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时代周刊》 在其《创刊号》就明确地说:“新闻不应 该追求纯粹的客观公正,也不可能真正做 到。比如共产主义就是绝不能容忍的。” 正因如此,美国的新闻媒体在涉及到所谓 国家利益的时候,时常表现出惊人的一致 性,而不是真正的客观性、公正性,这样 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我驻前南使馆被炸 (众口一辞“误炸”),如伊拉克战争的 理由(众口一辞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 武器”)。因此,如果以为新闻有什么纯 粹的客观、真实、公正,并以此为唯一的 追求,那就太书生气了
美国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时代周刊》 在其《创刊号》就明确地说:“新闻不应 该追求纯粹的客观公正,也不可能真正做 到。比如共产主义就是绝不能容忍的。” 正因如此,美国的新闻媒体在涉及到所谓 国家利益的时候,时常表现出惊人的一致 性,而不是真正的客观性、公正性,这样 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我驻前南使馆被炸 (众口一辞“误炸”),如伊拉克战争的 理由(众口一辞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 武器”)。因此,如果以为新闻有什么纯 粹的客观、真实、公正,并以此为唯一的 追求,那就太书生气了
即便是在号称新闻自由的美国,新闻工作者 如果违背这种特定的政治利益,结局同样是并不 美妙的 例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不仅限制新闻内 容的发布,还使用多种方法影响新闻舆论的导向。 2003年5月,因在伊拉克电视台“乱”发战事言 论而被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解雇的著名战 地记者彼德阿内特,在英国《每日镜报》上撰文 说,美国政府对来自巴格达的报道异常敏感, 些右翼媒体和政客一直寻找机会攻击那些在巴格 达进行战地报道的记者。他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切“感到震惊”。他说,他在NBC辉煌的职业 生涯一夜间灰飞烟灭,原因只是自己向伊拉克电 视台说了些显而易见的事实
即便是在号称新闻自由的美国,新闻工作者 如果违背这种特定的政治利益,结局同样是并不 美妙的。 例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不仅限制新闻内 容的发布,还使用多种方法影响新闻舆论的导向。 2003年5月,因在伊拉克电视台“乱”发战事言 论而被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解雇的著名战 地记者彼德·阿内特,在英国《每日镜报》上撰文 说,美国政府对来自巴格达的报道异常敏感,一 些右翼媒体和政客一直寻找机会攻击那些在巴格 达进行战地报道的记者。他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一切“感到震惊”。他说,他在NBC辉煌的职业 生涯一夜间灰飞烟灭,原因只是自己向伊拉克电 视台说了些显而易见的事实
又如,2003年,美国出版了一部揭露新闻传 媒内幕的著作一—《黑名单》。法国《费加罗报》 2003年5月8日报道题名《一些记者揭露美国新闻 界的双重性》,其中说道: 《黑名单》并不是第一本揭露美国传媒界与 当局“勾结”的书。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 是由15名美国新闻调查记者合力写作的。这些记 者们在书中讲述了他们受到各自编辑部的压力 《黑名单》是美国传媒界的一个写照,它揭露了 “新闻自由”面临的危险
又如,2003年,美国出版了一部揭露新闻传 媒内幕的著作--《黑名单》。法国《费加罗报》 2003年5月8日报道题名《一些记者揭露美国新闻 界的双重性》,其中说道: 《黑名单》并不是第一本揭露美国传媒界与 当局“勾结”的书。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 是由15名美国新闻调查记者合力写作的。这些记 者们在书中讲述了他们受到各自编辑部的压力。 《黑名单》是美国传媒界的一个写照,它揭露了 “新闻自由”面临的危险
该文还引用《黑名单》的作者之一克里斯蒂 娜·伯耶松的话说:“这本书实际上揭露了对大公 司或者当局提出质疑的新闻调查记者受到的审查 与限制。不要误会,我并不认为整个传媒界都是 些贪婪的团体。传媒集团与其它公司一样,编 排节目时自然希望获得收益,同样它们也要对股 东负责。但是,当新闻工作者进行的调查工作 我个人认为这属于一项公共事业一一对这些 大公司、对政府或者对相关传媒集团的经济利益 构成威胁时,问题就会出现。我们不能忽视在这 类情况下必然存在的利益冲突,以及因此对揭露 问题的新闻记者施加的压力
该文还引用《黑名单》的作者之一克里斯蒂 娜·伯耶松的话说:“这本书实际上揭露了对大公 司或者当局提出质疑的新闻调查记者受到的审查 与限制。不要误会,我并不认为整个传媒界都是 一些贪婪的团体。传媒集团与其它公司一样,编 排节目时自然希望获得收益,同样它们也要对股 东负责。但是,当新闻工作者进行的调查工作 ――我个人认为这属于一项公共事业――对这些 大公司、对政府或者对相关传媒集团的经济利益 构成威胁时,问题就会出现。我们不能忽视在这 类情况下必然存在的利益冲突,以及因此对揭露 问题的新闻记者施加的压力
所以,我们今天说媒体要 做“喉舌”、要坚持“正确的 舆论导向”,从新闻的本质属 性来说,并没有什么学理上的 错误。关键是做谁的喉舌,坚 持什么样的舆论导向
所以,我们今天说媒体要 做“喉舌”、要坚持“正确的 舆论导向”,从新闻的本质属 性来说,并没有什么学理上的 错误。关键是做谁的喉舌,坚 持什么样的舆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