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金陵中学2013届高三5月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2013.5 语文I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付梓/渣滓 造诣/粗糙 诚挚/风驰电掣 胸膛/瞠目 结舌 B.掣肘/付度 真谛/不啻 沐浴/怵目惊心 猝发 /鞠躬尽瘁 C.痤疮/座位 绽放/淀粉 蹙额/一蹴而就 揶揄 /瑕不掩瑜 D.咫尺/炽热 腼腆/酩酊 箴言/日臻完美 琉璃/钟灵 毓秀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广大青年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 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用青春谱写壮丽的梦想。 B.我国要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作用,逐步完善网络举报査办、受理和信息发布机 制,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规范有序的网络环境 C.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以来,省级电视台卫视频道通过自査自纠,大量 医药类广告专题片以及健康资讯节目、栏目停播了。 D.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日前经国务院同意获国家批复,这是江苏继沿海 地区发展规划后又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 3.请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三个词语概括出丹麦是如何保护地下水资源的。(不 超过15个字)(5分) 由于丹麦的饮用水全部来自地下水,所以政府非常重视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工作,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保护地下水资源;并在全国设立了7个监测中心,对责任区内 的地下水每两周检测一次,相关数据都会在丹麦地质调查网公布,以便民众及时 获得当地水资源信息。 丹麦地下水资源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海水渗入和农业污染。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引导农民科学施肥,30年来地下水质明显提高。万一水井被污染,水厂会 对污染水进行阻隔。如果是企业排污导致,那么该企业将面临巨额处罚;如因海 水渗入污染,水井会立即封存,因为水质可能需要上百年才能改善 答 4.下面是学校古诗文朗诵大赛节目单的部分内容。请为节目主持人写出两处节目 之间的衔接词。(至少运用两种修辞)(不超过60个字)(4分) 6.《师说》(韩愈) 朗诵者高 二(3)李小强 7.《蜀道难》(李白)……… ……朗诵者高 (9)莫雪 8.《赤壁赋》(苏轼) ………………朗诵者高 三(6)童娴静
江苏省海安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金陵中学 2013 届高三 5 月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 2013.5 语 文 Ⅰ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付梓/渣滓 造诣/粗糙 诚挚/风驰电掣 胸膛/瞠目 结舌 B.掣肘/忖度 真谛/不啻 沐浴/怵目惊心 猝发 /鞠躬尽瘁 C.痤疮/座位 绽放/淀粉 蹙额/一蹴而就 揶揄 /瑕不掩瑜 D.咫尺/炽热 腼腆/酩酊 箴言/日臻完美 琉璃/钟灵 毓秀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 A.广大青年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 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用青春谱写壮丽的梦想。 B.我国要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作用,逐步完善网络举报查办、受理和信息发布机 制,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规范有序的网络环境。 C.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以来,省级电视台卫视频道通过自查自纠,大量 医药类广告专题片以及健康资讯节目、栏目停播了。 D.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日前经国务院同意获国家批复,这是江苏继沿海 地区发展规划后又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 3.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三个词语概括出丹麦是如何保护地下水资源的。(不 超过 15 个字)(5 分) 由于丹麦的饮用水全部来自地下水,所以政府非常重视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工作,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保护地下水资源;并在全国设立了 7 个监测中心,对责任区内 的地下水每两周检测一次,相关数据都会在丹麦地质调查网公布,以便民众及时 获得当地水资源信息。 丹麦地下水资源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海水渗入和农业污染。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引导农民科学施肥,30 年来地下水质明显提高。万一水井被污染,水厂会 对污染水进行阻隔。如果是企业排污导致,那么该企业将面临巨额处罚;如因海 水渗入污染,水井会立即封存,因为水质可能需要上百年才能改善。 答: 4.下面是学校古诗文朗诵大赛节目单的部分内容。请为节目主持人写出两处节目 之间的衔接词。(至少运用两种修辞)(不超过 60 个字)(4 分) …… 6.《师说》(韩愈)……………………………………………朗诵者 高 二(3)李小强 7.《蜀道难》(李白)…………………………………………朗诵者 高 一(9)莫 雪 8.《赤壁赋》(苏轼)…………………………………………朗诵者 高 三(6)童娴静
(1) 请听高一(9)莫雪同学的诗朗诵《蜀道难》 (2) 请欣赏高三(6)童娴静同学带来的《赤壁赋》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唐故歙州刺史邢君墓志 唐·杜牧 亡友邢涣思讳群。牧大和初举进士第,于东都一面涣思,私自约曰:“邢 君可友。”后六年,牧于宜州事吏部沈公,涣思于京口事王并州,俱为幕府吏 二府相去三百里,日夕闻涣思饮助并州,钜细合宜。后一年,某奉沈公命,北 渡扬州聘丞相牛公,往来留京口。并州峭重,入幕多贤士,京口繁要,游客所 聚,易生讥议,并州行事有不合理,言者不入,涣思必能夺之。同舍以为智, 不以为颛;并州以为贤,不以为僭侵;游客贤不肖,不能私谕议以一辞。公事 宴欢,涣思口未言,足未至,缺若不圆。某曰:“往年私约邢君可友,今真可 友也 卢丞相商镇京口,涣思复以大理评事应府命。今吏部侍郎孔温业自中书舍 人以重名为御史中丞,某以补阙为贺客,孔吏部曰:“中丞得以御史为重轻 补阙宜以所知相告。”某以涣思言,中丞曰:“我不素知,愿闻其为人。”某 具以京口所见对。后旬日,诏下为监察御史。 会昌五年,涣思由户部员外郎出为处州。时某守黄州,岁满转池州,与京 师人事高阔,四五年矣,闻涣思出,大喜曰:“涣思果不容于会昌中,不辱置 御史举矣。”涣思罢处州,授歙州,某自池转睦,歙州相去直西东三百里,问 来人曰:“邢君何以为治?”曰:“急于東缚黠夷。冗事弊政,不以久远,必 务尽根本。”某曰:“邢君去缙云日,稚老泣送于路,用此术也。”复问:“闲 日何为?”曰:“时饮酒高歌极欢。”某曰:“邢君不喜酒,今时饮酒且歌 是不以用繁虑而不快于守郡也?”复问曰:“日食几何?”曰:“嗜彘肉,日 再食。”某凡三致专书,曰:“《本草》言是肉能闭血脉,弱筋骨,壮风气, 嗜之者必病风。”数月,涣思正握管,两手反去背,仆于地,竞日乃识人,果 以风疾废。舟东下,次于睦,两扶相见,言涩不能拜。语及家事,曰:“为官 俸钱,事骨肉亲友,随手皆尽。盖壮未期病,病未期死,今病必死,未死得至 洛,幸矣,妻儿不能知矣 大中三年六月八日,卒于东都思恭里,年五十。 《樊川文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日夕闻涣思伙助并州 飲:帮 B.急于束缚黠 夷 黠:狡猾 C.言涩不能 拜 涩:苦涩
…… (1) 。请听高一(9)莫雪同学的诗朗诵《蜀道难》。 (2) 。请欣赏高三(6)童娴静同学带来的《赤壁赋》。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唐故歙州刺史邢君墓志 唐•杜牧 亡友邢涣思讳群。牧大和初举进士第,于东都一面涣思,私自约曰:“邢 君可友。”后六年,牧于宣州事吏部沈公,涣思于京口事王并州,俱为幕府吏。 二府相去三百里,日夕闻涣思佽助并州,钜细合宜。后一年,某奉沈公命,北 渡扬州聘丞相牛公,往来留京口。并州峭重,入幕多贤士,京口繁要,游客所 聚,易生讥议,并州行事有不合理,言者不入,涣思必能夺之。同舍以为智, 不以为颛;并州以为贤,不以为僭侵;游客贤不肖,不能私谕议以一辞。公事 宴欢,涣思口未言,足未至,缺若不圆。某曰:“往年私约邢君可友,今真可 友也。” 卢丞相商镇京口,涣思复以大理评事应府命。今吏部侍郎孔温业自中书舍 人以重名为御史中丞,某以补阙为贺客,孔吏部曰:“中丞得以御史为重轻, 补阙宜以所知相告。”某以涣思言,中丞曰:“我不素知,愿闻其为人。”某 具以京口所见对。后旬日,诏下为监察御史。 会昌五年,涣思由户部员外郎出为处州。时某守黄州,岁满转池州,与京 师人事离阔,四五年矣,闻涣思出,大喜曰:“涣思果不容于会昌中,不辱吾 御史举矣。”涣思罢处州,授歙州,某自池转睦,歙州相去直西东三百里,问 来人曰:“邢君何以为治?”曰:“急于束缚黠夷。冗事弊政,不以久远,必 务尽根本。”某曰:“邢君去缙云日,稚老泣送于路,用此术也。”复问:“闲 日何为?”曰:“时饮酒高歌极欢。”某曰:“邢君不喜酒,今时饮酒且歌, 是不以用繁虑而不快于守郡也?”复问曰:“日食几何?”曰:“嗜彘肉,日 再食。”某凡三致专书,曰:“《本草》言是肉能闭血脉,弱筋骨,壮风气, 嗜之者必病风。”数月,涣思正握管,两手反去背,仆于地,竟日乃识人,果 以风疾废。舟东下,次于睦,两扶相见,言涩不能拜。语及家事,曰:“为官 俸钱,事骨肉亲友,随手皆尽。盖壮未期病,病未期死,今病必死,未死得至 洛,幸矣,妻儿不能知矣。” 大中三年六月八日,卒于东都思恭里,年五十。 ──《樊川文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3 分) A.日夕闻涣思佽助并州 佽:帮 助 B.急于束缚黠 夷 黠:狡猾 C.言涩不能 拜 涩:苦涩
D盖壮未期 病 期:料想 6.下列句子中,全都说明邢涣思“可友”的一组是()(3分) ①北渡扬州聘丞相牛公②并州以为贤,不以为僭侵③公事宴欢,涣思口 未言,足未至,缺若不圆④后旬日,诏下为监察御史⑤急于束缚黠夷⑥ 为官俸钱,事骨肉亲友,随手皆尽 A.④⑤⑥ B.①②⑤ ④ D.②③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洛阳一见邢涣思就认为是个可以做朋友的人,后来作者在宜州侍奉吏 部沈公,邢涣思在京口侍奉王并州,都担任幕府中的小吏,相同的际遇使得他 们终于成了好朋友。 B.京口繁华且地处要道,是商旅聚集的地方,王并州在那里任职,为人严厉, 办事不合理的时候,一般听不进他幕府里诸多贤士的话,只有邢涣思是个例外 C.孔温业在任御史中丞时,叫作者把所了解的人才推荐给他,作者推荐了邢涣 思,并详细地把自己在京口知道的邢涣思的事告诉了他,没几天,朝廷就任命 邢涣思为监察御史。 D作者知道邢涣思一天吃两顿猪肉后,多次专门写信拿《神农本草经》上的话 提醒他,说这种肉会让血脉不通,筋骨衰弱,加重风气病的症状,可见二人交 情之深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游客贤不肖,不能私谕议以一辞。(3分) 答 (2)涣思果不容于会昌中,不辱吾御史举矣。(3分) (3)邢君不喜酒,今时饮酒且歌,是不以用繁虑而不快于守郡也?(4分) 答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念奴娇 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甥待月。有客孙彦立者,善吹笛,有名酒酌之。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 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釅騄?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注:此词写于作者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 (1)开头三句,作者描写雨后开阔的远景,用语十分传神。请从“净”“染” 中任选一词,作简要赏析。(2分)
D.盖壮未期 病 期:料想 6.下列句子中,全都说明邢涣思“可友”的一组是( ) (3 分) ①北渡扬州聘丞相牛公 ②并州以为贤,不以为僭侵 ③公事宴欢,涣思口 未言,足未至,缺若不圆 ④后旬日,诏下为监察御史 ⑤急于束缚黠夷 ⑥ 为官俸钱,事骨肉亲友,随手皆尽 A.④⑤⑥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作者在洛阳一见邢涣思就认为是个可以做朋友的人,后来作者在宣州侍奉吏 部沈公,邢涣思在京口侍奉王并州,都担任幕府中的小吏,相同的际遇使得他 们终于成了好朋友。 B.京口繁华且地处要道,是商旅聚集的地方,王并州在那里任职,为人严厉, 办事不合理的时候,一般听不进他幕府里诸多贤士的话,只有邢涣思是个例外。 C.孔温业在任御史中丞时,叫作者把所了解的人才推荐给他,作者推荐了邢涣 思,并详细地把自己在京口知道的邢涣思的事告诉了他,没几天,朝廷就任命 邢涣思为监察御史。 D.作者知道邢涣思一天吃两顿猪肉后,多次专门写信拿《神农本草经》上的话 提醒他,说这种肉会让血脉不通,筋骨衰弱,加重风气病的症状,可见二人交 情之深。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游客贤不肖,不能私谕议以一辞。(3 分) 答: (2)涣思果不容于会昌中,不辱吾御史举矣。(3 分) 答: (3)邢君不喜酒,今时饮酒且歌,是不以用繁虑而不快于守郡也?(4 分) 答: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念奴娇 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甥待月。有客孙彦立者,善吹笛,有名酒酌之。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 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注: 此词写于作者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 (1)开头三句,作者描写雨后开阔的远景,用语十分传神。请从“净”“染” 中任选一词,作简要赏析。(2 分)
(2)上阕词人是怎样从主观上极写月色之美和自得其乐的骚人雅兴的,请作简 要赏析。(4分) 答 (3)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2) 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3) ,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4)秦人不暇自哀, (杜牧《阿房宫赋》) (5)锦帽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 出猎》) (6)自非亭午夜分, (郦道元《三峡》) (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 用之所 趋异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8)寄意寒星荃不察, (鲁迅《自题小 像》)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太朴山 许俊文 越是名山,越懒得去,委实是我的气场太小,又害怕喧闹,故而敬而远之。相反, 些名不见经传的山,倒像走亲戚似的,一去再去 太朴山就是其 我不清楚山名的来历,太朴,也许就是大朴吧?大朴之物,必存大美焉,人工 不可为,应是天造地设,又不曾被人染过指的。 太朴山好,不仅仅止于名字。山上山下,沟沟壑壑,我所见到的,无非是一些石 头、树木、溪水。然而,当它们被我的目光和心灵摄取之后,觉得那石、那树、 那水是太朴山所独有的;你若把它们换一个地方,哪怕稍微挪动一下,就不是原 来的味道了。这使我想起城市里那些移栽的树,虽然它们还保持着树木的基本形 态,但已然是另一层意义的树了。我就干过一件蠢事。三年前去太朴时,看中了 株紫色杜鹃,实在割舍不下,就将其挖回栽在花盆里。次年春天,花是开了, 却显然没有它在山野开得那么浑朴自然,那么耐人寻味。个中原因我虽弄不清楚,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染指了。你想想,那株原生态的杜鹃,吐纳的是太朴山的 浑沦之气,而当它一旦脱离了那样的气场,即使活着,那也是苟活
答: (2)上阕词人是怎样从主观上极写月色之美和自得其乐的骚人雅兴的,请作简 要赏析。(4 分) 答: (3)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 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2) ,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3) ,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4)秦人不暇自哀, 。(杜牧《阿房宫赋》) (5)锦帽貂裘, 。(苏轼《江城子 密州 出猎》) (6)自非亭午夜分, 。(郦道元《三峡》) (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 ,用之所 趋异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8)寄意寒星荃不察, 。(鲁迅《自题小 像》)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太 朴 山 许俊文 越是名山,越懒得去,委实是我的气场太小,又害怕喧闹,故而敬而远之。相反, 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山,倒像走亲戚似的,一去再去。 太朴山就是其一。 我不清楚山名的来历,太朴,也许就是大朴吧?大朴之物,必存大美焉,人工 不可为,应是天造地设,又不曾被人染过指的。 太朴山好,不仅仅止于名字。山上山下,沟沟壑壑,我所见到的,无非是一些石 头、树木、溪水。然而,当它们被我的目光和心灵摄取之后,觉得那石、那树、 那水是太朴山所独有的;你若把它们换一个地方,哪怕稍微挪动一下,就不是原 来的味道了。这使我想起城市里那些移栽的树,虽然它们还保持着树木的基本形 态,但已然是另一层意义的树了。我就干过一件蠢事。三年前去太朴时,看中了 一株紫色杜鹃,实在割舍不下,就将其挖回栽在花盆里。次年春天,花是开了, 却显然没有它在山野开得那么浑朴自然,那么耐人寻味。个中原因我虽弄不清楚,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染指了。你想想,那株原生态的杜鹃,吐纳的是太朴山的 浑沦之气,而当它一旦脱离了那样的气场,即使活着,那也是苟活
我避名山而亲太朴,似与那里的石头有关。太朴山虽与江南佛教名山九华山粘粘 连连,暗通气脉,但此山的石头却与九华山迥异,一个黑硬、粗砺、峥嵘,构成 座名山的体量和气质:一个圆融、苍润、拙朴,成全了太朴山的简淡与空灵 我说它简淡,是因为那些经岁月打磨的石头,已经熄灭了欲望,磨平了棱角 们扁也好,圆也好,都遵循着大道从简、返璞归真的夲理,虽栖居幽壑,这里几 那里几坨,或坐,或立,或倚,或躺,但姿态和表情都是安详、静谧的,仿 佛阅尽云雨风霜的智者,只存一抹淡定在胸。石与石,有的则爱独处,长久地沉 溺于冥思,仿如世外高人,任你千呼万唤,任你春光撩人,它一点都不为所动 有的则喜群聚,呼朋唤友,你倚我靠,甚至石上叠石,看上去亲密无间,却又谐 者自谐,憨者自憨,不像我们人类,聚在一起总是彼此攻讦,相互挤兑,凭空生 出许多是非来,想收拾都难 多石的太朴山,对树木的生长是一种严酷的限定。然而,恰恰是这种限定,给了 树木以意想不到的勇气。盘桓于太朴山中,我没有见到像模像样的大树,更不用 说参天了,但你并不能因此而漠视那些树木的精神高度,它们的身躯可以不伟岸 可它们的根脉却表现出罕见的骁勇和顽强 好山必有好水。太朴山的水是一种精灵的化身,有了它,一座山的气脉就被打通 了。我曾缘着一条且歌且舞的溪流寻找过它的源头。那清溪,用九曲十八弯是难 以言状的,它既像一条青蛇扭动着柔软的身躯,时而没入榛莽,时而又从石缝中 蹿出;又似一道白色的闪电,从悬崖上跌落,迅疾划过细长的石槽 总之, 要想目睹它的完整形态,那是不可能的。大自然就是这样,它会把一些细节隐藏 起来,让你在寻寻觅觅中悟道参禅,还心灵一份安静。 想人生在世,杂色浊目,乱象迷心,变化着种种的感觉,究竟能在我们的记忆里 保存多久,谁也无法把握。但是,眼过、心过、情过之后,总会有一些东西留下 来,让我们慢慢品味。 譬如太朴山。 11.文章写太朴山,为什么从名山写起?(3分) 答 12.文中写到哪些方面的对比?请简要分析这样写法的好处。(6分) 答 13.请简要赏析第五节中画线的句子。(5分) 答 14.“眼过、心过、情过之后,总会有一些东西留下来,让我们慢慢品味。”作 者从太朴山品味出了什么,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6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我避名山而亲太朴,似与那里的石头有关。太朴山虽与江南佛教名山九华山粘粘 连连,暗通气脉,但此山的石头却与九华山迥异,一个黑硬、粗砺、峥嵘,构成 一座名山的体量和气质;一个圆融、苍润、拙朴,成全了太朴山的简淡与空灵。 我说它简淡,是因为那些经岁月打磨的石头,已经熄灭了欲望,磨平了棱角,它 们扁也好,圆也好,都遵循着大道从简、返璞归真的至理,虽栖居幽壑,这里几 尊,那里几坨,或坐,或立,或倚,或躺,但姿态和表情都是安详、静谧的,仿 佛阅尽云雨风霜的智者,只存一抹淡定在胸。石与石,有的则爱独处,长久地沉 溺于冥思,仿如世外高人,任你千呼万唤,任你春光撩人,它一点都不为所动; 有的则喜群聚,呼朋唤友,你倚我靠,甚至石上叠石,看上去亲密无间,却又谐 者自谐,憨者自憨,不像我们人类,聚在一起总是彼此攻讦,相互挤兑,凭空生 出许多是非来,想收拾都难。 多石的太朴山,对树木的生长是一种严酷的限定。然而,恰恰是这种限定,给了 树木以意想不到的勇气。盘桓于太朴山中,我没有见到像模像样的大树,更不用 说参天了,但你并不能因此而漠视那些树木的精神高度,它们的身躯可以不伟岸, 可它们的根脉却表现出罕见的骁勇和顽强。 好山必有好水。太朴山的水是一种精灵的化身,有了它,一座山的气脉就被打通 了。我曾缘着一条且歌且舞的溪流寻找过它的源头。那清溪,用九曲十八弯是难 以言状的,它既像一条青蛇扭动着柔软的身躯,时而没入榛莽,时而又从石缝中 蹿出;又似一道白色的闪电,从悬崖上跌落,迅疾划过细长的石槽;……总之, 要想目睹它的完整形态,那是不可能的。大自然就是这样,它会把一些细节隐藏 起来,让你在寻寻觅觅中悟道参禅,还心灵一份安静。 想人生在世,杂色浊目,乱象迷心,变化着种种的感觉,究竟能在我们的记忆里 保存多久,谁也无法把握。但是,眼过、心过、情过之后,总会有一些东西留下 来,让我们慢慢品味。 譬如太朴山。 11.文章写太朴山,为什么从名山写起?(3 分) 答: 12.文中写到哪些方面的对比?请简要分析这样写法的好处。(6 分) 答: 13.请简要赏析第五节中画线的句子。(5 分) 答: 14. “眼过、心过、情过之后,总会有一些东西留下来,让我们慢慢品味。”作 者从太朴山品味出了什么,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6 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