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总论✉ 表情、谈话的语气以及谈话的内容,可以推断出游客对该旅游项日是否满意,以及下一步 需要改进的内容,这就是思维。 注意、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等都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是为 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统称为认识 过程。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常常会伴随产生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等态度,这在心 理学上称为情感或情绪。 人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并产生一定的感受,而且还能根据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认识自觉地改造世界。人能够根据自己的认识确定行动目的,拟订计划和步骤,克服困 难,最终将计划付诸行动,这种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努力加以实现的心理过程就是意志 过程。 所有这些心理现象,即认识、情感、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这 三个心理过程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统一在一起的。 由于每个人的先天因素、受教育程度以及个人的实践经历各不相同,因此,每个人 的心理过程总是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于是就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并具体表现为 每个人具有不同的个性倾向性、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个性的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和性格)。如各人的兴趣倾向性、兴趣的广度、兴趣的中心、兴趣的稳定性 不同:各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不同;能力高低不同;在同一 种情境下,各人的反应不同。例如,当诗人看到一棵挺直的青松时,他会把这棵青松人 格化,会写出“青松赞”之类的诗歌;旅游者看到这棵青松时,会更多地注意它的外 形,在头脑中对比与自己以前所见的青松有何不同;而生物学家看到这棵青松时,则会 关注它生长的环境和它的生长特征。此外,各人的理想和信念,各人的情感体验的深浅 度、情感表现的强弱,以及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的大小也不相同。所有这些都是个性 的不同倾向和不同特点。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统称为个性心理或 人格。个性心理是一个人相对稳定、平衡的动态系统(见图0-1)。 ·认识过程一注意、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 心理 过程 ·情感过程一情绪、情感 心理 。意志过程一意志 现象 ·个性动力系统一—兴趣、爱好、需求、动机、价值观 。个性 心理 一·个性心理特征一气质、性格、能力 图0-1心理现象的构成 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研究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 程,研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的科学
旅游心理学 6 旅游心理是旅游者,旅游工作者和旅游地居民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有 的心理活动。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者,吸引物是旅游景区景点、旅游酒店、旅游服 务等,而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条件有旅游交通、旅游接待机构等。旅游者活动的外 在表现行为,是在主体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下产生和进行的。在两者的相 互作用中,心理因素是旅游者的内在因素,旅游者的心理特点、心理状态决定着其感 知到了哪些旅游条件,选择什么样的旅游活动内容和方式,同时还影响着旅游者在旅 游活动中的感受、体验的性质和程度。旅游吸引物的特点及建设、发展状况,对旅游 行为的激发、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及旅游心理感受、体验,直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因此,旅游心理学就是要对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从而发现旅游活动 中的心理规律。 综上所述,旅游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介于旅游学和心理学之间,并 有自己独立研究的边缘学科,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旅游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 一门分支学科,是以研究旅游活动中人们(包括旅游者、旅游工作者、旅游地居民) 的心理活动和旅游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为主的学科。它的起步与发展,一 方面是因为旅游的普及、旅游人数的激增和旅游业的兴旺: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相关学 科的研究成果。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它是一种人文现象、一种商业活动, 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行为、一种人生经历,旅游心理学为解剖这一复杂现象提供了一个 重要的视角。狭义的旅游心理学只研究旅游者即旅游行为主体的心理;广义的旅游心 理学则不仅研究旅游者的心理,而且研究旅游业的开发、经营与管理的心理依据。根 据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目前普遍认为旅游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 方面: (1)旅游者心理。其具体包括旅游知觉、旅游动机、旅游者的人格、旅游者的态度、 旅游者的情绪和情感及旅游审美心理。 (2)旅游服务心理。其具体包括导游与风景区服务心理、酒店服务心理、旅游交通服 务心理和旅游商品服务心理。 (3)旅游企业员工心理。其具体包括旅游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员工的心理保健、员工 劳动心理和旅游企业领导心理。 【相关链接0-2】 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三大流派 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即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华生创立的行为 主义心理学和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1.精神分析心理学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 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 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 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了意识和无意识,人的心 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认为三者发展平衡,就是健全人格,否则就会导致精 神疾病
总论 2.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主要观,点: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 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 使用内省法。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在 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最重要的问题不 在于各种各样的行为是由什么样的刺激引起的,而在于什么因素让已经出现的行为能够 巩固下来,形成习惯。他用大量实验证明,奖励能够“强化”已经出现的行为。 3.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主要观点:人本主义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动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自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罗杰斯主张人应 该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 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 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 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0.3.1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与主观性原则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心理现象也不例外。因此,研 究旅游心理学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对任何心理现象必须按照它的 本来面貌加以考察,必须在人的生活和活动中进行研究,这是因为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外部 事物的反应。所谓主观性原则,是指对任何心理现象还必须充分考虑作为主体的人的主观 作用,特定的心理现象往往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色彩,所以,在对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现象 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围绕该主体的经历背景、动机及个性倾向展开综合研究。根据客观 性的原则,在设计旅游心理学研究方法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设定一定的外部活动环境。在这种活动中,要突出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主题。 例如,研究旅游者的旅游偏好,就要根据研究的需要选定课题(如在经费和时间特定的前 提下你选择去哪些地方旅游),来具体确定旅游偏好研究的某项指标,通过旅游者行为活 动过程来考察和研究旅游者的旅游偏好。 (2)要有意识地控制外部条件。心理现象是受外部条件制约的。心理学的研究很大一 部分是要确定心理现象与外部条件的关系,旅游心理学也不例外:一定的心理现象依存于 一定的外部条件;一定的外部条件的变化会引起一定的心理现象的变化。控制和改变一定 的外部条件,可以探询外部条件与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的关系。 (3)要确定心理观察的生理指标。对心理现象的生理指标方面的研究,标志着从对心 理现象的描述发展到本质的说明。在许多心理现象的研究中,都要确定心理现象与生理变
女旅游心理学 化的关系,要说明在发生一定的心理现象时,会有什么样的生理变化,或者一定的生理变 化的产生会引起什么样心理现象的出现。所以,在研究某种旅游心理现象时,有时要记 录、观察生理的变化,使旅游心理现象的研究建立在客观的、科学的基础上。当然这相对 于难以控制的旅游者而言困难较大。 2)共同性与差异性原则 不同的旅游者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相同的因素,在研究中要注意发现那些具 有共同性和普遍性的心理因素。同时,由于每一个旅游者其生活背景、教育程度、思维方 式等各不相同,每一个旅游者又有着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因此,在研究中既要注 意共同性又要注意差异性。 3)稳定性与变化性原则 曾经有一句很流行的话,“不是我不懂,只是这世界变化太快”。的确,世界上的 任何事物都是处在永恒运动和不断变化之中,当然,人的心理也同样随着客观刺激物 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不仅如此,作为人的心理的物质基础一人的大脑,也是生命不 断进化发展的产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原则,以发展的眼光来进行旅游心 理学研究。 但是,每个人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心理特点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的,因此,当面对 外界环境的刺激时,个体的反应会表现为稳定的一贯性。例如,某位游客因为长期的习惯 和个人爱好选择了滑雪旅游项目,那么就有可能在今后冬季选择出游时继续表现出这种稳 定的倾向性。另外,人们的旅游需要、旅游动机在未得到满足和实现前是不会消失的,也 会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然而,每个人的心理状况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呈现不同的状态,因此,又会表现 出一定的变化性,如受个体心理环境、生理状况的影响而使个体动机强度、情绪的性质和 强度发生变化,由此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就是这种变化性的体现。比如,上例中的那位 游客因为今年冬天身体欠佳,加之心情郁闷,于是放弃了去外地滑雪旅游的打算。因此, 在研究旅游心理时要兼顾个体心理状况的稳定性和变化性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0.3.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旅游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中的人,他们生活在不 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之下,无一不打上了社会和文化的烙印。旅游活动表现出空间上 的流动性、时间上的短暂性与构成上的复杂性等特点。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新兴的 分支应用学科,其主要来自于心理学中已经非常成熟的研究方法,此外,社会学的知识和 研究方法也成为旅游心理学的重要知识和方法的来源。这些构成了旅游心理学科发展的先 天优势,其后天优势则是强大的社会实践需要。因此,旅游心理学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社 会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表现出了很强的实践 性,主要解决旅游实践活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故在旅游心理学的具体实践中,会从旅游 业的自身特点出发,有选择、有变化地使用这些研究方法。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始终具有多学科参与的特点。在不同学科参与的条件下形成了不 同的方法论体系。而不同的方法论体系都会提出关于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的不同基本 假设。目前,在旅游心理学研究中,实证主义、阐释主义和行为主义的研究范式最具影响 力(见表0-1)
总论 表0-1 旅游者心理研究的方法论与具体方法 研究方法论 主要观点假设 旅游业实践 研究方法 大量汲取认知心理学 强调人类的理性至高无旅游者被视为问题的解决者和决 的研究成果并依赖实 上,认为存在单一的客 策者。旅游者购买行为被看作一 验心理学研究成果。 观真理,可以用科学来 个理性的问题解决过程,并将该 研究方法主要来自自 发现。实证主义鼓励人过程分为收集信息、评估筛选 实证主义 然科学领域,包括实 关注客体的功能,运用购买和购买后行为等几个阶段。 positivism) 验方法、调查技术和 技术,把世界看成理性其重点在于如何形成购买决策、 观察方法。其研究结 的、有秩序的场所;具 在不同产品和品牌之间做出选 论是描述性和经验性 有可清晰界定的过去、 择。因此,被称为信息处理范式 的,并被推广应用于 现在和未来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aradigm) 较大规模的群体 研究方法主要是人类 认为现代社会中的科学阐释主义者认为:旅游者有时并 学方法、符号学方法 过度了,传统的实证主 不一定经过理性的购买决策过程 和深度访谈。由于研 义假设忽视了现实社会而购买产品,相反,他们却经常 究人员在访谈过程中 阐释主义 和文化的复杂性。强调为了获得情绪或情感上的某种体 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interpretivism】 消费者心理的主观性和验而购买产品。例如,旅游者为 因此阐释主义的研究 象征性,阐释主义的研消除厌恶感或得到新鲜感而转移 结论往往取决于特定 究重点在产品所提供的 品牌的购买行为就是寻求多样性 研究人员与旅游者之 情感利益或体验上 (variety-seeking)的购买决策 间的互动过程 旅游者在外部环境因素的刺激下 否定了对人类意识、情 直接产生购买行为的反应,而不 绪和情感等心理过程和 一定在经过了情感、认知和态度 行为主义 状态的研究,坚持只有 主要采用观察法、实 等理性的决策过程之后才采取购 behaviorism) 能被观察到的、可以客 验法 买行动。研究人员在分析旅游者 观记录和量化的行为才 行为时更强调通过营销工具或刺 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激手段直接影响旅游者的行为 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其研究方法往往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的特点,作 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的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具有这种特点。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 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个案法、调查法等。 1)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 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一种方法,或叫自然观察法。观察法应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研究 者不应去控制或改变有关条件,否则,被试者行为表现的客观性将受到影响。通过观察、 记录和分析,可以了解被观察者的行为反应特点,用以分析被观察者心理活动的规律,并 且还可以直接为刺激被观察者的行为反应提供策略选择的依据。 运用观察法,首先应有明确的目的,要制订研究计划,拟定详细的观察提纲。观察过 程中要敏锐捕捉各种现象,并准确、详细地记录下来,及时予以整理和分析,以便形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