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 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 [美]弗兰西斯.福山著 一个全新的经济学研究方向 福山再次为知识界带来震撼
本书相关评论 本书相关评论 古老以来,“信任”即是人类具有的情操表现,这一大阵子 为西方社会理论捡了回来,做为思辨社会形构,特别是当代社 会的概念性基轴。如此在思考立场上鲜明地把“人”的地位标 示出来,具有浓厚的人文意涵。福山先生分享着这样的思考 模式,以“信任”当主轴,延续其昔作《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一人》 中的论述,爰引丰富的具体经验资料,来刻划前社会秩序。其 论述精阔,令人激赏,是一部值得阅读,读了之后不会令人后 悔的好书。 一叶启政(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 福山提出“历史的终结”论点一炮而红,一般人也许预期 他会再出一本续集,不过福山的新书《信任》却提出完全不同 的议题,只不过他的野心仍然可以媲美上次。这次他的主题 是社会信任度在经济生活上的角色。本书原创性十足,趣味 盎然,读来亦十分引人入胜。 一Mancur Oson(美国马里兰大学学院校区经济学教授) 读者调整原有思考方式,同时也对国际间不同的文化开 启了许多振聋发聩之比较
信 任 一fichael Novak(一九九四年Ternpleton桂冠学人, 美国企业研究院宗教与公共政策部门主席) 福山在本书中把焦点集中在信任度存在与否所造成的结 果上,使读者对于社会资本有了崭新而精确的认识;这本书问 世之后,我们再也不可能忽略文化的前提而单独分析经济成 长的议题。想要了解国家财富真正来源的人,《信任)一书是 不可或缺的读物。 一William A.Galston(美国马里兰大学学院 校区公共事物学院教授) 福山又办到了。在上一本著作(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一人》 里,福山在知识界引发了令人惊异的效应:这次我们从他的新 书里学到,一个社会的“自发社会力”是该社会经济结构的关 键,那些认定社会行为以个人主义欧裔模式和团体导向亚裔 模式为两种极端,其余行为模式皆处于此二者之间的人,必须 重新思考这个议题了。福山再一次为知识圈带来一股震撼。 一Henry S.Rowen(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数授, 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对于想要了解当代社会经济表现何以良莠参差的经济学 门外汉来说,福山的新书《信任》将会成为最爱欢迎的读物;福 山对社会核心价值观持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这些价值观引 导了美国、亚洲、欧洲企业与政府的行为,本身也是:项原创 2
本书相关评论 性的概念架构,有助于我们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许多紧张情 势的根源,其中包括贸易与人权等多元化的议题。 一David Hale(Kemper金融服务公司投资部经理) 3
“信任”中文版序 “信任”中文版序 弗兰西斯·福山 忽略文化因素的生意人,只有失败一途 本文为福山应本公司之要求所写的中文版序,对于当前 亚洲经济危机,提出他的看法。虽然福山不认为本次亚洲经 济风暴乃是导因于若于亚洲价值观的失灵,但他提醒从事跨 国生意的人若忽略了文化因素,是很容易招致失败的。 一九九七年夏天以来,亚洲笼罩在经济危机的风暴中,一 开始是泰铢贬值,接下来迅速蔓延至韩国与日本,这一连串经 济上的重挫已经改变了世人对“亚洲经济奇迹”的态度。十年 以前,特别是在日本“泡沫经济”的高蜂期,世人普遍认为亚洲 社会创造了快速成长的新模范,而且这种新棋范拥有很强的 文化因素:例如亚州一些知名的意见领袖如新加坡前总理李 光耀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都主张,亚洲的文化价值观融 合了人民对社群威权的尊敬、对家庭的重视,加上政府立意甚 佳的强势领导,以及人民优秀的工作伦理,这样的文化价值观 特别适合亚洲国家的市场发展,也有助于加速亚洲国家的工 业现代化进程。 但是,如今亚洲国家一目睹投机客炒作他们国家的货 币,国内失业人口节节上升,整个亚洲地区企业倒闭的例子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