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考试时间:6月12日上午9:00-11:00 攀枝花市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10页。试 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8分) 友情提示: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针砭(bian)告罄(qing)锲而不舍(qi) B、狼藉(j) 颗顼(xu) 鳞次栉比(zhi) C、剽悍(pio)炽热(zhi) 戛然而止(jid) D、菡萏(hon)谒见(ye) 压轴大戏(zhou)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攀枝花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闻对我们很感兴趣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次运动会开幕式。 提高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D、通过这次集中培训,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0多年来,世界各国数以万计的探险家不畏冰山阻挡,不畏风暴严寒,前仆后继地奔赴南极, 进行科学考察 B、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C、课文里的诗意童年令我们心驰神往。 D、“倡导全民读书,打造书香钢城”的活动在我市开展得如火如荼。 4、对下面这首诗解说或赏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A、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作者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 西晋著名诗人。“世外桃源”就出自其作品《桃花源记》
机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6 月 12 日上午 9∶00—11∶00] 攀枝花市 2010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2 页,第Ⅱ卷 3 至 10 页。试 卷共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18 分) 友情提示: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2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针砭.(biān) 告罄.(qìng) 锲.而不舍(qì) B、狼藉.(jí) 颛顼.(xū) 鳞次栉.比(zhì) C、剽.悍(piāo) 炽.热(zhì) 戛.然而止(jiá) D、菡.萏(hán) 谒.见(yè) 压轴.大戏(zhóu)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3 分) A、攀枝花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闻对我们很感兴趣。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次运动会开幕式。 C、提高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D、通过这次集中培训,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200 多年来,世界各国数以万计的探险家不畏冰山阻挡,不畏风暴严寒,前仆后继 ....地奔赴南极, 进行科学考察。 B、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不可思议 ....的神秘现象,正等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C、课文里的诗意童年令我们心驰神往 ....。 D、“倡导全民读书,打造书香钢城”的活动在我市开展得如火如荼 ....。 4、对下面这首诗解说或赏析不当..的一项是:(3 分)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A、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作者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 西晋著名诗人。“世外桃源”就出自其作品《桃花源记》
B、“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 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C、“带月荷锄归”,劳作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把锄头, 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D、“但使愿无违”中的“愿”蕴含着诗人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里失去自我,要隐居归耕,不与世 俗同流合污的志愿。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5—6题。(6分)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 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 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5、下列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3分) 邴原少孤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欲书可耳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童子苟有志苟富贵,无相忘 D、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6、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与“一冬之间”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无丝竹之乱耳 D、无怀氏之民欤
B、“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 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C、“带月荷锄归”,劳作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把锄头, 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D、“但使愿无违”中的“愿”蕴含着诗人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里失去自我,要隐居归耕,不与世 俗同流合污的志愿。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 5——6 题。(6 分)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 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 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5、下列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3 分) A、邴原少孤.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B、欲书.可耳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童子苟.有志 苟.富贵,无相忘 D、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6、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与“一冬之间”中的“之”字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3 分)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无丝竹之.乱耳 D、无怀氏之.民欤
机密★启用前[考试时间:6月12日上午9:00-11:00 攀枝花市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2分) 题号 五 总分 总分人 匚得分 友情提示: 1、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请用蓝黑墨水的钢笔或蓝黑笔芯的圆珠笔或中性笔将答案工整、清晰地写在试卷上 得分评卷人 三、(24分) 7、将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句3分)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 (2)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 古诗(词)文默写。(8分,每空1分,10题选作8题) (1)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问渠哪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3)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4)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7)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衔远山,吞长江 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9)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10)无限山河泪 (夏完淳《别云间》) 9、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滋滋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搏。” 改为 改为 0、某某学校校园文化墙上写了一首诗:(2分,每题1分)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机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6 月 12 日上午 9∶00—11∶00] 攀枝花市 2010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 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02 分) 题号 三 四 五 总分 总分人 (一) (二) 得分 友情提示: 1、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请用蓝黑墨水的钢笔或蓝黑笔芯的圆珠笔或中性笔将答案工整、清晰地写在试卷上。 三、(24 分) 7、将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每句 3 分)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 (2)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 8、古诗(词)文默写。(8分,每空 1 分,10 题选作 8 题) (1)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问渠哪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3)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4)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5)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7)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衔远山,吞长江, ,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9)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10)无限山河泪, 。(夏完淳《别云间》) 9、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 分)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滋滋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搏。” 改为 改为 10、某某学校校园文化墙上写了一首诗:(2 分,每题 1 分)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得分 评卷人
请仔细阅读这首诗,完成下列两题 (1)指出这首诗所歌咏的人物 (2)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与这个人物有关的故事或典故。(不超过10个字) 11、下面是以绿色为主色调的“2010上海世博会”会徽标识,请从构形或主色调角度说明该标识的其 中一个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3分) EXPO SHANGHAI CHINA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 四、现代文阅读。(28分) 得分评卷人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6小题。(12分) ①常人的眼睛能感知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识别红、橙、黄、绿、蓝、靛、紫,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 过渡色,总共约有60种。那么,动物的感色能力又如何呢?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 ②研究证实,大多数哺乳动物是色盲。如牛、羊、马、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在它们眼 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如同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 ③西班牙斗牛场上,斗牛士用红色的斗篷向公牛挑战,人们原以为是红色激怒了它。其实因为斗篷在 公牛眼前不断摇晃,使它受到烦扰而发怒,如果换上别种颜色的斗篷,公牛也会出现同样的反应 ④狗不能分辨颜色,它看景物就像一张黑白照片。狗追捕猎物除了靠四条腿外,主要靠嗅觉和听觉 ⑤我们人类的“近亲”猿猴也是色盲,过着平淡无奇的灰色生活。田鼠、家鼠、黄鼠、花鼠、松鼠、 草原犬等也不能分辨颜色。长颈鹿能分辨黄色、绿色和橘黄色。鹿对灰色的识别力最强。有趣的是,斑马 虽然是色盲,它却能利用色彩来保护自己。斑马和其他动物混在一起吃草,黑白条可以引起注意,因为在 出现危险时,只要领头马一动,所有斑马会迅速逃走。当斑马奔跑时,黑白两色条纹的晃动使得捕食动物 难以快速测定距离,斑马便可以安全逃脱。 ⑥鸟类则不然。除了某些过惯了夜生活的鸟类,如猫头鹰等,因为视网膜中没有锥状细胞,无法辨色
请仔细阅读这首诗,完成下列两题。 (1)指出这首诗所歌咏的人物。 (2)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与这个人物有关的故事或典故。(不超过 10 个字) 11、下面是以绿色为主色调的“2010 上海世博会”会徽标识,请从构形或主色调角度说明该标识的其 中一个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80 字。(3 分)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会徽 四、现代文阅读。(28 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2—16 小题。(12 分) ①常人的眼睛能感知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识别红、橙、黄、绿、蓝、靛、紫,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 过渡色,总共约有 60 种。那么,动物的感色能力又如何呢?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 ②研究证实,大多数 ...哺乳动物是色盲。如牛、羊、马、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在它们眼 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如同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 ③西班牙斗牛场上,斗牛士用红色的斗篷向公牛挑战,人们原以为是红色激怒了它。其实因为斗篷在 公牛眼前不断摇晃,使它受到烦扰而发怒,如果换上别种颜色的斗篷,公牛也会出现同样的反应。 ④狗不能分辨颜色,它看景物就像一张黑白照片。狗追捕猎物除了靠四条腿外,主要靠嗅觉和听觉。 ⑤我们人类的“近亲”猿猴也是色盲,过着平淡无奇的灰色生活。田鼠、家鼠、黄鼠、花鼠、松鼠、 草原犬等也不能分辨颜色。长颈鹿能分辨黄色、绿色和橘黄色。鹿对灰色的识别力最强。有趣的是,斑马 虽然是色盲,它却能利用色彩来保护自己。斑马和其他动物混在一起吃草,黑白条可以引起注意,因为在 出现危险时,只要领头马一动,所有斑马会迅速逃走。当斑马奔跑时,黑白两色条纹的晃动使得捕食动物 难以快速测定距离,斑马便可以安全逃脱。 ⑥鸟类则不然。除了某些过惯了夜生活的鸟类,如猫头鹰等,因为视网膜中没有锥状细胞,无法辨色 得分 评卷人
以外,许多飞禽都有色的感觉。鸟在高空飞行需要找到降落的地方,颜色会帮助它们判断距离和形状,这 样它们就能够抓住在空中飞行的虫子,能够在树枝上轻轻降落。鸟类的辨色能力也有利于它们寻找配偶 雄鸟常用艳丽的羽毛吸引异性。试想,如果它们感受不到颜色,那雄鸟还有什么魅力呢? ⑦多数水生动物都具有辨色能力。鲈鱼能感知颜色,生物学家用染成红色的幼虫喂它们,待其习惯以 后,改用红色羊毛喂它们,鲈鱼竟然照吃不误。龙虾、小虾以及爬行动物里的甲鱼、乌龟和蜥蜴等,也都 有色的感觉力 ⑧昆虫虽然属低等动物,但是它们的辨色能力比哺乳动物高明。据悉,蜻蜓对色的视觉感最佳,其次 是蝴蝶和飞蛾。苍蝇和蚊子也能看见颜色。家蝇最讨厌蓝色,因而不愿接近蓝色的门窗、帐幔。蚊子能够 辨别黄色、蓝色和黑色,并且偏爱黑色。勤劳的小蜜蜂生活在万紫千红的花丛中,却是红色盲,红色和黑 色在蜜蜂眼里没有什么区别。蜜蜂能分辨青、黄、蓝三种颜色,但橙、黄、绿在它们看来是一样的,它们 也搞不清楚蓝与紫有何不同。可是,蜜蜂能看见人所看不见的紫外线,并能把紫外线和各种深浅不同的白 色和灰色准确地区别开来。 12、本文说明的对象是 说明顺序是 。(2分) 13、用“∥”给②一一⑧段分层。(3分) ②③④⑤⑥⑦⑧ 14、②段中加点字“大多数”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5、从⑥段看,鸟的辨色能力有何作用?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2分) 16、③段说明了什么生活现象?(2分) 得分|评卷人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16分) 草屋的声音(有改动) 赵伟平 ①《史记》里说虞舜戴着斗笠披着衣衫精心修筑的是草屋,杜甫吟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茅 屋本质上也是草屋 ②上世纪70年代那些移民迁移到刚刚围塘还泛着盐渍的土地上,开始“筑巢”。这建造的方式实在是 太简单了,几根竹木扎起来,屋面是铺展均匀的一東束的稻草,屋墙是缚住竹竿的一扇扇稻草。源于土地 的稻草裹掖着屋子,阳光下金灿灿的。抬头望着齐厚齐厚的稻草屋檐,会有一种知足的温煦掠过 ③小时候,不知是听母亲还是其他乡人说过这句话:“只有懒的人,没有懒的田。”其实,海边的田地 即使不懒也够坑人的。芦苇根、柳丝藤草之类像一张网罩着地面,盘根错节,密密匝匝,成群地疯长,种 地人垦植庄稼往往会如游击战、拉锯战一样地与它们争斗。然而,最终也是那些芦苇一样坚韧的人征服了 草屋后的一片片土地,春天一来拼起一幅嫩绿的画景。夏天绿得更深、更翠,像湖,像海,碧波欣欣。几 把闪电,几度雷鸣,几经风雨,青黄相融,一幅幅逼真的水彩,当之无愧。秋色染过了又一幅金色的秋景 图,慢慢向田野走来了。收获完最后一片庄稼,草屋的灯光亮了,里面的主人抹一把额头上发亮的汗珠 洗一洗长满老茧的双手,便从门缝里传出几声纯朴而又憨厚的笑声 ④草屋是温馨的。但草屋有时会经历一些惊险的无奈和战栗。常常在汛期的时段里,村口的防汛喇叭
以外,许多飞禽都有色的感觉。鸟在高空飞行需要找到降落的地方,颜色会帮助它们判断距离和形状,这 样它们就能够抓住在空中飞行的虫子,能够在树枝上轻轻降落。鸟类的辨色能力也有利于它们寻找配偶。 雄鸟常用艳丽的羽毛吸引异性。试想,如果它们感受不到颜色,那雄鸟还有什么魅力呢? ⑦多数水生动物都具有辨色能力。鲈鱼能感知颜色,生物学家用染成红色的幼虫喂它们,待其习惯以 后,改用红色羊毛喂它们,鲈鱼竟然照吃不误。龙虾、小虾以及爬行动物里的甲鱼、乌龟和蜥蜴等,也都 有色的感觉力。 ⑧昆虫虽然属低等动物,但是它们的辨色能力比哺乳动物高明。据悉,蜻蜓对色的视觉感最佳,其次 是蝴蝶和飞蛾。苍蝇和蚊子也能看见颜色。家蝇最讨厌蓝色,因而不愿接近蓝色的门窗、帐幔。蚊子能够 辨别黄色、蓝色和黑色,并且偏爱黑色。勤劳的小蜜蜂生活在万紫千红的花丛中,却是红色盲,红色和黑 色在蜜蜂眼里没有什么区别。蜜蜂能分辨青、黄、蓝三种颜色,但橙、黄、绿在它们看来是一样的,它们 也搞不清楚蓝与紫有何不同。可是,蜜蜂能看见人所看不见的紫外线,并能把紫外线和各种深浅不同的白 色和灰色准确地区别开来。 12、本文说明的对象是 ,说明顺序是 。(2 分) 13、用“∥”给②——⑧段分层。(3 分)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14、②段中加点字“大多数 ...”能否去掉,为什么?(3 分) 15、从⑥段看,鸟的辨色能力有何作用?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2 分) 16、③段说明了什么生活现象?(2 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7—21 题。(16 分) 草屋的声音(有改动) 赵伟平 ①《史记》里说虞舜戴着斗笠披着衣衫精心修筑的是草屋,杜甫吟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茅 屋本质上也是草屋。 ②上世纪 70 年代那些移民迁移到刚刚围塘还泛着盐渍的土地上,开始“筑巢”。这建造的方式实在是 太简单了,几根竹木扎起来,屋面是铺展均匀的一束束的稻草,屋墙是缚住竹竿的一扇扇稻草。源于土地 的稻草裹掖着屋子,阳光下金灿灿的。抬头望着齐厚齐厚的稻草屋檐,会有一种知足的温煦掠过。 ③小时候,不知是听母亲还是其他乡人说过这句话:“只有懒的人,没有懒的田。”其实,海边的田地 即使不懒也够坑人的。芦苇根、柳丝藤草之类像一张网罩着地面,盘根错节,密密匝匝,成群地疯长,种 地人垦植庄稼往往会如游击战、拉锯战一样地与它们争斗。然而,最终也是那些芦苇一样坚韧的人征服了 草屋后的一片片土地,春天一来拼起一幅嫩绿的画景。夏天绿得更深、更翠,像湖,像海,碧波欣欣。几 把闪电,几度雷鸣,几经风雨,青黄相融,一幅幅逼真的水彩,当之无愧。秋色染过了又一幅金色的秋景 图,慢慢向田野走来了。收获完最后一片庄稼,草屋的灯光亮了,里面的主人抹一把额头上发亮的汗珠, 洗一洗长满老茧的双手,便从门缝里传出几声纯朴而又憨厚的笑声。 ④草屋是温馨的。但草屋有时会经历一些惊险的无奈和战栗。常常在汛期的时段里,村口的防汛喇叭 得分 评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