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小 一模一樣。 坐在牆壁斑駁的教室裡,清清朗朗地念出來。 學」。我說,應揚,那陪我去看看。 零丁孤苦 口田埂走過的農民也聽見了。那陰陽頓挫之處,跟槐生當年念給我聽的,竟是 年輕的老師把「陳情表」第一段工整地用粉筆抄在黑板上,一班四十個孩子, 年前的文章第一段: 這是第一次,我聽見「陳情表一用湘楚之音朗誦;童聲的混合音,從校門 臣密言,臣以險舞,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到了山坡上的百葉小學,老師聽說我是為了十五歲就雕家的槐生而來的, 城南小學早已拆了,聽說,就遷到了龍家院的山坡上,現在叫做「百葉小 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努親撫餐。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 臣密言:臣以險蟹,風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 十二歲的龍應台,站在她父親面前,兩手抄在背後,開始背那篇一千七百 把扇子,說,「來,陳情表。」 槐生坐進他那張矮矮的圓形破藤椅,雖然有個破電晶開著,他還是揭著一 等兄弟們都被允許「解散」了,我這唯一的女生又單獨被留下來。 槐生從裤袋裡掏出那方格子手帕,開始擦眼误。 鎮耶,誰見過布鞋,誰管它是誰做的、誰給誰的什麼啊? 我們無所調地站著,哎,這是哪裡啊?這是一九六四年的台灣苗栗縣苑裡 底,是你們的奶奶親手缝給我的 大雕亂,布的颜色,已經是一種蒼凉的黄色。槐生說,我要你們記住,這雙鞋 在客廳裡,爸爸把我們叫到他跟前,手裡拿著那雙布鞋底,走過大江大海 大江大海 72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73 72 11百葉小學 在客廳裡,爸爸把我們叫到他跟前,手裡拿著那雙布鞋底,走過大江大海 底,是你們的奶奶親手縫給我的 大離亂,布的顏色,已經是一種蒼涼的黃色。槐生說,我要你們記住,這雙鞋 我們無所謂地站著,哎,這是哪裡啊?這是一九六四年的台灣苗栗縣苑裡 鎮耶,誰見過布鞋,誰管它是誰做的、誰給誰的什麼啊? 槐生坐進他那張矮矮的圓形破藤椅,雖然有個破電扇開著,他還是搧著一 等兄弟們都被允許﹁解散﹂了,我這唯一的女生又單獨被留下來。 槐生從褲袋裡掏出那方格子手帕,開始擦眼淚。 把扇子,說, ﹁來,陳情表。 ﹂ 十二歲的龍應台,站在她父親面前,兩手抄在背後,開始背那篇一千七百 年前的文章第一段: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 城南小學早已拆了,聽說,就遷到了龍家院的山坡上,現在叫做﹁百葉小 零丁孤苦 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 學﹂ 。我說,應揚,那陪我去看看。 到了山坡上的百葉小學,老師聽說我是為了十五歲就離家的槐生而來的, 坐在牆壁斑駁的教室裡,清清朗朗地念出來: 年輕的老師把﹁陳情表﹂第一段工整地用粉筆抄在黑板上,一班四十個孩子,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這是第一次,我聽見﹁陳情表﹂用湘楚之音朗誦;童聲的混合音,從校門 一模一樣。 口田埂走過的農民也聽見了。那陰陽頓挫之處,跟槐生當年念給我聽的,竟是
2湖打空城 啊。一 答腔;我也許會装出一點興趣,用鼻音回覆,「嗯? 慢慢往對岸浦口划過去。 澄,也就不往下說了。 仗?」 横遍野,血流成河。 的遗兵團的一員。 六團第二連,守衛火藥审,「死守不退,致全部轟埋士中。一 伯、最激烈、規模最大的戰爭: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 2湖打空城 「我們划了整整一天半,才到浦口,一他自說自話地,「死的人,好多 我們四個不大不小的子女,做功課的做功課,看漫畫的看漫畫,通常沒人 講到這裡,他往往會再追加一句,想知道我們划了多久才划過長江嗎?」 計,就和幾個離散的士兵扛起兩根大木頭,放在水裡,然後用手做槳,慢慢、 的砲聲已經很近,結果幾萬人堵在河薄上。在幾乎要絕望的時候,我突生一 沒得到通知說要撤退!我拼死爬過一江門,逃到長江邊,沒有船可以乘,日軍 城牆上架超機關槍,不讓我們出城,因為混亂到一個地步,守城門的部隊竟然 他本來要繼續說的是,退到一江門,城門竟然是關的,宋希濂的部隊在 他就好脾氣地看著我們,本來要說下去的下一個「橋段」,被我們冷水一 是只會到電影院門口檢查軍人看戲買不買票的嗎?你們憲兵哪裡會上戰場打 矮穿著初中高中的卡其布制服,這時會略带輕蔑地反驳他說,「爸爸,薏兵不 自傅的這一段,也是槐生說過的「橋段」之一。我們稍大一點了,高高矮 衛首都數十萬大軍,在撤退時互相踐踏,加上日人海空掃射,真是屍 我們固守南京雨花台一線,殺敵無數,無奈守將唐生智無能,使保 當日軍繼續從淞滬戰場往南京挺進的時候,槐生已經是驻守第一線雨花台 萬人,是日軍傷亡的四倍半·前敵總指揮陳誠給蔣介石的報告中說,國軍三十 七十五萬人,日夜不停的绵密戰火,打了三個月以後,中國軍隊死傷幾近二十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爆發的淞滬戰役,日本動員二十五萬人,中國動員 十八歲的槐生,長得特别英挺帥氣,碰上的,正好是整個中日戰爭中最可 愧生真正满十八歲的時候,是一九三七年,中國決定全面抗戰的那一年。 大江大海 74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75 74 12潮打空城 十八歲的槐生,長得特別英挺帥氣,碰上的,正好是整個中日戰爭中最可 槐生真正滿十八歲的時候,是一九三七年,中國決定全面抗戰的那一年。 12潮打空城 怕、最激烈、規模最大的戰爭: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爆發的淞滬戰役,日本動員二十五萬人,中國動員 六團第二連,守衛火藥庫, ﹁死守不退,致全部轟埋土中。 ﹂ 萬人,是日軍傷亡的四倍半。前敵總指揮陳誠給蔣介石的報告中說,國軍三十 七十五萬人,日夜不停的綿密戰火,打了三個月以後,中國軍隊死傷幾近二十 12 當日軍繼續從淞滬戰場往南京挺進的時候,槐生已經是駐守第一線雨花台 的憲兵團的一員。 我們固守南京雨花台一線,殺敵無數,無奈守將唐生智無能,使保 自傳的這一段,也是槐生說過的﹁橋段﹂之一。我們稍大一點了,高高矮 橫遍野,血流成河。 衛首都數十萬大軍,在撤退時互相踐踏,加上日人海空掃射,真是屍 仗?﹂ 是只會到電影院門口檢查軍人看戲買不買票的嗎?你們憲兵哪裡會上戰場打 矮穿著初中高中的卡其布制服,這時會略帶輕蔑地反駁他說, ﹁爸爸,憲兵不 他就好脾氣地看著我們,本來要說下去的下一個﹁橋段﹂ ,被我們冷水一 潑,也就不往下說了。 他本來要繼續說的是, ﹁退到一江門,城門竟然是關的,宋希濂的部隊在 慢慢往對岸浦口划過去。 ﹂ 計,就和幾個離散的士兵扛起兩根大木頭,放在水裡,然後用手做槳,慢慢、 的砲聲已經很近,結果幾萬人堵在河灘上。在幾乎要絕望的時候,我突生一 沒得到通知說要撤退!我拚死爬過一江門,逃到長江邊,沒有船可以乘,日軍 城牆上架起機關槍,不讓我們出城,因為混亂到一個地步,守城門的部隊竟然 我們四個不大不小的子女,做功課的做功課,看漫畫的看漫畫,通常沒人 講到這裡,他往往會再追加一句, ﹁想知道我們划了多久才划過長江嗎?﹂ 答腔;我也許會裝出一點興趣,用鼻音回覆, ﹁嗯?﹂ ﹁我們划了整整一天半,才到浦口,﹂他自說自話地, ﹁死的人,好多 啊。 ﹂
2湖打空城 代表勝利。 江門」。 時,後面城裡頭,緊接著就發生了「南京大屠殺」。 線,現在是鬱鬱蒼蒼的梧桐樹林薩大道。 六人,生死不明兩千五百八十四人· 生說的雨花台。翻開另一份史料。 時激戰,患兵部隊已傷亡殆盡 已手無寸鐵,愉炮聲中纷纷倒下 乾脆去辦公室了。 我想起來,初中時,愧生喜歡跟我念詩,他常吟的兩句,是劉禹錫寫南京 棺林彈雨中九死一生走出來的,他才十八歲;滿臉驚惶、一身血污逃到長江邊 點不能自已—在父親過世了五年之後,我才知道,他真的是從那血肉横飛的 史料拿在手上,梧桐樹從車窗外映入,在我的史料纸張上忽明忽暗,我有 從挹江門到長江畔的下關碼頭,只有兩公里路,當年萬人雜選的逃命路 常是「死」,因此六千多憲兵在南京的保衛戰中,其實犧牲了五分之三。 史料看多了,現在我已經明白,「受傷」的兵通常不治,「生死不明」通 戰四書夜,最後因彈盡援絕,出烈殉國者一千兩百一十人,受傷五十 百五十二人捍衛南京,由副司令蕭山令中將指揮所屬部隊,與日軍血 民國二十六年十二月九日,日軍進逼南京,我遗兵動員官兵六千四 在退到江邊之前,英勇作戰到最後一刻的蕭山令憲兵副司令,守的就是槐 射出最後幾顆子彈後,舉槍自盡,殺身殉國,年懂四十六歲· 患兵部隊到江邊時,已過午夜時分 毒兵副司令蕭山令不菓被俘受辱, 兵部隊就地抵抗歷五個小 邊,這時日軍已追蹤而來,成半圓形包抄開火·我軍在潰退中大部分 我軍尚有萬餘人壅塞江 在城門前美麗的法國梧桐樹下,我展開手上關於兵参與南京保衛戰的招 事:一九四九年解放軍渡江後直擊南京,是從抱江門打進來的!「抱江門」· 城門高大雄偉,正中央掛著横幅,寫著巨大的字,纪念的,倒是另一件 站在一江門的城門前,仰頭一看,看到三個大字,才知道,啊,這叫「抱 二OO九年五月十二日,我來到南京,想走一趟父親走過的路。 我聽見他出去後,钞門自動彈回來輕輕「砰」一聲關上。 沉静了好一會兒,看看實在沒人理他,他大概也覺得無趣,就拿起警帽, 大江大海 76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77 76 12潮打空城 沉靜了好一會兒,看看實在沒人理他,他大概也覺得無趣,就拿起警帽, 乾脆去辦公室了。 二 我聽見他出去後,紗門自動彈回來輕輕﹁砰﹂一聲關上。 ○○九年五月十二日,我來到南京,想走一趟父親走過的路。 站在一江門的城門前,仰頭一看,看到三個大字,才知道,啊,這叫﹁挹 江門﹂ 。 城門高大雄偉,正中央掛著橫幅,寫著巨大的字,紀念的,倒是另一件 代表勝利。 事:一九四九年解放軍渡江後直擊南京,是從挹江門打進來的!﹁挹江門﹂ , 在城門前美麗的法國梧桐樹下,我展開手上關於憲兵參與南京保衛戰的摺 頁: 憲兵部隊到江邊時,已過午夜時分我軍尚有萬餘人壅塞江 已手無寸鐵,槍炮聲中紛紛倒下 邊,這時日軍已追蹤而來,成半圓形包抄開火。我軍在潰退中大部分 憲兵部隊就地抵抗歷五個小 時激戰,憲兵部隊已傷亡殆盡憲兵副司令蕭山令不願被俘受辱, 射出最後幾顆子彈後,舉槍自盡,殺身殉國,年僅四十六歲。 13 在退到江邊之前,英勇作戰到最後一刻的蕭山令憲兵副司令,守的就是槐 生說的雨花台。翻開另一份史料: 民國二十六年十二月九日,日軍進逼南京,我憲兵動員官兵六千四 六人,生死不明兩千五百八十四人。 戰四晝夜,最後因彈盡援絕,壯烈殉國者一千兩百一十人,受傷五十 百五十二人捍衛南京,由副司令蕭山令中將指揮所屬部隊,與日軍血 14 史料看多了,現在我已經明白, ﹁受傷﹂的兵通常不治, ﹁生死不明﹂通 常是﹁死﹂ ,因此六千多憲兵在南京的保衛戰中,其實犧牲了五分之三。 從挹江門到長江畔的下關碼頭,只有兩公里路,當年萬人雜遝的逃命路 線,現在是鬱鬱蒼蒼的梧桐樹林蔭大道。 史料拿在手上,梧桐樹從車窗外映入,在我的史料紙張上忽明忽暗,我有 點不能自已——在父親過世了五年之後,我才知道,他真的是從那血肉橫飛的 時,後面城裡頭,緊接著就發生了﹁南京大屠殺﹂ 。 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走出來的,他才十八歲;滿臉驚惶、一身血污逃到長江邊 我想起來,初中時,槐生喜歡跟我念詩,他常吟的兩句,是劉禹錫寫南京
罩 跟著哼。 十歲。 龍,困在了沙薄 13四部 熱,蚊蟲四處飛舞,但是那絲竹之聲一起,他就開唱了: 他,徽底地,一次都沒有給過。 的「石頭城」: 遙逮的十世紀,宋朝漢人和逸國胡人在荒凉的戰場上連年交戰。楊四郎家 嘴裡認真唱著,手認真地打著拍子,連過門的鑼鼓聲,他都可以「空锵空露」 他根本五音不全,而且滿口湖南腔,跟京劇的發音實在相去太遠,但是他 我好比龍中鳥,有翅難展:我好比虎離山,受了孤單;我好比淺水 只聽「四郎探母」。在破舊的警官宿舍裡,他坐在脱了線的藤椅中,天氣閣 機和黑膠唱片旋轉的時代裡,美君聽周璇的「月圓花好」、「夜上海」,愧生 不是因為我懂這韵戲,而是,這一辈子我只聽槐生唱過一首曲子。在留聲 台北的劇院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别带了愧生去聽—那時,他已經八 訴我們他有一個看不見但是隱隱作痛的傷口,但是我們一次機會都沒有給過 這衡山龍家院的少年成為父子父女,那麽多年的歲月裡,他多少次啊,試著告 如今站在下關長江邊上,長江逝水滚滚,我更明白了一件事:我們有缘跟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大江大海 78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79 78 13四郎 的﹁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如今站在下關長江邊上,長江逝水滾滾,我更明白了一件事:我們有緣跟 他,徹底地,一次都沒有給過。 訴我們他有一個看不見但是隱隱作痛的傷口,但是我們一次機會都沒有給過 這衡山龍家院的少年成為父子父女,那麼多年的歲月裡,他多少次啊,試著告 台北的劇院演出﹁四郎探母﹂ ,我特別帶了槐生去聽 13四郎 ——那時,他已經八 十歲。 不是因為我懂這齣戲,而是,這一輩子我只聽槐生唱過一首曲子。在留聲 熱,蚊蟲四處飛舞,但是那絲竹之聲一起,他就開唱了: 只聽﹁四郎探母﹂ 。在破舊的警官宿舍裡,他坐在脫了線的藤椅中,天氣悶 機和黑膠唱片旋轉的時代裡,美君聽周璇的﹁月圓花好﹂ 、 ﹁夜上海﹂ ,槐生 我好比籠中鳥,有翅難展;我好比虎離山,受了孤單;我好比淺水 他根本五音不全,而且滿口湖南腔,跟京劇的發音實在相去太遠,但是他 龍,困在了沙灘 跟著哼。 嘴裡認真唱著,手認真地打著拍子,連過門的鑼鼓聲,他都可以﹁空鏘空鏘﹂ 遙遠的十世紀,宋朝漢人和遼國胡人在荒涼的戰場上連年交戰。楊四郎家
3四郎 暗 過紙巾。 馨 不說話,因為眼裡還嘻著淚。 不及道别的母親? 千拜萬拜,赠不過兒的罪來 崩潰失聲,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就是, 年不見的母親。 碼·散場的時候,人們往出口走去,但是走得特别慢,特别慢。 中年的兒女們彼此不識,但在眼光接觸的時候,沉默中仿佛交換了一組密 年兒女陪伴而來的老人,有的拄著拐杖,有的坐著輪椅,有的被人接扶。他們 谢幕的掌聲中,人們纷纷從座位上站起來,我才發現,啊,四周多得是中 的老人也在拭混,他身旁的中年兒子遥過手帕後,用一雙手從後面輕拍他的局 然後我意識到,流误的不只他。斜出去前一兩排一位理著平頭、鬚髮皆白 一整齣戲,他的眼淚一直流,一直流·我也只能聚握著他的手,不斷地遥 雕,在敵我的對崎中官皇度日,七十年歲月如江水漂月,一生再也見不到那來 嗎?是想到,槐生自己,和一千年前的四郎一樣,在戰爭的砲火聲中輾轉流 纷飛,打碎了一碗飯的那一天嗎?是想起那雙顏色愈來愈模糊的手納的布鞋底 是想超十五歲那年,一根扁擔兩個竹簍不告而别的那一刻嗎?是想起大雪 我突然覺得身邊的愧生有點異樣,側頭看他,發現他己老淚縱横,哽咽出 人處境和國家利益嚴重衝突之間,已是中年的四郎年然看見母親,跪倒在地, 卡在「漢贼不兩立」的政治門爭之間,在愛情和親情無法兩全之間,在個 的故鄉,但四郎對母親的思念無法遏止。有一天,四郎深夜潜回宋營探望十五 主,荷活十五年·鐵镜公主聰慧而善良,兒女在異鄉成長,異鄉其實是第二代 人一個一個陣亡,自己也在戰役中被敵人俘虜,後來卻在異域娶了敵人的公 81 大江大 80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81 80 13四郎 年不見的母親。 的故鄉,但四郎對母親的思念無法遏止。有一天,四郎深夜潛回宋營探望十五 主,苟活十五年。鐵鏡公主聰慧而善良,兒女在異鄉成長,異鄉其實是第二代 人一個一個陣亡,自己也在戰役中被敵人俘虜,後來卻在異域娶了敵人的公 卡在﹁漢賊不兩立﹂的政治鬥爭之間,在愛情和親情無法兩全之間,在個 崩潰失聲,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就是, 人處境和國家利益嚴重衝突之間,已是中年的四郎乍然看見母親,跪倒在地, 千拜萬拜,贖不過兒的罪來 我突然覺得身邊的槐生有點異樣,側頭看他,發現他已老淚縱橫,哽咽出 聲。 是想起十五歲那年,一根扁擔兩個竹簍不告而別的那一刻嗎?是想起大雪 不及道別的母親? 離,在敵我的對峙中倉皇度日,七十年歲月如江水漂月,一生再也見不到那來 嗎?是想到,槐生自己,和一千年前的四郎一樣,在戰爭的砲火聲中輾轉流 紛飛,打碎了一碗飯的那一天嗎?是想起那雙顏色愈來愈模糊的手納的布鞋底 一整齣戲,他的眼淚一直流,一直流。我也只能緊握著他的手,不斷地遞 過紙巾。 然後我意識到,流淚的不只他。斜出去前一兩排一位理著平頭、鬚髮皆白 膀。 的老人也在拭淚,他身旁的中年兒子遞過手帕後,用一隻手從後面輕拍他的肩 謝幕的掌聲中,人們紛紛從座位上站起來,我才發現,啊,四周多得是中 不說話,因為眼裡還噙著淚。 年兒女陪伴而來的老人,有的拄著柺杖,有的坐著輪椅,有的被人攙扶。他們 中年的兒女們彼此不識,但在眼光接觸的時候,沉默中彷彿交換了一組密 碼。散場的時候,人們往出口走去,但是走得特別慢,特別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