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闻传播史笔记(人大版) 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Sample Text 第一章中国古代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传播渊源 明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 1.非文字形式:口头传播,烽烟和旗鼓、木铎(大铃) 2.文字:利益(西周)甲骨文、金器、刻石 3.竹、露布 第二节古代报纸的诞生和唐代进奏院状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手抄新闻—一开元杂 唐代的进奏院和进奏院状 1.古代报纸起源的几种说法。周朝说、汉朝说、东晋说 二.孙樵和开元杂报 敦煌的进奏院状 节宋代的邸报和小报 邸报的出现和有关邸报的制度。 宋太宗设都进奏院正式发行邸报。快件:急脚递,摆铺“定本”制度:经过官方审定的邸报 小报的诞生与发展 意义:1.“新闻”一词最早出现2.冲破封建王朝对新闻体制的专制。 第四节:元明两代的新闻事业。 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二.明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国新闻传播史笔记(人大版) 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Sample Text 第一章中国古代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传播渊源 二.早期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 1.非文字形式:口头传播,烽烟和旗鼓、木铎(大铃) 2.文字:利益(西周)甲骨文、金器、刻石 3.竹、露布 第二节古代报纸的诞生和唐代进奏院状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手抄新闻——开元杂报 一.唐代的进奏院和进奏院状 1.古代报纸起源的几种说法。周朝说、汉朝说、东晋说 二.孙樵和开元杂报 三.敦煌的进奏院状 第三节宋代的邸报和小报 一.邸报的出现和有关邸报的制度。 宋太宗设都进奏院正式发行邸报。快件:急脚递,摆铺“定本”制度:经过官方审定的邸报。 二.民间小报的诞生与发展 意义:1.“新闻”一词最早出现 2.冲破封建王朝对新闻体制的专制。 第四节:元明两代的新闻事业。 一.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二.明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1.明代邸报的发行日刊,小册 传播环节:通政司一一六科一一提塘 2.民间报房和抄报行的诞生与发展 3.万历邸钞,天变邸钞,急选报 急选报:中国最早的印刷报纸(现存) 4.起义农民的新闻传播活动 竹筹、揭帖、旗报、排报 第五节清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清代官方新闻转播制度 1.发行渠道:通政使司—一六科一一提塘 (收受)(发抄)(抄传发行) 2.清代提塘分京塘和省塘 3.官报的内容:官门抄:朝廷的动态消息 上谕:臣僚章奏: 4.提塘报房:雍正 5.小报(小抄):非法报纸(被禁)清何遇恩、邵南山 二.清代的民间报房与京报。 民间报房出现在乾隆中叶以后的事,以“公慎堂”为最早,聚兴,公兴两家开业最早,创于咸丰年间。 三.地方新闻传播活动和辕门抄 四.古代报纸没落的原因 主观: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而采取压制政策。 客观:满足不了人民对报纸内容和形式的需求。需要新的突破。 *总结:中国古代报纸发展的基本特点 17.封建官报占据封建报纸的主导地位 第二章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
1.明代邸报的发行日刊,小册 传播环节:通政司——六科——提塘 2.民间报房和抄报行的诞生与发展 3.万历邸钞,天变邸钞,急选报 急选报:中国最早的印刷报纸(现存) 4.起义农民的新闻传播活动 竹筹、揭帖、旗报、排报 第五节 清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一. 清代官方新闻转播制度 1.发行渠道:通政使司——六科——提塘 (收受) (发抄)(抄传发行) 2.清代提塘分京塘和省塘 3.官报的内容:官门抄:朝廷的动态消息。 上谕: 臣僚章奏: 4.提塘报房:雍正 5.小报(小抄):非法报纸(被禁)清 何遇恩、邵南山 二. 清代的民间报房与京报。 民间报房出现在乾隆中叶以后的事,以“公慎堂”为最早,聚兴,公兴两家开业最早,创于咸丰年间。 三. 地方新闻传播活动和辕门抄 四. 古代报纸没落的原因 主观: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而采取压制政策。 客观:满足不了人民对报纸内容和形式的需求。需要新的突破。 *总结:中国古代报纸发展的基本特点 17.封建官报占据封建报纸的主导地位。 第二章 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
第一节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 二.《察世俗每月统计传》1815.8.5马六甲 米怜,马礼逊 内容:宗教、伦理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和各国概况。 宣传手法:1向中国读者较早宣传科学文化知识,介绍各国概况 2重视研究读者对象心理,用儒学 3为中国报纸文体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简短、通俗、生动 4提出要照顾各种类型读者的主张。《特选撮要每月纪传》 三.《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及其他宗教性中文报刊 1《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833.8.1郭士立广州 办报宗旨报刊内容业务文体 四.《蜜蜂华报》等外文报刊的出现。1822.9巴波沙 《依经杂说》被中国查禁的第一个近代报刊 《孖剌报》18571941中国最早的日报。 1863《晚邮报》《香港航运报》中国境内最早的晚报。《香港天主教记录报》 (2)《澳门报》(《澳门钞报》)《帝国澳门人》《真爱国者》《澳门政府公报》等葡文报刊, (4)《澳门杂文编》在澳门创办的第一份英文报刊。创办人:马礼逊1828年。 2.广州的外文报刊:(1)《广州记录报》(1827.11.8出版)中国第一份英文报纸。创办人:马地臣主编: 伍德(美)1833年,出版副刊《广州行情周报》(2)其他的外文周刊:《广州杂志》《广州周报》《中国 差报》与《广州钞报》等。 英文报刊的率先发展 1.《香港公报》香港第一份报刊,第一份英文报刊。1841.5.1马儒翰 2.其他著名的英文报刊 《中国之友》(1842)《德臣报》(1845~1974)中国领土上出版时间最长的英国报纸
第一节 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 一.背景 二.《察世俗每月统计传》1815.8.5 马六甲 米怜,马礼逊 内容:宗教、伦理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和各国概况。 宣传手法:1 向中国读者较早宣传科学文化知识,介绍各国概况。 2 重视研究读者对象心理,用儒学 3 为中国报纸文体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简短、通俗、生动 4 提出要照顾各种类型读者的主张。《特选撮要每月纪传》 三.《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及其他宗教性中文报刊 1《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833.8.1 郭士立 广州 办报宗旨 报刊内容 业务文体 四.《蜜蜂华报》等外文报刊的出现。1822.9 巴波沙 《依经杂说》 被中国查禁的第一个近代报刊 《孖剌报》1857~1941 中国最早的日报。 1863《晚邮报》《香港航运报》中国境内最早的晚报。《香港天主教记录报》 (2)《澳门报》(《澳门钞报》)《帝国澳门人》《真爱国者》《澳门政府公报》等葡文报刊。 (4)《澳门杂文编》在澳门创办的第一份英文报刊。创办人:马礼逊 1828 年。 2.广州的外文报刊:(1)《广州记录报》(1827.11.8 出版)中国第一份英文报纸。创办人:马地臣 主编: 伍德(美)1833 年,出版副刊《广州行情周报》(2)其他的外文周刊:《广州杂志》《广州周报》《中国 差报》与《广州钞报》等。 一. 英文报刊的率先发展 1.《香港公报》香港第一份报刊,第一份英文报刊。1841.5.1 马儒翰 2.其他著名的英文报刊 《中国之友》(1842)《德臣报》(1845~1974)中国领土上出版时间最长的英国报纸
《孖剌报》(18571941)中国最早的日报 3.第二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之间香港出版的外文报刊 《晚邮报》和《香港航运报》(1863)中国境内最早的晚报 《香港天主教记录报》天主教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份月刊。 《士蔑西报》以敢言著称。 二.中文报刊的产生 1.《遐迩其玲》创刊于1853.8麦都恩 1855年,出版副刊《布告篇》开创我国中文报刊广告收费之先河 2.《香港船头货价纸》(《孖剌报》中文版)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 3.《香港新闻》1861.8.10德臣报馆《中外新闻七月报》 第三节近代报业在上海的崛起 外文报刊在上海的发展 1.《字林西报》商业周报(英国官报),前身是《北华捷报》 《字林西报》(18501951)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外文报刊。 《北华捷报》后改名为《字林西报》“英国官报”以消息快捷,内容丰富著称 2.《文汇报》(1879年创刊) 3.60s出现法文报纸 70s出现葡文报纸 80s出现日文报纸 4.1872年路透社在上海设立远东分社,中国出现的最早通讯社 教会中文报刊的发展与《万国公报》 1.《六合丛谈》1857.1上海出现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2.《万国公报》(前身《中国教会新报》)1868.9美传教士林乐知创办 特点:不遗余力地介绍西学和新学。注重介绍中外大事,尤其时政新闻 《申报》等中文商业报刊的发展
《孖剌报》(1857~1941)中国最早的日报。 3.第二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之间香港出版的外文报刊。 《晚邮报》和《香港航运报》(1863)中国境内最早的晚报 《香港天主教记录报》天主教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份月刊。 《士蔑西报》以敢言著称。 二. 中文报刊的产生 1.《遐迩其玲》创刊于 1853.8 麦都恩 1855 年,出版副刊《布告篇》开创我国中文报刊广告收费之先河。 2.《香港船头货价纸》(《孖剌报》中文版)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 3.《香港新闻》1861.8.10 德臣报馆 《中外新闻七月报》 第三节 近代报业在上海的崛起 一.外文报刊在上海的发展 1.《字林西报》商业周报(英国官报),前身是《北华捷报》 《字林西报》(1850~1951)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外文报刊。 《北华捷报》后改名为《字林西报》“英国官报”以消息快捷,内容丰富著称。 2.《文汇报》(1879 年创刊) 3.60s 出现法文报纸 70s 出现葡文报纸 80s 出现日文报纸 4.1872 年路透社在上海设立远东分社,中国出现的最早通讯社。 三. 教会中文报刊的发展与《万国公报》 1.《六合丛谈》1857.1 上海出现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2.《万国公报》(前身《中国教会新报》)1868.9 美传教士 林乐知创办。 特点:不遗余力地介绍西学和新学。注重介绍中外大事,尤其时政新闻。 三.《申报》等中文商业报刊的发展
1.《上海新报》1861.11上海第一家中文商业性报纸 2.《申报》1972.41949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上影响最大的中文商业报纸 特点:以营利作办报的唯一目的。将新闻,广告,文艺言论紧密结合 改革措施 (1)改革言论(2)增加新闻量,扩大报道层面。(3)重视文艺稿件,文艺作品成为《申报》中必不可少 的部分。(4)重视广告业务(5)把商业经营的原则应用于报纸管理。 《申报》被誉为“中国商业报纸之始”美查被称为“中国第一个报业资本家” 3.《字林沪报》1882年 4.《新闻报》1893年 第四节近代报业的广泛传入 外包在中国内地的广泛传入 1.天津中文《时报》1886°1891日报英文《中国时报》1886周报中国北方地区的新闻。《京津泰晤士报》 1894中国北方影响最大的外文报纸 外报的历史作用 1.在华外报是一种殖民文化侵略活动。 2.外报的出现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1)将西方的新闻观念传入中国 2)西方新闻业务(西方报纸形式)的传入 (3)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和各国历史地理知识传入中国 3.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 (1)借鉴西方先进技术 (2)西方采访业务传入中国,增加新闻真实 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出现在维新运动中报业的大发展 第一节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 国人办报活动的先声
1.《上海新报》1861.11 上海第一家中文商业性报纸。 2.《申报》1972.4~1949 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上影响最大的中文商业报纸。 特点:以营利作办报的唯一目的。将新闻,广告,文艺言论紧密结合。 改革措施: (1)改革言论(2)增加新闻量,扩大报道层面。(3)重视文艺稿件,文艺作品成为《申报》中必不可少 的部分。(4)重视广告业务(5)把商业经营的原则应用于报纸管理。 《申报》被誉为“中国商业报纸之始”美查被称为“中国第一个报业资本家” 3.《字林沪报》1882 年。 4.《新闻报》1893 年 第四节 近代报业的广泛传入 一.外包在中国内地的广泛传入 1.天津 中文《时报》1886~1891 日报 英文《中国时报》1886 周报中国北方地区的新闻。《京津泰晤士报》 1894 中国北方影响最大的外文报纸。 二.外报的历史作用: 1. 在华外报是一种殖民文化侵略活动。 2. 外报的出现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1) 将西方的新闻观念传入中国 (2) 西方新闻业务(西方报纸形式)的传入 (3) 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和各国历史地理知识传入中国 3. 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 (1) 借鉴西方先进技术 (2) 西方采访业务传入中国,增加新闻真实性。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出现在维新运动中报业的大发展 第一节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 一.国人办报活动的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