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 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 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 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28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春眠不觉晓,_▲。 (孟浩然《春晓》) (2)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7)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⑧8)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9)南京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校园里汉字学习的热潮,这种 景象真可谓 。(请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 官归京》里的诗句填空)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初夏,花园里一片烂漫。大小的蝴蝶翩▲_然起舞,令人陶醉。 (2)社区组织亲子活动,孩子们稚嫩可爱的表演,让人忍俊不禁▲ (3)报上登出招募“青奥志愿者”的启shi_▲后,年轻人纷纷前往报名。 (4)老人们聚会时谈笑风 sheng▲,说起家乡的美食,更是赞不绝口。 3.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3分)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4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 。 , ▲ ▲ ▲ ▲ ; ▲ ▲ ▲ ▲ , ▲ ▲ ▲ ▲ 南京市 2014 年中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 6 页,共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 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 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 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 (28 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 分) (1)春眠不觉晓, ▲ 。 (孟浩然《春晓》) (2)潮平两岸 阔,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天街小雨润如酥, ▲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山重水复疑无路, ▲ 。 (陆游《游山西村》) (7) ▲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8)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 (9)南京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校园里汉字学习的热潮,这种 景象真可谓“ ▲ , ▲ ”。(请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 官归京》里的诗句填空)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1)初夏,花园里一片烂漫。大小的蝴蝶翩. ▲ 然起舞,令人陶醉。 (2)社区组织亲子活动,孩子们稚嫩可爱的表演,让人忍俊不禁. ▲ 。 (3)报上登出招募“青奥志愿者”的启 shì ▲ 后,年轻人纷纷前往报名。 (4)老人们聚会时谈笑风 shēnɡ ▲ ,说起家乡的美食,更是赞不绝口。 3.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3 分)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4.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汪天属 行故 降通 王議 友大 (1)王羲之《何如帖》 (2)张旭《肚痛帖》 (3)颜真卿《颜家庙碑》(局部) A.(1)楷书(2)行书(3)草书 B.(1)行书(2)草书(3)楷书 C.(1)行书(2)楷书(3)草书 D.(1)草书(2)行书(3)楷书 班级要出一期“小说天地”的板报,你和小伙伴们需完成以下几件事 5文文编辑“小说悦读”栏目,你想在她的阅读感言中加一句,最合适的是(▲)(2分) 翻开语文书,走进小说天地,我见到了一个个鲜明的少年形象:有月夜沙地守护瓜田 的小闰土 ,还有课余林中朗读《万卡》的李京京……,他们给我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让我久久不忘 A.有夜晚苇塘护送女孩的杜小康 B.有杜小康夜晚苇塘护送的女孩 C.有夜晚芦荡寻找鸭群的杜小康 D.有杜小康夜晚芦荡寻找的鸭群 6.程程编辑“小说疑读”栏目,他结合收集的两则材料,从“叙述者”的角度设计了一个问题, 你从“钱”的角度也设计一个问题。(3分) 【材料一】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节选自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材料二】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 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 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节选自鲁迅《孔乙己》) 程程设计的问题:这两篇小说为什么都用孩子的眼睛来观察世态人情? 你设计的问题 关关编辑“小说延读”栏目,展开想像,续写了《最后一课》,你补充其中的一段对话。(4分)
(1)王羲之《何如帖》 (2)张旭《肚痛帖》 (3)颜真卿《颜家庙碑》(局部) A.(1)楷书 (2)行书 (3)草书 B.(1)行书 (2)草书 (3)楷书 C.(1)行书 (2)楷书 (3)草书 D.(1)草书 (2)行书 (3)楷书 班级要出一期“小说天地”的板报,你和小伙伴们需完成以下几件事。 5.文文编辑“小说悦读”栏目,你想在她的阅读感言中加一句,最合适的是( ▲ )(2 分) 翻开语文书,走进小说天地,我见到了一个个鲜明的少年形象:有月夜沙地守护瓜田 的小闰土, ▲ ,还有课余林中朗读《万卡》的李京京……他们给我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让我久久不忘。 A.有夜晚苇塘护送女孩的杜小康 B.有杜小康夜晚苇塘护送的女孩 C.有夜晚芦荡寻找鸭群的杜小康 D.有杜小康夜晚芦荡寻找的鸭群 6.程程编辑“小说疑读”栏目,他结合收集的两则材料,从“叙述者”的角度设计了一个问题, 你从“钱”的角度也设计一个问题。(3 分) 【材料一】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节选自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材料二】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 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 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节选自鲁迅《孔乙己》) 程程设计的问题:这两篇小说为什么都用孩子的眼睛来观察世态人情? 你设计的问题: ▲ 7.关关编辑“小说延读”栏目,展开想像,续写了《最后一课》,你补充其中的一段对话。(4分)
我(小弗郎土)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了,大家陆续地离开了教室。韩麦尔先生依 然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我走到他面前 我说 (1)▲ 他说 我说 (3)▲ 他说 二(4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1题。(14分) 【古诗阅读】 遣兴 [清]袁枚 爱好①由来落笔难,一诗干改始心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末梳成不许看。 注释]①爱好(hao):追求艺术价值高的诗作。②初笄(j)女:刚成年的女子 8.这是一首论诗的绝句。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阿婆还是初笄女”的理解。(3分) 【古文阅读】 报恩塔 [明]张岱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塔是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 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塔上下金刚佛像干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 不爽亳,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信属鬼工。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 编号识之。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岀其上,如香烟缭绕, 半日方散。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州 所无也 (选自《陶庵梦忆》) 注释]⑩①报恩塔在南京中华门外报恩寺内,始建于三国,明成祖永乐十年重建后毁于战火。②窑器:陶瓷器 具。③斗榫(sun)合缝:形容榫头和卯眼非常适合,不露缝隙。④识:标记。⑤工部∶指掌管工程建筑 的衙门。⑥重译:言语不通需辗转翻译。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我(小弗郎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了,大家陆续地离开了教室。韩麦尔先生依 然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我走到他面前。 我说: (1)▲ 他说: (2)▲ 我说: (3)▲ 他说: (4)▲ 二 (42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8-11 题。(14 分) 【古诗阅读】 遣兴 [清]袁枚 爱好①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②,头未梳成不许看。 [注释]①爱好(hǎo):追求艺术价值高的诗作。②初笄(jī)女:刚成年的女子。 8.这是一首论诗的绝句。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阿婆还是初笄女”的理解。(3 分) ▲ 【古文阅读】 报恩塔① [明]张岱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②,则报恩塔是.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 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 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③,信属鬼工。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 编号识④之。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⑤,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 半日方.散。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⑥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 所无也。 (选自《陶庵梦忆》) [注释]①报恩塔:在南京中华门外报恩寺内,始建于三国,明成祖永乐十年重建,后毁于战火。②窑器:陶瓷器 具。③斗榫(sǔn)合缝:形容榫头和卯眼非常适合,不露缝隙。④识:标记。⑤工部:指掌管工程建筑 的衙门。⑥重译:言语不通需辗转翻译。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则报恩塔是也 (2)闻烧成时 (3)半日方散 (4)必顶礼赞叹而去▲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11.学校文学社为正在重建的报恩塔征集对联,请结合文章内容对出下联。(3分) 上联:造大窑器堪称奇迹 下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12分) 警句 徐懋庸 许多作者写作喜用警句,许多读者读书喜看警句。有些老师在学生的习作中看到一二警 句,便大加赞赏,结果就连在一篇说明文中,学生们也必硬添入许多不相宜的奇警的字句。 其实,作者喜用警句,是由于才力薄;读者喜看警句,是由于见识浅。才力薄,所以不能创 作充实完善的文章,徒藉警句以娱人;见识浅,所以不能理解一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及其毎字 每句所含的意义,徒摘警句以自欺。 真正的好文章往往是以平常的语言说真实的事理,所以无处不善,没有警句,也可以说 句句都是警句;那些读者喜看的警句并非作者的刻意追求,而是自然天成的,有如锦上添花, 与全文相得益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本来人人能道的平凡的句子 在《饮酒》诗里与其他诗句浑然-体,并不独自岀色。可有些人钟爱此句,硬用在自己的文 章中,以为可以使文章增色,结果恰如在粗劣的土布上用金线绣花,极不相称,且所绣之花 绝不会佳。现在有一类人写作几乎全篇用警句凑成,使人如看万花筒初看似乎繁花似锦 莫测高深,一经拆穿,则不过是一些玻璃碎片乱凑而成,毫无意义。 喜欢看警句的读者,阅读伟大的作品定会因为没有警句而失望,而善读者并不在意是否 有警句。就如赏花,真能欣赏名花的人,会到园地上,于阳光微风中,欣赏花儿的活泼生机 天然的姿色及其与环境相掩映之美。在这样境界中的花,无论大小开谢,各有其美。但不懂 欣赏的人,只知折取一枝插在瓶中,自以为已尽得此花之美,却不知这是大煞风景的。 世上的语言,本无所谓“奇警”与“平凡”,关键在于运用得当。好作品的语言无论有 着怎样的特点,都能表达充实完善的内容。那些只追求“处处须警句″的文章,华而不实, 实在是不足取的。 (选自《文章正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有删改) 12.文章表达的主要观点是(▲)(3分)
(1)则报恩塔是.也 ▲ (2)闻.烧成时 ▲ (3)半日方.散 ▲ (4)必顶礼赞叹而去.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 11.学校文学社为正在重建的报恩塔征集对联,请结合文章内容对出下联。(3 分)[来源:学。科。网 Z。X。X。K] 上联:造大窑器堪称奇迹 x k b 1 . c o m 下联: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4 题。(12 分) 警句 徐懋庸 许多作者写作喜用警句,许多读者读书喜看警句。有些老师在学生的习作中看到一二警 句,便大加赞赏,结果就连在一篇说明文中,学生们也必硬添入许多不相宜的奇警的字句。 其实,作者喜用警句,是由于才力薄;读者喜看警句,是由于见识浅。才力薄,所以不能创 作充实完善的文章,徒藉警句以娱人;见识浅,所以不能理解一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及其每字 每句所含的意义,徒摘警句以自欺。 真正的好文章往往是以平常的语言说真实的事理,所以无处不善,没有警句,也可以说 句句都是警句;那些读者喜看的警句并非作者的刻意追求,而是自然天成的,有如锦上添花, 与全文相得益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本来人人能道的平凡的句子, 在《饮酒》诗里与其他诗句浑然一体,并不独自出色。可有些人钟爱此句,硬用在自己的文 章中,以为可以使文章增色,结果恰如在粗劣的土布 .....上用.金线绣花 ....,极不相称,且所绣之花, 绝不会佳。现在有一类人写作几乎全篇用警句凑成,使人如看万花筒,初看似乎繁花似锦, 莫测高深,一经拆穿,则不过是一些玻璃碎片乱凑而成,毫无意义。 喜欢看警句的读者,阅读伟大的作品定会因为没有警句而失望,而善读者并不在意是否 有警句。就如赏花,真能欣赏名花的人,会到园地上,于阳光微风中,欣赏花儿的活泼生机、 天然的姿色及其与环境相掩映之美。在这样境界中的花,无论大小开谢,各有其美。但不懂 欣赏的人,只知折取一枝插在瓶中,自以为已尽得此花之美,却不知这是大煞风景的。 世上的语言,本无所谓“奇警”与“平凡”,关键在于运用得当。好作品的语言无论有 着怎样的特点,都能表达充实完善的内容。那些只追求“处处须警句”的文章,华而不实, 实在是不足取的。 (选自《文章正宗》,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1 年版,有删改) 12.文章表达的主要观点 ....是( ▲ )(3 分)
A.写说明文,不必硬添入许多奇警的句子 B.好文章无处不善,是不刻意追求警句的 C.写作时,如果多使用警句可使文章增色 D.阅读作品,不应该因为没有警句而失望 13.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5分) (1)第二段中加点的“粗劣的土布”和“用金线绣花”分别比喻什么?(2分) (2)第三段中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3分) 14.文中说:“好作品的语言无论有着怎样的特点,都能表达充实完善的内容。”请以朱自清的 散文《春》和《背影》为例,对这句话作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6分) 雪人 肖复兴 今年冬天,北京下了场大雪。雪一下子堆得老厚,白皑皑的,路上像铺了一层绒绒的地 毯,这真是北京城难得见到的美景。 那天清早,我看见路旁一家小餐馆前堆起了一个雪人,是在这家餐馆打工的几个外地年 轻人冒着严寒堆起来的,他们冻得满脸通红却堆得兴致勃勃。雪人挺漂亮,胡萝卜插成的鼻 子,彩纸做成的眼睛,用花花绿绿的挂历叠成的蓓蕾帽,手臂里还夹着一根长长的树枝,枝 头上挂着几个彩色的气球和几片彩色布条做成的小旗子.…雪人融入了几个外地年轻人尽 情的想像,是冬天和他们彼此赠予的最好的礼物了。那时,天上的雪花正在飘飘洒洒,街头 片冰清玉洁,宛若童话的世界。那个漂亮的雪人仿佛活了一样,在这飘飞的雪花中轻盈地 舞动 这个漂亮的雪人引来了不少过往行人的注目——它确实堆得挺别致可爱的。有的人还 跳下自行车跑过来看看它,开心地一笑。特别是孩子们,围着它打雪仗,笑声随着雪花飞扬, 溅得四处都是。在雪小些的时候,许多家长回家拿来照相机,领着孩子和这个漂亮的雪人合 影留念。这个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诞生的雪人,给这条街增添了不少的欢乐。 雪停之后,因为气温依然出奇地冷,雪许多天不化。缺少了雪花的陪伴,这个漂亮的 雪人显得有些寂寞。人们渐渐失去开始见到它时的兴致,走过它的身边,连看都不看它 眼,它便显得越发孤零零。因为缺乏飘落的雪花的装点,又因为来来往往汽车排放的废气和 附近工厂烟囱冒出的烟尘的污染,仅仅几天,雪人就变得灰蒙蒙、黑黢黢的了,仿佛是一 个受冷遇又受气的灰姑娘了。 接着,没过两天,雪人手臂中夹着的枝条上的气球破了,彩色布条做成的小旗被人随手 扯下来扔在一旁;然后,雪人的胡萝卜鼻子被拔下来狠狠地插在肚子上,漂亮的蓓蕾帽被撕 成碎片撒满一地;雪人已经无可奈何地残疾,但还有人不放过它,路过它的身旁的时候,狠 狠地朝它的身上踩几脚,雪块坍塌下来,雪人的头、胳膊……!随着就掉落在地上。雪人再不
A.写说明文,不必硬添入许多奇警的句子。 B.好文章无处不善,是不刻意追求警句的。 C.写作时,如果多使用警句可使文章增色。 D.阅读作品,不应该因为没有警句而失望。 13.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5 分) (1)第二段中加点的“粗劣的土布”和“用金线绣花”分别比喻什么?(2 分) ▲ (2)第三段中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3 分) ▲ 14.文中说:“好作品的语言无论有着怎样的特点,都能表达充实完善的内容。”请以朱自清的 散文《春》和《背影》为例,对这句话作简要分析。(4 分) ▲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8 题。(16 分) 雪人 肖复兴 今年冬天,北京下了场大雪。雪一下子堆得老厚,白皑皑的,路上像铺了一层绒绒的地 毯,这真是北京城难得见到的美景。 那天清早,我看见路旁一家小餐馆前堆起了一个雪人,是在这家餐馆打工的几个外地年 轻人冒着严寒堆起来的,他们冻得满脸通红却堆得兴致勃勃。雪人挺漂亮,胡萝卜插成的鼻 子,彩纸做成的眼睛,用花花绿绿的挂历叠成的蓓蕾帽,手臂里还夹着一根长长的树枝,枝 头上挂着几个彩色的气球和几片彩色布条做成的小旗子……雪人融入了几个外地年轻人尽 情的想像,是冬天和他们彼此赠予的最好的礼物了。那时,天上的雪花正在飘飘洒洒,街头 一片冰清玉洁,宛若童话的世界。那个漂亮的雪人仿佛活了一样,在这飘飞的雪花中轻盈地 舞动…… 这个漂亮的雪人引来了不少过往行人的注目——它确实堆得挺别致可爱的。有的人还 跳下自行车跑过来看看它,开心地一笑。特别是孩子们,围着它打雪仗,笑声随着雪花飞扬, 溅.得四处都是。在雪小些的时候,许多家长回家拿来照相机,领着孩子和这个漂亮的雪人合 影留念。这个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诞生的雪人,给这条街增添了不少的欢乐。 雪停之后,因为气温依然出奇地冷,雪许多天不化。缺少了雪花的陪伴,这个漂亮的 雪人显得有些寂寞。人们渐渐失 去开始见到它时的兴致,走过它的身边,连看都不看它一 眼,它便显得越发孤零零。因为缺乏飘落的雪花的装点,又因为来来往往汽车排放的废气和 附近工厂烟囱冒出的烟尘的污染,仅仅几天,雪 人就变得灰蒙蒙、黑黢黢的了,仿佛是一 个受冷遇又受气的灰姑娘了。 接着,没过两天,雪人手臂中夹着的枝条上的气球破了,彩色布条做成的小旗被人随手 扯下来扔在一旁;然后,雪人的胡萝卜鼻子被拔下来狠狠地插在肚子上,漂亮的蓓蕾帽被撕 成碎片撒满一地;雪人已经无可奈何地残疾,但还有人不放过它,路过它的身旁的时候,狠 狠地朝它的身上踩几脚,雪块坍塌下来,雪人的头、胳膊……随着就掉落在地上。雪人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