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第一中学2011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聂仲生审题:聂歌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光纤xian 椎心泣血chui 泥淖nao 风声鹤唳1i B.缧绁1ei 呼天抢地 qiang谄媚chan 宁缺毋滥w C.睥睨bi 强颜欢笑 qiang 啜泣chub 相形见绌ch D.稗官bai 未雨绸缪mou 桎梏k 风流倜傥tang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铐贝侮慢红衫军一涌而入 B.付邮年鉴擎天柱弃如弊履 C.偭怀拈连紧箍咒恶惯满盈 D.口占压榨青稞酒惟妙惟肖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上海世博会试营运工作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针对试运期间暴露出的一些不足,许 多有识之士纷纷献言献策,其中不乏美芹之献。 今年人大会上,清退农村代课教师的问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来自基层的代表恳切呼吁 政府有序清退代课教师,并对他们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补偿,目前,有些代课教师已经获得较 为合理的补偿,有的则还在苦苦观望 C.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一轮旅游热潮,沿湖风光带去年又进行了一番改造,南岳坡一带的 些商业楼被拆除,气宇轩昂的翰林街对面还辟出了宽敞平旷的巴陵广场。 D.肥皂剧本来是指那种扯些家长里短、适合家庭妇女边做家务边随意收看的长篇电视剧 因其最初常在播放过程中插播肥皂等生活用品广告,人们便称之为“肥皂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能否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让他们积极地参与、融入到新农村的经济和文化建设中去 是全面推进新农村整体建设的关键所在 B.陶正华说,他今年47岁,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这么严重的旱灾,村里那些七八十岁的老 人,也都这么说 C.一些患者一旦抓住医生的某些把柄,就添油加醋地“声讨”,索取巨额赔偿甚至伤害医护 人员的行为,让医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委屈,其恶劣影响,可能也不亚于医生的玩忽职守。 D.全球矿商和日本钢铁制造商已达成初步协议,拟以与现货市场挂钩的短期合约,取代有 着40年历史的、以年度谈判和年度合同为依凭的铁矿石定价方案。 5、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是(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 杨朱的贵我人 格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 荀子的君子式人 再一种便是庄子式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 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衡阳县第一中学 2011 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时量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命题:聂仲生 审题:聂歌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光纤. xiān 椎.心泣血 chuí 泥淖.nào 风声鹤唳.lì B.缧.绁 léi 呼天抢.地 qiǎng 谄.媚 chǎn 宁缺毋.滥 wù C.睥.睨 bì 强.颜欢笑 qiǎng 啜.泣 chuò 相形见绌.chù D.稗.官 bài 未雨绸缪.móu 桎梏.kù 风流倜傥.tǎng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铐贝 侮慢 红衫军 一涌而入 B.付邮 年鉴 擎天柱 弃如弊履 C. 愐怀 拈连 紧箍咒 恶惯满盈 D.口占 压榨 青稞酒 惟妙惟肖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海世博会试营运工作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针对试运期间暴露出的一些不足,许 多有识之士纷纷献言献策,其中不乏美芹之献 ....。 B.今年人大会上,清退农村代课教师的问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来自基层的代表恳切呼吁 政府有序清退代课教师,并对他们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补偿,目前,有些代课教师已经获得较 为合理的补偿,有的则还在苦苦观望..。 C.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一轮旅游热潮,沿湖风光带去年又进行了一番改造,南岳坡一带的 一些商业楼被拆除,气宇轩昂 ....的翰林街对面还辟出了宽敞平旷的巴陵广场。 D.肥皂剧本来是指那种扯些家长里短 ....、适合家庭妇女边做家务边随意收看的长篇电视剧, 因其最初常在播放过程中插播肥皂等生活用品广告,人们便称之为“肥皂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能否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让他们积极地参与、融入到新农村的经济和文化建设中去, 是全面推进新农村整体建设的关键所在。 B.陶正华说,他今年 47 岁,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这么严重的旱灾,村里那些七八十岁的老 人,也都这么说。 C.一些患者一旦抓住医生的某些把柄,就添油加醋地“声讨”,索取巨额赔偿甚至伤害医护 人员的行为,让医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委屈,其恶劣影响,可能也不亚于医生的玩忽职守。 D.全球矿商和日本钢铁制造商已达成初步协议,拟以与现货市场挂钩的短期合约,取代有 着 40 年历史的、以年度谈判和年度合同为依凭的铁矿石定价方案。 5、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是( )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 ;杨朱的贵我人 格,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 ;荀子的君子式人 格, ;再一种便是庄子式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 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③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A、②③④① B、③④①②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示季子懋修书 张居正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 相贺旦;“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幕古, 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盛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竞 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日:“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 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镬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 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 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 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 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 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 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 岂不谬哉 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謇名德。固 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 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 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 字一节,歪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 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惩:戒止B.平生苦志励行 苦:劳苦 C.所以贻则于后人者则:家规D.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绳:继承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乃才可为而不为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B.①所渭之楚而北行也 ②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①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①吾尝以汝为千里驹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最小的儿子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③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A、②③④① B、③④①②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 示季子懋修书 张居正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 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幕古, 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盛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 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日:“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 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镬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 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 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 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 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 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 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 岂不谬哉! 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謇名德。固 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 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 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 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 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 惩:戒止 B.平生苦志励行 苦:劳苦 C.所以贻则于后人者 则:家规 D.固望汝等继志绳武 绳:继承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乃才可为而不为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B.①所渭之楚而北行也 ②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①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①吾尝以汝为千里驹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最小的儿子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
B.张居正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都是因为好高鹜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的缘故。 C.张居正以自己走过来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缺点 D.张居正认为儿子自幼聪颖且自大自狂,慕古不成便自暴自弃,及时劝勉能成大器。 9、下列对原文中加粗划线语句断句正确的是() A、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 B、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镬也 C、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 D、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 10.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3分) 译文 (2)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4分) (3)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3分) 译文 古诗文鉴赏和默写(13分) 11、阅读诗歌,完成赏析(7分) 柳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曾巩 乱条扰未变初黄,侍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消魂。 (1)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些人),请简要分析两 首诗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3分)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和曾诗中的~倚″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4分) 12、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2)歌台暖响, ,风雨凄凄 (3) 不有佳咏,何申雅怀?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写手好字,让失落的书法走进课堂 黄尘
B.张居正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都是因为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的缘故。 C.张居正以自己走过来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缺点。 D.张居正认为儿子自幼聪颖且自大自狂,慕古不成便自暴自弃,及时劝勉能成大器。 9、下列对原文中加粗划线语句断句正确的是( ) A、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 B、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镬也 C、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 D、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 10.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3 分) 译文: (2)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4 分) 译文: ⑶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3 分) 译文 三、古诗文鉴赏和默写(13 分) 11、阅读诗歌,完成赏析(7 分)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 曾巩 乱条扰未变初黄,侍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消魂。 (1)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些人),请简要分析两 首诗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3 分)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和曾诗中的“倚”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4 分) 12、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____________,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____?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2) 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凄凄。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有佳咏,何申雅怀?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写手好字,让失落的书法走进课堂 黄尘
广东省教育厅日前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学今秋起开设书法必修课,每周一节, 并纳入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书法的式微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书法进课堂”的呼吁也不是 两天了,这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据说,以前读私塾,学生手握毛笔写字时,老师会悄悄地站在旁边,冷不丁地去抽学生 的毛笔,以此检验学生是不是铆足了劲写字。要是谁的毛笔被抽了出来,轻则被训斥 重则戒尺伺候。 现在的学生们再也不用面对这种严苛的教育方式了,但是,由此而起的书法衰落,则使 书法由一项大众艺术、一项基本功、一项必修课,失落为如今日渐式微的纯粹小众艺术。 学生们避免了戒尺之苦,却丢了文化之魂。南昌市某少儿书画培训中心的一位老师说,曾有 小孩第一次走进培训中心,指着墨汁叫道:“老师,这里怎么这么多酱油啊!” 与我们的生生丢弃相比,日本、韩国等邻国却比我们更重视书法教育。日本中小学校都 开设有书法课,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书法,到初中毕业,6年时间足以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知 识和技法。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身上书法黯然失色,很多学生甚至字体歪歪扭扭, 毫无书法美感。随着电脑的普及,书写继丧失了书法的艺术性之后,连传播信息的功能也在 退化。现在写“天书”的不仅仅是医生,“天书”队伍越来越壮大了 此前学校之所以对书法教育视而不见,很大程度上跟功利化教育有关。如今,家长、学 生、老师、学校关心的是成绩、升学率!重视的是分数、排名。既然中考和高考都不考书法 那学它干吗?畸形的教育形势和功利的求学思维之下,书法也就成了个别“票友”的私人爱 好了 其实,即便是在功利化的考试思维下,书法也大有裨益。很多高考阅卷老师都透露,字 写得好,卷面清晰干净,老师的第一印象好,分数自然有所倾斜:而如果在纸上涂鸦,卷 子一片狼藉,结果可想而知。如果坚持书法学习,硬笔书法也肯定会相应提高,成绩不也 就有保证了吗? 再者,俗话说“字如其人”,如果自己写一手烂字,有何颜面示人?如果别人能写一笔潇 洒的字体,你难道不会对他另眼相看? 书法的失落,还跟一股逢传统必反的潮流脱不了干系:仿佛传统的就是糟粕,现代的才 是精华,传统与现代是永恒对立的。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传统”都与“现代”水火不容。 比如,“现代”的西装取代了“传统”的旗袍,但唐装、旗袍不也日益走俏,风光依旧吗? 摩天大楼够“现代”了吧,但每逢假期,大家还不是一股脑地往名胜古迹跑,以一睹那些“传 统”建筑的真容为快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的未必就不“现代”,“现代”的也不一定就得反“传统”。 就拿书法来说,其硏习过程对情操的陶冶,对良好品性的塑造,对文化修养的养成,无论古 今,成效依然。 著名画家毕加索曾说,如果我生在中国,我将不是画家,而是书法家。人家一代绘画宗 师尚有改行研习书法之念,犹如一张白纸的中小学生们,何必要拒而远之呢?也正因如此 广东率先让书法走进课堂的做法才值得期许 1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韩国、日本的书法教育比较发达与韩日两国儒家文化的背景有关系。 B.如果坚持书法学习,硬笔书法也肯定会相应提高,高考语文成绩有了一定的保证。 C.唐装、旗袍日益走俏,风光依旧是现代服装艺术与传统服装艺术的完美结合。 D.毕加索的话是强调他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景仰和学习中国书法艺术的强烈愿望。 14.在作者看来,我国书法失落的原因有哪些?(4分)
广东省教育厅日前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学今秋起开设书法必修课,每周一节, 并纳入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书法的式微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书法进课堂”的呼吁也不是 一两天了,这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据说,以前读私塾,学生手握毛笔写字时,老师会悄悄地站在旁边,冷不丁地去抽学生 的毛笔,以此检验学生是不是铆足了劲写字。要是谁的毛笔被抽了出来,轻则被训斥一顿, 重则戒尺伺候。 现在的学生们再也不用面对这种严苛的教育方式了,但是,由此而起的书法衰落,则使 书法由一项大众艺术 、一项基本功、一项必修课,失落为如今日渐式微的纯粹小众艺术。 学生们避免了戒尺之苦,却丢了文化之魂。南昌市某少儿书画培训中心的一位老师说,曾有 小孩第一次走进培训中心,指着墨汁叫道:“老师,这里怎么这么多酱油啊!” 与我们的生生丢弃相比,日本、韩国 等邻国却比我们更重视书法教育。日本中小学校都 开设有书法课,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书法,到初中毕业,6 年时间足以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知 识和技法。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身上书法黯然失色,很多学生甚至字体歪歪扭扭, 毫无书法美感。随着电脑的普及,书写继丧失了书法的艺术性之后,连传播信息的功能也在 退化。现在写“天书”的不仅仅是医生,“天书”队伍越来越壮大了。 此前学校之所以对书法教育视而不见,很大程度上跟功利化教育有关。如今,家长、学 生、老师、学校关心的是成绩、升学率!重视的是分数、排名。既然中考和高考都不考书法, 那学它干吗?畸形的教育形势和功利的求学思维之下,书法也就成了个别“票友”的私人爱 好了。 其实,即便是在功利化的考试思维下,书法也大有裨益。很多高考阅卷老师都透露,字 写得好,卷面清晰干净,老师的第一印象 好,分数自然有所倾斜;而如果在纸上涂鸦,卷 子一片狼藉,结果可想而知。如果坚持书法学习,硬笔书法 也肯定会相应提高,成绩不也 就有保证了吗? 再者,俗话说“字如其人”,如果自己写一手烂字,有何颜面示人?如果别人能写一笔潇 洒的字体,你难道不会对他另眼相看? 书法的失落,还跟一股逢传统必反的潮流脱不了干系:仿佛传统的就是糟粕,现代的才 是精华,传统与现代是永恒对立的。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传统”都与“现代”水火不容。 比如,“现代”的西装取代了“传统”的旗袍,但唐装、旗袍不也日益走俏,风光依旧吗? 摩天大楼够“现代”了吧,但每逢假期,大家还不是一股脑地往名胜古迹跑,以一睹那些“传 统”建筑的真容为快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的未必就不“现代”,“现代”的也不一定就得反“传统”。 就拿书法来说,其研习过程对情操的陶冶,对良好品性的塑造,对文化修养的养成,无论古 今,成效依然。 著名画家毕加索曾说,如果我生在中国,我将不是画家,而是书法家。人家一代绘画宗 师尚有改行研习书法之念,犹如一张白纸的中小学生们,何必要拒而远之呢?也正因如此, 广东率先让书法走进课堂的做法才值得期许。 1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4 分) A.韩国、日本的书法教育比较发达与韩日两国儒家文化的背景有关系。 B.如果坚持书法学习,硬笔书法也肯定会相应提高,高考语文成绩有了一定的保证。 C.唐装、旗袍日益走俏,风光依旧是现代服装艺术与传统服装艺术的完美结合。 D.毕加索的话是强调他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景仰和学习中国书法艺术的强烈愿望。 14.在作者看来,我国书法失落的原因有哪些?(4 分)
15.文章写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的未必就不‘现代’,“现代’的也不一定就得 反‘传统’。”请谈谈你对作者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古松 残雪 ①那坡上有三株高拔的古松,坡也很高,我将全身贴在树干的巨型鳞片上,仰起头看上 面。松枝间有月亮、乱云和青天。我不能久看,因为感到了眩晕一一实在是太高了。我的脚 下是山泉在咆哮,那是雨后。啊,我沉浸在灭顶之灾的恐惧之中。我下来了,我离开它们, 走一回头,从另外的角度去感受它们的高度。我释然,那并不是世界的末日,树冠上面不 是还有两个鸟巢吗?可是贴着树干往上看,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只有在那一点上,真相才会 显露。我的小伙伴们在远处追跑,大人们在厨房里烧柴草做饭—一我们的晚饭吃得真晚。没 有人注意到我的困境。那一刻定格成了永恒,无论过去多少年也历历在目 ②后来,我每天上学仍然要经过那三棵巨松,我将它们的形状和风度记得清清楚楚,可 是我不再站在树干那里朝上看了。这些松树有一百岁了吗?那上面的情况究竟怎么样呢?有 时候,我又觉得它们并不是生活在高空,而是地底。因为大雨使护坡塌方时,我见到过一部 分树根。就仅仅展露的这一个角落而言,情况也是吓人的。尽管超出想象,同黑暗大地的纠 缠仍然让人心中踏实。只有高空的自由才是最可怕的啊。那上面是什么样的鸟儿? ③有些事懵懵懂懂地经历了,并没有刻意去关注,可就再也忘不了了。启蒙的确是有些 神秘,那么,是谁在对我进行启蒙?那时我觉得外婆应该是深通这类奧秘的,但她也并不曾 刻意对我进行过启蒙。她只是行动,在半明半暗中同大自然浑然一体。至于启蒙,那是冥冥 之中的另一股更强大的力量在做,一定有那样一股力量存在 ④有一晚,没有月,也看不到天,我鼓起勇气又去了那里。阴惨的微光从树枝间透下来, 四周那么黑。在我脚下,山泉没有咆哮,而是潺潺地流着。我的弟弟们走到前面去了,我听 到他们的只言片语,他们离得那么远,恍若隔世。我用手抚摸着那一个一个的巨型鳞片,我 闻到了什么?对了,阳光。真温暖。它们在白天吸收了那么多的阳光,它们在阳光下发出惬 意的“喳喳”的声音。我又用耳朵贴上去,我没有听到任何声音,我只是相信那里头有声音。 起风了,黑风。我想,此刻,年轮是在生长还是静止不动?忽然,树身明显地抖动了一下 是那只鸟在巢里跳动。一只小鸟居然可以使得这庞然大物发抖!看来我是没法理解那高处的 生活了。 ⑤我行程万里,走过苍茫的岁月,古松仍在原地。我记得那个坡。坡边垒起的大石块, 和坡下轰响着的山泉。熟人告诉我说,那三株大树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当然,当然。如果 改变,那不就像是要改变一个梦一样?你只能重做一个梦,在你的新梦里,古松成了背景, 那背景不断变形,但格局始终不变。后来我学会了爬树,但我一次也没有妄想过我可以爬到 那么高的处所,那类似于想象末日是怎么一回事。可是我也有了地下的根了,那并非由于蓄 意。它们的生长是不受我控制的,既是对我的报复,也是给予我的馈赠。那些无形的盘根错 节的一大堆,多少年里头伴随着我远走他乡 ⑥因为对于松的念念不忘,后来我发明了一种“长寿鸟”。那种鸟是通体绿色的,有长 长的尾翼,属候鸟,来无影,去无踪。通常,当某个人不知不觉地进入那种永恒境界时,它 就悄悄地出现了。它落在亭子的栏杆上,草地上或矮树上。我的“长寿鸟”,大约是松树的 变体吧。它在我的小说中尽显风流 (选自《明报月刊》二OO七年四月十二日号)
15.文章写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的未必就不‘现代’,‘现代’的也不一定就得 反‘传统’。”请谈谈你对作者这句话的理解。(4 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古 松 残雪 ①那坡上有三株高拔的古松,坡也很高,我将全身贴在树干的巨型鳞片上,仰起头看上 面。松枝间有月亮、乱云和青天。我不能久看,因为感到了眩晕——实在是太高了。我的脚 下是山泉在咆哮,那是雨后。啊,我沉浸在灭顶之灾的恐惧之中。我下来了,我离开它们, 一走一回头,从另外的角度去感受它们的高度。我释然,那并不是世界的末日,树冠上面不 是还有两个鸟巢吗?可是贴着树干往上看,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只有在那一点上,真相才会 显露。我的小伙伴们在远处追跑,大人们在厨房里烧柴草做饭——我们的晚饭吃得真晚。没 有人注意到我的困境。那一刻定格成了永恒,无论过去多少年也历历在目。 ②后来,我每天上学仍然要经过那三棵巨松,我将它们的形状和风度记得清清楚楚,可 是我不再站在树干那里朝上看了。这些松树有一百岁了吗?那上面的情况究竟怎么样呢?有 时候,我又觉得它们并不是生活在高空,而是地底。因为大雨使护坡塌方时,我见到过一部 分树根。就仅仅展露的这一个角落而言,情况也是吓人的。尽管超出想象,同黑暗大地的纠 缠仍然让人心中踏实。只有高空的自由才是最可怕的啊。那上面是什么样的鸟儿? ③有些事懵懵懂懂地经历了,并没有刻意去关注,可就再也忘不了了。启蒙的确是有些 神秘,那么,是谁在对我进行启蒙?那时我觉得外婆应该是深通这类奥秘的,但她也并不曾 刻意对我进行过启蒙。她只是行动,在半明半暗中同大自然浑然一体。至于启蒙,那是冥冥 之中的另一股更强大的力量在做,一定有那样一股力量存在。 ④有一晚,没有月,也看不到天,我鼓起勇气又去了那里。阴惨的微光从树枝间透下来, 四周那么黑。在我脚下,山泉没有咆哮,而是潺潺地流着。我的弟弟们走到前面去了,我听 到他们的只言片语,他们离得那么远,恍若隔世。我用手抚摸着那一个一个的巨型鳞片,我 闻到了什么?对了,阳光。真温暖。它们在白天吸收了那么多的阳光,它们在阳光下发出惬 意的“喳喳”的声音。我又用耳朵贴上去,我没有听到任何声音,我只是相信那里头有声音。 起风了,黑风。我想,此刻,年轮是在生长还是静止不动?忽然,树身明显地抖动了一下, 是那只鸟在巢里跳动。一只小鸟居然可以使得这庞然大物发抖!看来我是没法理解那高处的 生活了。 ⑤我行程万里,走过苍茫的岁月,古松仍在原地。我记得那个坡。坡边垒起的大石块, 和坡下轰响着的山泉。熟人告诉我说,那三株大树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当然,当然。如果 改变,那不就像是要改变一个梦一样?你只能重做一个梦,在你的新梦里,古松成了背景, 那背景不断变形,但格局始终不变。后来我学会了爬树,但我一次也没有妄想过我可以爬到 那么高的处所,那类似于想象末日是怎么一回事。可是我也有了地下的根了,那并非由于蓄 意。它们的生长是不受我控制的,既是对我的报复,也是给予我的馈赠。那些无形的盘根错 节的一大堆,多少年里头伴随着我远走他乡。 ⑥因为对于松的念念不忘,后来我发明了一种“长寿鸟”。那种鸟是通体绿色的,有长 长的尾翼,属候鸟,来无影,去无踪。通常,当某个人不知不觉地进入那种永恒境界时,它 就悄悄地出现了。它落在亭子的栏杆上,草地上或矮树上。我的“长寿鸟”,大约是松树的 变体吧。它在我的小说中尽显风流。 (选自《明报月刊》二〇〇七年四月十二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