乎 一开始就如此古老 ⑥从来没想过,离开熟悉的地方会是这么可怕的事情!外婆终究没能老在老家的坟山里, 她孤零零地被埋在万里以外的戈壁荒滩中,好像她孤独的、意志坚决的一生仍不曾结柬,好 像她不得不在死之后还要重新开始一场适应新生活的漫长过程。 ⑦之前两天,我急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只差了十个钟头。接到噩耗后,我仍然坐在 夜班车上继续往家赶,往已经死去了的外婆身边赶。我知道她还在等我。我不能勘破生死, 但也能渐渐明白死亡的并不可怕。死亡不是断然的中止,而是对另外一场旅行的试探吧?外 婆死前有那么多的强烈的意愿,她挣扎着要活,什么也不愿放弃,挂念着这挂念着那的。然 而一旦落气,面容那么安和、轻松。像刚吐完舌头,刚满不在乎地承认了一个错误。 ⑧死亡之后那辽阔空旷的安静感,是外婆最后为我所做的事情。以前念小学的时候,很 多个清晨我起床一看又是红苕稀饭和酸莱,就赌气不吃,饿着肚子去上学。因为我知道,不 一会儿,外婆一定会追到学校来给我捎一只滚烫的红糖馅锅盔.….那时我都上六年级了,六 年级班设在六楼。八十岁的外婆,怀里揣着烫烫的锅盔,从一楼开始慢幔地爬楼梯,在早自 习的书声朗朗中,一阶一阶向上,爬啊爬啊,最后终于出现在六楼我的教室门前…那是我 所能体会到的最初的、宽广的安静感…在外婆给我带来的一场又一场安静之中,生命中的 恶意一点点消散,渐渐开始澄明懂事起来。今天的我,似乎达到了生命中前所未有的勇敢状 态,又似乎以后还会更加勇敢。 ⑨又想起那次我拎了一只公鸡去乡下看外婆,走过漫长孤独的山路,最后才找到老屋。 外婆迎上来对我说:“我很想你,我天天都在想你。” ⑩外婆你不要再想我了,你忘记我吧!忘记这一生里发生过的一切,忘记竹林,忘记小 学校的六楼。吐一吐舌头,继续你绵绵无期的命运。外婆,痛苦这东西,天生应该用来藏在 心底,悲伤天生是要被努力节制的,受到的伤害和欺骗总得去原谅。满不在乎的人不是无情
了许多,端起来左看右看,没错,是瘦了两三寸。逮住外婆一问,果然,是她老人家打碎后 又悄悄去市场买回一个。大约是原样大小的有些贵了,便买了小一号的,还自以为神不知鬼 不觉呢。当然,被揭穿了,也只吐了一下舌头而已。 ③吐舌头的外婆,飞快地把舌头吐一下,“对不起”和“气死你”两种意味水乳交融。 而且又吐得那么快,一转眼就神情如故,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休想让她为做错的事情多愧 疚一丝一毫。 ④然后又想到外婆的竹林。老家不是我的老家,我没有在那里生活过,但想到外婆正是 在那里的一间老瓦房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就觉得那实在是一个无比温柔之处。老屋前前后后 种着重重竹林,我从坡上下来,一走进竹林,就听到外婆在塌了半边的老屋门口和一群乡下 女子说笑。她手持长长的竹竿(后来她用这竹竿为我从桔子树上捅下了许多鲜艳的桔子), 站在那里大声揶揄其中一个女邻居,好像是在模仿她夫妻俩之间的什么事,所有人笑得前仰 后合,那女人又急又气,抡起巨大的竹扫帚挥打外婆的屁股。我站在半坡竹林里看了一会。 当外婆和我们一起生活时,我们是否也给过她这样的快乐?那年她八十多岁了,已经离开了 我们两年,独自回到乡下的旧居,在仅剩的半间老屋里生活。 ⑤我一边大声喊外婆,一边从坡上下来,所有人都回头仰望我来的方向。外婆答应着, 意犹未尽地继续数落着那个女人,继续大笑,一边向我迎接过来。我从上往下看到旧屋天井 里的青石台阶,看到一根竹管从后山伸向屋檐下的石槽,细细的清泉注满了石槽。世界似乎 一开始就如此古老。 ⑥从来没想过,离开熟悉的地方会是这么可怕的事情!外婆终究没能老在老家的坟山里。 她孤零零地被埋在万里以外的戈壁荒滩中,好像她孤独的、意志坚决的一生仍不曾结束,好 像她不得不在死之后还要重新开始一场适应新生活的漫长过程。 ⑦之前两天,我急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只差了十个钟头。接到噩耗后,我仍然坐在 夜班车上继续往家赶,往已经死去了的外婆身边赶。我知道她还在等我。我不能勘破生死, 但也能渐渐明白死亡的并不可怕。死亡不是断然的中止,而是对另外一场旅行的试探吧?外 婆死前有那么多的强烈的意愿,她挣扎着要活,什么也不愿放弃,挂念着这挂念着那的。然 而一旦落气,面容那么安和、轻松。像刚吐完舌头,刚满不在乎地承认了一个错误。 ⑧死亡之后那辽阔空旷的安静感,是外婆最后为我所做的事情。以前念小学的时候,很 多个清晨我起床一看又是红苕稀饭和酸菜,就赌气不吃,饿着肚子去上学。因为我知道,不 一会儿,外婆一定会追到学校来给我捎一只滚烫的红糖馅锅盔……那时我都上六年级了,六 年级班设在六楼。八十岁的外婆,怀里揣着烫烫的锅盔,从一楼开始慢慢地爬楼梯,在早自 习的书声朗朗中,一阶一阶向上,爬啊爬啊,最后终于出现在六楼我的教室门前……那是我 所能体会到的最初的、宽广的安静感……在外婆给我带来的一场又一场安静之中,生命中的 恶意一点点消散,渐渐开始澄明懂事起来。今天的我,似乎达到了生命中前所未有的勇敢状 态,又似乎以后还会更加勇敢。 ⑨又想起那次我拎了一只公鸡去乡下看外婆,走过漫长孤独的山路,最后才找到老屋。 外婆迎上来对我说:“我很想你,我天天都在想你。” ⑩外婆你不要再想我了,你忘记我吧!忘记这一生里发生过的一切,忘记竹林,忘记小 学校的六楼。吐一吐舌头,继续你绵绵无期的命运。外婆,痛苦这东西,天生应该用来藏在 心底,悲伤天生是要被努力节制的,受到的伤害和欺骗总得去原谅。满不在乎的人不是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