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寒, (3) 于我如浮云。 (4)臣之辛苦,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5)怀良辰以孤往, (6) 躬亲抚养。 (7)山原旷其盈 视, 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文学如灯 铁凝 上世纪70年代初,在我的少年时代,中国的大门还没有向世界打开。当时 有一部名叫《看不见的战线》的朝鲜电影,影片中一位化装成教师模样的韩国越 境特务手拿一本书,和朝鲜的暗藏特务对接头暗号: 问:你拿的是什么书? 答:歌曲集。 问:什么歌曲 答:《阿里郎》。 这段对话在中国的中学生中广为流传。上课时常有学生压低嗓音问旁边正 在阅读课文的同学:“你拿的是什么书……” 到了21世纪初,有媒体让我举出青少年时期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两本文学作 品,前提是只举两本,一本中国的,一本外国的。这要求有点苛刻,尤其对于写 作的人。这是一个谁都怕说自己不深刻的时代。但最后,我还是决定说实话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我的少年时代,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那是一个鄙视知识、限制阅读的文化荒凉的时代。又因为出身灰色,内心总有某 种紧张和自卑。我自幼喜欢写日记,在那个年代,日记都是成了“忏悔体”了
(2)岁寒, 。 (3) ,于我如浮云。 (4)臣之辛苦, ,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5)怀良辰以孤往, 。 (6) ,躬亲抚养。 (7)山原旷其盈 视, 。 五、(2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文学如灯 铁凝 上世纪 70 年代初,在我的少年时代,中国的大门还没有向世界打开。当时 有一部名叫《看不见的战线》的朝鲜电影,影片中一位化装成教师模样的韩国越 境特务手拿一本书,和朝鲜的暗藏特务对接头暗号: 问:你拿的是什么书? 答:歌曲集。 问:什么歌曲? 答:《阿里郎》。 这段对话在中国的中学生中广为流传。上课时常有学生压低嗓音问旁边正 在阅读课文的同学:“你拿的是什么书……” 到了 21 世纪初,有媒体让我举出青少年时期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两本文学作 品,前提是只举两本,一本中国的,一本外国的。这要求有点苛刻,尤其对于写 作的人。这是一个谁都怕说自己不深刻的时代。但最后,我还是决定说实话——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我的少年时代,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那是一个鄙视知识、限制阅读的文化荒凉的时代。又因为出身灰色,内心总有某 种紧张和自卑。我自幼喜欢写日记,在那个年代,日记都是成了“忏悔体”了
我每天都在日记里检讨自己所犯的错误,期盼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纯粹的人。实在 没有错误,还会虚构一点写下来一一不知这是否可以算作我最初的“文学训 练”。偶尔的快乐也是有的,比如看了朝鲜电影,没完没了地模仿其中特务间的 接头暗号:“你拿的是什么书?……”这几句平淡的对白之所以被我长久地记 住,是因为那个时代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太过贫乏了吧。但我仍然觉得还有另外 的原因,那就是:这对白里毕竟还有几分属于文学的美感,比如歌曲集和阿里郎 我喜欢阿里郎的发音,就像我喜欢耶路撒冷的发音。类似这样一些词的发音给我 的唇舌和声带带来了一种无法言表的愉悦和快感。当然,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 我们所能看到和听到的文艺作品更多的是愤怒、仇恨以及对个体的不屑。就是在 这样的日子里,我读到一部被家中大人偷着藏起来的书: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 《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上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 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 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受到深深的感动, 时间我觉得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说连英雄也可以有卑下的情操,更何况我这样 个普通人呢。更重要的还有后面一句:“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正是 这两句话震撼了我,让我偷着把我自己解放了那么一小点又肯定了那么一小点 并生出一种既鬼祟又昂扬的豪情,一种冲动,想要去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所以 我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个特殊年代,对我的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我 初次领略到了文学的魅力,这魅力照亮了我精神深处的幽暗之地,同时给了我身 心的沉稳和力气。另一本中国文学,我觉得是《聊斋志异》。在那个沉默、呆板 和压抑的时代读《聊斋》,觉得书中的那些狐狸,她们那么活泼、聪慧、率真 勇敢而又娇憨,那么反常规。作者蒲松龄生活在同样也很压抑的清代,他却有那 么神异、飞扬、趣味盎然的想象力,他的那些充满人间情味的狐仙鬼怪实在是比 人更像人。《聊斋》里有一篇名叫《婴宁》的小说当时我读过不止一遍。在中国 古代小说里,如果哭得最美的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那笑得最美的就是狐仙 婴宁。她打破了中国封建时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甚至不会笑的约束和规矩, 她是天生爱笑,笑起来便无法无天,率性自由,哪怕来到人间结婚拜堂时也可以 笑得无法行礼……正是这样一些善良的狐狸洒脱而又明亮的性情,她们的悲喜交 加的缠绵故事,为我当时狭窄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秘密而有趣味,但又不可与 人言的空间。这就是在我的青春期文学给我的恩泽和“打击”,这“打击”具有 种宝贵和难忘的重量,它沉入我的心底,既甜蜜又酣 畅 (本文是 作者在韩国首届东亚文学论坛上的讲稿,有删节) 16.文章开头写电影片段中的对话有什么作用?(5分) 17.简要概括《约翰·克利斯朵夫》与《聊斋志异》给作者的精神影响。 (6分) 18.文章叙写《聊斋志异》给自己的影响采用了什么写法?试结合内 容具体阐述。(6分)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是一篇演讲稿,语言通俗,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含晢理,给人以
我每天都在日记里检讨自己所犯的错误,期盼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纯粹的人。实在 没有错误,还会虚构一点写下来——不知这是否可以算作我最初的“文学训 练”。偶尔的快乐也是有的,比如看了朝鲜电影,没完没了地模仿其中特务间的 接头暗号:“你拿的是什么书?……”这几句平淡的对白之所以被我长久地记 住,是因为那个时代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太过贫乏了吧。但我仍然觉得还有另外 的原因,那就是:这对白里毕竟还有几分属于文学的美感,比如歌曲集和阿里郎。 我喜欢阿里郎的发音,就像我喜欢耶路撒冷的发音。类似这样一些词的发音给我 的唇舌和声带带来了一种无法言表的愉悦和快感。当然,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 我们所能看到和听到的文艺作品更多的是愤怒、仇恨以及对个体的不屑。就是在 这样的日子里,我读到一部被家中大人偷着藏起来的书: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 《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上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 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 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受到深深的感动, 一时间我觉得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说连英雄也可以有卑下的情操,更何况我这样一 个普通人呢。更重要的还有后面一句:“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正是 这两句话震撼了我,让我偷着把我自己解放了那么一小点又肯定了那么一小点, 并生出一种既鬼祟又昂扬的豪情,一种冲动,想要去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所以 我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个特殊年代,对我的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我 初次领略到了文学的魅力,这魅力照亮了我精神深处的幽暗之地,同时给了我身 心的沉稳和力气。另一本中国文学,我觉得是《聊斋志异》。在那个沉默、呆板 和压抑的时代读《聊斋》,觉得书中的那些狐狸,她们那么活泼、聪慧、率真、 勇敢而又娇憨,那么反常规。作者蒲松龄生活在同样也很压抑的清代,他却有那 么神异、飞扬、趣味盎然的想象力,他的那些充满人间情味的狐仙鬼怪实在是比 人更像人。《聊斋》里有一篇名叫《婴宁》的小说当时我读过不止一遍。在中国 古代小说里,如果哭得最美的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那笑得最美的就是狐仙 婴宁。她打破了中国封建时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甚至不会笑的约束和规矩, 她是天生爱笑,笑起来便无法无天,率性自由,哪怕来到人间结婚拜堂时也可以 笑得无法行礼……正是这样一些善良的狐狸洒脱而又明亮的性情,她们的悲喜交 加的缠绵故事,为我当时狭窄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秘密而有趣味,但又不可与 人言的空间。这就是在我的青春期文学给我的恩泽和“打击”,这“打击”具有 一种宝贵和难忘的重量,它沉入我的心底,既甜蜜又酣 畅。 (本文是 作者在韩国首届东亚文学论坛上的讲稿,有删节) 16.文章开头写电影片段中的对话有什么作用?(5 分) 17.简要概括《约翰•克利斯朵夫》与《聊斋志异》给作者的精神影响。 (6 分) 18.文章叙写《聊斋志异》给自己的影响采用了什么写法?试结合内 容具体阐述。(6 分)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 [ ] A.本文是一篇演讲稿,语言通俗,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含哲理,给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