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 四、【2018年中考黑龙江哈尔滨卷】阅读《百合》,回答后面小题 百合 ①百合,是一种从古到今都受人喜爱的世界名花。它原产于中国,鳞叶呈长椭圆形,顶端尖,基部较 宽,微波状,向内卷曲。表面白色或淡黄色,光滑半透明,质硬而脆,无气味,味微苦。后人因其鳞茎由 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 ②百合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历史。在公元4世纪时,人们认为百合只有食用和药用的功能 百合的营养价值丰富,它不但含有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淀粉,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还含有一些特 殊的营养成分。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 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医上讲鲜百合具有养心安神、镇咳祛痰、滋阴润肺的功效,对病 后虚弱的人非常有益 ③及至南北朝时代,梁宣帝发现百合花很值得观赏,他曾诗云:“接叶有多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 低垂,从风时偃柳。”赞美它具有超凡脱俗,矜持含蓄的气质。至宋代,种植百合花的人更多。大诗人陆 游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种上百合花。他也咏曰:“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 翁七十尚童心”。 ④随着时代的进步,欧美园艺专家通过杂交育种途径去创造新的品种。经过近半个世纪后,终于选育 出一批统称为“金百合”的新花。其特色是打破了中国百合全是一茎一朵、单纯白色的现状,变成一茎多 朵,且花色更多,既有金黄、橙红和淡紫,又有彩斑、条纹等其他图案颜色。例如,由荷兰人改良的“卷 丹”,花色橙红,每枝能开花七八朵,比美国人培育的“火黄”色彩更鲜艳,花朵更繁多。另外,与中国 百合相比,有些金百合品种更具特色,不但花色多样,而且还蕴含香味,最适宜做厅堂的插花,使人们欣 赏起来。不禁生发出“夜深香满屋,疑是酒醒时”的感觉。 (综合“百度百科”资料而成,选文有改动) 11.百合因何而得名? 百合有哪些用途? 1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例如,由荷兰人改良的“卷丹”,花色橙红,每枝能开花七八朵,比美国人培育的“火黄”色彩更鲜 艳,花朵更繁多。 14.与中国百合相比,金百合有什么特色?(答案连标点在内不超过20个字) 【答案】11.因其鳞茎由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 12.可以食用,药用,还值得观赏。 13.(1)举例子(2)列数字(3)作比较 14.一茎多朵,花色更多,有些还蕴含香味 【解析】 11.试题分析:考査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
6 科学精神。 四、【2018 年中考黑龙江哈尔滨卷】阅读《百合》,回答后面小题 百合 ①百合,是一种从古到今都受人喜爱的世界名花。它原产于中国,鳞叶呈长椭圆形,顶端尖,基部较 宽,微波状,向内卷曲。表面白色或淡黄色,光滑半透明,质硬而脆,无气味,味微苦。后人因其鳞茎由 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 ②百合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历史。在公元 4 世纪时,人们认为百合只有食用和药用的功能。 百合的营养价值丰富,它不但含有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淀粉,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还含有一些特 殊的营养成分。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 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医上讲鲜百合具有养心安神、镇咳祛痰、滋阴润肺的功效,对病 后虚弱的人非常有益。 ③及至南北朝时代,梁宣帝发现百合花很值得观赏,他曾诗云:“接叶有多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 低垂,从风时偃柳。”赞美它具有超凡脱俗,矜持含蓄的气质。至宋代,种植百合花的人更多。大诗人陆 游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种上百合花。他也咏曰:“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 翁七十尚童心”。 ④随着时代的进步,欧美园艺专家通过杂交育种途径去创造新的品种。经过近半个世纪后,终于选育 出一批统称为“金百合”的新花。其特色是打破了中国百合全是一茎一朵、单纯白色的现状,变成一茎多 朵,且花色更多,既有金黄、橙红和淡紫,又有彩斑、条纹等其他图案颜色。例如,由荷兰人改良的“卷 丹”,花色橙红,每枝能开花七八朵,比美国人培育的“火黄”色彩更鲜艳,花朵更繁多。另外,与中国 百合相比,有些金百合品种更具特色,不但花色多样,而且还蕴含香味,最适宜做厅堂的插花,使人们欣 赏起来。不禁生发出“夜深香满屋,疑是酒醒时”的感觉。 (综合“百度百科”资料而成,选文有改动) 11.百合因何而得名? 12.百合有哪些用途? 1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例如,由荷兰人改良的“卷丹”,花色橙红,每枝能开花七八朵,比美国人培育的“火黄”色彩更鲜 艳,花朵更繁多。(______)(_____)(_____) 14.与中国百合相比,金百合有什么特色?(答案连标点在内不超过 20 个字) 【答案】11.因其鳞茎由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 12.可以食用,药用,还值得观赏。 13.(1)举例子 (2)列数字 (3)作比较 14.一茎多朵,花色更多,有些还蕴含香味。 【解析】 1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
答即可。如可提取第1段末一句后人因其鳞茎由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好合 之意命名作答即可。 1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要点的袛括和提取能力。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凊层次,综合考虑,提 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第2段是说百含可以食用,药用。第3段是说百合 还值得观赏。 13.试题分析:考查对说明方法类型的把握能力。“例如,由荷兰人改良的卷丹,花色橙红…明显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例如就是标志性词语。枝能开花七八朵”为列数字。“比美国人培育的火黄 色彩更鲜艳,花朵更繁多"是明显的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点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 摹状貌、引用、做假设等。运用说明方法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 髙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 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1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提取。抓住最后一段的“变成一茎多朵,且花色更多”“与中 国百合相比,有些金百合品种更具特色,不但花色多样,而且还蕴含香味”等句压缩整理即可。注意题干 的字数要求。 五、【2018年中考湖北黄冈卷】阅读下面这则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 汽车上的光学 ①物理学是一门十分贴近生活的科学,它在生活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最近,我观察了各式各样 的汽车,发现汽车上有多处运用了物理学中的光学知识 ②例如,汽车的头灯总是安装在汽车前部靠近地面的地方,而不是安装在车顶上。依我们看来,安装 在车顶上照射的范围会更广些,更可行些。然而,仔细分析一下,觉得头灯靠近地面更有道理 ③一般说来,汽车头灯是为晩上照明用的。安装得低一些,在经过崎岖不平的道路时,光照射在路面 上,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就会留下长长的影子。这样,影子的阴暗处与其他地方的光亮处就形成了鲜明的 反差,司机就比较容易选择平坦的道路了。 ④又如汽车的头灯,它的结构看似与手电筒的灯头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又不难发现它们还是有一些 区别的 ⑤手电筒的灯罩使用的是平面玻璃,而汽车头灯的灯罩使用的玻璃却是凸形的,而且上面还有横竖条 纹式的棱。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汽车头灯的后面是一个凹面镜,灯丝就装在这个凹面镜的焦点处。这 样灯丝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就平行照射到地面上了。这对于照亮路面是很有益的。但是,司机除了 要看清路面,还要看清路边的建设、路标等等,灯罩的特殊结构恰恰起到这样的作用。它的带横竖条纹式 的棱就好比透镜和多个棱镜,将反射的平行光进行了合理“分配”,分散了一部分到四周去了。这样,既 不影响照亮路面,又让司机看清了两旁建筑,岂不是一举两得 ⑥再如,小汽车和大汽车的挡风玻璃也是有区别的。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小汽车的挡风玻璃总是略 有倾斜,而大汽车的挡风玻璃却是竖直的。原因是档风玻璃虽然是透明的,却也不是绝对不反光。小汽车
7 点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 摹状貌、引用、做假设等。运用说明方法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 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 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1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提取。抓住最后一段的“变成一茎多朵,且花色更多”“与中 国百合相比,有些金百合品种更具特色,不但花色多样,而且还蕴含香味”等句压缩整理即可。注意题干 的字数要求。 五、【2018 年中考湖北黄冈卷】阅读下面这则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 汽车上的光学 ①物理学是一门十分贴近生活的科学,它在生活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最近,我观察了各式各样 的汽车,发现汽车上有多处运用了物理学中的光学知识。 ②例如,汽车的头灯总是安装在汽车前部靠近地面的地方,而不是安装在车顶上。依我们看来,安装 在车顶上照射的范围会更广些,更可行些。然而,仔细分析一下,觉得头灯靠近地面更有道理。 ③一般说来,汽车头灯是为晚上照明用的。安装得低一些,在经过崎岖不平的道路时,光照射在路面 上,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就会留下长长的影子。这样,影子的阴暗处与其他地方的光亮处就形成了鲜明的 反差,司机就比较容易选择平坦的道路了。 ④又如汽车的头灯,它的结构看似与手电筒的灯头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又不难发现它们还是有一些 区别的。 ⑤手电筒的灯罩使用的是平面玻璃,而汽车头灯的灯罩使用的玻璃却是凸形的,而且上面还有横竖条 纹式的棱。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汽车头灯的后面是一个凹面镜,灯丝就装在这个凹面镜的焦点处。这 样灯丝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就平行照射到地面上了。这对于照亮路面是很有益的。但是,司机除了 要看清路面,还要看清路边的建设、路标等等,灯罩的特殊结构恰恰起到这样的作用。它的带横竖条纹式 的棱就好比透镜和多个棱镜,将反射的平行光进行了合理“分配”,分散了一部分到四周去了。这样,既 不影响照亮路面,又让司机看清了两旁建筑,岂不是一举两得。 ⑥再如,小汽车和大汽车的挡风玻璃也是有区别的。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小汽车的挡风玻璃总是略 有倾斜,而大汽车的挡风玻璃却是竖直的。原因是档风玻璃虽然是透明的,却也不是绝对不反光。小汽车
较矮,如果挡风玻璃安装成竖直的,车内人的影像就正好映在挡风玻璃上,而其高度又和车外的行人差不 多,司机就不容易分清哪是影像、哪是行人了,容易造成事故。以倾斜的方式安裝挡风玻璃,车内人的影 像就映在司机观察不到的上方,不会造成司机视觉上的混乱。大汽车较高,以竖直的方式安装挡风玻璃, 尽管车内人的影像映在司机前方的玻璃上,但此影像比路上行人高,不会给司机的辨认造成麻烦 ⑦还有,汽车的反光镜采用凸面镜,而不用平面镜或者凹面镜等 ⑧你们看,汽车上的物理学原理是不是很多呀!其实,只要你仔细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学。 10.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光学知识在汽车上的运用,请依次概括另外两个方面的内容。 (1) (2)头灯灯罩的特殊结构——(3) (4)反光镜的镜面选择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如文中将汽车头灯的灯罩与手电筒的灯罩进行比较,说明了它们在 结构上的区别 B.选文笫③段中加点字“一般”指大部分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性、科学性 C.选文的说明对象是汽车上的头灯和玻璃,突出其使用材料的不同特征,逐一介绍,语言平实,通俗 易懂 D.科学在于应用,作者通过观察发现了汽车上有多处运用了物理学中的光学知识,这种勇于探索的科 学精神值得肯定。 【答案】 10.(1)头灯的位置选择(3)挡风玻璃的安装方式 11.C 【解析】 10.本题考査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 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另外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头灯的位置选 择,挡风玻璃的安装方式。 点睛:本题考査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 把握中心句。看到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 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 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C项理解分析错误,“说明对象是汽车上的头灯和琐 璃错,说明对象应是“汽车上的光学”。 六、【2018年中考湖北襄阳卷】议论文阅读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陈凌 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
8 较矮,如果挡风玻璃安装成竖直的,车内人的影像就正好映在挡风玻璃上,而其高度又和车外的行人差不 多,司机就不容易分清哪是影像、哪是行人了,容易造成事故。以倾斜的方式安装挡风玻璃,车内人的影 像就映在司机观察不到的上方,不会造成司机视觉上的混乱。大汽车较高,以竖直的方式安装挡风玻璃, 尽管车内人的影像映在司机前方的玻璃上,但此影像比路上行人高,不会给司机的辨认造成麻烦。 ⑦还有,汽车的反光镜采用凸面镜,而不用平面镜或者凹面镜等。 ⑧你们看,汽车上的物理学原理是不是很多呀!其实,只要你仔细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学。 10.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光学知识在汽车上的运用,请依次概括另外两个方面的内容。 (1)______——(2)头灯灯罩的特殊结构——(3)______——(4)反光镜的镜面选择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如文中将汽车头灯的灯罩与手电筒的灯罩进行比较,说明了它们在 结构上的区别。 B.选文笫③段中加点字“一般”指大部分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性、科学性。 C.选文的说明对象是汽车上的头灯和玻璃,突出其使用材料的不同特征,逐一介绍,语言平实,通俗 易懂。 D.科学在于应用,作者通过观察发现了汽车上有多处运用了物理学中的光学知识,这种勇于探索的科 学精神值得肯定。 【答案】 10.(1)头灯的位置选择 (3)挡风玻璃的安装方式 11.C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 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另外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头灯的位置选 择,挡风玻璃的安装方式。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 把握中心句。看到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 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 六、【2018 年中考湖北襄阳卷】议论文阅读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陈凌 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 年 10 月 22 日,英国遭受
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竞不 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 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一一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 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 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 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 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 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 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 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 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 深刻地知道,“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 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 妹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 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 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 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谈吐上、在胸襟中、在气质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 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景密,他便愈加 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 ⑦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这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04月23日04版(有删改) 22.请说说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3.有人认为将第④⑤段和第⑥段调换位置不会影响文意的表达,你的看法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 由 24.第⑥段面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 25.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9 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 3 名男子竞不 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 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 对于那 3 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 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 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 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 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 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 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 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 深刻地知道,“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 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 妹 2000 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 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 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 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谈吐上、在胸襟中、在气质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 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景密,他便愈加 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 察。” ⑦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这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2018 年 04 月 23 日 04 版(有删改) 22.请说说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3.有人认为将第④⑤段和第⑥段调换位置不会影响文意的表达,你的看法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 由。 24.第⑥段面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 25.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