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君之难犯,犹渊谷之难越也 所谓性忠义、不悦赏、不畏罪者,勇者也,故无不谏焉。悦赏者 勇怯半者也,故赏而后谏焉。畏罪者,怯者也,故刑而后谏焉。先 王知勇者不可常得,故以赏为千金,以刑为猛虎,使其前有所趋, 后有所避,其势不得不极言规失,此三代所以兴也。 既然这样,那么人难道有勇敢、怯懦的区别吗,关键在于如 何利用形势驱赶他们。国君威严难以冒犯,如同深渊难以跳跃。 本性忠诚有节义、不追求奖赏、不畏惧刑罚的人就如同那个勇敢 的人,所以没有什么不进谏。追求奖赏的人,如同那个勇敢、怯 懦各半的人,所以听到有奖赏就会进谏。畏惧刑罚的人,如同那 个怯懦的人,所以看到有刑罚就会进谏。先王知道勇敢的人不可 能经常获得,所以把奖赏用作(鼓励勇敢、怯懦各半者的)千金, 把刑罚用作(激励怯懦者的)猛虎,让大臣前进时有追求的方向, 后退时有躲避的目标,大臣们在这种形势下不能不尽力谏言规劝 国君的过失,这是三代兴盛的原因
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君之难犯,犹渊谷之难越也。 所谓性忠义、不悦赏、不畏罪者,勇者也,故无不谏焉。悦赏者, 勇怯半者也,故赏而后谏焉。畏罪者,怯者也,故刑而后谏焉。先 王知勇者不可常得,故以赏为千金,以刑为猛虎,使其前有所趋, 后有所避,其势不得不极言规失,此三代所以兴也。 既然这样,那么人难道有勇敢、怯懦的区别吗,关键在于如 何利用形势驱赶他们。国君威严难以冒犯,如同深渊难以跳跃。 本性忠诚有节义、不追求奖赏、不畏惧刑罚的人就如同那个勇敢 的人,所以没有什么不进谏。追求奖赏的人,如同那个勇敢、怯 懦各半的人,所以听到有奖赏就会进谏。畏惧刑罚的人,如同那 个怯懦的人,所以看到有刑罚就会进谏。先王知道勇敢的人不可 能经常获得,所以把奖赏用作(鼓励勇敢、怯懦各半者的)千金, 把刑罚用作(激励怯懦者的)猛虎,让大臣前进时有追求的方向, 后退时有躲避的目标,大臣们在这种形势下不能不尽力谏言规劝 国君的过失,这是三代兴盛的原因
末世不然,迁其赏于不谏,迁其刑于谏,宜乎臣之噤 口卷舌,而乱亡随之也。间或贤君欲闻其过,亦不过赏之 而已。呜呼!不有猛虎,彼怯者肯越渊谷乎?此无他,墨 刑之废耳。三代之后,如霍光诛昌邑不谏之臣者,不亦鲜 哉! 末世就不是这样,对不进谏者给予奖赏,却对进谏 者施加刑罚,大臣们闭口不言就理所当然了,国政混乱、 国家衰亡也就接踵而至了。偶尔有贤明的国君想听听自 己的过失,也不过是奖赏进谏者罢了。唉!如果没有猛 虎,那怯懦的人肯跃过深渊吗?三代之后,像霍光杀昌 邑王那些没有进谏(规劝昌邑王过失)的大臣的情况, 不也太少了吧!
末世不然,迁其赏于不谏,迁其刑于谏,宜乎臣之噤 口卷舌,而乱亡随之也。间或贤君欲闻其过,亦不过赏之 而已。呜呼!不有猛虎,彼怯者肯越渊谷乎?此无他,墨 刑之废耳。三代之后,如霍光诛昌邑不谏之臣者,不亦鲜 哉! 末世就不是这样,对不进谏者给予奖赏,却对进谏 者施加刑罚,大臣们闭口不言就理所当然了,国政混乱、 国家衰亡也就接踵而至了。偶尔有贤明的国君想听听自 己的过失,也不过是奖赏进谏者罢了。唉!如果没有猛 虎,那怯懦的人肯跃过深渊吗?三代之后,像霍光杀昌 邑王那些没有进谏(规劝昌邑王过失)的大臣的情况, 不也太少了吧!
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缺然无矣苟增其所有有 其所无则谀者直佞者忠况忠直者乎!诚如是,欲闻傥言而 不获,吾不信也。 现在奖赏进谏者的情况,偶尔还有,可是惩罚不进 谏者的刑罚,已经完全废止了。如果增加对进谏者的奖 赏,重新启用对不进谏者的惩罚,那么阿谀奉承的人就 会变得正直,奸佞的人会变得忠诚,更何况本来就忠诚 正直的人呢!如果真能这样,我不相信国君想听到正直 的谏言还会听不到
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缺然无矣苟增其所有有 其所无则谀者直佞者忠况忠直者乎!诚如是,欲闻傥言而 不获,吾不信也。 现在奖赏进谏者的情况,偶尔还有,可是惩罚不进 谏者的刑罚,已经完全废止了。如果增加对进谏者的奖 赏,重新启用对不进谏者的惩罚,那么阿谀奉承的人就 会变得正直,奸佞的人会变得忠诚,更何况本来就忠诚 正直的人呢!如果真能这样,我不相信国君想听到正直 的谏言还会听不到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之论备矣 备:完备 B.谁欲以言博死者博:换取 C.要在以势驱之耳要:关键 D.不亦鲜矣 鲜:少.鲜廉寡耻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之论备矣 备:完备 B.谁欲以言博死者 博:换取 C.要在以势驱之耳 要:关键 D.不亦鲜矣 鲜:新鲜 D 少. 鲜廉寡耻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 组是 A.人之不能抗天、~~亦明矣 助词,取独 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 B.有与之临乎渊谷者 遂与之俱出 介词,和; C.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 则或咎其欲出者 指示代词,那 D.宜乎臣之噤口卷舌 语气词,表感叹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的 样子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 组是 A .人之不能抗天、~~亦明矣 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 B . 有与之临乎渊谷者 遂与之俱出 C. 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 则或咎其欲出者 D. 宜乎臣之噤口卷舌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助词,取独; 介词,和; 指示代词,那 语气词,表感叹 形容词词尾,…的 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