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林逋(967-1028)。西湖隐士,号称“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先生,有《林和靖 诗集》 林逋诗主要特点:吟咏湖山,抒写隐逸情情怀。善于写景,富于情韵。代表作《秋 日西湖闲泛》、《山园小梅》(其一)。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 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微充实一些。 西昆体诗人 1、西昆体因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它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 欧阳修说:“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 西昆体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2、西昆体的艺术特征西昆体的作家主要是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的特 点。其得益之处为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其 缺陷是独得李诗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缺乏李诗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缺乏 创新精神,没有自成一家的气概。 3、西昆体衰微的原因:诗歌体裁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徒有模仿,缺乏自立的 精神。这些缺陷导致它不能担当起开辟宋代诗歌艺术新境的任务 第二节王禹偁诗文创作 生平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晚年贬居黄州,人称王 黄州。著有《小畜集》,另有《小畜外集》 二、散文创作 王禹偁是宋初首先提倡古文的作家之一,他不满意晚唐五代以来“秉笔多艳冶”的浮 靡卑弱文风,推崇韩柳,认为文章是用来“传道而明心”(《答张扶书》)的,应该做到“句 之易道,义之易晓”(《再答张扶书》)。王禹偁发挥了韩愈文从字顺的传统,强调文风 平易,于“传道”外,提出“明心”,于“有言”外,提出“有文”。他的创作实践也较 好地体现了他的主张。其散文,言之有物,清丽疏朗,在宋初文坛上独树一帜。如《待 漏院论》、《唐河店妪传》、《黄冈竹楼记》等,都是他的名篇 诗歌创作 王禹偁也学白体,前后期诗风的不同。但他更重视白居易的讽谕诗。写了许多反映 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总体上王禹偁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初白体 诗中独树一帜,已初步表现出对于平淡美的追求。他的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 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风气。代表作《村行》
2、林逋(967-1028)。西湖隐士,号称“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先生,有《林和靖 诗集》。 林逋诗主要特点:吟咏湖山,抒写隐逸情情怀。善于写景,富于情韵。代表作《秋 日西湖闲泛》、《山园小梅》(其一)。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 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微充实一些。 三、西昆体诗人 1、西昆体因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它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 欧阳修说:“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 西昆体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2、西昆体的艺术特征西昆体的作家主要是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的特 点。其得益之处为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其 缺陷是独得李诗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缺乏李诗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缺乏 创新精神,没有自成一家的气概。 3、西昆体衰微的原因:诗歌体裁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徒有模仿,缺乏自立的 精神。这些缺陷导致它不能担当起开辟宋代诗歌艺术新境的任务。 第二节 王禹偁诗文创作 一、生平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晚年贬居黄州,人称王 黄州。著有《小畜集》,另有《小畜外集》。 二、散文创作 王禹偁是宋初首先提倡古文的作家之一,他不满意晚唐五代以来“秉笔多艳冶”的浮 靡卑弱文风,推崇韩柳,认为文章是用来“传道而明心”(《答张扶书》)的,应该做到“句 之易道,义之易晓”(《再答张扶书》)。王禹偁发挥了韩愈文从字顺的传统,强调文风 平易,于“传道”外,提出“明心”,于“有言”外,提出“有文”。他的创作实践也较 好地体现了他的主张。其散文,言之有物,清丽疏朗,在宋初文坛上独树一帜。如《待 漏院论》、《唐河店妪传》、《黄冈竹楼记》等,都是他的名篇。 三、诗歌创作 王禹偁也学白体,前后期诗风的不同。但他更重视白居易的讽谕诗。写了许多反映 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总体上王禹偁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初白体 诗中独树一帜,已初步表现出对于平淡美的追求。他的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 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风气。代表作《村行》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第一节晏殊、欧阳修 晏殊 晏殊(991-1055)生平: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14岁以神童 应举,赐同进士出身。一生长期居于高位。其词多写士大夫宴游佳会的生活和对良辰易 逝欢事无多的感慨以及男女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内容仍嫌狭窄。但是已过滤了花间词 的轻佻艳冶,他把自己的学养、知识、地位、情感融入到词里,因此,其词士大夫气文 人气更浓了。其词风含蓄典雅、纯净雅致,、圆融温润、通达透彻,时有理性的光芒。有 《珠玉词》 2、晏殊对五代词的传承 刘攽《中山诗话》:“晏元献尤喜江南冯延巳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刘熙载 《艺概》卷四:“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冯煦《宋六十家词选例 言》:“文忠家庐陵,而元献家临川,词家遂有西江一派。其词与元献同出南唐,而深致 则过之。” 3、晏殊词笔调闲婉、情景浑融、语言雅丽的特点。王灼《碧鸡漫志》中说:晏殊 词“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此。”代表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 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二、欧阳修 1、欧阳修(1007-1072)的生平:字永叔,四十岁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 (今江西永丰)人。少孤贫,用心苦读。天圣八年(1030),晏殊知贡举,欧阳修进士及 第。正直敢言,几遭贬谪。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于颖州,谥文忠。 2、欧词上承南唐遗绪,受冯延巳影响。清人刘煕载《艺概·词概》:“冯延巳词, 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欧阳修的词在因循中有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是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 受: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而与柳永词相呼应。 3、代表作《踏莎行》(候馆梅残)上片从行人落笔,写行人旅途思家。“残梅”“细 柳”、“草熏”、“风暖”展示出一种早春迷人的景色,在此背景之下抒写离愁别恨,更显 得柔情缱绻。“迢迢不断如春水”妙在即景设喻,触景生情。下片从闺中思妇落笔,写闺 中思妇怅望念远。《蝶恋花》(庭院深深)上片写深闺女子独倚髙楼,盼往日情人而不得 因而产生失望、幽怨、怅恨的迟暮感。连用三个深字,不仅写出庭院之深,也写出院中
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第一节 晏殊、欧阳修 一、晏殊 1、晏殊(991-1055)生平: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14 岁以神童 应举,赐同进士出身。一生长期居于高位。其词多写士大夫宴游佳会的生活和对良辰易 逝欢事无多的感慨以及男女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内容仍嫌狭窄。但是已过滤了花间词 的轻佻艳冶,他把自己的学养、知识、地位、情感融入到词里,因此,其词士大夫气文 人气更浓了。其词风含蓄典雅、纯净雅致,、圆融温润、通达透彻,时有理性的光芒。有 《珠玉词》。 2、晏殊对五代词的传承 刘攽《中山诗话》:“晏元献尤喜江南冯延巳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刘熙载 《艺概》卷四:“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冯煦《宋六十家词选例 言》:“文忠家庐陵,而元献家临川,词家遂有西江一派。其词与元献同出南唐,而深致 则过之。” 3、晏殊词笔调闲婉、情景浑融、语言雅丽的特点。王灼《碧鸡漫志》中说:晏殊 词 “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此。”代表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 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二、欧阳修 1、欧阳修(1007-1072)的生平:字永叔,四十岁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 (今江西永丰)人。少孤贫,用心苦读。天圣八年(1030),晏殊知贡举,欧阳修进士及 第。正直敢言,几遭贬谪。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于颖州,谥文忠。 2、欧词上承南唐遗绪,受冯延巳影响。清人刘熙载《艺概·词概》:“冯延巳词, 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欧阳修的词在因循中有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 受;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而与柳永词相呼应。 3、代表作《踏莎行》(候馆梅残) 上片从行人落笔,写行人旅途思家。“残梅”、“细 柳”、“草熏”、“风暖”展示出一种早春迷人的景色,在此背景之下抒写离愁别恨,更显 得柔情缱绻。“迢迢不断如春水”妙在即景设喻,触景生情。下片从闺中思妇落笔,写闺 中思妇怅望念远。《蝶恋花》(庭院深深)上片写深闺女子独倚高楼,盼往日情人而不得, 因而产生失望、幽怨、怅恨的迟暮感。连用三个深字,不仅写出庭院之深,也写出院中
居人与外界隔绝之深,寂寞苦闷之深,以景托情,词意深婉。李清照尤爱“庭院深深深 几许”句。下片写伤春,语意浑成,刻画深致。《古今词论》引毛先舒云:“永叔词云: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 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 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 非层深而浑成也?” 第二节范仲淹、张先、王安石 范仲淹 1、生平: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曾 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实行“庆历新政”。有 《范文正公集》 2、《全宋词》现存范仲淹词五首,多边塞、思乡怀人之作。如《渔家傲》(塞下秋 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3、范词独辟蹊径写边塞生活,为词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贴近生 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而沉郁苍凉的风格,则成为后来豪放词的滥觞 张先 1、生平: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 进士,先后作过嘉禾(今浙江嘉兴),永兴军(今陕西西安)通判等,官至都官郎中。有 《张子野词》 2、张先酬唱词和题序,如《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停,以病眠不赴府会》、《木兰花·乙 卯吴兴寒食》 3、张先词的影响 张先的词张先的词贴近日常生活,主要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他的词从两 个方面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一是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二是率 先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此后苏轼等人的词大量用题序表明创作的缘起、背景, 即是直接受张先的启发。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 吴梅《词学通论》:“子野上结晏欧之局,下开苏秦之先,在北宋诸家中适得其平。” 、王安石 1、咏史怀古词:《桂枝香·金陵怀古》,上片写景,极写登高所见金陵壮丽的晩秋景 色,下片怀古,叙六朝之盛衰,伤时叹今,寄慨遥深,立意高远。全词风格豪健,写景 壮阔,笔力刚劲。《增修笺注草堂诗余·后集》卷上引杨湜《古今词话》云:“金陵怀古, 诸公寄词于《桂枝香》凡三十余首,独介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不觉叹息曰:“此老乃 野狐精也!” 2、影响
居人与外界隔绝之深,寂寞苦闷之深,以景托情,词意深婉。李清照尤爱“庭院深深深 几许”句。下片写伤春,语意浑成,刻画深致。《古今词论》引毛先舒云:“永叔词云: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 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 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 非层深而浑成也?” 第二节 范仲淹、张先、王安石 一、范仲淹 1、生平: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曾 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实行“庆历新政”。有 《范文正公集》。 2、《全宋词》现存范仲淹词五首,多边塞、思乡怀人之作。如《渔家傲》(塞下秋 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3、范词独辟蹊径写边塞生活,为词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贴近生 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而沉郁苍凉的风格,则成为后来豪放词的滥觞。 二、张先 1、生平: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 进士,先后作过嘉禾(今浙江嘉兴),永兴军(今陕西西安)通判等,官至都官郎中。有 《张子野词》。 2、张先酬唱词和题序,如《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木兰花·乙 卯吴兴寒食》。 3、张先词的影响 张先的词张先的词贴近日常生活,主要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他的词从两 个方面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一是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二是率 先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此后苏轼等人的词大量用题序表明创作的缘起、背景, 即是直接受张先的启发。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 吴梅《词学通论》:“子野上结晏欧之局,下开苏秦之先,在北宋诸家中适得其平。” 三、王安石 1、咏史怀古词:《桂枝香·金陵怀古》,上片写景,极写登高所见金陵壮丽的晚秋景 色,下片怀古,叙六朝之盛衰,伤时叹今,寄慨遥深,立意高远。全词风格豪健,写景 壮阔,笔力刚劲。《增修笺注草堂诗余·后集》卷上引杨湜《古今词话》云:“金陵怀古, 诸公寄词于《桂枝香》凡三十余首,独介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不觉叹息曰:‘此老乃 野狐精也!’” 2、影响
王安石的词王安石的词已脱离了晚唐五代以来柔情软调的固定轨道,而主要是抒发 自我的性情怀抱,并进一步由表现个体人生的感受开始向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反思,使 词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其表现功能已由应歌娱人转向言志自娱,标志着词风 正向诗风靠拢。王灼《碧鸡漫志》:“王荆公长短句不多,合绳墨处,自雍容奇特。”刘熙 载《艺概》:“王半山词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 第三节柳永 生平 柳永(987?-1053?)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 山市)人。生平大体可以1034年中进士分为前后两期。后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柳永性格浪漫多情、狂放不羁,喜混迹市井,结交乐人歌妓,浪迹江湖,青年时代 在汴京游学时,常出入于烟花柳巷,与伶工、乐伎相往来,这种生活影响了他创作。在 早年科考失意的情况下,他写道:“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后有人举荐他,仁宗说:且去填词。自此,他更加狂放不羁。他一生去过很多大都市 为瓦舍的妓女写过很多词。他的词深受欢迎,妓女得其词,身价十倍,而社会上他的词 也深受各阶层的喜爱他终生贫困潦倒,相传死后家无余资,是妓女们出资把他安葬的。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他的词在当时就传播广泛,达到“但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地步。 吴曾《能改斋词话》:“仁宗留意儒雅,务本理道,深斥浮艳虚薄之文。初,进士柳 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及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景祐元年方及第。后改名永,方 得磨勘转官。其词云:……”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亦有记载。:“皇祐中,老人星现 永应制撰词,意望厚恩。无何,始用“渐”字,终篇有‘太液波翻’之语。其间‘辰游 凤辇何处’,与仁庙挽词暗合,遂至忤旨。士大夫惜之。……”(《醉蓬莱》) 张舜民《画墁录》:“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庙,吏部不放改官。三变不能堪,诣政府。 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 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 二、对宋词的贡献 1、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 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2、用赋体创作。如《望海潮》(东南形胜) 3、铺叙与白描。柳永词在表现方法上创造性的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4、俚俗语言的运用。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形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的词充 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不仅生动活泼,而且使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 易于理解接受。 5、内容开拓
王安石的词王安石的词已脱离了晚唐五代以来柔情软调的固定轨道,而主要是抒发 自我的性情怀抱,并进一步由表现个体人生的感受开始向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反思,使 词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其表现功能已由应歌娱人转向言志自娱,标志着词风 正向诗风靠拢。王灼《碧鸡漫志》:“王荆公长短句不多,合绳墨处,自雍容奇特。”刘熙 载《艺概》:“王半山词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 第三节 柳永 一、生平 柳永(987?-1053?)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 山市)人。生平大体可以 1034 年中进士分为前后两期。后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柳永性格浪漫多情、狂放不羁,喜混迹市井,结交乐人歌妓,浪迹江湖,青年时代 在汴京游学时,常出入于烟花柳巷,与伶工、乐伎相往来,这种生活影响了他创作。在 早年科考失意的情况下,他写道:“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后有人举荐他,仁宗说:且去填词。自此,他更加狂放不羁。他一生去过很多大都市, 为瓦舍的妓女写过很多词。他的词深受欢迎,妓女得其词,身价十倍,而社会上他的词 也深受各阶层的喜爱他终生贫困潦倒,相传死后家无余资,是妓女们出资把他安葬的。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他的词在当时就传播广泛,达到“但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地步。 吴曾《能改斋词话》:“仁宗留意儒雅,务本理道,深斥浮艳虚薄之文。初,进士柳 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及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景祐元年方及第。后改名永,方 得磨勘转官。其词云:……”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亦有记载。:“皇祐中,老人星现, 永应制撰词,意望厚恩。无何,始用“渐”字,终篇有‘太液波翻’之语。其间‘辰游 凤辇何处’,与仁庙挽词暗合,遂至忤旨。士大夫惜之。……”(《醉蓬莱》) 张舜民《画墁录》:“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庙,吏部不放改官。三变不能堪,诣政府。 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 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 二、对宋词的贡献 1、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 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2、用赋体创作。如《望海潮》(东南形胜) 3、铺叙与白描。柳永词在表现方法上创造性的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4、俚俗语言的运用。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形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的词充 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不仅生动活泼,而且使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 易于理解接受。 5、内容开拓
市民情调的表现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 方向 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 化的市民生活情趣。具体表现为:一、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二、表 现了被遗弃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三、表现了下层妓女的不幸和他们从良的愿 望;四、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柳永不仅创造和发展了词调、词法,并在词的审美 趣味方面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发展,在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拓展。《乐章集》中六 十多首羁旅行役词,比较全面的展现出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 失意等复杂心态。 地位和影响 晁补之《评本朝乐章》:“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真唐人语,不减高处矣。”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沈公述,李景元,孔方平、处度叔侄,晁次膺,万俟雅言 皆有佳句,就雅言又绝出。然六人者源流皆从柳氏来,病在无韵。”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柳屯田《乐章集》为词家正体之一,又为金元已还乐语 所自出。” 第三章欧阳修和王安石的诗文 第一节欧阳修诗文 生平与创作 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清寒,但能刻苦学习。担任过中央和地方的多种官职。因刚 直敢言,屡遭贬谪。晩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曾积极参加“庆历新政”,主 张轻赋税,除积弊,实行宽简政治,是当时重要的政治人物。他也是宋代学术和文学开 一代风气的宗师,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中公认的领袖,在当时被誉为“今之韩愈”(苏轼 《居士集亭》)。欧阳修能“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宋史·本传》), 曾巩、王安石、三苏就是得欧阳修奖掖,显名于世,并接受他的影响,成为诗文革新运 动的中坚力量。 欧阳修在中国散文史上有崇高的地位,以其大量的创作实践,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 展。苏轼在《六一居士集叙》中称赞他:“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 (1)首先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无论是叙事还是议论,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 使散文的实用性质和审美性质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散文的叙事、议论、抒情功能也得到 了高度的有机融合。如早年所作《与高司谏书》、《朋党论》等
市民情调的表现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 方向 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 化的市民生活情趣。具体表现为:一、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二、表 现了被遗弃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三、表现了下层妓女的不幸和他们从良的愿 望;四、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柳永不仅创造和发展了词调、词法,并在词的审美 趣味方面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发展,在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拓展。《乐章集》中六 十多首羁旅行役词,比较全面的展现出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 失意等复杂心态。 三、地位和影响 晁补之《评本朝乐章》:“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真唐人语,不减高处矣。”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沈公述,李景元,孔方平、处度叔侄,晁次膺,万俟雅言, 皆有佳句,就雅言又绝出。然六人者源流皆从柳氏来,病在无韵。”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柳屯田《乐章集》为词家正体之一,又为金元已还乐语 所自出。” 第三章 欧阳修和王安石的诗文 第一节 欧阳修诗文 一、生平与创作 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清寒,但能刻苦学习。担任过中央和地方的多种官职。因刚 直敢言,屡遭贬谪。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曾积极参加“庆历新政”,主 张轻赋税,除积弊,实行宽简政治,是当时重要的政治人物。他也是宋代学术和文学开 一代风气的宗师,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中公认的领袖,在当时被誉为“今之韩愈”(苏轼 《居士集亭》)。欧阳修能“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宋史•本传》), 曾巩、王安石、三苏就是得欧阳修奖掖,显名于世,并接受他的影响,成为诗文革新运 动的中坚力量。 欧阳修在中国散文史上有崇高的地位,以其大量的创作实践,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 展。苏轼在《六一居士集叙》中称赞他:“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 (1)首先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无论是叙事还是议论,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 使散文的实用性质和审美性质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散文的叙事、议论、抒情功能也得到 了高度的有机融合。如早年所作《与高司谏书》、《朋党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