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生物统计 任课班级:农学03民班 任课教师:龚江 农学院教研室:生物统计教研室 二00五年一一二00六年第一学期
石 河 子 大 学 教 案 课 程 名 称:生物统计 任 课 班 级:农学 03 民班 任 课 教 师:龚 江 农学院教研室:生物统计教研室 二 00 五年——二 00 六年第一学期
姓名 龚江 职称讲师总学时46 使用教材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试验统计方法》盖钧镒主编 通过《生物统计》教学,使植保专业的学生了解“田间试验和统计 方法”的原理,初步掌握田间试验的基本概念,控制试验误差的方法 和制定各种试验设计的原则,并对试验所获得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 教学目 归纳,并学习进行差异显著性测验,也可对多个处理进行方差分析, 了解哪些处理间差异显著,哪些不显著。通过上机操作,学生能把掌握 的田间试验设计方法,生物统计分析原理和方法用Ex©l得出试验结 果,作出科学可靠推断。 章次 名 学时 绪论和田间试验概述 6 资料的初步整理 3 理论分布和抽样分布 5 四 统计假设测验 6 五 方差分析 9 六 卡平方测验 3 七 直线回归和相关 4 实验课 10 总计 46
1 姓 名 龚江 职 称 讲师 总 学 时 46 使 用 教 材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试验统计方法》盖钧镒主编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通过《生物统计》教学,使植保专业的学生了解“田间试验和统计 方法”的原理,初步掌握田间试验的基本概念,控制试验误差的方法 和制定各种试验设计的原则,并对试验所获得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 归纳,并学习进行差异显著性测验,也可对多个处理进行方差分析, 了解哪些处理间差异显著,哪些不显著。通过上机操作,学生能把掌握 的田间试验设计方法,生物统计分析原理和方法用 Excel 得出试验结 果,作出科学可靠推断。 章 次 章 名 学 时 一 绪论和田间试验概述 6 二 资料的初步整理 3 三 理论分布和抽样分布 5 四 统计假设测验 6 五 方差分析 9 六 卡平方测验 3 七 直线回归和相关 4 实验课 10 总计 46
200年月日 教学 使学生学会制定试验方案,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以及试验误差 目的 的来源与控制。 一、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举 二、试验因素与水平 三、试验指标与效应 的 四、制定试验方案的要点 五、试验误差的来源与控制 六、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 (一)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选题、文献、假说、假说的检验、试验的规划 教 与设计。 重 (二)确定试验方案的一般程序是: 点 明确研究目的→确定试验指标→分析影响试验指标的因素选取试验因素 一确定因素的水平→构造试验方案一专家论证一修改后实施。 难 (三)制定试验方案的要点:1.明确试验目的:2.确定供试因素及其水平: 及 3.试验方案中包括对照:4.试验方案中应注意比较间的唯一差异原则:5.正 确处理试验因素与试验条件间的关系:6.注意多因素试验提供了比单因素试 验更多的效应估计,但处理组合多,应用受限。 (四)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1.试验目的要明确:2.试验条件要有代表性: 3.试验结果要可靠:4.试验结果要能够重演。 作业、思 1. 农业和生物学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简述科学研究的基本 考题(讨 过程和方法? 论题)、 2.利用你手头的资料试着制定出试验方案。 阅读材 料 课 法: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 200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使学生学会制定试验方案,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以及试验误差 的来源与控制。 教 学 内 容 一、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二、试验因素与水平 三、试验指标与效应 四、制定试验方案的要点 五、试验误差的来源与控制 六、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 教 学 重 点 、 难 点 及 教 学 方 法 (一)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选题、文献、假说、假说的检验、试验的规划 与设计。 (二)确定试验方案的一般程序是: 明确研究目的 →确定试验指标 →分析影响试验指标的因素选取试验因素 →确定因素的水平 →构造试验方案 →专家论证→修改后实施。 (三)制定试验方案的要点:1.明确试验目的;2.确定供试因素及其水平; 3.试验方案中包括对照;4.试验方案中应注意比较间的唯一差异原则;5.正 确处理试验因素与试验条件间的关系;6.注意多因素试验提供了比单因素试 验更多的效应估计,但处理组合多,应用受限。 (四)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1.试验目的要明确;2.试验条件要有代表性; 3.试验结果要可靠;4.试验结果要能够重演。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 阅读材 料 1. 农业和生物学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简述科学研究的基本 过程和方法? 2. 利用你手头的资料试着制定出试验方案。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年月日 教学 使学生了解田间试验误差的来源,控制误差的途径,田间试验设计的三大原则 目的 以及掌握控制土壤差异的小区技术。 田间试验误差的来源、 二、控制田间试验误差的途径 三、试验地的土壤差异 四、试验地的选择和培养、 的 五、土壤差异及其控制 六、田间试验设计的三个原则 七、控制土壤差异的小区技术 (一)田间试验中控制误差的途径有:1.选择纯合一致的试验材料。 2.用严格的科学态度,正确执行各项农事操作,使管理技术标准化。 3.控制产生误差的主要外界因素 重 (二)试验地的选择和培养: 1.试验地的肥力要比较均匀一致。2.选择的田块要有土地利用上的记录。 华 3.试验地最好选平地。4.试验地的位置要适当。5.对拟选作试验用的田块 特别是在建立固定的试验地时,除掌握整个试验地的土壤一般情况及土地利 教 用历史外,如有可能,最好还要进行空白试验。6.试验地采取轮换制。 (三)田间试验设计的三个原则:1、重复2、随机排列3、局部控制。 法 (四)控制土壤差异的小区技术:1、试验小区的面积2、小区的形状 3、重复次数 4、对照区的设置 5、保护行的设置 6、重复区(或区组)和小区的排列。 1、试分析田间试验误差的主要来源,如何控制田间试验的系统偏差?如何降 作业、思 低田间试验的随机误差? 考题(讨 2、试述试验地土壤差异的特点,如何通过小区技术和试验设计控制土壤差异? 论题)、阅 读材料 3、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课 后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3 200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使学生了解田间试验误差的来源,控制误差的途径,田间试验设计的三大原则 以及掌握控制土壤差异的小区技术。 教 学 内 容 一、田间试验误差的来源、 二、控制田间试验误差的途径 三、试验地的土壤差异 四、试验地的选择和培养、 五、土壤差异及其控制 六、田间试验设计的三个原则 七、控制土壤差异的小区技术 教 学 重 点 、 难 点 及 教 学 方 法 (一)田间试验中控制误差的途径有: 1.选择纯合一致的试验材料。 2.用严格的科学态度,正确执行各项农事操作,使管理技术标准化。 3.控制产生误差的主要外界因素。 (二)试验地的选择和培养: 1. 试验地的肥力要比较均匀一致。2. 选择的田块要有土地利用上的记录。 3. 试验地最好选平地。4. 试验地的位置要适当。5. 对拟选作试验用的田块, 特别是在建立固定的试验地时,除掌握整个试验地的土壤一般情况及土地利 用历史外,如有可能,最好还要进行空白试验。6. 试验地采取轮换制。 (三)田间试验设计的三个原则:1、重复 2、随机排列 3、局部控制 。 (四)控制土壤差异的小区技术:1、试验小区的面积 2、小区的形状 3、重复次数 4、对照区的设置 5、保护行的设置 6、重复区(或区组)和小区的排列。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1、试分析田间试验误差的主要来源,如何控制田间试验的系统偏差?如何降 低田间试验的随机误差? 2、试述试验地土壤差异的特点,如何通过小区技术和试验设计控制土壤差异? 3、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年月日 教学 使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了解田间试验实施过程中 目的 的注意事项。 一、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 1、对比法设计2、间比法设计 教 二、随机排列的试验设计: 内 1、完全随机设计2、随机区组设计亦称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3、拉丁方设计4、裂区设计5、再裂区设计6、条区设计 三、田间试验的实施:1、田间试验计划的制订2、编制种植计划书 3、田间试验的观察记载和测定 (一)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特点 教 设计特点是根据“局部控制”的原则,将试验地按肥力程度划分为等于重复 次数的区组,一区组安排一重复,区组内各处理都独立地随机排列。 的 (二)裂区设计的特点 主处理分设在主区,副处理则分设于一主区内的副区,副区之间比主区之间 难 更为接近,因而副区处理间的比较比主处理间的比较更为精确。 (三)在三种情况下应用裂区设计 1在一个因素的各种处理比另一因素的处理可能需要更大面积时。 学 2试验中某一因素的主效比另一因素的主效更为重要,而要求更精确的比较。 方 法 3将可能表现较大差异的因素作为主处理。 作业、思1、完全随机设计、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裂区设计各有何特点? 考题(讨 各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论题)、 2、田间试验要编制种植计划书、绘制田间种植图、进行观察记载和数据收集, 阅读材 料 试以育种试验为例说明其内容和方法。 课 后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祝及教学体会等
4 200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使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了解田间试验实施过程中 的注意事项。 教 学 内 容 一、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 1、对比法设计 2、间比法设计 二、随机排列的试验设计: 1、完全随机设计 2、随机区组设计亦称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3、拉丁方设计 4、裂区设计 5、再裂区设计 6、条区设计 三、田间试验的实施:1、田间试验计划的制订 2、编制种植计划书 3、田间试验的观察记载和测定 教 学 重 点 、 难 点 及 教 学 方 法 (一)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特点 设计特点是根据“局部控制”的原则,将试验地按肥力程度划分为等于重复 次数的区组,一区组安排一重复,区组内各处理都独立地随机排列。 (二)裂区设计的特点 主处理分设在主区,副处理则分设于一主区内的副区,副区之间比主区之间 更为接近,因而副区处理间的比较比主处理间的比较更为精确。 (三)在三种情况下应用裂区设计 1.在一个因素的各种处理比另一因素的处理可能需要更大面积时。 2.试验中某一因素的主效比另一因素的主效更为重要,而要求更精确的比较。 3.将可能表现较大差异的因素作为主处理。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 阅读材 料 1、完全随机设计、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裂区设计各有何特点? 各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2、田间试验要编制种植计划书、绘制田间种植图、进行观察记载和数据收集, 试以育种试验为例说明其内容和方法。 课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