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第一中学高二期末复习练习题( (时量:150分钟满分:160分) 命题:聂仲生 申题:聂歌 语言基础(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祈祷( iddo)地壳(qido)央浼(mian)搠到(shuo 酒馔( zhuan) 尴尬(gang)赍(j)发傩(tan)戏泅(qi)水糍(c1)粑 C.拮据(jiej)埋(mai)怨蚱(zhd)蜢悖(bei)时角隅(u) D.怂恿( song yong)玉扃( jiong)踯躅(zhu)迤(yi)俪讥诮qia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肆无忌惮 两全其美 事必恭亲 再接再厉 B.乐不可知 声名鹊起 触目惊心 人情世故 C.一诺千金 各行其是 厉行公事 无上光荣 D.振聋发聩 额手称庆 百步穿杨 画地为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的国庆阅兵式上,中国军方多款新型武器装备的展示,引 发西方军事专家捕风捉影的各式猜测。 B.山西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洗牌机遇,断然终结“小煤矿”时代,改头换面地 大步迈进“大煤炭经济时代”。 C.10月1日晚,长沙市为庆祝建国60周年举行了盛大的焰火晚会,湘江两岸人头攒动, 出现了万人空巷齐睹美景的盛况。 D.“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首都博物馆、北 京电视中心等新式建筑均脱颖而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将是一曲以“创新”和 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 B.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寒流正侵蚀我国实体经济,为了“驱寒保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 “扩内需,保增长”的应对措施,积极扩大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
1 衡阳县第一中学高二期末复习练习题(一) (时量:150 分钟 满分:160 分) 命题:聂仲生 审题:聂歌 一、语言基础(15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祈祷..(qídǎo) 地壳.(qiào ) 央浼.(miǎn) 搠.到(shuò ) 酒馔.(zhuàn) B.尴尬..(gān gà) 赍.(jī)发 傩.(tān)戏 泅.(qiú)水 糍.(cí)粑 C.拮据..(jié jū) 埋.(mái)怨 蚱.(zhà)蜢 悖.(bèi)时 角隅.(ǒu) D.怂恿..(sǒng yǒng ) 玉扃(jiōng) 踯躅.(zhú) 迤.(yǐ)俪 讥诮.qiào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肆无忌惮 两全其美 事必恭亲 再接再厉 B.乐不可知 声名鹊起 触目惊心 人情世故 C.一诺千金 各行其是 厉行公事 无上光荣 D.振聋发聩 额手称庆 百步穿杨 画地为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的国庆阅兵式上,中国军方多款新型武器装备的展示,引 发西方军事专家捕风捉影 ....的各式猜测。 B.山西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洗牌机遇,断然终结“小煤矿”时代,改头换面 ....地 大步迈进“大煤炭经济时代”。 C.10 月 1 日晚,长沙市为庆祝建国 60 周年举行了盛大的焰火晚会,湘江两岸人头攒动, 出现了万人空巷 ....齐睹美景的盛况。 D.“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首都博物馆、北 京电视中心等新式建筑均脱颖而出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2010 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将是一曲以“创新”和 “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 B.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寒流正侵蚀我国实体经济,为了“驱寒保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 “扩内需,保增长”的应对措施,积极扩大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
C.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 做起”。确定这样一个主题,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 D.奥巴马建立平等伙伴关系的主张和他谦恭自省的态度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是一 个真正具有国际视野、能为美国开辟崭新未来的总统。 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把历史悠久而且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通过现代化的光 电手段,舒展出一幅优美动人的华彩画卷 中华民族以 这些杰出的贡献,证明了自己是人类大家庭的伟大一员 ①造纸术使人类告别了羊皮和纸草,人类的知识有了便利的记录和传播的载体 ②茶叶是一种芬芳馥郁的饮品,也是神秘东方淡定从容的生活方式 ③印刷术使人类告别了绳泥木石,人类的创获有了更加迅捷的表达和交流的媒介 ④之后,火药炸开了中世纪领主的堡垒,指南针指明了全球化步伐的方向 ⑤瓷器也不仅是一件晶莹绚丽的容器,更是华贵中华沉静细腻的审美情趣。 A、④①③②⑤ B、①④②⑤③ C、③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②⑤ 、文言阅读(24分) (一)方苞,字灵皋,江南桐城人①。笃学修内行,治古文,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 康熙三十八年,单人。四十五年,会试中试,将应殿试,闻母病,归刁侍。五十年,副都御 史赵申乔刻编修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遗录》有悖逆语,辞连苞族祖孝标。名世与苞 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五十二年,狱成,名世坐斩。孝标已前死,戍 其子登峄等。苞及诸与是狱有干连者,皆免罪入旗②。圣祖夙知苞文学,大学士李光地亦荐 苞,乃召苞直南书房。未几,改直蒙养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诸书。六十一年,命充武英 殿修书总裁 苞屡上疏言事,尝论:“常平仓谷例定存七粜三。南省卑湿,存粜多寡,应因地制宜, 不必囿成例。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定值开粜,未奉檄不敢擅。自后各州县遇谷贵, 应即令定值开粜,仍详报大吏。谷存仓有鼠耗,盘量有折减,移动有运费,粜籴守局有人工 食用。春粜值有馀,即留充诸费。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各 岁发赈。”下部议行③。又言民生日匮,请禁烧酒,禁种烟草,禁米谷出洋,并议令佐贰官 督民树畜,士绅相度浚水道。又请矫积习,兴人才,谓:“上当以时延见廷臣,别邪正,示 好恶。内九卿、外督抚,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先试以事,破瞻徇,绳赃私, 厚俸而久任著声绩者,赐金帛,进爵秩。尤以六部各有其职,必慎简卿贰,使训厉其僚属 以时进退之,则中材咸处矜奋。” 乾隆初,疏谓:“救荒宜豫。夏末秋初,水旱丰歉,十已见八九。旧例报灾必待八九月 后,灾民朝不待夕,上奏得旨,动经旬月。请自后遇水旱,五六月即以实奏报。”下部议 以五六月报灾虑浮冒,不可行 注:①今安徽桐城人。②给旗人做奴仆。③皇上把此事交给相关部门商量去办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一项是 A.狱成,名世坐斩 坐:定罪,入罪 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囿:局限,拘泥
2 C.今年的 4 月 22 日是第 38 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 做起”。确定这样一个主题,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 D.奥巴马建立平等伙伴关系的主张和他谦恭自省的态度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是一 个真正具有国际视野、能为美国开辟崭新未来的总统。 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 ...的一组是(3 分)( )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把历史悠久而且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通过现代化的光 电手段,舒展出一幅优美动人的华彩画卷。 ; ; ; ; 。中华民族以 这些杰出的贡献,证明了自己是人类大家庭的伟大一员。 ①造纸术使人类告别了羊皮和纸草,人类的知识有了便利的记录和传播的载体; ②茶叶是一种芬芳馥郁的饮品,也是神秘东方淡定从容的生活方式; ③印刷术使人类告别了绳泥木石,人类的创获有了更加迅捷的表达和交流的媒介; ④之后,火药炸开了中世纪领主的堡垒,指南针指明了全球化步伐的方向; ⑤瓷器也不仅是一件晶莹绚丽的容器,更是华贵中华沉静细腻的审美情趣。 A、④①③②⑤ B、①④②⑤③ C、③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②⑤ 二、文言阅读(24 分) (一)方苞,字灵皋,江南桐城人①。笃学修内行,治古文,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 康熙三十八年,单人。四十五年,会试中试,将应殿试,闻母病,归刁侍。五十年,副都御 史赵申乔刻编修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遗录》有悖逆语,辞连苞族祖孝标。名世与苞 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五十二年,狱成,名世坐斩。孝标已前死,戍 其子登峄等。苞及诸与是狱有干连者,皆免罪入旗②。圣祖夙知苞文学,大学士李光地亦荐 苞,乃召苞直南书房。未几,改直蒙养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诸书。六十一年,命充武英 殿修书总裁。 苞屡上疏言事,尝论:“常平仓谷例定存七粜三。南省卑湿,存粜多寡,应因地制宜, 不必囿成例。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定值开粜,未奉檄不敢擅。 自后各州县遇谷贵, 应即令定值开粜,仍详报大吏。谷存仓有鼠耗,盘量有折减,移动有运费,粜籴守局有人工 食用。春粜值有馀,即留充诸费。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 岁发赈。”下部议行③。又言民生日匮,请禁烧酒,禁种烟草,禁米谷出洋,并议令佐贰官 督民树畜,士绅相度浚水道。又请矫积习,兴人才,谓:“上当以时延见廷臣,别邪正,示 好恶。内九卿、外督抚,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先试以事,破瞻徇,绳赃私, 厚俸而久任著声绩者,赐金帛,进爵秩。尤以六部各有其职,必慎简卿贰,使训厉其僚属, 以时进退之,则中材咸处矜奋。” 乾隆初,疏谓:“救荒宜豫。夏末秋初,水旱丰歉,十已见八九。旧例报灾必待八九月 后,灾民朝不待夕,上奏得旨,动经旬月。请自后遇水旱,五六月即以实奏报。”下部议, 以五六月报灾虑浮冒,不可行。 注:①今安徽桐城人。②给旗人做奴仆。③皇上把此事交给相关部门商量去办。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 A.狱成,名世坐斩 坐.:定罪,入罪 B.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 囿:局限,拘泥
C.又请矫积习,兴人才 矫:纠正 D.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举:举例,说出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先试以事,破瞻徇,绳赃私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乃召苞直南书房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苞本来要参加殿试的,可是因为母亲生病,便回家侍奉,后来因替戴名世的书作 序而受到牵连下狱。 B.关于国家粮仓存粮的问题,方苞认为应当因地制宜,遇到米价上涨,应及时开仓卖 米,然后再上报 C.在兴人才方面,方苞提出,皇上应定时在朝廷上接见大臣,当面奖善罚恶,提拔有 才的臣子,对六部的官员就要奖赏 D.方苞的屡次上书言事,他的很多意见都被皇上采纳了,但是他要求五六月即报水旱 之灾的建议并未被采纳实行 9.把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3分) (2)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3分)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二)经典阅读:(6分) 子见南子①,子路不说②。夫子矢之曰③:“予所否者④,天厌之!天厌之!”(《论语》) 子畏于匡⑤,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⑥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⑦不得与于斯文也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⑧?”(《论语·子罕》) 【注释】①南子:卫灵公的夫人,行为淫乱,名声不好。她派人召见孔子,孔子起初辞 谢不见,不得已才去见了南子。②说:同“悦”③矢:同“誓”。④予:我。否,不对。 ⑤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⑥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⑦后死者:孔子自称。⑧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10、下列各项对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派人召见孔子。尽管心里不愿意,但讲究周礼的孔子还是去见了南 子,这使子路认为夫子是自取其辱 B.面对子路的不满,孔子发誓说,如果做了不正当的事,会遭上天惩罚。孔子发重誓, 是为了表白自己的清白。 C.当孔子遭到厄运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 认可
3 C.又请矫.积习,兴人才 矫:纠正 D.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 举:举例,说出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先试以.事,破瞻徇,绳赃私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乃.召苞直南书房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方苞本来要参加殿试的,可是因为母亲生病,便回家侍奉,后来因替戴名世的书作 序而受到牵连下狱。 B.关于国家粮仓存粮的问题,方苞认为应当因地制宜,遇到米价上涨,应及时开仓卖 米,然后再上报。 C.在兴人才方面,方苞提出,皇上应定时在朝廷上接见大臣,当面奖善罚恶,提拔有 才的臣子,对六部的官员就要奖赏。 D.方苞的屡次上书言事,他的很多意见都被皇上采纳了,但是他要求五六月即报水旱 之灾的建议并未被采纳实行。 9.把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3 分) (2)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3 分) (3)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二)经典阅读:(6 分) 子见南子①,子路不说②。夫子矢之曰③:“予所否者④,天厌之!天厌之!”(《论语》) 子畏于匡⑤,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⑥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⑦不得与于斯文也;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⑧?”(《论语·子罕》) 【注释】①南子:卫灵公的夫人,行为淫乱,名声不好。她派人召见孔子,孔子起初辞 谢不见,不得已才去见了南子。②说:同“悦”③ 矢:同“誓”。 ④予:我。否,不对。 ⑤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⑥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⑦后死者:孔子自称。 ⑧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10、下列各项对选段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派人召见孔子。尽管心里不愿意,但讲究周礼的孔子还是去见了南 子,这使子路认为夫子是自取其辱。 B.面对子路的不满,孔子发誓说,如果做了不正当的事,会遭上天惩罚。孔子发重誓, 是为了表白自己的清白。 C.当孔子遭到厄运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 认可
D.孔子在匡地被拘禁。身处危难之境,孔子镇定自若,一句“匡人能把我怎么样呢”既 鼓励了弟子,又镇住了匡人 11、根据上面选段,你认为孔子心目中的“天”具有什么特点? 、古诗鉴赏与默写(16分) 12、古诗鉴赏(8分)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淸漏长。 (1)诗题为“秋词”,那么,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景象?作用是什么?(2分) (2)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析。(3分) (3)这首诗在构思立意和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3分) 13.、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每空1分,共8分) ①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 ②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销 霁 彩 明 ④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 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 死当结草。臣不胜 ,谨拜表以闻!” 四、实用类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现在已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本义只是指纺织上的 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 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 “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多是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经”,简长 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 羊传》《毂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书写。即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 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 会规定的模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论语》
4 D.孔子在匡地被拘禁。身处危难之境,孔子镇定自若,一句“匡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既 鼓励了弟子,又镇住了匡人。 11、根据上面选段,你认为孔子心目中的“天”具有什么特点? 答: 三、古诗鉴赏与默写(16 分) 12、古诗鉴赏(8 分)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1)诗题为“秋词”,那么,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景象?作用是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析。(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在构思立意和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每空 1 分,共 8 分) ①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 ②鹤汀凫渚 ,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③ 云 销 雨 霁 , 彩 彻 区 明。 , 。 ④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 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 ,死当结草。臣不胜 ,谨拜表以闻!” 四、实用类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6 题。 现在已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本义只是指纺织上的 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 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 “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多是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经”,简长 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 羊传》《毂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书写。即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 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 会规定的模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论语》
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 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吏发表的文字和“经”, 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 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 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距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 “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 《急救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救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 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简单,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 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 深奧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 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 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的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学问,这也可算是学术 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 (摘编自王学泰《经典是这样铸成的——<论语>编辑.流传小史) 14.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 不庄重的”。 B.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 样的道理。 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之 经”没有关系。 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是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 所以称作“经”。 1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作“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 B.《左传》《公羊传》《毂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 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 D.《急救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养意味较浓。 1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受重视的文 献都叫做“经”。 B.《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做经书 也是一个原因。 C.《论语》的内容本来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 性化”了 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 教育的教科书。 五、文学类阅读(20分) 日历 冯骥才 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
5 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 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吏发表的文字和“经”, 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 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 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距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 “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 《急救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救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 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简单,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 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 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 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 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的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学问,这也可算是学术 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 (摘编自王学泰《经典是这样铸成的——<论语>编辑.流传小史) 14.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 不庄重的”。 B.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 样的道理。 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之 “经”没有关系。 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是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 所以称作“经”。 1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作“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 B.《左传》《公羊传》《毂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 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 D.《急救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养意味较浓。 1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受重视的文 献都叫做“经”。 B.《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做经书 也是一个原因。 C.《论语》的内容本来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 性化”了。 D.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 教育的教科书。 五、文学类阅读(20 分) 日 历 冯骥才 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