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9届高三元月月考试题 2019.01 、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顺他们,一家相敬如宾,生活幸福美满 B.他们虽然分手了,但藕断丝连,还偶有书信往来。 C.学术研究是一种髙度规范性的行为,一旦缺少规范或执行规范不力,再加上 社会风气的熏陶,就很有可能败坏学风,带来严重后果 D.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可非 议的 【答案】B 【解析】 (A、“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孩子和父母之间;C、“熏陶”多指 好的影响,用于此处不合语境;D、“无可非议”指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2.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B.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配空归夜月魂 D.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本题考 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借代,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借代 词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 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 局面或情况,使句子更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 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 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 代替。A项,“帆”借代“船”。C项,“环配”借代王昭君。D项,“铁衣” 借代“征人”。故本题选B项。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你既然身体微恙,那就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在家好好休息一下 B.欣闻曹先生出版纪念会在南京举行,本人因事未能躬逢盛事,谨此电贺。 C.先生说得有道理,领教领教! D.我所做的只是抛砖引玉而已,能略尽绵薄之力,于愿足矣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査语 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要求:一要考虑是否合乎某种特 定的语境: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 还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A项,“微恙”用错,该词是书面语,用在口语语境中不合适。可以把“微恙” 改为“不舒服”。故本题选A项
江苏省 2019 届高三元月月考试题 2019.01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顺他们,一家相敬如宾,生活幸福美满。 B. 他们虽然分手了,但藕断丝连,还偶有书信往来。 C. 学术研究是一种高度规范性的行为,一旦缺少规范或执行规范不力,再加上 社会风气的熏陶,就很有可能败坏学风,带来严重后果。 D. 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可非 议的。 【答案】B 【解析】 (A、“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孩子和父母之间;C、“熏陶”多指 好的影响,用于此处不合语境;D、“无可非议” 指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2.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B.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C.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配空归夜月魂。 D.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本题考 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借代,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借代 词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 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 局面或情况,使句子更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 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 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 代替。A 项,“帆”借代“船”。C 项,“环配”借代王昭君。D 项,“铁衣” 借代“征人”。故本题选 B 项。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 你既然身体微恙,那就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在家好好休息一下。 B. 欣闻曹先生出版纪念会在南京举行,本人因事未能躬逢盛事,谨此电贺。 C. 先生说得有道理,领教领教! D. 我所做的只是抛砖引玉而已,能略尽绵薄之力,于愿足矣。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语 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要求:一要考虑是否合乎某种特 定的语境;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 还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A 项,“微恙”用错,该词是书面语,用在口语语境中不合适。可以把“微恙” 改为“不舒服”。故本题选 A 项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 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 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 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 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 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 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 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 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 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4.依次填入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线处的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写一篇文章,总有作者主要想表达的东西,那个东西立在那儿,就是等着你上来 直 奔主题”,“紧紧围绕主题”,就是这种打法 ①总是急于把它弄到②没有经验的人③它没被打到自己反而狼 狈④如泼妇动武,坏发乱形⑤结果扭打纠缠撕扯抓掐 A.④①⑤③② B.②①⑤④③ C.③②④①⑤ D.②①④⑤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査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语段,把 握中心内容,然后根据标点符号、关联词语、代词、指示代词等进行排序。这段 文字是针对写文章而言,前面说“那个东西立在那儿,就是等着你上来打”,后 面应是“打”的表现,分析五个句子可以发现,说的是没有经验的人的表现,故 ②“没有经验的人”放在前面,引出对象,排除AC两项;没有经验的人总是急 于把它弄到,后面应是说这样做的结果,即⑤“结果扭打纠缠撕扯抓掐”,④把 “扭打纠缠撕扯抓掐”比作“泼妇动武”,故⑤放在④前,而③“它没被打到, 自己反而狼狈”是对前面这种“扭打纠缠撕扯抓掐”式的概括说明,故应放在最 后,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对于排序题,答题方法如下:首先要感知语意内容,把握文意的连贯性。 整体把握,了解语段或句子的中心语意,或找中心句(文眼句),或归结各句语 意,把握整体主题或主旨。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 起,然后进行局部调整,最后整体排列,依据语意的连贯性,把握语句的衔接。 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不仅要表达得清晰准确,更要连贯畅达、连贯,指能 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要求句子条理清晰,主次分明, 文气流畅,音调和谐,紧凑严密,逻辑性强。一看话题是否统一;二看表述角度 是否一致;三看语境是否和谐一致:四看语句顺序是否合理;五看语言是否衔接 呼应。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随州李君墓表 曾国藩 道光二十六年某月,随州李君年八十四,考终于里第。其兄之子户部主事树人, 闻赴京师,将去官持丧。余往吊,语之曰:“于古期功之丧,仕者去职;缌之丧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 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 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 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 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 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 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 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 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 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4.依次填入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写一篇文章,总有作者主要想表达的东西,那个东西立在那儿,就是等着你上来 打。 , , , , 。“直 奔主题”,“紧紧围绕主题”,就是这种打法。 ①总是急于把它弄到 ②没有经验的人 ③它没被打到自己反而狼 狈 ④如泼妇动武,坏发乱形⑤结果扭打纠缠撕扯抓掐 A. ④①⑤③② B. ②①⑤④③ C. ③②④①⑤ D. ②①④⑤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语段,把 握中心内容,然后根据标点符号、关联词语、代词、指示代词等进行排序。这段 文字是针对写文章而言,前面说“那个东西立在那儿,就是等着你上来打”,后 面应是“打”的表现,分析五个句子可以发现,说的是没有经验的人的表现,故 ②“没有经验的人”放在前面,引出对象,排除 AC 两项;没有经验的人总是急 于把它弄到,后面应是说这样做的结果,即⑤“结果扭打纠缠撕扯抓掐”,④把 “扭打纠缠撕扯抓掐”比作“泼妇动武”,故⑤放在④前,而③“它没被打到, 自己反而狼狈”是对前面这种“扭打纠缠撕扯抓掐”式的概括说明,故应放在最 后,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点睛】对于排序题,答题方法如下:首先要感知语意内容,把握文意的连贯性。 整体把握,了解语段或句子的中心语意,或找中心句(文眼句),或归结各句语 意,把握整体主题或主旨。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一 起,然后进行局部调整,最后整体排列,依据语意的连贯性,把握语句的衔接。 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不仅要表达得清晰准确,更要连贯畅达、连贯,指能 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要求句子条理清晰,主次分明, 文气流畅,音调和谐,紧凑严密,逻辑性强。一看话题是否统一;二看表述角度 是否一致;三看语境是否和谐一致;四看语句顺序是否合理;五看语言是否衔接 呼应。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随州李君墓表 曾国藩 道光二十六年某月,随州李君年八十四,考终于里第。其兄之子户部主事树人, 闻赴京师,将去官持丧。余往吊,语之曰:“于古期功之丧,仕者去职;缌之丧
士不得应举。今子之归,礼也。”树人曰:“岂以为礼?致吾哀尔。”且泣曰: “叔父葬有日,既埋石幽宫,维墓道当别立碣,将揭其行义以视来者,敬以属先 生。”则为余缕述一一,甚详。 树人事予甚敬,又以礼请,余其可辞?惟君受性刚介,于事无所不敢。凡所力任, 必自于公;或私于己,毫毛不以措意。人所愈惮,当之愈勇。嘉庆初,川楚教匪 蜂起,汉沔荆襄蹂躏殆遍。随州之西有澴潭者,巨镇也。贼将大掠而窟之。君戒 镇家出一人,负薪一束,执长竿笼一炬,临水雁列。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 贼不敢渡,随以不陷。近村有田,久没于水,吏责赋于比邻,民绝苦之。君遍哀 诸司,乞蠲无田之赋,竟以得请。其他施于乡者称是。是故邑有举也,非其倡不 兴;里有争也,非其解不息。其贵盛也,人皆称愿之;其疾皆奔视;其没也,哭 之皆哀云。 李氏世居随州,家微也。君少与其兄某发愤力学,自度终无以大其门,乃去为贾, 累致千金,一以资兄宦学,不问。久之,乃为兄纳金县官,得除为丞,稍迁至云 南嵩明州知州。而君亦以武学生入资为都司。于是诸子翩翩,文学仕进,浸昌大 矣 君讳某,字某,曾祖某,祖某,皆不仕。考某,以嵩明君贵,诰封奉直大夫。子 二人,长某,以嵩明君得子迟,与为嗣,后遂不还。次某,孙某某。自嵩明君之 殁二十年,君抚诸孤,恩勤备至。树人之官京师,君一资之,如资其兄。其视兄 子不知其非己子,其视己子不知其非兄之子也。 呜呼!自众人论之,彼施于乡者博矣;自知道者观之,独其施于家者,不可能耳。 不可能也,则亦不可朽也 (选自《曾国藩全集》,有删节) 【注】受性:赋性、天性。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终于里第 第:宅第 B.将揭其行义以视来者 揭:发布 C.惟君受性刚介 介:耿介 D.汉沔荆襄蹂躏殆遍 殆:危险 6.请找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今子之归,礼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则为余缕述一 窃为大王不取也 C.又以礼请,余其可辞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D.而君亦以武学生入资为都司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贼不敢渡,随以不陷。 (2)久之,乃为兄纳金县官,得除为丞,稍迁至云南嵩明州知州。 8.根据第二段,概括李君“受性刚介,于事无所不敢”的具体表现。 【答案】5.D 6.C 7.(1)整夜焚烧柴火,火光绵延六七里,盗匪不敢渡过澴潭,随州因此没有被盗 匪攻陷。 (2)后来,又为兄长捐出钱款给县官,(兄长)得以被授予县丞的职位,渐渐升 迁做了云南嵩明州知州。 8.公心处事,面对个人有利的事毫不动心;临危不乱,率领乡民智退川楚教匪: 心系百姓,奔走官府减免村民赋税;勇于任事,尽己力为邑里兴利息争
士不得应举。今子之归,礼也。”树人曰:“岂以为礼?致吾哀尔。”且泣曰: “叔父葬有日,既埋石幽宫,维墓道当别立碣,将揭其行义以视来者,敬以属先 生。”则为余缕述一一,甚详。 树人事予甚敬,又以礼请,余其可辞?惟君受性刚介,于事无所不敢。凡所力任, 必自于公;或私于己,毫毛不以措意。人所愈惮,当之愈勇。嘉庆初,川楚教匪 蜂起,汉沔荆襄蹂躏殆遍。随州之西有澴潭者,巨镇也。贼将大掠而窟之。君戒 镇家出一人,负薪一束,执长竿笼一炬,临水雁列。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 贼不敢渡,随以不陷。近村有田,久没于水,吏责赋于比邻,民绝苦之。君遍哀 诸司,乞蠲无田之赋,竟以得请。其他施于乡者称是。是故邑有举也,非其倡不 兴;里有争也,非其解不息。其贵盛也,人皆称愿之;其疾皆奔视;其没也,哭 之皆哀云。 李氏世居随州,家微也。君少与其兄某发愤力学,自度终无以大其门,乃去为贾, 累致千金,一以资兄宦学,不问。久之,乃为兄纳金县官,得除为丞,稍迁至云 南嵩明州知州。而君亦以武学生入资为都司。于是诸子翩翩,文学仕进,浸昌大 矣。 君讳某,字某,曾祖某,祖某,皆不仕。考某,以嵩明君贵,诰封奉直大夫。子 二人,长某,以嵩明君得子迟,与为嗣,后遂不还。次某,孙某某。自嵩明君之 殁二十年,君抚诸孤,恩勤备至。树人之官京师,君一资之,如资其兄。其视兄 子不知其非己子,其视己子不知其非兄之子也。 呜呼!自众人论之,彼施于乡者博矣;自知道者观之,独其施于家者,不可能耳。 不可能也,则亦不可朽也。 (选自《曾国藩全集》,有删节) 【注】受性:赋性、天性。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考终于里第 第:宅第 B. 将揭其行义以视来者 揭:发布 C. 惟君受性刚介 介:耿介 D. 汉沔荆襄蹂躏殆遍 殆:危险 6. 请找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今子之归,礼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则为余缕述一一 窃为大王不取也 C. 又以礼请,余其可辞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D. 而君亦以武学生入资为都司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贼不敢渡,随以不陷。 (2)久之,乃为兄纳金县官,得除为丞,稍迁至云南嵩明州知州。 8. 根据第二段,概括李君“受性刚介,于事无所不敢”的具体表现。 【答案】5. D 6. C 7. (1)整夜焚烧柴火,火光绵延六七里,盗匪不敢渡过澴潭,随州因此没有被盗 匪攻陷。 (2)后来,又为兄长捐出钱款给县官,(兄长)得以被授予县丞的职位,渐渐升 迁做了云南嵩明州知州。 8. 公心处事,面对个人有利的事毫不动心;临危不乱,率领乡民智退川楚教匪; 心系百姓,奔走官府减免村民赋税;勇于任事,尽己力为邑里兴利息争
三、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寄情 李吕 脸上残霞酒半消,晚妆匀罢却无聊。金泥帐小教谁共?银字笙寒懒更调。 人悄悄,漏迢迢,琐窗虚度可怜宵。一从恨满丁香结,几度春深豆蔻梢°。 注:①这句话出自杜牧《赠别二首》之一:“豆蔻梢头二月初。” 9.这首词从哪些方面刻画了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10.赏析这首词结句“几度春深豆蔻梢”的表达效果。 【答案】9.(1)外貌神态(2)精神状态(3)日常生活(4)心理情感 10.①直抒胸臆,表达别后虚度春宵、辜负美好年华的幽怨,②化用诗句,化用 杜牧诗句,丰富内涵(或用典,使情感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③比喻,借豆蔻 比喻少女的美丽。 【解析】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査词句内容理解与分析,题干“这首词从哪些方面刻画了 人物形象”,需要抓住刻画人物形象的词句内容分析概括。“脸上残霞酒半消” 这是描绘闺中人美丽的外貌。“酒半消”说明她还没有完全从醉态中清醒过来, 似醉非醉的脸上泛着淡淡红霞一样的光彩。“无聊”,精神状态。“晚妆匀 罢”“银字笙寒懒更调”,日常生活。“可怜”“恨”,心理情感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句的表达效果。明确手法,结合词句内容分析,点明 表达效果。“几度春深豆蔻梢”,青春的岁月,美好的年华,就在那荳蔻花开花 谢之中悄悄地流逝了。直抒胸臆。“豆蔻梢”,语本杜牧《赠别二首》之一:“豆 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诗中用以比喻“娉娉袅袅”的美女,本词中亦以“丁香” “豆蔻”设喻。“几度”“春深”,形象地描绘了女主人的生活环境,“深”是 从时间深远中说明恨之绵长 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 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 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 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 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四、名句名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 ,善假于物也。(《劝学》) ②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师说》) ③纵一苇之所如, (《赤壁赋》) ④ 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⑤树木阴翳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 ⑥从今若许闲乘月 《游山西村》)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三、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寄情 李吕 脸上残霞酒半消,晚妆匀罢却无聊。金泥帐小教谁共?银字笙寒懒更调。 人悄悄,漏迢迢,琐窗虚度可怜宵。一从恨满丁香结,几度春深豆蔻梢①。 注:①这句话出自杜牧《赠别二首》之一:“豆蔻梢头二月初。” 9. 这首词从哪些方面刻画了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10. 赏析这首词结句“几度春深豆蔻梢”的表达效果。 【答案】9. (1)外貌神态(2)精神状态(3)日常生活(4)心理情感 10. ①直抒胸臆,表达别后虚度春宵、辜负美好年华的幽怨,②化用诗句,化用 杜牧诗句,丰富内涵(或用典,使情感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③比喻,借豆蔻 比喻少女的美丽。 【解析】 【9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句内容理解与分析,题干“这首词从哪些方面刻画了 人物形象”,需要抓住刻画人物形象的词句内容分析概括。“脸上残霞酒半消”, 这是描绘闺中人美丽的外貌。“酒半消”说明她还没有完全从醉态中清醒过来, 似醉非醉的脸上泛着淡淡红霞一样的光彩。“无聊”,精神状态。“晚妆匀 罢”“银字笙寒懒更调”,日常生活。“可怜”“恨”,心理情感。 【10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句的表达效果。明确手法,结合词句内容分析,点明 表达效果。“几度春深豆蔻梢”,青春的岁月,美好的年华,就在那荳蔻花开花 谢之中悄悄地流逝了。直抒胸臆。“豆蔻梢”,语本杜牧《赠别二首》之一:“豆 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诗中用以比喻“娉娉袅袅”的美女,本词中亦以“丁香”、 “豆蔻”设喻。“几度”“春深”,形象地描绘了女主人的生活环境,“深”是 从时间深远中说明恨之绵长。 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 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 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 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 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四、名句名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劝学》) ②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如是而已。(《师说》) ③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赤壁赋》) ④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⑤树木阴翳,___________,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 ⑥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游山西村》) ⑦___________,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⑧___________,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答案】 (1).君子生非异也 (2).术业有专攻 (3).凌万 顷之茫然 (4).千呼万唤始出来 (5).鸣声上下 (6).拄 杖无时夜叩门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8).寄意寒星荃不察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査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 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 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 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 字的写法。如“生”“攻”“凌”“始”“拄杖”“叩”“寄 意”“星”“荃”“察”,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査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 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査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査 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査。高考所选择的名句 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 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 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兰殇 行吟水手 赵梦笔也算才俊之士,怎奈科举屡试不第,别无专长,唯有画技一路,便降格以 求,以画谋生。虽山水、人物、花卉样样拿得起,可困居于蓬牖之中,声名不出 闾巷,日子过得很牺惶。他奉母极孝,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老母去世后,赵梦笔 万念俱灰。 这天,赵梦笔关门闭户,踉踉跄跄来到山中古刹,推开虚掩的寺门,缓缓走进去。 卵石小径两旁遍植着书带草,院内阒寂无声。 正在禅房打坐的老僧闻声走出。赵梦笔忙迎上去施礼,说道,打扰长老清修,老 僧双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回道,施主客气,又问,施主面露戚容,有何心 事,不妨说来听听,赵梦笔略一踌躇,便对老僧讲了自己的身世遭际。末了,向 老僧请求剃度出家 老僧叹口气,说道,老衲观你尘缘未尽,还是晚一步再说吧。你既是个画画的, 且随我来 跟着老僧走向后院,远远地,就有一股淡淡的幽香飘来。老僧指着花圃一株花草, 施主可认得此花?赵梦笔道,请长老明示。老僧道,此花乃兰花中罕见的极品“压 千红”。你今日能与它一见,也是缘分。听老僧如此说,赵梦笔方回过神,此花 就是传说中的“压千红”?怪不得有如此奇香。 老僧说,施主能为老衲画幅兰花吗: 赵梦笔点头,说,这有何不可? 老僧说,既如此,施主请随我来。 赵梦笔跟着老僧去了禅房,磨墨展纸,准备作画,刚刚提笔,老僧说,且慢,待 老衲点些东西在墨里。赵梦笔不解,但见老僧从几案上拿起一只小瓷瓶,向着磨 好的墨汁里滴了几滴清露样的东西,说道,你现在可以作画了 赵梦笔谦让一回,提笔蘸墨,在一张生宣上写了一块怪石,怪石旁逸出一株兰草, 叶似翡翠,一茎兰箭,盛开着几朵兰花。有顷,画成。老僧站在一旁不住颔首
【答案】 (1). 君子生非异也 (2). 术业有专攻 (3). 凌万 顷之茫然 (4). 千呼万唤始出来 (5). 鸣声上下 (6). 拄 杖无时夜叩门 (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8). 寄意寒星荃不察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 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 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 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 字的写法。如“生”“攻”“凌”“始”“拄杖”“叩”“寄 意”“星”“荃”“察”,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 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 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 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 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 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兰殇 行吟水手 赵梦笔也算才俊之士,怎奈科举屡试不第,别无专长,唯有画技一路,便降格以 求,以画谋生。虽山水、人物、花卉样样拿得起,可困居于蓬牖之中,声名不出 闾巷,日子过得很牺惶。他奉母极孝,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老母去世后,赵梦笔 万念俱灰。 这天,赵梦笔关门闭户,踉踉跄跄来到山中古刹,推开虚掩的寺门,缓缓走进去。 卵石小径两旁遍植着书带草,院内阒寂无声。 正在禅房打坐的老僧闻声走出。赵梦笔忙迎上去施礼,说道,打扰长老清修,老 僧双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回道,施主客气,又问,施主面露戚容,有何心 事,不妨说来听听,赵梦笔略一踌躇,便对老僧讲了自己的身世遭际。末了,向 老僧请求剃度出家。 老僧叹口气,说道,老衲观你尘缘未尽,还是晚一步再说吧。你既是个画画的, 且随我来。 跟着老僧走向后院,远远地,就有一股淡淡的幽香飘来。老僧指着花圃一株花草, 施主可认得此花?赵梦笔道,请长老明示。老僧道,此花乃兰花中罕见的极品“压 千红”。你今日能与它一见,也是缘分。听老僧如此说,赵梦笔方回过神,此花 就是传说中的“压千红”?怪不得有如此奇香。 老僧说,施主能为老衲画幅兰花吗? 赵梦笔点头,说,这有何不可? 老僧说,既如此,施主请随我来。 赵梦笔跟着老僧去了禅房,磨墨展纸,准备作画,刚刚提笔,老僧说,且慢,待 老衲点些东西在墨里。赵梦笔不解,但见老僧从几案上拿起一只小瓷瓶,向着磨 好的墨汁里滴了几滴清露样的东西,说道,你现在可以作画了。 赵梦笔谦让一回,提笔蘸墨,在一张生宣上写了一块怪石,怪石旁逸出一株兰草, 叶似翡翠,一茎兰箭,盛开着几朵兰花。有顷,画成。老僧站在一旁不住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