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回收过程图 。PP P4释放 av 1901 3501 0900 01500 图a P 0 P5释放 av 1901 03100 Po+ P4+ P 图b
空间回收过程图 0 1500 P0 0 0 900 P4 0 1901 3501 0 3100 P0+ P4 + P5 0 图a 图b av 1901 P1 P2 P3 P4 P5 P0 P4 释放 av P1 P2 P3 P4 P5 P0 P5释放
可变式分区 4.分配算法: a.最新适应算法( First-fit):空闲表按空闲块的物理起 始地址递增次序排列,分配时,从第一块依次査找, 找到第一块能容纳作业的空闲块就停止。 b.最佳适应算法( Best-fit:空闲表按空闲块的大小递 增次序排列,分配时,从第一块依次查找,找到第 块能容纳作业的空闲块就停止。 C.最差适应算法:将空闲块链表中不小于n且是链表中最 大空闲块的一部分分配给用户。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存储管理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存储管理 4. 分配算法: a. 最新适应算法(First-Fit):空闲表按空闲块的物理起 始地址递增次序排列,分配时,从第一块依次查找, 找到第一块能容纳作业的空闲块就停止。 b. 最佳适应算法(Best-Fit):空闲表按空闲块的大小递 增次序排列,分配时,从第一块依次查找,找到第一 块能容纳作业的空闲块就停止。 c. 最差适应算法:将空闲块链表中不小于n且是链表中最 大空闲块的一部分分配给用户。 二、可变式分区
二、可变式分区 5.性能分析 最新适应法通常适用于实现不能掌握运行时可能出现的分配情况 最佳适应法适用于请求分配内存大小范围较广的系统; 最差适应法每次都从内存中取最大的结点进行分配,从而使链表中 结点大小趋于均匀,适用于请求分配内存较均匀的系统; 从时间上比较 最新适应法分配时需查询空闲块链表,但回收时只要插入到表头即 可 最差适应法分配时不需查询链表,而回收时要将剩余部分插入链表 适当位置; 最佳适应法无论分配和回收,均需查找链表,最费时间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存储管理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存储管理 二、可变式分区 5. 性能分析 ▪ 最新适应法通常适用于实现不能掌握运行时可能出现的分配情况。 ▪ 最佳适应法适用于请求分配内存大小范围较广的系统; ▪ 最差适应法每次都从内存中取最大的结点进行分配,从而使链表中 结点大小趋于均匀,适用于请求分配内存较均匀的系统; ▪ 从时间上比较, ▪ 最新适应法分配时需查询空闲块链表,但回收时只要插入到表头即 可; ▪ 最差适应法分配时不需查询链表,而回收时要将剩余部分插入链表 适当位置; ▪ 最佳适应法无论分配和回收,均需查找链表,最费时间
9.2分区式分配方式 多重式分区 一个作业装入内存中多个不一定相邻的分区。 优点:灵活利用内存 缺点:碎片小了,但可能数量更多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存储管理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存储管理 三、多重式分区 一个作业装入内存中多个不一定相邻的分区。 优点:灵活利用内存; 缺点:碎片小了,但可能数量更多。 9.2 分区式分配方式
9.2分区式分配方式 四、可重定位式分区(紧缩分区) 1.思想:为了是分散的小的空闲区得到合理使用,把所有 的碎片拼接成一连续的空闲区。 2.实现:向一个方向移动已分配的作业,使那些零散的小 空闲区在另一方向连成一片 3.问题: a.地址项的修改—能够对作业重新定位; b.紧缩时机 回收时进行一每当作业结束,释放所占分区时 分配时进行——当新作业到来又没有能容纳的空闲区分配 时 4.性能:消除了碎片,提高了内存利用率;但花费了大量 的cpu时间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存储管理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存储管理 9.2 分区式分配方式 四、可重定位式分区(紧缩分区) 1. 思想:为了是分散的小的空闲区得到合理使用,把所有 的碎片拼接成一连续的空闲区。 2. 实现:向一个方向移动已分配的作业,使那些零散的小 空闲区在另一方向连成一片。 3. 问题: a. 地址项的修改---能够对作业重新定位; b. 紧缩时机: ▪ 回收时进行---每当作业结束,释放所占分区时; ▪ 分配时进行---当新作业到来又没有能容纳的空闲区分配 时; 4. 性能:消除了碎片,提高了内存利用率;但花费了大量 的cpu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