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专题归纳突破 专题一电路简化的方法 1电路简化的原则。 ()无电流的支路简化时可去掉。 (2)两等势点间的电阻可省去或视作短路。 (3)理想导线可长可短。 (4)节点沿理想导线可任意移动,但不得越过电源、用电器等。 (⑤)理想电流表可认为短路,理想电压表可认为断路。 (6)电路电压稳定时,电容器可认为断路
导航 专题一 电路简化的方法 1.电路简化的原则。 (1)无电流的支路简化时可去掉。 (2)两等势点间的电阻可省去或视作短路。 (3)理想导线可长可短。 (4)节点沿理想导线可任意移动,但不得越过电源、用电器等。 (5)理想电流表可认为短路,理想电压表可认为断路。 (6)电路电压稳定时,电容器可认为断路。 专题归纳突破
2.常用的等效方法。 (①电流分支法:①先将各节点用字母标上;②判定各支路元 件中的电流方向(若原电路无电压或电流,可假设在总电路两 端加上电压后判定);③按电流流向,自左到右将各元件、节点、 分支逐一画出;④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 (2)等势点排列法:①将各节点用字母标出;②判定各节点电 势的高低;③对各节点按电势高低自左到右排列,再将各节点 间的支路画出;④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
导航 2.常用的等效方法。 (1)电流分支法:①先将各节点用字母标上;②判定各支路元 件中的电流方向(若原电路无电压或电流,可假设在总电路两 端加上电压后判定);③按电流流向,自左到右将各元件、节点、 分支逐一画出;④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 (2)等势点排列法:①将各节点用字母标出;②判定各节点电 势的高低;③对各节点按电势高低自左到右排列,再将各节点 间的支路画出;④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
导航 【典型例题1】如图所示电路中,R=R2=R3=32, R4R=R,=62,求M、N两点间的电阻。 M- N R1 R2 R3 R4 Rs 答案:32 解析:第一步:在原电路图上标了等势点α、b、c。(见图甲) 甲 M- b R2 R3 R4 R
导航 【典型例题1】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R3 =3 Ω, R4=R5=R6 =6 Ω,求M、N两点间的电阻。 答案:3 Ω 解析:第一步:在原电路图上标了等势点a、b、c。(见图甲) 甲
导 第二步:捏合等势点画草图。从高电势点M点开始,先把两 个,点捏合到一起,理顺电阻,标出电流在,点“兵分三路”,分别 经R1、R2、R3流向b,点;再捏合三个b,点,理顺电阻,标出电流在 b点“兵分三路”,分别经R4、R、R流向c点;最后捏合c点,电 流流至N点。(见图乙) R4 M a N R R3 Rs
导航 第二步:捏合等势点画草图。从高电势点M点开始,先把两 个a点捏合到一起,理顺电阻,标出电流在a点“兵分三路”,分别 经R1、R2、R3流向b点;再捏合三个b点,理顺电阻,标出电流在 b点“兵分三路”,分别经R4、R5、R6流向c点;最后捏合c点,电 流流至N点。(见图乙) 乙
导航 第三步:整理电路图如图丙所示。从等效电路图图丙可以清 楚地看出原电路各电阻的连接方式,很容易计算出M、N两点 间的电阻R=B1+2=32。 3+3 丙 M &「&E& N R3
导航 第三步:整理电路图如图丙所示。从等效电路图图丙可以清 楚地看出原电路各电阻的连接方式,很容易计算出M、N两点 间的电阻R= =3 Ω。 丙 𝑹𝟏 𝟑 + 𝑹𝟐 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