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终结的人类处境 影响的层面,也许非经济莫属。虽然经济活动和社会、政治生 活纠结难分,但是当代经济论述却呈现一种谬误的趋势,将经 济视为一种拥有自己的律则、自外于社会其他环节的生活层 面。在这样的观点之下,经济沦为个体为了满足自私的需求 和欲望,在退回他们“真实”的社交生活之前,暂时因私利而合 作的机制。然而在任何现代化的社会里,经济构成了人类社 交性最基础、最有活力的一部分,小自经营洗衣店,大到生产 大型集成电路,没有一项经济活动是不需要人类社会共同合 作的。当人们为了满足一己需求,而加入组织、为组织工作, 这个工作场所同时也把这些个体从他们私人的生活中拖曳出 来,使其与更广阔的外界社会产生连结。这样的连结不只是 为了营生糊口,它本身即是人类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因为 人类虽然在本性上自私自利,但同时人性中也有隶属于较大 社团的群性。如果缺乏一些赖以与他人连结的规范和法则, 人们就会感到尖锐的不安(也就是社会学家涂尔于[Emile Durkheimj所谓的“失序”[ancmie]),现代工作场所的功能之 一,就是缓和并克服人们所感受到的这种不安情绪。 我们在工作场所与他人有所联系,因而产生的满足感,其 实是源自于人类追求认同的基本欲望。如同我在《历史的终 结与最后一人》书所指出的,每一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尊严得到 认同,(亦即别人对他的价值给予恰当的评价)。事实上,这种 欲望极度深植人心,在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追求他人 认同的欲望一直都是人类行为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历史早 期,国王卿侯在战场上与敌人兵戎相向、浴血作战,表面上争 的是主导权,其实背后的支特力量正是这股追求认同的欲望。 到了现代,追求认同的征战从军事领域转移到经济领域,性质 11
信 任 上从摧毁财高变成了创造财當的有利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实 际上超出了谋生的层次,人们经常是为了追求别人认同,而不 仅是为了满足自然的物质需求而从事经济活动。就像经济学 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所言,基本物质需求有限,要满足相 当容易。工作和金钱其实在表征身分、地位、尊严的重要性上 更加显著,在现实中,不论是创造一个多国媒体霸业,或是被 耀升为工厂领班,基本意义都是一样的。这样的认同靠个人 绝对无法达成,只有在社会情境下才能够完成。 由此可见,经济活动代表了社会生活中极为关键的一环, 同时也和许多规范、规则、道德义务和其他习惯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社会的样貌。本书将会证明,在我们仔细检讨人类的 经济生活之后,我们所能学习到的重要教训之一就是:一国的 福利和竞争能力其实受到单一而”被的文化特征所制约,那 就是这个社会中与生俱来的信任程度。 在此不妨想一想二十世纪经济生活的几则插曲: 一九七○年代初期的石油危机期间,位居世界两端的两 家汽车制造公司马自达(Mazda)和奔驰(Daimler-Benz)都遭 受到严重打击,两家公司的业务量剧俸,面临破产的危机。后 来这两个案例的发展也相当类似,与他们有生意往来的一些 公司都联合起来为他们背书:为马自达背书的是住友信托 (Sumitomo Trust),而支持奔驰的则是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k)。在这两个案例中,这些往来公司都愿意栖性立即的获 利,以拯救危在旦夕的两家公司一当时奔驰如果没有度过 难关,就会落入一群阿拉伯投资者手中。 一九八三到八四年间的经济不景气,对美国的工业重心 12
论历史终结的人类处境 打击很大,其中纽郭尔公司(Nucor Corporation)所受到的影响 更是厉害。当时钮郭尔刚刚进入钢铁工业,他们禾用德国发 明的一种新式连续浇铸技术,建造速你钢铁厂。纽郭尔所建 造的钢铁厂地点包括印地安那州的克罗福村(Crawfordsville), 位在传统的钢铁带之外,厂内员工不属于工会,其中很多都是 农夫转业而来的。纽郭尔公司为了应付收入下降的危机,便 将所有员工(上自总裁,下至职位最低的维修工人)的工时降 低到一周两天至三天,工资当然也相对减少。不过,在这个过 程中,纽郭尔公司没有裁掉任何一个员工,而且后来经济景气 复苏,公司重新回到正轨之后,员工的士气达到令人赞叹的水 准,正因为如此,这家公司可在已成为美国主要的钢铁公司之 0 丰田汽车公司位在高网的装配厂里有好几千个装配线工 人,其中每一个都可以拉动工作岗位上的一条蝇子,使整座工 厂停顿下来,但是他们绝少这么做;反观福特汽车(Fod)公司 在高地公园(Highland Park)或红河谷(River Rouge)这些三代 以来一直象征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工厂,却从来不信任他们的 员工,不让他们享有这种权力。不过今天福特公司已经采行 日本的技术,他们赋予员工类似的权力,让作业员工对他们的 工厂与机器多拥有一些控制权。 在德国,典型的工厂领班都会做手下工人的工作,如果情 况有需要,他们经常会挽起袖子来接替部属的工作;工厂领班 可以调动她们的部属,并且根据面耐面的五动,来考核员工的 表现。在职位晋升方面,德国工厂的弹性很大:蓝领工人可以 参加密集的公司内部职训计划,获得工程师执照,而不需要进 大学去修相关的学分。 13
信 任 这四段插曲看似毫无关连,但是有一个共通点贯穿其间, 那就是在每一段插曲中,经济参与者都相互支持,因为他们相 信,他们是透过相互信任而组成一个共同体。对马自达和奔 驰主动伸出援手的银行和供应商觉得自己有义务支持这些汽 车公司,因为过去这些汽车公司支持过他们,未来也会这么 做,因此他们义无反顾的出手相助。除此之外,以奔驰的例子 而言,还要加上民族的因素,因为奔驰这个商标对德国而言太 重要了,他们不愿意看到奔驰落入外国人的手里。纽郭尔公 司的员工愿意减薪,原因是他们相信提出减薪计划的管理阶 层也和他们一样减少收入,为的是不要走上裁员的路。丰田 汽车给予工厂员工极大的权限,赋予他们使整条生产线停摆 的力量,因为管理阶层信任员工不会滥用权力,而员工报答这 种信任的方式,则是善用他们的权责,改善生产线的整个生产 力。最后一个例子是德国的工厂运作,由于工人信任他们主 管和共事同仁的程度比其他欧洲国家更高,因此德国工厂的 弹性和平权可说是首屈一指。 上面举出的这些团体都属于文化社团,它们不是根据明 显的法规、律令来制约,而是经由一套团体中每个成员内化的 伦理习惯和相互钓束的道德义务所凝聚而成。这些规则或习 惯赋予团体成员彼此信赖的基础,他」支援团体的决策并不 以狭隘的经济自利心为根源。纽郭尔的管理阶层大可以一边 裁员,一边坐享年终红利,反正许多美国企业也都这么做;住 友信托和德国意志银行也大可以抛售他们赔钱的产业,以赚 取最高的利润。经济社团在艰困时期团结起来,可能造就更 长远的利益,以纽郭尔的例子而言,公司员工共体时艰、减薪 14
论历史终结的人类处境 因应,结果萧条时期过了之后,公司果然比以前更加茁壮:又 以德国工厂的领班为例,当公司帮助他们升格为工程师之后, 他们对公司的向心力更强了。不过上述这些经济体的诸多角 色并不见得是在事先盘算过将来的利益之后,才决定委屈短 暂的好处;反之,追求所属经济共同体之内的团结,本身就是 他们的目标。换句话说,激励他们每一个人成全大我的动力, 都超越了个体自我的利益。本书后文将会一一说明:在所有 成功的经济社会当中,这些团体都是靠信任而团结起来的。 反过来看看那些缺乏信任而造成经济表现疲弱的例子, 以及相对的社会意含: 作家班菲德(Edward Banfield)曾经摸文指出,一九五O年 代,意大利南方一个小镇极度需要学校和医院,可是镇上的有 钱人却不肯集资兴建这些公共设施;即使当地的劳工充足,民 间资全也和当充沛,这些富人也不愿意投资兴建工厂,因为他 们深倍这些事是政府该做的事,和他们没有关亲。 法国的工厂领班和德国非常不同,法国领班和部属的关 系建筑在巴黎劳工部所制定的繁琐规章上,因为法国人普遍 不相信他们的主管会诚实评估部属的工作表现。受到正式法 条的限制,法国的工厂领班不能任意调动部属,因此也限制了 工作场所团结意识的发展,同时也使他们非常难引入外来的 创新技术,例如日本的精简生产制度。 美国都市中心的小企业很少是由,黑人开设的,反而是其 他少数民族控制了这些店面,例如本世纪初的犹太人,或是现 在的韩国人。这种现票的成因有一部分是因为美国的“下阶 层”黑人缺乏强烈的社区意识知相至信任的心态,而韩国企业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