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注册分类的起草说明 为适应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的规定我国加入WTO的需要, 药品注册管理法规作相应的修改。拟将原来的《新药审批办法》、《进 口药品管理办法》和《仿制药品审批办法》中有关药品注册管理规定 统一,修订为《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新药注册分为新药申请和简略 申请两类。现将中药新药注册分类的修订部分说明如下 1、因为目前对“中药、“天然茭物"、“植物药”尚没有法定解释, 认识上也不完全致。经多次召开专家会讨论,参考目前国际上对天 然药物的管理模式和界定的方法,同时考虑到目前进口注册天然药物 以植物药为主,进口天然药物注主册与国内新药注册又合在起,所以 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以“天然药物”表示为妥。 2、中药的涵盖范围很广,中药又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为 了界定中药与天然药物和化学药品的管理范围,对不以中医药理论仑为 指导,从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中,通过一定手段获得的、不经过化 学修饰而应用于临床的物质,暂时称为“天然药物”,列入中药管理 范围;被纯化后经过化学修饰的则列入化学药品管理。 3、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规定中药材、中药饮片逐步实施批准 文号管理,但它们又都已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且在市场流通多年, 所以不能按新药注册,此次按简略申请申报。 4、目前中成药的生产中,直接用中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物投料的 情况相当普遍,为加强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对提取物也实行批准文 号管理,并明确只限于单味提取物。由于中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的有
1 关于中药注册分类的起草说明 为适应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和我国加入 WTO 的需要, 药品注册管理法规作相应的修改。拟将原来的《新药审批办法》、《进 口药品管理办法》和《仿制药品审批办法》中有关药品注册管理规定 统一,修订为《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新药注册分为新药申请和简略 申请两类。现将中药新药注册分类的修订部分说明如下: 1、因为目前对“中药”、“天然药物”、“植物药”尚没有法定解释, 认识上也不完全一致。经多次召开专家会讨论,参考目前国际上对天 然药物的管理模式和界定的方法,同时考虑到目前进口注册天然药物 以植物药为主,进口天然药物注册与国内新药注册又合在一起,所以 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以“天然药物”表示为妥。 2、中药的涵盖范围很广,中药又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为 了界定中药与天然药物和化学药品的管理范围,对不以中医药理论为 指导,从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中,通过一定手段获得的、不经过化 学修饰而应用于临床的物质,暂时称为“天然药物”,列入中药管理 范围;被纯化后经过化学修饰的则列入化学药品管理。 3、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规定中药材、中药饮片逐步实施批准 文号管理,但它们又都已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且在市场流通多年, 所以不能按新药注册,此次按简略申请申报。 4、目前中成药的生产中,直接用中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物投料的 情况相当普遍,为加强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对提取物也实行批准文 号管理,并明确只限于单味提取物。由于中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的有
效部位和有效成分已列入新药管理,所以将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提取 物列入简略申请管理并规定仅供生产制剂时作为原料使用,不能作为 药品流通。 5、目前国家标准收载的中成药品种,由于历史原因,相当-部分 生产工艺简单、落后,缺少技术参数,不能控制产品质量和保证临床 疗效,有的产品因为生产设备的更新带来了工艺的改变,为了不影响 临床疗效,鼓励规范生产工艺和提高质量控制水平,这次将已收载国 家标准的药品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的纳入了新药注册管理。 6、一些专家及新药研究单位认为,许多“经典方”、“经验方”在 民间及临床使用多年,积累了一定的临床数据,要求审批管理部门对 开发这些“经典方”和“经验方”新药时应减少申报资料、简化审批 程序即減少有关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并按简略申请办理,以降低开 发、研究成本。但是,由于“经典方”和“经验方”难以界定,也曾 多次组织专家开会,意见不能达成致。如“经典方”以何种典籍或 历史文献为准?也有专家认为,数以万计的“经典方”中,临床疗效 好的处方基本上已被开发上市,末被开发的处方一般临床较少使用 又如有批准文号的且临床使用“十年以上”医院制剂,各级各类的三 级甲等医院到一级医院都有这样的制剂,临床应用和研究水平差距很 大如何遴选?以上情况均需儲岀详细的政策方面的规定因此,“经 典方”、“经验方”等拟进一步征求意见后再定。 7、原来把中药注射剂单列放在新药第二类,考虑到注射剂是种剂 型,对其有专门要求,所以放在有关类别分述
2 效部位和有效成分已列入新药管理,所以将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提取 物列入简略申请管理并规定仅供生产制剂时作为原料使用,不能作为 药品流通。 5、目前国家标准收载的中成药品种,由于历史原因,相当一部分 生产工艺简单、落后,缺少技术参数,不能控制产品质量和保证临床 疗效,有的产品因为生产设备的更新带来了工艺的改变,为了不影响 临床疗效,鼓励规范生产工艺和提高质量控制水平,这次将已收载国 家标准的药品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的纳入了新药注册管理。 6、一些专家及新药研究单位认为,许多“经典方”、“经验方”在 民间及临床使用多年,积累了一定的临床数据,要求审批管理部门对 开发这些“经典方”和“经验方”新药时应减少申报资料、简化审批 程序即减少有关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并按简略申请办理,以降低开 发、研究成本。但是,由于“经典方”和“经验方”难以界定,也曾 多次组织专家开会,意见不能达成一致。如“经典方”以何种典籍或 历史文献为准?也有专家认为,数以万计的“经典方”中,临床疗效 好的处方基本上已被开发上市,未被开发的处方一般临床较少使用; 又如有批准文号的且临床使用“十年以上”医院制剂,各级各类的三 级甲等医院到一级医院都有这样的制剂,临床应用和研究水平差距很 大,如何遴选?以上情况均需做出详细的政策方面的规定,因此,“经 典方”、“经验方”等拟进一步征求意见后再定。 7、原来把中药注射剂单列放在新药第二类,考虑到注射剂是一种剂 型,对其有专门要求,所以放在有关类别分述
第条中药、天然药物新药申请分类 第一类 1、新发现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的药用品种及其制剂。 2、中药材的人工制成 3、中药材的生物技术培育品。 4、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第二类 1、在动物体内用人工方法干预生成的中药材品种。 2、中药材品种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3、中药和天然药物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4、首次进口的天然药物及其提取物和其制剂。 第三类 1、单味中药提取物制成的制剂。 2、中药新的复方制剂 3、首次进口的天然药物的复方制剂(含中药复方制剂 4、以中药疗效为主的中药与化学药组成的复方制剂。 5、由局部给药改为全身给药的制剂。 第四类 1、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2、改变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第五类 1、增加功能主治的制剂。 2、改变剂量、改变疗程的制剂。 3、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的制剂
3 第 条 中药、天然药物新药申请分类 第一类 1、新发现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的药用品种及其制剂。 2、中药材的人工制成品。 3、中药材的生物技术培育品。 4、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第二类 1、在动物体内用人工方法干预生成的中药材品种。 2、中药材品种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3、中药和天然药物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4、首次进口的天然药物及其提取物和其制剂。 第三类 1、单味中药提取物制成的制剂。 2、中药新的复方制剂。 3、首次进口的天然药物的复方制剂(含中药复方制剂)。 4、以中药疗效为主的中药与化学药组成的复方制剂。 5、由局部给药改为全身给药的制剂。 第四类 1、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2、改变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第五类 1、增加功能主治的制剂。 2、改变剂量、改变疗程的制剂。 3、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的制剂
第条中药、天然药物简略申请分类: 1、药材异地引种的品种。 2、进口我国已有药材标准的非传统进口药材。 3、首次申请生产批准文号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品种。 4、首次申请生产批准文号的中药及天然药物的提取物。 5、首次申请生产批准文号的中药配方颗粒。 6、生产已获得批准文号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品种或中药配方颗粒。 7、生产已获得批准文号的中药或天然药物的提取物(有效部位或有 效成分 8、生产已有国家标准的中药和天然药物制剂 9、进口已有国家标准的中药和天然药物的制剂。 0、改变剂型而生产工艺无质的改变的制剂 11、国外(境外)来料(来方)加工 12、进口大包装天然药物在国内分包装
4 第 条 中药、天然药物简略申请分类: 1、药材异地引种的品种。 2、进口我国已有药材标准的非传统进口药材。 3、首次申请生产批准文号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品种。 4、首次申请生产批准文号的中药及天然药物的提取物。 5、首次申请生产批准文号的中药配方颗粒。 6、生产已获得批准文号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品种或中药配方颗粒。 7、生产已获得批准文号的中药或天然药物的提取物(有效部位或有 效成分)。 8、生产已有国家标准的中药和天然药物制剂。 9、进口已有国家标准的中药和天然药物的制剂。 10、改变剂型而生产工艺无质的改变的制剂。 11、国外(境外)来料(来方)加工。 12、进口大包装天然药物在国内分包装
中药、天然药物制剂申报资料项目 第部分综述资料 1、品种硏制工作概况。 2、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英文名)及命名依据。 3、选题目的与依据(复方制应说明处方来源),国内外有关该 品种硏究现状或生产使用情况的综述 4、药品使用(试用)说明书样稿及起草说明,内容应包括药品 名称、主要成分(组分)性状、药理作用、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 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规格、贮藏、有效期、生产企业、批准 文号等。 药品包装材料的性能、规格及标签的设计样稿及说明。特殊药品 和外用药品的标志必须在包装及使用说明上明显表示。 第二部分药学资料 5、制备工艺及其研究资料。 6、与质量有关的理化性质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 7、临床试验用药品的原料(药材)和成品的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 明 8、临床试验用药品的初步稳定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9、临床试验用样品及其质量检验和卫生标准检验报告书(样品数量 至少应为全检需要量的3倍 0、生产用药品原料(药材)和成品的质量标准及起草说明,并提 供对照品及有关资料(留作初审单位审核用)
5 中药、天然药物制剂申报资料项目 第一部分 综述资料 1、品种研制工作概况。 2、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英文名)及命名依据。 3、选题目的与依据(复方制剂应说明处方来源),国内外有关该 品种研究现状或生产使用情况的综述。 4、药品使用(试用)说明书样稿及起草说明,内容应包括药品 名称、主要成分(组分)、性状、药理作用、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 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规格、贮藏、有效期、生产企业、批准 文号等。 药品包装材料的性能、规格及标签的设计样稿及说明。特殊药品 和外用药品的标志必须在包装及使用说明上明显表示。 第二部分 药学资料 5、制备工艺及其研究资料。 6、与质量有关的理化性质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 7、临床试验用药品的原料(药材)和成品的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 明。 8、临床试验用药品的初步稳定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9、临床试验用样品及其质量检验和卫生标准检验报告书(样品数量 至少应为全检需要量的 3 倍)。 10、生产用药品原料(药材)和成品的质量标准及起草说明,并提 供对照品及有关资料(留作初审单位审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