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功能属性 中外媒体的喉舌作用既然都是毋庸置 疑的,那么喉舌发出的声音来自或应当来 自何方呢?这就是媒体的功能属性问题。 如果使用一个较为形象的比喻,可以说, 主要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两个:一个是耳朵 的功能,另一个则是眼情的功能
2.功能属性 中外媒体的喉舌作用既然都是毋庸置 疑的,那么喉舌发出的声音来自或应当来 自何方呢?这就是媒体的功能属性问题。 如果使用一个较为形象的比喻,可以说, 主要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两个:一个是耳朵 的功能,另一个则是眼情的功能
耳朵的功能是“接听”,亦即传达党 和国家(包括各级政府)的方针、政策, 体现的是自上而下的指导性,即所谓“上 情下达”,在新闻宣传中的具体体现主要 是正面宣传 眼晴的功能是“巡视”,就是发现和 曝光各种违法违纪的行为和社会丑恶现象, 体现的是自下而上的监督性,即所谓“下 情上达”,在新闻宣传中的具体体现就是 舆论监督
耳朵的功能是“接听”,亦即传达党 和国家(包括各级政府)的方针、政策, 体现的是自上而下的指导性,即所谓“上 情下达”,在新闻宣传中的具体体现主要 是正面宣传。 眼晴的功能是“巡视”,就是发现和 曝光各种违法违纪的行为和社会丑恶现象, 体现的是自下而上的监督性,即所谓“下 情上达”,在新闻宣传中的具体体现就是 舆论监督
眼睛和耳朵,亦即指导性与监督性, 本来就是新闻功能属性相辅相成的两个方 面,缺一不可,共同体现着新闻的宣传和 传播的功能价值。用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概 括,可以说,“舆论监督”一词中,“舆 论”与“监督”也是不能分开的:没有 “监督”,就会只剩下“舆论”;同样, 如果没有“舆论”,那也就只剩下“监督” 了。无论哪一种,都不能完整地体现新闻 的功能属性
眼睛和耳朵,亦即指导性与监督性, 本来就是新闻功能属性相辅相成的两个方 面,缺一不可,共同体现着新闻的宣传和 传播的功能价值。用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概 括,可以说,“舆论监督”一词中,“舆 论”与“监督”也是不能分开的:没有 “监督”,就会只剩下“舆论”;同样, 如果没有“舆论”,那也就只剩下“监督” 了。无论哪一种,都不能完整地体现新闻 的功能属性
但是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新 闻的宣传价值,只从指导性和工作性出发取 舍新闻,只注重“上情下达”,因而造成了 新闻功能的单一化,新闻协调社会关系、传 播信息、服务受众生活等多种功能均被不同 程度地忽视。在社会进步和新闻改革的进程 中,我国新闻单向的指导性正逐渐地转变为 双向的指导性和监督性并重,这是大势所趋。 但在这一过程中,在人们的心目中,尤其是 搞新闻的人的心目中,会不会有意无意地又 有另一种片面的认识,即只重监督性而轻视 甚至是鄙视指导性?这种看法是否客观全面, 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但是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新 闻的宣传价值,只从指导性和工作性出发取 舍新闻,只注重“上情下达”,因而造成了 新闻功能的单一化,新闻协调社会关系、传 播信息、服务受众生活等多种功能均被不同 程度地忽视。在社会进步和新闻改革的进程 中,我国新闻单向的指导性正逐渐地转变为 双向的指导性和监督性并重,这是大势所趋。 但在这一过程中,在人们的心目中,尤其是 搞新闻的人的心目中,会不会有意无意地又 有另一种片面的认识,即只重监督性而轻视 甚至是鄙视指导性?这种看法是否客观全面, 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3.社会属性 新闻作品作为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一种 特殊产品,总是要产生传播效果,亦即总 是要产生或期望它产生社会效果、社会影 响。那么,这种效果和影响是什么,是好 还是坏,是大还是小,是长久深远还是过 很烟云,就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应当也必须 考虑的问题。新华社原社长郭超人有句名 言: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有毁誉忠奸 有是非曲直,有人命关天
3.社会属性 新闻作品作为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一种 特殊产品,总是要产生传播效果,亦即总 是要产生或期望它产生社会效果、社会影 响。那么,这种效果和影响是什么,是好 还是坏,是大还是小,是长久深远还是过 眼烟云,就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应当也必须 考虑的问题。新华社原社长郭超人有句名 言: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有毁誉忠奸, 有是非曲直,有人命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