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 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成绩 请注意:考生必须将所有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漫步海池河边,沿着花岗石铺就的台阶,she_▲级而上,登上海光楼极目远眺 安Ⅺiang_▲厚重的钟声让人浮想联pian▲_,好不qje_▲意!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兴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产资料、生 活资料市场 B.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熟悉的。 C.第二轮中央巡视工作巡视组回来后,对于发现的问题,该如何处理,怎样向公众交 代,可以说,这次中纪委给出了轮廓。 D.创建期间针对检査中发现的商家喇叭噪音过大、出摊占道经营、店牌店招不规范、 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市委主要领导现场落实了整治责任单位和整治要求。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们兴化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第十一届中国·兴化郑板桥艺术节组委会要求,10月16日至11月16日的艺术节 期间,必须加强交通管理,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C.中高考考试改革,减少英语分值,增加语文分值,有助于改变目前片面重视英语教 学,忽视母语教学的现状。 D.兴华初中的“阳光大课间”,对我很熟悉,那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⑤~⑥每题2分) ①盛名之下, ,恒兀兀以穷年 ③蒹葭凄凄 ④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⑤《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生活的句子是(连续两句): ⑥在默写古诗词名句时,有时同学不能正确区别“雁”与“燕”的含义而出现误写。其 实,这两种形象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雁”常与思乡有关,如 “燕”常与报春有关,如 5.名著阅读。(6分) (1)英国作家 的《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四次出游,来到_▲(国
兴化市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 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成绩__________ 请注意:考生必须将所有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 30 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漫步海池河边,沿着花岗石铺就的台阶,shè ▲ 级而上,登上海光楼极目远眺, 安 xiáng ▲ 厚重的钟声让人浮想联 piān ▲ ,好不 qiè ▲ 意!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 ...的一项是(2 分) ( ▲ ) A. 兴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产资料、生 活资料市场。 B. 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熟悉的。 C. 第二轮中央巡视工作巡视组回来后,对于发现的问题,该如何处理,怎样向公众交 代,可以说,这次中纪委给出了轮廓。 D. 创建期间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商家喇叭噪音过大、出摊占道经营、店牌店招不规范、 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市委主要领导现场落实了整治责任单位和整治要求。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 .........的一项是(2 分) ( ▲ ) A.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们兴化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 第十一届中国·兴化郑板桥艺术节组委会要求, 10 月 16 日至 11 月 16 日的艺术节 期间,必须加强交通管理,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C. 中高考考试改革,减少英语分值,增加语文分值,有助于改变目前片面重视英语教 学,忽视母语教学的现状。 D. 兴华初中的“阳光大课间”,对我很熟悉,那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①~④每题 1 分,⑤~⑥每题 2 分) ①盛名之下, ▲ 。 ② ▲ ,恒兀兀以穷年。 ③蒹葭凄凄, ▲ 。 ④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 。 ⑤《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生活的句子是(连续两句): ▲ , ▲ 。 ⑥在默写古诗词名句时,有时同学不能正确区别“雁”与“燕”的含义而出现误写。其 实,这两种形象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 “雁”常与思乡有关,如 ▲ ; “燕”常与报春有关,如 ▲ 。 5.名著阅读。(6 分) ⑴英国作家 ▲ 的《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四次出游,来到 ▲ (国
名)。(2分) (2)小人国里有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官员腰上几乎没有不缠丝线的,你知道这些官员都 是些什么人吗?(2分) (3)《格列佛游记》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三位教授计划取消语言中的所有词 汇,他们认为这种改革除了对身体健康有益外,还有哪两个好处?(2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本学期各班都开展了“气象物候”专题研究活动,试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学海撷趣】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探究下 列一段话中蕴含的物候规律。(2分) 山下还是阳光灿烂,山上渐渐地云雾浓稠。山岚 云气漫入车窗又溢出车厢而去。山下尚是汘水津津, 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 而在穿肌透骨的力度。在自然生态上,从山脚到山巅历经了从热带到温带再到寒带的三 级转换,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景观。(选自当代作家吴功正《阿里山纪行》) 我的解释: (2〕【实践探究】近年来时常听到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 开放的消息。学了《气象物候》专题后,联系有关知识,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 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至少三点)(3分) (3)【口语交际】你的同学袁芳认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依靠谚语来识天气根本没必要,你 该怎样劝说他打消这种念头呢?(3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杜甫的《恨别》一诗,完成第7题。(6分)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②,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③司徒:李光弼当时任检校司徒,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1)诗中交代杜甫“恨别”的背景诗句是:▲, (2分) (2)赏析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可从修辞、人物描写的方法等角 度进行赏析)(2分)
名)。(2 分) ⑵小人国里有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官员腰上几乎没有不缠丝线的,你知道这些官员都 是些什么人吗?(2 分) ▲ ⑶《格列佛游记》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三位教授计划取消语言中的所有词 汇,他们认为这种改革除了对身体健康有益外,还有哪两个好处?(2 分) ▲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本学期各班都开展了“气象物候”专题研究活动,试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学海撷趣】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探究下 列一段话中蕴含的物候规律。(2 分) 山下还是阳光灿烂,山上渐渐地云雾浓稠。山岚 云气漫入车窗又溢出车厢而去。山下尚是汗水津津, 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 而在穿肌透骨的力度。在自然生态上,从山脚到山巅历经了从热带到温带再到寒带的三 级转换,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景观。(选自当代作家吴功正《阿里山纪行》) 我的解释: ▲ ▲ (2)【实践探究】近年来时常听到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 开放的消息。学了《气象物候》专题后,联系有关知识,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 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至少三点)(3 分) ▲ ▲ (3)【口语交际】你的同学袁芳认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依靠谚语来识天气根本没必要,你 该怎样劝说他打消这种念头呢?(3 分) ▲ 二、阅读理解(共 60 分) (一)阅读杜甫的《恨别》一诗,完成第 7 题。(6 分)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①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②,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③。 【注】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③司徒:李光弼当时任检校司徒,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7. (1)诗中交代杜甫“恨别”的背景诗句是: ▲ , ▲ 。(2 分) (2)赏析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可从修辞、人物描写的方法等角 度进行赏析)(2 分) ▲
(3)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1题。(14分) 年羹尧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 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比次日,遇 場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③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 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 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萋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 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 故鸟群惊起也。“(节选自《啸亭杂录》和《郎潜纪闻》。有删改) 【注】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塌子沟:淤泥深坑。③番:我囯古代西南少数民 族的统称。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军中不解其故( ②比次日(▲) ③领飞骑三百( ④此去西南十里(▲) (2)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一霎而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默而识之(《〈论语〉八则》) B.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C.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2分) 令各将束草掷入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2分)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2分) 联系选文,分析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三)阅读《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天象与气象》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①“于是…一个月亮的晚上点了盏风灯,扛了把铁锹,就去了十三里铺的坟地
▲ (3)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分) ▲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8~11 题。(14 分) 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 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比次日,遇 塌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③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 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④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 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 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 故鸟群惊起也。”(节选自《啸亭杂录》和《郎潜纪闻》。有删改) 【注】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塌子沟:淤泥深坑。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 族的统称。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军中不解其故. ( ▲ ) ②比.次日( ▲ ) ③领飞骑.三百 ( ▲ ) ④此去.西南十里 ( ▲ ) (2)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一霎而.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默而.识之(《〈论语〉八则》) B.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C.夺而.杀尉 (《陈涉世家》)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9.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2 分) 令 各 将 束 草 掷 入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2 分) ▲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2 分) ▲ 11.联系选文 ....,分析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 分) ▲ (三)阅读《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天象与气象》一文,完成 12~14 题。(10 分) ①“于是……在一个月亮的晚上点了盏风灯,扛了把铁锹,就去了十三里铺的坟地
悬疑惊悚小说《鬼吹灯》,极尽想象之能事,同时善用各种环境描写衬托,引得读者感冋身 受,毛骨悚然。 ②这一回中对鬼魅气氛起到很大作用的“毛月亮”,学名就是月晕,有成语云:“月晕而 风,础润而雨。”这其实是一种有据可循的天文学现象,而并非民间所传:有着长毛毛的月 亮之夜,即孤魂野鬼出没时分。 ③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月晕出现,那么将要刮风;柱子础石湿润,那么就快要下雨了 ④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⑤月晕,是月亮周围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彩色或白色光圈,而月晕真正的产生原因,其 实是由于光的折射。 ⑥当代气象科学实践表明,在天气晴转阴雨时,人们先看到卷层云,而后天空出现会产 生降雨的中低云。这时随着云中水汽含量的变化,加之光线的作用,围绕在月亮周围,便出 现了月晕。这与雨后彩虹出现的原理有些类似,不同的是彩虹在天气变化后出现,而月晕一 般预示着天气的改变。与月类似,太阳也有日晕。中国古人很早以前就开始用晕来预测天气, 如“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就是关于晕的天气谚语 ⑦其实,出现了日月之晕,也不,定会产生降水。事实上,有些晕的形成,不但不会 形成风雨,反而天气会转晴。在夏季常能见一些似馒头、又似马鬃的对流云,但当对流减弱 后,云体会变成卷层云。有太阳时,也可在这些云彩上映出残缺不全但色彩艳丽的晕。这时 对流本身已经很弱,晕过后也不会有降水发生。当别处有降水时,降水区上空的空气向四周 辐散,这时远离雨区的观察者会看到成片的高云,其中也有一些卷层云。由于这种静止锋的 降水区很少移动,因此在静止锋以外的地方,可以接连几天看到太阳周围有晕发生;到了晚 上,若有月亮,还可看到月晕存在,却始终没有降水发生。当出现了卷层云,就得看其后的 中低云是否发展,若发展,其结果就是降雨。这就是判断出现日月晕后是否有风雨的主要征
悬疑惊悚小说《鬼吹灯》,极尽想象之能事,同时善用各种环境描写衬托,引得读者感同身 受,毛骨悚然。 ②这一回中对鬼魅气氛起到很大作用的“毛月亮”,学名就是月晕,有成语云:“月晕而 风,础润而雨。”这其实是一种有据可循的天文学现象,而并非民间所传:有着长毛毛的月 亮之夜,即孤魂野鬼出没时分。 ③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月晕出现,那么将要刮风;柱子础石湿润,那么就快要下雨了。 ④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⑤月晕,是月亮周围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彩色或白色光圈,而月晕真正的产生原因,其 实是由于光的折射。 ⑥当代气象科学实践表明,在天气晴转阴雨时,人们先看到卷层云,而后天空出现会产 生降雨的中低云。这时随着云中水汽含量的变化,加之光线的作用,围绕在月亮周围,便出 现了月晕。这与雨后彩虹出现的原理有些类似,不同的是彩虹在天气变化后出现,而月晕一 般预示着天气的改变。与月类似,太阳也有日晕。中国古人很早以前就开始用晕来预测天气, 如“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就是关于晕的天气谚语。 ⑦其实,出现了日月之晕,也不一定 ...会产生降水。事实上,有些晕的形成,不但不会 形成风雨,反而天气会转晴。在夏季常能见一些似馒头、又似马鬃的对流云,但当对流减弱 后,云体会变成卷层云。有太阳时,也可在这些云彩上映出残缺不全但色彩艳丽的晕。这时 对流本身已经很弱,晕过后也不会有降水发生。当别处有降水时,降水区上空的空气向四周 辐散,这时远离雨区的观察者会看到成片的高云,其中也有一些卷层云。由于这种静止锋的 降水区很少移动,因此在静止锋以外的地方,可以接连几天看到太阳周围有晕发生;到了晚 上,若有月亮,还可看到月晕存在,却始终没有降水发生。当出现了卷层云,就得看其后的 中低云是否发展,若发展,其结果就是降雨。这就是判断出现日月晕后是否有风雨的主要征
兆。 ⑧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讲的是对事情有一定的预见性。不过这种预见只是来源于对以 往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2.文章的第①段以小说《鬼吹灯》故事开头有什么作用?(4分) 13.第⑦自然段“出现了日月之晕,也不一定会产生降水。”一句话中,“不一定”一词能 否删去?为什么?(3分) 14.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第⑥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四)阅读邱裕华的《有一种成功叫速度》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①在我国广袤的沙漠上,生活着一种普通的植物——梭梭。它们虽然不高,一般只有 三四米,外形也不出众,可是梭梭树丛顽强挺立,迎风顶沙,给沙漠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它 们被誉为“沙漠梅花″和“沙漠卫士″,是我国荒漠区最重要的植被类型。 ②梭梭的成功并非是来自于侥幸。它们成功的秘诀就在于速度,无与伦比的速度 ③相比之下,即使是发芽时间比较快的稻谷、花生等农作物,发芽时间也需要三四天 要是椰树的种子,发芽则要两年多。而梭梭的种子,面对着干旱异常的天气,面对着恶劣的 自然环境,它们从来不观望,不犹豫不决,不拖泥带水,只要雨水一来,它们就在几小时内 迅速生根发芽,快速地生长繁殖,蔓延成片。 ④这样快捷的速度,不能不让人吃惊。其实,细想一想,我们追求成功又何尝不应当如 此呢?可以说,对于生活,对于人生,我们谁都有许多想法,但由于迟迟没有付诸行动,结 果多少光阴过去,却只能停留在计划中。如果有朝一日忽然发现,我们因为缺乏当机立断的 决心,已经错过了生活,那会让人多么难受与悲伤。 ⑤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带着 积极的心态,及时抓住机会,不断进取,不停拼搏,才有可能创造成功。如果按部就班、谨
兆。 ⑧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讲的是对事情有一定的预见性。不过这种预见只是来源于对以 往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2.文章的第①段以小说《鬼吹灯》故事开头有什么作用?(4分) ▲ 13. 第⑦自然段“出现了日月之晕,也不一定 ...会产生降水。”一句话中,“不一定”一词能 否删去?为什么?(3 分) ▲ 14.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第⑥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分) ▲ (四)阅读邱裕华的《有一种成功叫速度》一文,完成 15~17 题。(10 分) ①在我国广袤的沙漠上,生活着一种普通的植物——梭梭。它们虽然不高,一般只有 三四米,外形也不出众,可是梭梭树丛顽强挺立,迎风顶沙,给沙漠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它 们被誉为“沙漠梅花”和“沙漠卫士”,是我国荒漠区最重要的植被类型。 ②梭梭的成功并非是来自于侥幸。它们成功的秘诀就在于速度,无与伦比的速度。 ③相比之下,即使是发芽时间比较快的稻谷、花生等农作物,发芽时间也需要三四天, 要是椰树的种子,发芽则要两年多。而梭梭的种子,面对着干旱异常的天气,面对着恶劣的 自然环境,它们从来不观望,不犹豫不决,不拖泥带水,只要雨水一来,它们就在几小时内 迅速生根发芽,快速地生长繁殖,蔓延成片。 ④这样快捷的速度,不能不让人吃惊。其实,细想一想,我们追求成功又何尝不应当如 此呢?可以说,对于生活,对于人生,我们谁都有许多想法,但由于迟迟没有付诸行动,结 果多少光阴过去,却只能停留在计划中。如果有朝一日忽然发现,我们因为缺乏当机立断的 决心,已经错过了生活,那会让人多么难受与悲伤。 ⑤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带着 积极的心态,及时抓住机会,不断进取,不停拼搏,才有可能创造成功。如果按部就班、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