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活用 原文中如果含有一些活用词语,翻译时应 注意正确判断它的活用类型。 1.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译文:至于智伯,像对待国家栋梁一样对 待我,因此我就像国家栋梁(报效君王) 样报效他。 2.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 译文:他得的俸禄,都用来供给别人的孤儿 孤女穿衣吃饭
二.注意活用 2.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 译文:他得的俸禄,都用来供给别人的孤儿 孤女穿衣吃饭。 1.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译文:至于智伯,像对待国家栋梁一样对 待我,因此我就像国家栋梁(报效君王)一 样报效他。 原文中如果含有一些活用词语,翻译时应 注意正确判断它的活用类型
3.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 之路也。 译文: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 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4.而子始以不訾(不可比量,指非常贵重) 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 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译文: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的生命, 使君王发怒。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又 听不到你匡时救世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 没有根据了
译文: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 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4.而子始以不訾(不可比量,指非常贵重) 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 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3.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 之路也。 译文: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的生命, 使君王发怒。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又 听不到你匡时救世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 没有根据了
注意调整 原文中如果含有一些倒装句式(如主谓倒 装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翻译时 要注意将它们调整成正常语序。 1.大将六人白巡以势不敌。 译文:六个将领把力量不敌叛军的情势报 告了张巡。 2.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译文: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 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3.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译文:一把竹椅,用它来坐;一张木床, 用它来睡
三. 注意调整 1.大将六人白巡以势不敌。 译文:六个将领把力量不敌叛军的情势报 告了张巡。 2.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原文中如果含有一些倒装句式(如主谓倒 装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翻译时 要注意将它们调整成正常语序。 译文: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 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3.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译文:一把竹椅,用它来坐;一张木床, 用它来睡
四.注意固定 原文中如果含有固定格式的短语,翻译时 应注意套用它的固定意思。 1.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吧! 老子曰:“抱怨以德”。此之谓也。 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这就叫做 2.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 译文: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 恐怕不可以吧? 3.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译文:你糊涂到极点了,受蒙蔽得太厉害 你人都将死了,还要钱干什么?
四.注意固定 1.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吧! 2.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 译文: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 恐怕不可以吧? 原文中如果含有固定格式的短语,翻译时 应注意套用它的固定意思。 3.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译文:你糊涂到极点了,受蒙蔽得太厉害 了,你人都将死了,还要钱干什么? 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这就叫做 老子曰:“抱怨以德”。此之谓也
五.注意保留 原文中表示国名、年号(干支纪年、纪月) 地名、人名、物名、官职名等之类的词语应当 注意保留下来,不必翻译 1.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 译文:于是颁赐给王罴铁券,说只要荆州 城完整就一定授予本州剌史一职 2.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 译文:景帝认为辕固清廉正直,任命他 为清河王太傅
五.注意保留 1.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 2.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 译文:景帝认为辕固清廉正直,任命他 为清河王太傅。 原文中表示国名、年号(干支纪年、纪月) 、 地名、人名、物名、官职名等之类的词语应当 注意保留下来,不必翻译。 译文:于是颁赐给王罴铁券,说只要荆州 城完整就一定授予本州剌史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