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一中2012届高三第八次月考 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两部分,第I卷和第Ⅱ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卷分别交回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7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 陈亚军 ①西方传统哲学家认为,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追求。说一个人活 得丰富,是说这个人阅历丰富,在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说一个人活得正确,是说这 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原则或标准。“正确”,这个词预设了原则,隐含了标准。它们处于他的 实践生活之外,否则就不能成为原则或标准。正确与否是由外在于自己的标准来决定的。 ②希腊哲学家有这样的思路:只要我们还沉浸在经验世界中,还受着感性经验、情感欲 望的支配,我们就无从懂得如何正确地生活。只有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的生活 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活找到一个可靠的根基。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意义上的活得正 确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用种凌驾于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来指导人们如何生 活,这条路注定是无法走通的,我们只能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不是生活之外,去寻找生活的 意义和正确的标准。 ③在儿时的心目中,凡事总有个对错。后来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生活中充满了太多 的灰色的模糊地带,常常面临着两难,没有—个大写的原则,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津。我们 必须也只能在具体的境况中,自己为自己做出选择,并承担选择的责任
阜阳一中 2012 届高三第八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说明:本试卷分两部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卷分别交回。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共 67 分)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 陈亚军 ①西方传统哲学家认为,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追求。说一个人活 得丰富,是说这个人阅历丰富,在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说一个人活得正确,是说这 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原则或标准。“正确”,这个词预设了原则,隐含了标准。它们处于他的 实践生活之外,否则就不能成为原则或标准。正确与否是由外在于自己的标准来决定的。 ②希腊哲学家有这样的思路:只要我们还沉浸在经验世界中,还受着感性经验、情感欲 望的支配,我们就无从懂得如何正确地生活。只有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的生活 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活找到一个可靠的根基。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意义上的活得正 确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用一种凌驾于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来指导人们如何生 活,这条路注定是无法走通的,我们只能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不是生活之外,去寻找生活的 意义和正确的标准。 ③在儿时的心目中,凡事总有个对错。后来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生活中充满了太多 的灰色的模糊地带,常常面临着两难,没有一个大写的原则,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津。我们 必须也只能在具体的境况中,自己为自己做出选择,并承担选择的责任
④不容讳言,活得越丰富,昭示着跟头摔得越多,痛苦也越多。这正是许多人向往活得 正确的原因之一。但这里有两点值得一说:第一,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环。 当下的痛苦构成了整个生命的一个层面,生命由此而厚重,让人回味无穷。第二,没有痛苦 的生活也就没有快乐的感受。当痛苦、挫折消失了的时候,也正是空虚和无聊开始的时候。 人的生命意义,就是在克服生活障碍中显示出来的。 ⑤一个因害怕犯错误而在生活面前停滞不前的人,既丧失了自我也丧失了世界。人是活 在不同的世界中的,生活的丰富造就了世界的丰富。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随着我 们和它打交道的深入、广泛,它向我们敞开了不同内容。世界是什么,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 取决于我们和它交往的程度。敢于生活,敢于追求丰富的生活,才能拥有一个丰富的世界。 但说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是不是意味着活得正确与不正确无关紧要呢? ⑥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可能接受怎么都行。每一个社会,都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 了一套价值观、思维方式等,这是一套正确生活的标准。但这套标准是可以改变也一定在改 变着的。既然它是生活的产物,那么随着生活的展开,它必定会不断地被人们修改着。我们 每个人的每个行动,都在为什么是正确什么是不正确进行着注释,正是在我们的有声和无声 的赞同、反对中,正确性的标准或得到延续或被修正。 ⑦—个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应该秉持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一方面是对既有规则的遵守 不因为它缺乏先验的特性就减弱对它的权威性的尊重;另一方面是对它的反讽或批判,在生 活中保持种怀疑的精神,一旦具有充分的理由,就敢于对它加以否定或修改。总之,不论 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 1.下列关于“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活得丰富”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指这个人有丰富的阅历,在生活经验方面有 深厚的积累 B.“活得正确”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外在于生活实践的原 则或标准
④不容讳言,活得越丰富,昭示着跟头摔得越多,痛苦也越多。这正是许多人向往活得 正确的原因之一。但这里有两点值得一说:第一,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环。 当下的痛苦构成了整个生命的一个层面,生命由此而厚重,让人回味无穷。第二,没有痛苦 的生活也就没有快乐的感受。当痛苦、挫折消失了的时候,也正是空虚和无聊开始的时候。 人的生命意义,就是在克服生活障碍中显示出来的。 ⑤一个因害怕犯错误而在生活面前停滞不前的人,既丧失了自我也丧失了世界。人是活 在不同的世界中的,生活的丰富造就了世界的丰富。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随着我 们和它打交道的深入、广泛,它向我们敞开了不同内容。世界是什么,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 取决于我们和它交往的程度。敢于生活,敢于追求丰富的生活,才能拥有一个丰富的世界。 但说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是不是意味着活得正确与不正确无关紧要呢? ⑥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可能接受怎么都行。每一个社会,都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 了一套价值观、思维方式等,这是一套正确生活的标准。但这套标准是可以改变也一定在改 变着的。既然它是生活的产物,那么随着生活的展开,它必定会不断地被人们修改着。我们 每个人的每个行动,都在为什么是正确什么是不正确进行着注释,正是在我们的有声和无声 的赞同、反对中,正确性的标准或得到延续或被修正。 ⑦一个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应该秉持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一方面是对既有规则的遵守, 不因为它缺乏先验的特性就减弱对它的权威性的尊重;另一方面是对它的反讽或批判,在生 活中保持一种怀疑的精神,一旦具有充分的理由,就敢于对它加以否定或修改。总之,不论 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 1.下列关于“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3 分) A.“活得丰富”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指这个人有丰富的阅历,在生活经验方面有 深厚的积累。 B.“活得正确”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外在于生活实践的原 则或标准
C.“活得丰富”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保持一种反讽或批判的态度,敢于对现存标准加以否定或 修改。 D.“活得正确”是“活得丰富”的前提,只有活得正确,生活才能丰富而多彩。 2.以下说法不能支持“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的一项是() (3分) A.生活中充满了灰色的模糊地带,常令人面临两难境地,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则能真正 为我们指点迷津 B.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痛苦便无所谓快乐,无快乐也就无所谓 痛苦。 C.追求一种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很容易,所以很多人选择“活得正确”而放弃“活得 丰富 D.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二者 密切相关。 3.下列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用一种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指导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活找到 个可靠根基。 B.生活中个体的人,追求“活得丰富”并不意味着对“活得正确”的放弃,仍应体现出对 既有规则的尊重 C.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不必刻意选择生活,“活得丰富”与“活得正确”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结果。 D.“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有主次之分,前者容易追求到,后者不易追求到,所以说 前者重要。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冯胜,定远人。生时黑气满室,经日不散。及长,雄勇多智略,与兄国用俱喜读书,通 兵法,元末结寨自保。太祖略地至妙山,国用偕胜来归,甚见亲信。太祖尝从容询天下大计, 国用对曰:“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 勿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太祖大悦,俾居幕府,命国用典亲兵,委以心腹。卒于军 年三十六。太祖哭之恸。国用之卒,子诚幼,胜先已积功为元帅,遂命袭兄职,典亲军。 洪武元年兼太子右詹事。坐小法贬一官,为都督同知。引兵溯河,取汴、洛,下陕州, 趋潼关。守将宵遁,遂夺关,取华州。还汴,谒帝行在。授征虏右副将军,留守汴梁。寻从 大将军征山西 久之,元太尉纳哈出拥众数十万屯金山,数为辽东边害。二十年命胜为征虏大将军,以 步骑二十万征之。帝复遣故所获纳哈岀部将乃剌吾者奉玺书往谕降。胜岀松亭关,分筑大宁
C.“活得丰富”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保持一种反讽或批判的态度,敢于对现存标准加以否定或 修改。 D.“活得正确”是“活得丰富”的前提,只有活得正确,生活才能丰富而多彩。 2.以下说法不能..支持“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的一项是( ) (3 分) A.生活中充满了灰色的模糊地带,常令人面临两难境地,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则能真正 为我们指点迷津。 B.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痛苦便无所谓快乐,无快乐也就无所谓 痛苦。 C.追求一种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很容易,所以很多人选择“活得正确”而放弃“活得 丰富”。 D.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二者 密切相关。 3.下列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3 分) A.用一种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指导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活找到 一个可靠根基。 B.生活中个体的人,追求“活得丰富”并不意味着对“活得正确”的放弃,仍应体现出对 既有规则的尊重。 C.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不必刻意选择生活,“活得丰富”与“活得正确”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结果。 D.“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有主次之分,前者容易追求到,后者不易追求到,所以说 前者重要。 二、(3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19 分) 冯胜,定远人。生时黑气满室,经日不散。及长,雄勇多智略,与兄国用俱喜读书,通 兵法,元末结寨自保。太祖略地至妙山,国用偕胜来归,甚见亲信。太祖尝从容询天下大计, 国用对曰:“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 勿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太祖大悦,俾居幕府,命国用典亲兵,委以心腹。卒于军, 年三十六。太祖哭之恸。国用之.卒,子诚幼,胜先已积功为元帅,遂命袭兄职,典.亲军。 洪武元年兼太子右詹事。坐小法贬一官,为都督同知。引兵溯河,取汴、洛,下陕州, 趋潼关。守将宵遁,遂夺关,取华州。还汴,谒帝行在。授征虏右副将军,留守汴梁。寻从 大将军征山西。 久之,元太尉纳哈出拥众数十万屯金山,数为辽东边害。二十年命胜为征虏大将军,以 步骑二十万征之。帝复遣故所获纳哈出部将乃剌吾者奉玺书往谕降。胜出松亭关,分筑大宁
宽河、会州、富峪四城。驻大宁逾两月,留兵五万守之,而以全师压金山。纳哈岀见乃剌吾 惊曰:“尔尚存乎『乃剌吾述帝恩徳。纳哈岀喜,遺其左丞、探马赤等献马,且觇胜军。胜 已深入,逾金山,至女直苦屯,降纳哈出之将全国公观童。大军奄至,纳哈出度不敌,因乃 剌吾请降。胜使蓝玉轻骑受之。玉饮纳哈岀酒,欢甚,解衣衣之。纳哈岀不肯服,顾左右咄 咄语,谋遁去。胜之婿常茂在坐,遽起砍其臂。 都督耿忠拥以见胜。纳哈岀将土妻子十余万屯松花河,闻纳哈岀伤,惊溃。胜遣观童谕 之乃降,得所部二十余万人,牛羊马驼辎重互百余里。而都督濮英殿后,为敌所杀。师还 以捷闻,并奏常茂激变状,尽将降众二十万人入关。帝大悦,使使者迎劳胜等,械系茂。会 有言胜多匿良马,使阍者行酒于纳哈岀之妻求大珠异宝,失降附心,又失濮英三干骑,而茂 亦讦胜过。帝怒,收胜大将军印,命就第凤阳,奉朝请,诸将士亦无赏。胜自是不复将大兵 时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太祖春秋高,多猜忌。胜功最多,数以细故失帝意。 蓝玉诛之月,召还京。逾二年,赐死,诸子皆不得嗣。 选自《明吏》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十七,有删 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拔之以为根本 拔:攻取 B.遂命袭兄职,典亲军 典:掌管 C.金陵龙蟠虎踞 虎:猛虎 D.使使者迎劳胜等,械系茂系:拘囚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国用之卒,子诚幼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因乃剌吾请降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为敌所杀 若属皆且为所虏 D.时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宽河、会州、富峪四城。驻大宁逾两月,留兵五万守之,而以全师压金山。纳哈出见乃剌吾 惊曰:“尔尚存乎!”乃剌吾述帝恩德。纳哈出喜,遣其左丞、探马赤等献马,且觇胜军。胜 已深入,逾金山,至女直苦屯,降纳哈出之将全国公观童。大军奄至,纳哈出度不敌,因.乃 剌吾请降。胜使蓝玉轻骑受之。玉饮纳哈出酒,欢甚,解衣衣之。纳哈出不肯服,顾左右咄 咄语,谋遁去。胜之婿常茂在坐,遽起砍其臂。 都督耿忠拥以见胜。纳哈出将士妻子十余万屯松花河,闻纳哈出伤,惊溃。胜遣观童谕 之乃降,得所部二十余万人,牛羊马驼辎重互百余里。而都督濮英殿后,为.敌所杀。师还, 以捷闻,并奏常茂激变状,尽将降众二十万人入关。帝大悦,使使者迎劳胜等,械系.茂。会 有言胜多匿良马,使阍者行酒于纳哈出之妻求大珠异宝,失降附心,又失濮英三千骑,而茂 亦讦胜过。帝怒,收胜大将军印,命就第凤阳,奉朝请,诸将士亦无赏。胜自是不复将大兵 矣。 时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太祖春秋高,多猜忌。胜功最多,数以细故失帝意。 蓝玉诛之月,召还京。逾二年,赐死,诸子皆不得嗣。 (选自《明吏》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十七,有删 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先拔.之以为根本 拔:攻取 B.遂命袭兄职,典.亲军 典:掌管 C.金陵龙蟠虎.踞 虎:猛虎 D.使使者迎劳胜等,械系.茂 系:拘囚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的一组是( )(3 分) A.国用之.卒,子诚幼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因.乃剌吾请降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为.敌所杀 若属皆且为.所虏 D.时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冯胜喜好读书,通晓兵法,英勇多谋略。元朝末年,他和哥哥冯国用一起筑寨自保,后 来,归顺了太祖 B.冯胜在归顺太祖以后,屡立战功,当了元帅。在哥哥冯国用英年早逝以后,他承袭哥哥 的职务,掌管亲军 C.冯胜征讨辽东时指挥有方,节节胜利。但是他藏匿良马,勒索珠宝,受到太祖处罚,从 此不能再领兵作战 D.冯胜在明朝开国功臣中威望很高。但是因为太祖的猜忌,再加上他多次因小事违逆皇帝 心意,终被赐死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祖略地至妙山,国用偕胜来归,甚见亲信。 译文 (2)师还,以捷闻,并奏常茂激变状,尽将降众二十万人入关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海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殇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8.明代王象晋形容海棠曰:“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本诗中 哪两句表达了这种意思?并写出了海業怎样的风韵美?(4分) 答 9.本诗中的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6小题)(6分) (1)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 莲说》) ,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 ,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A.冯胜喜好读书,通晓兵法,英勇多谋略。元朝末年,他和哥哥冯国用一起筑寨自保,后 来,归顺了太祖。 B.冯胜在归顺太祖以后,屡立战功,当了元帅。在哥哥冯国用英年早逝以后,他承袭哥哥 的职务,掌管亲军。 C.冯胜征讨辽东时指挥有方,节节胜利。但是他藏匿良马,勒索珠宝,受到太祖处罚,从 此不能再领兵作战。 D.冯胜在明朝开国功臣中威望很高。但是因为太祖的猜忌,再加上他多次因小事违逆皇帝 心意,终被赐死。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太祖略地至妙山,国用偕胜来归,甚见亲信。 译文: (2)师还,以捷闻,并奏常茂激变状,尽将降众二十万人入关。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8 分) 海 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殇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8.明代王象晋形容海棠曰:“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本诗中 哪两句表达了这种意思?并写出了海棠怎样的风韵美?(4 分) 答: 9.本诗中的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4 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 6 小题)(6 分) ⑴所以动心忍性,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 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 莲说》) ⑷ ,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 ⑸ ,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