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理 19
19
口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两大类,第一 类知识是研究抽象的超验的对象,被称为第一 哲学,第二类知识是研究具体的经验的对象, 被称为第二哲学,也叫物理学。 ■亚里士多德去世之后,他的学生们据说主要是 亚里士多德 来自罗得斯岛的安德罗尼科(Andronikus,约 Aristotle,约 公元前384~ 生于公元前60-50年)在编辑老师著作时,先将 公元前322 有关自然哲学方面的论稿编成《物理学》 (Phusike),而将后编的关于第一哲学方面的 文稿,放在了第二哲学之后,名为“在物理学 后各篇”或“后物理学”(TaMetaphusika) 并将之称为“形而上学” 20
20 ◼ 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两大类,第一 类知识是研究抽象的超验的对象,被称为第一 哲学,第二类知识是研究具体的经验的对象, 被称为第二哲学,也叫物理学。 ◼亚里士多德去世之后,他的学生们据说主要是 来自罗得斯岛的安德罗尼科(Andronikus,约 生于公元前60-50年)在编辑老师著作时,先将 有关自然哲学方面的论稿编成《物理学》 (Phusike),而将后编的关于第一哲学方面的 文稿,放在了第二哲学之后,名为“在物理学 后各篇”或“后物理学”(TaMetaphusika), 并将之称为“形而上学” 。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约 公元前384~ 公元前322
哲学的字源学含义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由Phi1os (爱)和Sophia (智慧)词组成,意为爱智慧。 ●中国古代的“哲”字,就是智慧的意思。 ●经日本的学者西周的翻译,古希腊的爱智慧的学问就 叫哲学。 ●在亚里士多德知识分类中,哲学又被称为形而上学。 中国古代《易经》系辞中有两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学者据此就把哲学译为形而上学。 21
21 哲学的字源学含义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由Philos (爱)和Sophia (智慧)词组成,意为爱智慧。 ⚫中国古代的“哲”字,就是智慧的意思。 ⚫经日本的学者西周的翻译,古希腊的爱智慧的学问就 叫哲学。 ⚫在亚里士多德知识分类中,哲学又被称为形而上学。 中国古代《易经》系辞中有两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学者据此就把哲学译为形而上学
爱”“智”“慧” Philosophyl既然是“爱智慧”,我们就必须明白什么 是“爱”“智”“慧”。 ■ (1)“智”:从日从知会意。要明白“智”须 先明“知”和“日”。 “知”:从口从矢会意,失也表声。矢,箭也;口,靶子也。 以矢射中靶子为“知”(即有的放矢)。所以,“知”所表达 的就是对外在对象的一种实际的、有目的的把握和居有。同时, “矢”还表示获得知的速度,表明外在世界是变动不居的,必 须有“矢”一般的速度才能不失去“靶子”(认识对象、外在 世界)。 22
22 “爱”“智”“慧” ◼ Philosophy既然是“爱智慧”,我们就必须明白什么 是“爱”“智”“慧”。 ◼ (1)“智”:从日从知会意。要明白“智”须 先明“知”和“日” 。 ◼ “知” :从口从矢会意,失也表声。矢,箭也;口,靶子也。 以矢射中靶子为“知”(即有的放矢)。所以,“知”所表达 的就是对外在对象的一种实际的、有目的的把握和居有。同时, “矢”还表示获得知的速度,表明外在世界是变动不居的,必 须有“矢”一般的速度才能不失去“靶子”(认识对象、外在 世界)
“爱”“智”“慧” “日”:太阳,光明之照耀。这里是隐喻。借用太阳照耀万 物使万物“显现”出来,从而可以被认识。 图
23 “爱”“智”“慧” ◼ “日” :太阳,光明之照耀。这里是隐喻。借用太阳照耀万 物使万物“显现”出来,从而可以被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