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一中安庆一中高三年级联考 语文试题 第I题阅读题(65分)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建筑与音乐艺术的相通性 建筑主要属于空间艺术,音乐则属于时间艺术,二者之间区别明显。然 而,将建筑与音乐相联作比,完全成为人们艺术审美的共识。在西方,文学家歌 德、哲学家谢林、音乐大师贝多芬等人,都将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中国建 筑又何尝不是具有浓郁的音乐美感。北京天坛祈年殿的藻井天花,河北正定隆兴 寺摩尼殿的如意斗拱,显示出建筑构图上的连续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西安大雁塔 的层层叠叠,广东开平风采堂的立面构图,展示了建筑的渐变的节奏和韵律美; 北京故宫建筑群的三重空间组合,起伏跌宕、层层推进,给人一种一波三折、 唱三叹的感受,传达出起伏的节奏和韵律美;苏州园林的“体宜因借”,徽州民 居的白墙黑瓦,表现的是一种错落有致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中国建筑无论宫殿 寺庙,还是园林、民居,注重的并非单体的高大,而是群体的宏伟;追求的不是 纯空间的凝固的音乐,而是在时间中展开,在时间的流动中呈现自我的旨趣和品 格。其理性秩序与逻辑或明或暗,却都气韵生动,韵律和谐。 建筑与音乐艺术的共通性,最根本的在于建筑所具有的音乐般的韵律和 节奏感。一言以蔽之:“韵”。“因为建筑艺术是把人们置于时间的推移序列过 程中去领略多变而流动的造型,人们通过空间的时间化来认识建筑的审美特征 似乎可以感受到时间序列的和谐与韵律。”美国的建筑评论家哈姆林曾说, 个建筑物的大部分效果,就依拿这些韵律关系的协调性、简洁性以及威力感来取 得”。建筑艺术是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如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内外部 空间结构的处理、门窗柱子的式样与安排等,来表现自己的节奏和韵律的。因此, 建筑空间之“韵”,大体上可分为建筑外部空间之韵和内部空间之韵。就前者而 言,黑格尔曾以古希腊的多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三种柱式的美为例说明,由 于台基、柱身和檐部的体积、长短以及间距的比例不同,便会形成庄重、秀美和 富丽等性格区别。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过,几乎所有的建筑物,无论在 水平方向或者在垂直方向上,都有它的节奏和韵律。梁思成先生曾形象生动地比 喻说,一柱一窗的连续重复,好像2/4拍子的乐曲,而一柱二窗的连续重复排列, 就好比3/4拍子的“蓬恰恰,蓬恰恰”的华尔兹圆舞曲了。如果说,空间是建筑 的本质,空间的组合创造是建筑设计的灵魂,那么,空间组合所蕴含的节奏和韵 律往往成为激发人们建筑审美情思的最主要因素所在。王振复先生曾论述道: “优秀的建筑,由于成功地处理了建筑个体的各部分之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 群体、群体与群体以及个体、群体同周围环境之间的比例尺度,像一部成熟的乐 由,既千变万化、波澜起伏,又浑然一体、主题鲜明。这里有主旋律与副旋律 髙潮与铺垫、独奏与合奏、领唱与和声。既有气势磅礴的交响乐、进行曲,又有 缠绵悱恻、情切切的恋歌和清晰愉快的田园小唱。”建筑的节奏和韵律还表现为 建筑内部空间之韵。一座建筑的内部由许多室内空间组合而成,空间的形状、大 小、明暗、开合等变化万千而又整体和谐。人们在建筑审美时,从一个空间到另 个空间,步移景异。一方面保留着对前一个空间的记忆,另一方面又怀着时下 个空间的期待,从而充分显露出建筑艺术的空间理性的时间化特征。也就是 说,,人们只有置身于空间序列的时间流变中,才能真正感受和体悟建筑艺术之
铜陵一中安庆一中高三年级联考 语 文 试 题 第 I 题 阅读题(65 分) 一、(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建筑与音乐艺术的相通性 建筑主要属于空间艺术,音乐则属于时间艺术,二者之间区别明显。然 而,将建筑与音乐相联作比,完全成为人们艺术审美的共识。在西方,文学家歌 德、哲学家谢林、音乐大师贝多芬等人,都将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中国建 筑又何尝不是具有浓郁的音乐美感。北京天坛祈年殿的藻井天花,河北正定隆兴 寺摩尼殿的如意斗拱,显示出建筑构图上的连续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西安大雁塔 的层层叠叠,广东开平风采堂的立面构图,展示了建筑的渐变的节奏和韵律美; 北京故宫建筑群的三重空间组合,起伏跌宕、层层推进,给人一种一波三折、一 唱三叹的感受,传达出起伏的节奏和韵律美;苏州园林的“体宜因借”,徽州民 居的白墙黑瓦,表现的是一种错落有致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中国建筑无论宫殿、 寺庙,还是园林、民居,注重的并非单体的高大,而是群体的宏伟;追求的不是 纯空间的凝固的音乐,而是在时间中展开,在时间的流动中呈现自我的旨趣和品 格。其理性秩序与逻辑或明或暗,却都气韵生动,韵律和谐。 建筑与音乐艺术的共通性,最根本的在于建筑所具有的音乐般的韵律和 节奏感。一言以蔽之:“韵”。“因为建筑艺术是把人们置于时间的推移序列过 程中去领略多变而流动的造型,人们通过空间的时间化来认识建筑的审美特征, 似乎可以感受到时间序列的和谐与韵律。”美国的建筑评论家哈姆林曾说,“一 个建筑物的大部分效果,就依拿这些韵律关系的协调性、简洁性以及威力感来取 得”。建筑艺术是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如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内外部 空间结构的处理、门窗柱子的式样与安排等,来表现自己的节奏和韵律的。因此, 建筑空间之“韵”,大体上可分为建筑外部空间之韵和内部空间之韵。就前者而 言,黑格尔曾以古希腊的多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三种柱式的美为例说明,由 于台基、柱身和檐部的体积、长短以及间距的比例不同,便会形成庄重、秀美和 富丽等性格区别。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过,几乎所有的建筑物,无论在 水平方向或者在垂直方向上,都有它的节奏和韵律。梁思成先生曾形象生动地比 喻说,一柱一窗的连续重复,好像 2/4 拍子的乐曲,而一柱二窗的连续重复排列, 就好比 3/4 拍子的“蓬恰恰,蓬恰恰”的华尔兹圆舞曲了。如果说,空间是建筑 的本质,空间的组合创造是建筑设计的灵魂,那么,空间组合所蕴含的节奏和韵 律往往成为激发人们建筑审美情思的最主要因素所在。王振复先生曾论述道: “优秀的建筑,由于成功地处理了建筑个体的各部分之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 群体、群体与群体以及个体、群体同周围环境之间的比例尺度,像一部成熟的乐 由,既千变万化、波澜起伏,又浑然一体、主题鲜明。这里有主旋律与副旋律、 高潮与铺垫、独奏与合奏、领唱与和声。既有气势磅礴的交响乐、进行曲,又有 缠绵悱恻、情切切的恋歌和清晰愉快的田园小唱。”建筑的节奏和韵律还表现为 建筑内部空间之韵。一座建筑的内部由许多室内空间组合而成,空间的形状、大 小、明暗、开合等变化万千而又整体和谐。人们在建筑审美时,从一个空间到另 一个空间,步移景异。一方面保留着对前一个空间的记忆,另一方面又怀着时下 一个空间的期待,从而充分显露出建筑艺术的空间理性的时间化特征。也就是 说,.人们只有置身于空间序列的时间流变中,才能真正感受和体悟建筑艺术之
神、之韵。如中国古代的院落式民居,其空间序列清晰有致有前序,有发展,有 髙潮,有结尾,真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意蕴丰富,韵味无穷 1.下面各项中,对建筑的“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是 A.建筑所具有的类似于音乐的韵律和节奏的那种关美。 B.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西方建筑像交响乐,中国建筑则具有浓郁的 民族音乐美。 C.人们置身于空间序列的时间流变中,所感受和体悟到的建筑艺术神韵, D.建筑物空间组合中体现出来的既富于变化而又浑然和谐的美。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A.虽然建筑与音乐二者之间区别明显,但西方的文学家、哲学家、音乐 大师都将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 B.人们只要置身于空间序列的时间流变中,就能真正感受和体悟建筑艺 术之神、之韵 C.人们将建筑与音乐相联相比,主要是因为建筑艺术具有可以领略得到 的韵味和节奏 感,这一点与音乐是相似的 D.建筑艺术之韵有外部空间之韵和内部空间之韵之分,前者体现建筑艺 术之韵的变化,后者则体现出建筑艺术之韵的和谐。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 是 A.西方建筑在空间组合方式上迥异于中国建筑,重视建筑的外部组 合,而忽视建筑的 内部组合,力图以外部空间之“韵”展现建筑整体之“韵”。 B.建筑与音乐有许多相通之处,所以,它们的表现手法相同,艺术语言 相同,审美效 果相同。 C.建筑物空间组合所蕴含的节奏和韵律,必将激发起人们的建筑审美情 思 D.“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中国古代的院落式民居,充分显露出建筑艺术 的清晰有致的空间序列特征,因而韵味无穷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永乐二年选宫僚,以(杨)士奇为左中允。五年进左谕德。士奇奉职甚谨,私居 不言公事,虽至亲厚不得闻。在帝前,举止恭慎,善应对,言事辄中 时藩司守令来朝,尚书李庆建议发军伍余马给有司,岁课其驹。士奇曰:“朝廷 选贤授官,乃使牧马,是贵畜而贱十也,何以示天下后世。”帝许中旨罢之,已 而寂然。士奇复力言。又不报。有顷,帝御思善门,召士奇谓曰:“朕向者岂真 忘之?闻吕震、李庆辈皆不喜卿,朕念卿孤立,恐为所伤,不欲因卿言罢耳,今
神、之韵。如中国古代的院落式民居,其空间序列清晰有致有前序,有发展,有 高潮,有结尾,真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意蕴丰富,韵味无穷。 1.下面各项中,对建筑的“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建筑所具有的类似于音乐的韵律和节奏的那种关美。 B.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西方建筑像交响乐,中国建筑则具有浓郁的 民族音乐美。 C.人们置身于空间序列的时间流变中,所感受和体悟到的建筑艺术神韵。 D.建筑物空间组合中体现出来的既富于变化而又浑然和谐的美。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 ) A.虽然建筑与音乐二者之间区别明显,但西方的文学家、哲学家、音乐 大师都将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 B.人们只要置身于空间序列的时间流变中,就能真正感受和体悟建筑艺 术之神、之韵。 C.人们将建筑与音乐相联相比,主要是因为建筑艺术具有可以领略得到 的韵味和节奏 感,这一点与音乐是相似的。 D.建筑艺术之韵有外部空间之韵和内部空间之韵之分,前者体现建筑艺 术之韵的变化,后者则体现出建筑艺术之韵的和谐。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 是 ( ) A.西方建筑在空间组合方式上迥异于中国建筑,重视建筑的外部组 合,而忽视建筑的 内部组合,力图以外部空间之“韵”展现建筑整体之“韵”。 B.建筑与音乐有许多相通之处,所以,它们的表现手法相同,艺术语言 相同,审美效 果相同。 C.建筑物空间组合所蕴含的节奏和韵律,必将激发起人们的建筑审美情 思。 D.“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中国古代的院落式民居,充分显露出建筑艺术 的清晰有致的空间序列特征,因而韵味无穷。 二(3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永乐二年选宫僚,以(杨)士奇为左中允。五年进左谕德。士奇奉职甚谨,私居 不言公事,虽至亲厚不得闻。在帝前,举止恭慎,善应对,言事辄中。 时藩司守令来朝,尚书李庆建议发军伍余马给有司,岁课其驹。士奇曰:“朝廷 选贤授官,乃使牧马,是贵畜而贱士也,何以示天下后世。”帝许中旨罢之,已 而寂然。士奇复力言。又不报。有顷,帝御思善门,召士奇谓曰:“朕向者岂真 忘之?闻吕震、李庆辈皆不喜卿,朕念卿孤立,恐为所伤,不欲因卿言罢耳,今
有辞矣。”手出陕西按察使陈智言养马不便疏,使草敕行之。士奇顿首谢。群臣 习朝正旦仪,吕震请用乐。士奇与黄淮疏止,未报。士奇复奏,待庭中至夜漏十 刻。报可。越日,帝召谓曰:“震每事误朕,非卿等言,悔无及。”命兼兵部尚 书,并食三禄。士奇辞尚书禄。或有言大理卿虞谦言事不密。帝怒,降一官。士 奇为白其罔,得复秩。又大理少卿弋谦以言事得罪。士奇曰:“谦应诏陈言。若 加之罪,则群臣自此结舌矣。”帝立进谦副都御史,而下敕引过。[来源:Z。xx。 k. Com] 帝以四方屡水旱,召士奇议下诏宽恤,免灾伤租税及官马亏额者。士奇因请并蠲 逋赋薪刍钱,减官田额,理冤滞,汰工役,以广德意。民大悦。逾二年,帝谓士 奇曰:“恤民诏下已久,今更有可恤者乎?”士奇曰:“前诏减官田租,户部征 如故。”帝怫然曰:“今首行之,废格者论如法。”士奇复请抚逃民,察墨吏 文学武勇之十,令极刑家子孙皆得仕进。又请廷臣三品以上及二司官,各举所 知,备方面郡守选。皆报可。当时是,帝励精图治,士奇等同心辅佐,海内号为 治平。 (节选自《明史·杨士奇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岁课其驹 课:征收 B.今有辞矣 推辞 C.士奇与黄淮疏止,未报 报:给回信,答复 D.帝怫然曰 佛 愤怒 5.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杨士奇“正直”品格的一组是()(3 分) ①在帝前,举止恭慎,善应对②群臣习朝正旦仪,吕震请用乐。士奇与黄淮疏 止③士奇为白其罔④前诏减官田租,户部征如故⑤士奇顿首谢⑥帝励精 图治,士奇等同心辅佐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①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士奇为官严谨,在家中从不言公事,公私分明,界限清楚,这是他自我约 束的一种表现,也是作为良吏好官的一种修养 B.皇上没有当场采纳杨士奇提出的反对让地方官养马的建议,后来有人提出同 样的建议后,才起草实行,这是为了保护杨士奇不受伤害。 C.杨士奇为江山社稷着想,对不利于朝廷的事情坚决反对,却遭到了很多人的 诬陷中伤,还受到了降一级官职的处罚。 D.杨士奇在治理国家方面也显示了不凡的才能,他提议从多渠道为国家选拔人 才,并辅佐皇上使国家长治久安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朝廷选贤授官,乃使牧马,是贵畜而贱士也,何以示天下后世。(4分) 译文
有辞矣。”手出陕西按察使陈智言养马不便疏,使草敕行之。士奇顿首谢。群臣 习朝正旦仪,吕震请用乐。士奇与黄淮疏止,未报。士奇复奏,待庭中至夜漏十 刻。报可。越日,帝召谓曰:“震每事误朕,非卿等言,悔无及。”命兼兵部尚 书,并食三禄。士奇辞尚书禄。或有言大理卿虞谦言事不密。帝怒,降一官。士 奇为白其罔,得复秩。又大理少卿弋谦以言事得罪。士奇曰:“谦应诏陈言。若 加之罪,则群臣自此结舌矣。”帝立进谦副都御史,而下敕引过。[来源:Z。xx。 k.Com] 帝以四方屡水旱,召士奇议下诏宽恤,免灾伤租税及官马亏额者。士奇因请并蠲 逋赋薪刍钱,减官田额,理冤滞,汰工役,以广德意。民大悦。逾二年,帝谓士 奇曰:“恤民诏下已久,今更有可恤者乎?”士奇曰:“前诏减官田租,户部征 如故。”帝怫然曰:“今首行之,废格者论如法。”士奇复请抚逃民,察墨吏, 举文学武勇之士,令极刑家子孙皆得仕进。又请廷臣三品以上及二司官,各举所 知,备方面郡守选。皆报可。当时是,帝励精图治,士奇等同心辅佐,海内号为 治平。 (节选自《明史·杨士奇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岁课其驹 课:征收 B.今有辞矣 辞: 推辞 C.士奇与黄淮疏止,未报 报:给回信,答复 D.帝怫然曰 怫: 愤怒 5.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杨士奇“正直”品格的一组是( )(3 分) ①在帝前,举止恭慎,善应对 ②群臣习朝正旦仪,吕震请用乐。士奇与黄淮疏 止 ③士奇为白其罔 ④前诏减官田租,户部征如故 ⑤士奇顿首谢 ⑥帝励精 图治,士奇等同心辅佐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①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杨士奇为官严谨,在家中从不言公事,公私分明,界限清楚,这是他自我约 束的一种表现,也是作为良吏好官的一种修养。 B.皇上没有当场采纳杨士奇提出的反对让地方官养马的建议,后来有人提出同 样的建议后,才起草实行,这是为了保护杨士奇不受伤害。 C.杨士奇为江山社稷着想,对不利于朝廷的事情坚决反对,却遭到了很多人的 诬陷中伤,还受到了降一级官职的处罚。 D.杨士奇在治理国家方面也显示了不凡的才能,他提议从多渠道为国家选拔人 才,并辅佐皇上使国家长治久安。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朝廷选贤授官,乃使牧马,是贵畜而贱士也,何以示天下后世。(4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帝以四方屡水旱,召士奇议下诏宽恤,免灾伤租税及官马亏额者。(3分) 译文: (3)士奇复请抚逃民,察墨吏,举文学武勇之士,令极刑家子孙皆得仕进。(3分) 译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8.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出怎样的环境特点?(4分) 9.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句,5分) ,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琵琶行》)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劝学》) (4) 可以横绝峨眉巅。(《蜀道难》)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6)哀吾生之须臾, 。(《前赤壁赋》)
(2)帝以四方屡水旱,召士奇议下诏宽恤,免灾伤租税及官马亏额者。(3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士奇复请抚逃民,察墨吏,举文学武勇之士,令极刑家子孙皆得仕进。(3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 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8.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出怎样的环境特点?(4 分) 9.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 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5 句,5 分) (1)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 (2)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劝学》) (4)________________,可以横绝峨眉巅。(《蜀道难》) (5) ___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 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6)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前赤壁赋》)
(7)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8)开琼筵以坐花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三、(24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与庄子和屈原一起飞翔 朱以撒 ①深秋,在商丘的土地上走动,抬眼便可望见脱光绿叶的枝条。这时便可以看到 挂在树杈上的一个个空巢。巢的主人都往南方过冬去了,它们有着矫健的翅膀, 随着时节的转凉,毅然起飞,抛弃当时辛劳筑就的巢。巢无法跟着飞翔,随着黄 叶落尽而暴露无遗,秋风秋雨扑击着它,空巢就日渐一日地残破ˉ ②这时我想起商丘的一个古人一一一庄子。庄子和远行的鸟一样,善于飞翔。 ③我接触庄子的文字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把他的作品和老子、孔子、孟子、 韩非子的作品比较起来读。老子的文字词约义丰,简练过了头,就让人恍兮惚兮 时摸不着头脑;孔子的文字要比前者生动一些,有的形象性足以令读者倾倒; 孟子学说虽说是孔学的发展,但在描述上走向更精美细腻的刻画;至于韩非子的 文字,善以寓言出手,挥洒轻松里,笑后颇寻思。我一直觉得这些文字如与庄子 的文采相比,毫无疑问是素了些。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只大鸟如何地飞翔。 ④飞翔的庄子是因为他极少牵绊,以至于他的思绪上九天下九渊无所不达。他的 笔墨华章,我一直以为是梦境行程中的记录,那么窈兮冥兮,总是染上一层梦幻 般的色彩,创造出超现实的幻觉氛围来。读他的《逍遥游》,首句突兀而起:“北 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啧啧,真让人叫绝。那时候的人,自然属性那么浓郁,科学 的利器离他们那么遥远,却居然生出这样的浪漫情调。 ⑤像庄子这般心灵善飞的人,是那个善于表现的时代的硕果。那个时代是“百家 争鸣”、思想之花竞相绽放的时代。庄子是那时的一首诗,一首自由磅礴灵气冲 天的长诗。庄子异于常人,他的笔墨里,不时就出现一系列怪状错落的意象,姑 射山神人、浑沌、水、镜,都成了超时空的象征,这是常人难以理喻的。 ⑥在我记住庄子的这个深秋,也记起了屈原。从生命的状态上说,屈原也算是 个能够飞翔的人。由于这个相似之处,放在一起比较才更有兴味 ⑦不同的是屈原不象庄子飞翔得那般轻松自如,他的牵挂太沉重了,他的心灵带 着镣铐在飞,短暂的忘忧之后,又是深深的痛苦。后人看得比较痛心的是他对昏 聩的楚怀王的痴迷和幻想,在他眼里,楚怀王、楚山楚水楚民都是连为一体的 屈原不惜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肩住那己经走向衰败的楚国车轮子。可是谁来顾念他 那逝水流年呢? ⑧屈原是在远离朝廷后开始心灵飞翔的,洞庭、沅水、辰阳、溆浦、湘水还有汨 罗江,那时是这么地水天相接或地广人稀,他的心境变得阔大起来。朝廷是回不 去的,思路却异常发达和奇诡,他的腕下涌现出许多神灵仙人、虬龙鸾凤、香草 美人。他让自己也生活在这个由自己想象编织成的意象世界里,自己也能饮朝露、 食落英,浑身佩带着江蓠、辟芷、芰荷、芙蓉,散发着清香,宛若神仙一般。这 个时候,应该是屈原最快乐的时候,他远离了龌龊,亲近了美好,可以自由自在 地飞翔。 ⑨如果说庄子的处世有一种怡然自得和自由不羁的平民气味,那么屈原的处世则 很有几分英雄主义的色彩
(7)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8)开琼筵以坐花,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三、(24 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与庄子和屈原一起飞翔 朱以撒 ①深秋,在商丘的土地上走动,抬眼便可望见脱光绿叶的枝条。这时便可以看到 挂在树杈上的一个个空巢。巢的主人都往南方过冬去了,它们有着矫健的翅膀, 随着时节的转凉,毅然起飞,抛弃当时辛劳筑就的巢。巢无法跟着飞翔,随着黄 叶落尽而暴露无遗,秋风秋雨扑击着它,空巢就日渐一日地残破了。 ②这时我想起商丘的一个古人———庄子。庄子和远行的鸟一样,善于飞翔。 ③我接触庄子的文字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把他的作品和老子、孔子、孟子、 韩非子的作品比较起来读。老子的文字词约义丰,简练过了头,就让人恍兮惚兮 一时摸不着头脑;孔子的文字要比前者生动一些,有的形象性足以令读者倾倒; 孟子学说虽说是孔学的发展,但在描述上走向更精美细腻的刻画;至于韩非子的 文字,善以寓言出手,挥洒轻松里,笑后颇寻思。我一直觉得这些文字如与庄子 的文采相比,毫无疑问是素了些。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只大鸟如何地飞翔。 ④飞翔的庄子是因为他极少牵绊,以至于他的思绪上九天下九渊无所不达。他的 笔墨华章,我一直以为是梦境行程中的记录,那么窈兮冥兮,总是染上一层梦幻 般的色彩,创造出超现实的幻觉氛围来。读他的《逍遥游》,首句突兀而起:“北 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啧啧,真让人叫绝。那时候的人,自然属性那么浓郁,科学 的利器离他们那么遥远,却居然生出这样的浪漫情调。 ⑤像庄子这般心灵善飞的人,是那个善于表现的时代的硕果。那个时代是“百家 争鸣”、思想之花竞相绽放的时代。庄子是那时的一首诗,一首自由磅礴灵气冲 天的长诗。庄子异于常人,他的笔墨里,不时就出现一系列怪状错落的意象,姑 射山神人、浑沌、水、镜,都成了超时空的象征,这是常人难以理喻的。 ⑥在我记住庄子的这个深秋,也记起了屈原。从生命的状态上说,屈原也算是一 个能够飞翔的人。由于这个相似之处,放在一起比较才更有兴味。 ⑦不同的是屈原不象庄子飞翔得那般轻松自如,他的牵挂太沉重了,他的心灵带 着镣铐在飞,短暂的忘忧之后,又是深深的痛苦。后人看得比较痛心的是他对昏 聩的楚怀王的痴迷和幻想,在他眼里,楚怀王、楚山楚水楚民都是连为一体的。 屈原不惜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肩住那已经走向衰败的楚国车轮子。可是谁来顾念他 那逝水流年呢? ⑧屈原是在远离朝廷后开始心灵飞翔的,洞庭、沅水、辰阳、溆浦、湘水还有汨 罗江,那时是这么地水天相接或地广人稀,他的心境变得阔大起来。朝廷是回不 去的,思路却异常发达和奇诡,他的腕下涌现出许多神灵仙人、虬龙鸾凤、香草 美人。他让自己也生活在这个由自己想象编织成的意象世界里,自己也能饮朝露、 食落英,浑身佩带着江蓠、辟芷、芰荷、芙蓉,散发着清香,宛若神仙一般。这 个时候,应该是屈原最快乐的时候,他远离了龌龊,亲近了美好,可以自由自在 地飞翔。 ⑨如果说庄子的处世有一种怡然自得和自由不羁的平民气味,那么屈原的处世则 很有几分英雄主义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