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期中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要想骨骼健康,就得补钙”,这已是深入人心的观念,很多人也把补钙作为▲一生 的计划,殊不知,一味地补钙并不代表可以让骨骼吸收钙、留住钙。 ②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 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③在香港,旺角弥敦道27号全线恢复行车。不过入夜后,在弥敦道附近的豉油街与西 洋菜南街交界处,又有大批示威者▲,警员到场维持秩序 A.贯串颠扑不破聚积 B.贯穿牢不可破聚积 C.贯穿颠扑不破聚集 贯串牢不可破聚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 ▲。▲。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 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 ①《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 ②“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 ③“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 ④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 “野蛮”相对应 ⑤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 ⑥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 A.①②⑤③⑥④B.②①⑥③⑤④C.③⑤④②①⑥ D.④①②⑥③⑤ 3.下列诗句中,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杜甫《曲江对酒》) B.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C.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 D.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李白《山人劝酒》) 4.下列诗句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意境最为相似的是()(3分) A.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①“要想骨骼健康,就得补钙”,这已是深入人心的观念,很多人也把补钙作为▲一生 的计划,殊不知,一味地补钙并不代表可以让骨骼吸收钙、留住钙。 ②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 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③在香港,旺角弥敦道 27 号全线恢复行车。不过入夜后,在弥敦道附近的豉油街与西 洋菜南街交界处,又有大批示威者▲,警员到场维持秩序。 A.贯串颠扑不破聚积 B.贯穿牢不可破聚积 C.贯穿颠扑不破聚集 D.贯串牢不可破聚集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 ▲。▲。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 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 ①《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 ②“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 ③“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 ④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 “野蛮”相对应。 ⑤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 ⑥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 A.①②⑤③⑥④ B.②①⑥③⑤④C.③⑤④②①⑥ D.④①②⑥③⑤ 3.下列诗句中,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 分) A.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杜甫《曲江对酒》) B.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C.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 D.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李白《山人劝酒》) 4.下列诗句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意境最为相似的是()(3 分) A.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
B.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C.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请您理解我 D.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5.阅读右边漫画,对其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城管下跪是人性化执法,摊贩下跪是对城管的理解和尊重 B.对跪双方实现了平等,权利和权力都保持了对等的姿态 C.双方应该“站着对话”,从而实现“站着平等”。 D.双方被动无奈地对跪,避免冲突升级,化解了矛盾。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与李翱书韩愈 使至,辱足下书,欢愧来并,不容于心。嗟乎!子之言意皆是也。仆虽巧说,何能逃其 责耶?然皆子之爱我多,重我厚,不酌时人待我之情,而以子之待我之意,使我望于时人也 仆之家本穷空,重遇攻劫,衣服无所得,养生之具无所有,家累仅三十口,携此将安所 归托乎?舍之入京,不可也,挈之而行,不可也,足下将安以为我谋哉?此一事耳,足下谓 我入京城,有所益乎?仆之有子,犹有不知者,时人能知我哉?持仆所守,驱而使奔走伺候 公卿间,开口论议,其安能有以合乎?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于人以度时月,当 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今年加长矣,复驱之 使就其故地,是亦难矣。所贵乎京师者,不以明天子在上,贤公卿在下,布衣韦带之士谈道 义者多乎?以仆遑遑于其中,能上闻而下达乎?其知我者固少,知而相爱不相忌者又加少。 内无所资,外无所从,终安所为乎? 嗟乎!子之责我诚是也,爱我诚多也,今天下之人,有如子者乎?自尧舜以来,土有不 遇者乎?无也?子独安能使我洁清不洿,而处其所可乐哉?非不愿为子之所云者,力不足, 势不便故也。仆于此岂以为大相知乎?累累随行,役役逐队,饥而食,饱而嬉者也。其所以 止而不去者,以其心诚有爱于仆也。然所爱于我者少,不知我者犹多,吾岂乐于此乎哉?将 亦有所病而求息于此也
B.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C.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D.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5.阅读右边漫画,对其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 分) A.城管下跪是人性化执法,摊贩下跪是对城管的理解和尊重。 B. 对跪双方实现了平等,权利和权力都保持了对等的姿态。 C. 双方应该“站着对话”,从而实现“站着平等”。 D.双方被动无奈地对跪,避免冲突升级,化解了矛盾。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9 题。 与李翱书[1]韩愈 使至,辱足下书,欢愧来并,不容于心。嗟乎!子之言意皆是.也。仆虽巧说,何能逃其 责耶?然皆子之爱我多,重我厚,不酌时人待我之情,而以子之待我之意,使我望于时人也。 仆之家本穷空,重遇攻劫,衣服无所得,养生之具无所有,家累仅三十口,携此将安所 归托乎?舍之入京,不可也,挈之而行,不可也,足下将安以为我谋哉?此一事耳,足下谓 我入京城,有所益乎?仆之有子,犹有不知者,时人能知我哉?持仆所守,驱而使奔走伺候 公卿间,开口论议,其安能有以合.乎?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于人以度时月,当 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今年加长矣,复驱之 使就其故地,是亦难矣。所贵.乎京师者,不以明天子在上,贤公卿在下,布衣韦带之士谈道 义者多乎?以仆遑遑于其中,能上闻而下达乎?其知我者固少,知而相爱不相忌者又加少。 内无所资,外无所从,终安所为乎? 嗟乎!子之责我诚是也,爱我诚多也,今天下之人,有如子者乎?自尧舜以来,士有不 遇者乎?无也?子独安能使我洁清不洿,而处其所可乐哉?非不愿为子之所云者,力不足, 势不便故也。仆于此岂以为大相知乎?累累随行,役役逐队,饥而食,饱而嬉者也。其所以 止而不去者,以其心诚有爱于仆也。然所爱于我者少,不知我者犹多,吾岂乐于此乎哉?将 亦有所病而求息于此也
嗟乎!子诚爱我矣,子之所责于我者诚是矣,然恐子有时不暇责我而悲我,不暇悲我而 自责且自悲也。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难耳。孔子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彼人者,有圣者为之依归,而又有箪食瓢饮足以不死,其不忧而乐也,岂 不易哉!若仆无所依归,无箪食,无瓢饮,无所取资,则饿而死,其不亦难乎?子之闻我言 亦悲矣。 嗟乎,子亦慎其所之哉!离违久,乍还侍左右,当日欢喜,故专使驰此,候足下意,并 以自解。愈再拜 注】[1]与李翱书:本文写于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时李翱在长安,韩愈在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府任节 度推官。李翱,中唐著名的古文家、哲学家。从韩愈学古文,实则处师友之间。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之言意皆是也是:正确的 其安能有以合乎合:遇合 C.所贵乎京师者贵:崇尚 离违久,乍还侍左右违:背离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家本来就穷困,最近又遭劫难,面对一家三十口的生计问题,韩愈陷入极其艰 难尴尬的处境之中 B.韩愈在京城度过的八九年里,生活没有来源,只能每天靠求人打发日子,这些过往, 如今想来令他痛定思痛。 C.韩愈感叹自从尧舜以来,读书人就存在怀才不遇的现象,而唯独自己能不受玷污, 找到快乐之所。 D.韩愈认为颜回因为有孔圣人做他的靠山,而又有饭吃有水喝可以不死,不忧食而乐 道是很容易做到的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舍之入京,不可也,挈之而行,不可也,足下将安以为我谋哉?(3分) 译文:▲ ②内无所资,外无所从,终安所为乎?(3分)
嗟乎!子诚爱我矣,子之所责于我者诚是矣,然恐子有时不暇责我而悲我,不暇悲我而 自责且自悲也。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难耳。孔子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彼人者,有圣者为之依归,而又有箪食瓢饮足以不死,其不忧而乐也,岂 不易哉!若仆无所依归,无箪食,无瓢饮,无所取资,则饿而死,其不亦难乎?子之闻我言 亦悲矣。 嗟乎,子亦慎其所之哉!离违.久,乍还侍左右,当日欢喜,故专使驰此,候足下意,并 以自解。愈再拜。 注】[1]与李翱书:本文写于贞元十五年(公元 799 年),时李翱在长安,韩愈在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府任节 度推官。李翱,中唐著名的古文家、哲学家。从韩愈学古文,实则处师友之间。 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子之言意皆是.也是:正确的 B.其安能有以合.乎合:遇合 C.所贵.乎京师者贵:崇尚 D.离违.久,乍还侍左右违:背离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韩愈家本来就穷困,最近又遭劫难,面对一家三十口的生计问题,韩愈陷入极其艰 难尴尬的处境之中。 B.韩愈在京城度过的八九年里,生活没有来源,只能每天靠求人打发日子,这些过往, 如今想来令他痛定思痛。 C.韩愈感叹自从尧舜以来,读书人就存在怀才不遇的现象,而唯独自己能不受玷污, 找到快乐之所。 D.韩愈认为颜回因为有孔圣人做他的靠山,而又有饭吃有水喝可以不死,不忧食而乐 道是很容易做到的。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①舍之入京,不可也,挈之而行,不可也,足下将安以为我谋哉?(3 分) 译文:▲ ②内无所资,外无所从,终安所为乎?(3 分)
③其所以止而不去者,以其心诚有爱于仆也。(3分) 译文:▲ 9.李翱在来信中希望韩愈做什么?韩愈为什么感到“欢愧来并”?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Φ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③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两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②恶: 猛烈,很;禁持:摆布。③亚:接近 (1)首句“雁怯重云不肯啼”在上阕中起何作用?(3分) (2)请简要分析上片主要采用的修辞手法。(3分) (3)有人说词的下片与上片相比,有“‘柳暗花明’的突兀感和欣悦感”。对此,你如何理 解?(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顺风而呼,▲,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2)▲,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3)大弦嘈嘈如急雨,▲。(白居易《琵琶行》) (4)▲,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5)纵一苇之所如,▲。(苏轼《赤壁赋》) (6)▲,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7)文章,经国之大业,▲。(曹丕《典论》) (8)操千曲而后晓声,▲。(刘勰《文心雕龙》)
译文:▲ ③其所以止而不去者,以其心诚有爱于仆也。(3 分) 译文:▲ 9. 李翱在来信中希望韩愈做什么?韩愈为什么感到“欢愧来并”?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②。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③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②恶: 猛烈,很;禁持:摆布。③亚:接近。 (1)首句“雁怯重云不肯啼”在上阕中起何作用?(3 分) ▲ (2)请简要分析上片主要采用的修辞手法。(3 分) ▲ (3)有人说词的下片与上片相比,有“‘柳暗花明’的突兀感和欣悦感”。对此,你如何理 解?(4 分)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顺风而呼,▲,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2)▲,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3)大弦嘈嘈如急雨,▲。(白居易《琵琶行》) (4)▲,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5)纵一苇之所如,▲。(苏轼《赤壁赋》) (6)▲,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7)文章,经国之大业,▲。(曹丕《典论》) (8)操千曲而后晓声,▲。(刘勰《文心雕龙》)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2-15题。 竹排嫂刘心武 制竹排的原料,是竹子。大货车运来竹子卸下先要破开再截成一定的长度然后在截好的 竹板上打孔。再就是比较细的钢筋用来将打好眼的竹板串起。固定的方式有两种:种是用 能套住钢筋头的扳子将露岀竹排两边的钢筋头掰弯,箍定竹排另-种是钢筋段两端有螺纹 将螺母旋进去箍紧。这并不是轻松的体力活儿本应由男子汉来τ但是如今镇孑附近的村里 留守的男子多是老弱病残于是形成了竹排嫂大军。她们生产出的竹排隔几天就有大货车来 装走老板望着满载的货车远去笑逐颜开竹排嫂们则盼着运竹子的货车到来那样她们就可 以继续挣钱了。她们挣的是计件工资。毎天东方发亮她们就来露天干活,中午不回村,自带馒 头就着花生米喝老板供应的开水吃完喝完稍稍说笑一阵再接着干直到天光模糊。收工时 当着老板的面点数算下来毎个竹排嫂平均毎天能挣80元一个月下来能有2000多元的收 入。这收入于她们至关重要在城里务工的男人虽然每天的工资比她们高许多但是要等到春 节前才能领足工资若是大小老板拖欠还得抗争番才能把钱带回家因此竹排嫂们每月 结的收入便是家中老小生活的切实支撑 羊群有头羊竹排嫂里有“头嫂″她男人恰好姓祝包括老板在内大家就都叫她竹嫂。竹嫂五 官端正身体健壮皮肤黧黑嗓门特大。她男人在北京建筑工地做钢筋工。往往是下小雨了, 竹嫂带领姐妺们退进简陋的檐棚下继续制造竹排雨下大了,有的人不干了她套个雨披还干, 直到瓢泼大雨倾泻而来她才罢休。她儿子上小学放了学就来工地找她她让孩子趴在制造好 的竹排垛上写作业后来另几位竹排嫂也让自己的孩子放学过来几个孩子一起写作业。竹嫂 有时会去院外小店买来小瓶的奶发给孩子们吃 有次老板进的竹子破开后飞出粉尘显然那竹子是让虫子啃过了老板还让制成建筑工地用 于蹬踩的竹排竹嫂就抗议:不行建筑工人踩上去不安全!”老板说:“知道你男人是干那个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2—15 题。 竹排嫂刘心武 制竹排的原料,一是竹子。大货车运来竹子,卸下,先要破开,再截成一定的长度,然后在截好的 竹板上打孔。再就是比较细的钢筋,用来将打好眼的竹板串起。固定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 能套住钢筋头的扳子,将露出竹排两边的钢筋头掰弯,箍定竹排;另一种是钢筋段两端有螺纹, 将螺母旋进去箍紧。这并不是轻松的体力活儿,本应由男子汉来干,但是如今镇子附近的村里, 留守的男子多是老弱病残,于是,形成了竹排嫂大军。她们生产出的竹排,隔几天就有大货车来 装走,老板望着满载的货车远去,笑逐颜开,竹排嫂们则盼着运竹子的货车到来,那样,她们就可 以继续挣钱了。她们挣的是计件工资。每天东方发亮她们就来,露天干活,中午不回村,自带馒 头,就着花生米,喝老板供应的开水,吃完喝完,稍稍说笑一阵,再接着干,直到天光模糊。收工时 当着老板的面点数,算下来,每个竹排嫂平均每天能挣 80 元,一个月下来,能有 2000 多元的收 入。这收入于她们至关重要,在城里务工的男人虽然每天的工资比她们高许多,但是要等到春 节前,才能领足工资,若是大小老板拖欠,还得抗争一番才能把钱带回家,因此,竹排嫂们每月一 结的收入,便是家中老小生活的切实支撑。 羊群有头羊,竹排嫂里有“头嫂”,她男人恰好姓祝,包括老板在内大家就都叫她竹嫂。竹嫂五 官端正,身体健壮,皮肤黧黑,嗓门特大。她男人在北京建筑工地做钢筋工。往往是,下小雨了, 竹嫂带领姐妹们退进简陋的檐棚下,继续制造竹排;雨下大了,有的人不干了,她套个雨披,还干, 直到瓢泼大雨倾泻而来,她才罢休。她儿子上小学,放了学,就来工地找她,她让孩子趴在制造好 的竹排垛上写作业,后来,另几位竹排嫂也让自己的孩子放学过来,几个孩子一起写作业。竹嫂 有时会去院外小店,买来小瓶的奶发给孩子们吃。 有次老板进的竹子,破开后飞出粉尘,显然那竹子是让虫子啃过了,老板还让制成建筑工地用 于蹬踩的竹排,竹嫂就抗议:“不行!建筑工人踩上去不安全!”老板说:“知道你男人是干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