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母亲,45岁,大专毕业,小学教师。高明2004年毕业于希望中学,现为福建大学外语学院一年级 学生。身高175厘米,圆脸,小眼。从小喜欢文学,爱好书法、体育等。小学时获得校“优秀班干部” 称号和“故事大王”比赛一等奖,初中时获得县硬笔书法比赛二等奖,髙二时获得市演讲比赛一等奖 大学时获得省大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为了这次回校演讲,他阅读了《演讲与口才》、《大众幽默》等 刊物,写了一大本读书笔记,精心准备了演讲稿《放飞青春》。 六.(70分) 21.下面两幅图可以给人丰富的联想或感悟,请联系提示文字对它们加以比较,把图给你的联想或感 悟写成一篇900字左右的文章。(70分)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要与两幅图都相关。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文体自选。⑤不得抄袭 试题答案 (12分,每小题3分 1.D2.B3.B 二.(12分,每小题3分) 5.C 7.B8.A 三.(20分) 9.(8分) (1)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 (2)吴王被困在姑苏城上,向勾践哀求饶他性命。 (3)在项籍突破重围而向东败逃的时候,汉高帝也想收兵回国。 10.(6分)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 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 色彩,月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 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11.(6分) (1)①书生意气/挥斥方遒②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③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④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⑤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四.(20分) 12.(2分)(1)叠(2)镶嵌 13.(3分)人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选择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意思对即可) 14.(3分)(1)日历让作者感受到明天的希望;(2)日历让作者思考如何珍惜时间;(3)日历让 作者感知到生命的意义。(意思对即可) 15.(6分) (1)作者认为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是黯淡无光的,但是记忆却能使我们从黯淡无光的生活中摆 脱出来,因为记忆排斥平庸,使人变得独特。(2)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记忆是留在日历上的,但人不能 只是被动地被记忆,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认真地书写每一天的日历,使自己的人生(日历)丰富 充实。因此,作者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谈记忆。(意思对即可) 16.(6分) (1)取材方面:文章取材于人们生活中“用日历”这样熟悉的小事,却从中揭示出生命的意义, 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2)语言方面:①寓丰富的感情于平实的语言中。本 文的语言是平实的,却蕴含着作者对日历、对生命的真挚感情,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而有意味。②运用了 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意思对即可) 五,(16分) 17.(4分) 错误改正示例 第一处是“精湛的舞台灯光与背景音乐”改为“绚丽的舞台灯光与美妙的背景音乐
员。母亲,45 岁,大专毕业,小学教师。高明 2004 年毕业于希望中学,现为福建大学外语学院一年级 学生。身高 175 厘米,圆脸,小眼。从小喜欢文学,爱好书法、体育等。小学时获得校“优秀班干部” 称号和“故事大王”比赛一等奖,初中时获得县硬笔书法比赛二等奖,高二时获得市演讲比赛一等奖, 大学时获得省大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为了这次回校演讲,他阅读了《演讲与口才》、《大众幽默》等 刊物,写了一大本读书笔记,精心准备了演讲稿《放飞青春》。 六. (70 分) 21. 下面两幅图可以给人丰富的联想或感悟,请联系提示文字对它们加以比较,把图给你的联想或感 悟写成一篇 900 字左右的文章。(70 分)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要与两幅图都相关。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文体自选。⑤不得抄袭。 试题答案 一. (12 分,每小题 3 分) 1. D 2. B 3. B 4. C 二. (12 分,每小题 3 分) 5. C 6. C 7. B 8. A 三. (20 分) 9. (8 分) (1)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 (2)吴王被困在姑苏城上,向勾践哀求饶他性命。 (3)在项籍突破重围而向东败逃的时候,汉高帝也想收兵回国。 10. (6 分)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 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 色彩,月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 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11. (6 分) (1)①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②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③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④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⑤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四. (20 分) 12. (2 分) (1)叠 (2)镶嵌 13. (3 分)人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选择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意思对即可) 14. (3 分)(1)日历让作者感受到明天的希望;(2)日历让作者思考如何珍惜时间;(3)日历让 作者感知到生命的意义。(意思对即可) 15. (6 分) (1)作者认为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是黯淡无光的,但是记忆却能使我们从黯淡无光的生活中摆 脱出来,因为记忆排斥平庸,使人变得独特。(2)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记忆是留在日历上的,但人不能 只是被动地被记忆,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认真地书写每一天的日历,使自己的人生(日历)丰富、 充实。因此,作者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谈记忆。(意思对即可) 16. (6 分) (1)取材方面:文章取材于人们生活中“用日历”这样熟悉的小事,却从中揭示出生命的意义, 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2)语言方面:①寓丰富的感情于平实的语言中。本 文的语言是平实的,却蕴含着作者对日历、对生命的真挚感情,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而有意味。②运用了 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意思对即可) 五, (16 分) 17. (4 分) 错 误 改正示例 第一处是“精湛的舞台灯光与背景音乐” 改为“绚丽的舞台灯光与美妙的背景音乐
第二处是“绘声绘色的表演”改为“精妙绝伦的表演” 18.(3分) 导语示例:欧洲科学家最近表示,他们相信自己第一次拍到了另一个“太阳系”的行星照片 19.(4分) 下联示例: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横批示例:振兴中华 (5分) 示例:高明同学是我校2004届校友,现在是福建大学学生,他爱好广泛,曾荣获省大学生演讲比 赛一等奖,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做《放飞青春》的演讲。 六.(70分) 21.(70分)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福建卷) 、(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李普曼认为,公众舆论的形成不仅基于现实利益,而且更大程度上为公众自身的信念所左右在 他看来,公众的舆论是建立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牢固的信念之上,这种信念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新闻 报道和新闻舆论的影响:换句话说,是报刊等大众媒介通过经年累月的报道和宣传,塑造出一种与现实 世界不同的另一种知觉模式,从而在公众头脑中植入一整套“固定的成见”一公众在无意识中受到这种 刻板成见的支配,以媒体的立场和视角去现察世界并形成舆论。他说;“对于大多数事物,我们是先想 象它们,然后经历它们的。如果不是教育使得我们已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的话,那么这些先入之见会深 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这些先入之见把某些事物划分为熟悉的或陌生的,强调了这种区别,所以,看 到了有一点熟悉的东西就像是很熟悉;有一点生疏的东西,就像是非常陌生。”他认为,固定的成见是 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让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 当成见的体系已牢固地形成时,我们都会注意那些能支撑成见的事实,而不去注意那些与成见相矛盾 的事实,但是,固定的成见并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常常是有条理的、能够自圆其说的信念 体系,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于社会意识的统一和公共价值的认同具有积极的意义。一言 以蔽之,固定的成见就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 1.下列对李普曼的“固定的成见”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固定的成见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理解,使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 B.固定的成见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它是有条理并能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 C.固定的成见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统一社会意识、认同公共价值有积极意义。 D.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公众舆论的形成不仅建立在现实利益基础之上,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受制于公众自身的信念。 B.公众舆论是公众在无意识中受到刻板成见的支配,以媒体的立场和视角观察世界而形成的。 C.人们对大多数事物的先入之见会深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并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 D.当成见的体系尚未牢固形成时,人们对那些能支撑成见的和与成见相矛盾的事实都不会关注。 、(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老鼠不仅有99%的基因和人类相似,而且在胚胎发育、疾病类型甚至行为上都和人类有可比 之处。科学家开始一项耗资1亿英镑的计划:培育不计其数的转基因老鼠。这项计划的目标是在老鼠身 上造出糖尿病、心脏痛、癌症及精神病等人类主要疾病,揭示上述疾病的遗传根源和环境基础,找到新
第二处是“绘声绘色的表演” 改为“精妙绝伦的表演” 18. (3 分) 导语示例:欧洲科学家最近表示,他们相信自己第一次拍到了另一个“太阳系”的行星照片。 19. (4 分) 下联示例: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横批示例:振兴中华 20. (5 分) 示例:高明同学是我校 2004 届校友,现在是福建大学学生,他爱好广泛,曾荣获省大学生演讲比 赛一等奖,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做《放飞青春》的演讲。 六. (70 分) 21. (70 分) 2006 年高考语文试题(福建卷) 一、(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 李普曼认为,公众舆论的形成不仅基于现实利益,而且更大程度上为公众自身的信念所左右。在 他看来,公众的舆论是建立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牢固的信念之上,这种信念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新闻 报道和新闻舆论的影响;换句话说,是报刊等大众媒介通过经年累月的报道和宣传,塑造出一种与现实 世界不同的另一种知觉模式,从而在公众头脑中植入一整套“固定的成见”--公众在无意识中受到这种 刻板成见的支配,以媒体的立场和视角去现察世界并形成舆论。他说;“对于大多数事物,我们是先想 象它们,然后经历它们的。如果不是教育使得我们已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的话,那么这些先入之见会深 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这些先入之见把某些事物划分为熟悉的或陌生的,强调了这种区别,所以,看 到了有一点熟悉的东西就像是很熟悉;有一点生疏的东西,就像是非常陌生。”他认为,固定的成见是 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让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 “当成见的体系已牢固地形成时,我们都会注意那些能支撑成见的事实,而不去注意那些与成见相矛盾 的事实,但是,固定的成见并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常常是有条理的、能够自圆其说的信念 体系,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于社会意识的统一和公共价值的认同具有积极的意义。一言 以蔽之,固定的成见就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 1.下列对李普曼的“固定的成见”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固定的成见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理解,使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 B.固定的成见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它是有条理并能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 C.固定的成见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统一社会意识、认同公共价值有积极意义。 D.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公众舆论的形成不仅建立在现实利益基础之上,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受制于公众自身的信念。 B.公众舆论是公众在无意识中受到刻板成见的支配,以媒体的立场和视角观察世界而形成的。 C.人们对大多数事物的先入之见会深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并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 D.当成见的体系尚未牢固形成时,人们对那些能支撑成见的和与成见相矛盾的事实都不会关注。 二、(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4 题。 老鼠不仅有 99%的基因和人类相似,而且在胚胎发育、疾病类型甚至行为上都和人类有可比 之处。科学家开始一项耗资 1 亿英镑的计划:培育不计其数的转基因老鼠。这项计划的目标是在老鼠身 上造出糖尿病、心脏痛、癌症及精神病等人类主要疾病,揭示上述疾病的遗传根源和环境基础,找到新
药物和新疗法。这项计划的协调人维斯特教授说:“欧盟已经认识到老鼠遗传研究之中的无穷潜 力 “欧洲老鼠”计划是三年前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后续。那项耗费巨资的DNA排序计划揭示了人 体两万种基因的构成。但是,科学家目前仍然不知道其中一半基因的作用或者这些基因能制造哪些蛋白 质 科学家承认,老鼠和人类如此相似的事实的确令人惊讶。医学研究委员会遗传学分部的布朗博士 说:“表面看人类和老鼠显然没什么可比性,但其实它们像我们一样常常生病,而且显示出同样的症 状。”在一个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类似的计划之下,构成老鼠基因组的两万种基因都已经排出序 列 “欧洲老鼠”计划将使用一种称作“黑六品系”的老鼠这类老鼠已经广泛用于实验室,而且完 全出自同系交配。每只雄鼠都是其他雄性“黑六”的克隆,每只雌鼠也都是其他雌性“黑六”的克隆 参加“欧洲老鼠”计划的科学家将从这些“黑六”中提取胚胎,消除或改变其中一种基因,再把经过遗 传改性的胚胎放回雌鼠子宫,创造一个每名成员体内都有一个变异基因的新种群。科学家将对“黑六” 体内的两万种基因重复这个过程。剑桥生物信息科学研究所的伯尼博士说:“最后,这就将使我们得到 两万种老鼠,而且毒种体内都有一个变异基因 然后,科学家将现察这些基因变异对每种老鼠的外观和行为产生哪些影响这样,他们就能发现 每种基因有什么作用,由此了解相应的人类基因。科学家还希望弄清不冈同的基因组合对不同的人有哪 些影响。人类的主要疾病不是由一种基因而是由多种基因共同作用形成的,这之中还有环境因素。 3.下列对“欧盟已经认识到老鼠遗传研究之中的无穷潜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老鼠遗传研究将揭示人类主要疾病的遗传根源和环境基础 B.老鼠遗传研究将找到人类主要疾病的新药物和新疗法。 C.老鼠遗传研究将排出构成老鼠基因组两万种基因的序列 D.老鼠遗传研究将弄清不同的人类基因组合对不同的人的影响 4.根据文中提供的倌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欧洲老鼠”计划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后续,它将消除人类疾病,延长人类寿命。 B.如果“欧洲老鼠”计划能使科学家知道人体两万种基因的作用,就能提高人类智力。 C.如果能够发现“黑六”体内每种基因的作用,相应的人类基因的作用就能得以了解。 D.“欧洲老鼠”计划的研究和实施将极大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 详矣。余以所闻,由、光①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 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 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 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④及干戈,可谓孝 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 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 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⑤兮,命之 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 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 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 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 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
药物和新疗法。这项计划的协调人维斯特教授说:“欧盟已经认识到老鼠遗传研究之中的无穷潜 力。” “欧洲老鼠”计划是三年前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后续。那项耗费巨资的DNA排序计划揭示了人 体两万种基因的构成。但是,科学家目前仍然不知道其中一半基因的作用或者这些基因能制造哪些蛋白 质。 科学家承认,老鼠和人类如此相似的事实的确令人惊讶。医学研究委员会遗传学分部的布朗博士 说:“表面看人类和老鼠显然没什么可比性,但其实它们像我们一样常常生病,而且显示出同样的症 状。”在一个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类似的计划之下,构成老鼠基因组的两万种基因都已经排出序 列。 “欧洲老鼠”计划将使用一种称作“黑六品系”的老鼠。这类老鼠已经广泛用于实验室,而且完 全出自同系交配。每只雄鼠都是其他雄性“黑六”的克隆,每只雌鼠也都是其他雌性“黑六”的克隆。 参加“欧洲老鼠”计划的科学家将从这些“黑六”中提取胚胎,消除或改变其中一种基因,再把经过遗 传改性的胚胎放回雌鼠子宫,创造一个每名成员体内都有一个变异基因的新种群。科学家将对“黑六” 体内的两万种基因重复这个过程。剑桥生物信息科学研究所的伯尼博士说:“最后,这就将使我们得到 两万种老鼠,而且毒种体内都有一个变异基因。” 然后,科学家将现察这些基因变异对每种老鼠的外观和行为产生哪些影响。这样,他们就能发现 每种基因有什么作用,由此了解相应的人类基因。科学家还希望弄清不冈同的基因组合对不同的人有哪 些影响。人类的主要疾病不是由一种基因而是由多种基因共同作用形成的,这之中还有环境因素。 3.下列对“欧盟已经认识到老鼠遗传研究之中的无穷潜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鼠遗传研究将揭示人类主要疾病的遗传根源和环境基础。 B.老鼠遗传研究将找到人类主要疾病的新药物和新疗法。 C.老鼠遗传研究将排出构成老鼠基因组两万种基因的序列。 D.老鼠遗传研究将弄清不同的人类基因组合对不同的人的影响。 4.根据文中提供的倌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欧洲老鼠”计划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后续,它将消除人类疾病,延长人类寿命。 B.如果“欧洲老鼠”计划能使科学家知道人体两万种基因的作用,就能提高人类智力。 C.如果能够发现“黑六”体内每种基因的作用,相应的人类基因的作用就能得以了解。 D.“欧洲老鼠”计划的研究和实施将极大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 详矣。余以所闻,由、光①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 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 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 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④及干戈,可谓孝 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 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 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⑤兮,命之 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 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 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 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 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 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 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 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老予伯夷列传第一》) [注]①由、先:人名,指许由、务光。②希:稀少。③木主:死人的牌位。④爰:于是;就。⑤徂:通 殂”,死亡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而去之去:使……离开 B.天下宗周宗:祭祀 C.我安适归矣适:往,到 D.余甚或焉或:通“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若至近世,操行不轨/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且七十子之徒/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其孰能讥之乎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伯夷、叔齐谈泊名利、坚持操守的一组是 ①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②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③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 ⑤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 ⑥(伯夷、叔齐)义不食周栗,隐于首阳山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⑤⑥D.③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晃太伯 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 B.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以臣弑君”是 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饿死 C.伯夷、叔齐及好学的颜回早早去世,而残暴横行、滥杀无辜的盗跖这类人往往寿终正寝,这使作者 颇感困惑,因而质疑天道的公正性。 D.作者认为因为世俗混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能成为世俗之人,轻 视富贵就能成为清高之人。 四、(24分) 9.阅涣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一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一今之所谓良臣,古 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 朝居也 [注]①桀:夏桀,暴君。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2分)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4分) ②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也。(4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 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 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老予伯夷列传第一》) [注]①由、先:人名,指许由、务光。②希:稀少。③木主:死人的牌位。④爰:于是;就。⑤徂:通 “殂”,死亡。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而去之去:使……离开 B.天下宗周宗:祭祀 C.我安适归矣适:往,到 D.余甚或焉或:通“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若至近世,操行不轨/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且七十子之徒/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其孰能讥之乎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伯夷、叔齐谈泊名利、坚持操守的一组是 ①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②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③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 ⑤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 ⑥(伯夷、叔齐)义不食周栗,隐于首阳山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⑤⑥D.③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晃太伯、 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 B.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以臣弑君”是 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饿死。 C.伯夷、叔齐及好学的颜回早早去世,而残暴横行、滥杀无辜的盗跖这类人往往寿终正寝,这使作者 颇感困惑,因而质疑天道的公正性。 D.作者认为因为世俗混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能成为世俗之人,轻 视富贵就能成为清高之人。 四、(24 分) 9.阅涣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 分)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今之所谓良臣,古 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 一朝居也。” [注]①桀:夏桀,暴君。 ⑴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2 分) 由 今 之 道 无 变 今 之 俗 虽 与 之 天 下 不 能 一 朝 居 也 ⑵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①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4 分) ②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也。(4 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 分)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分)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11.默写。(8分 (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①-⑤选四小题,⑥⑧选二小题)(6分) ①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③金风玉露一相逢, 。(秦观《鹊桥仙》) ④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⑤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2)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课文原文填写。(只选一小题)(2分) ⑨杜甫《旅夜书怀》诗中描绘雄浑阔大境界的两句是: ⑩李煜《虞美人》词中将愁思形象化的两句是: 五、(20分) 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泪与笑 梁遇春① 匆匆过了二千十年,我自然是常常哭,也常常笑,别人的啼笑也看过无数回了。 可是我生平不怕看见泪,自己的热泪也好,别人的呜咽也好;对于几种笑我却会惊心动魄, 吓得连呼吸都不敢大声,这些怪弄的笑声,有时还是我亲口发出的。 当一位极亲密的朋友忽然说出一句冷酷无情冰一般的冷话来,而且他自己还不知道他说的会使人 心寒,这时候我们只好哈哈哈莫名其妙地笑了,因为若是不笑荚,叫我们怎么样好呢?我们这个强笑或 者是出于看到他真正的性格和我们先前所认为的他的性格的矛盾,或者是我们要勉强这么一笑来表示我 们是不会被他的话所震动,我们自己另有一个超乎一切的生活,他的话是不能损坏我们于毫发的,或 者……但是那时节我们只觉到不好不这么大笑一声,所以才笑,实在也没有闲暇去仔细分析自己 当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苦痛缠着,正要向人细诉,那时我们平时尊敬的人却用个极无聊的理由来 解释我们这穿过心灵的悲哀,看到这深深一层的隔膜,我们除开无聊赖地破涕为笑,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我们一生忙碌,把不可再得的光阴消磨在马蹄轮铁,以及无谓敷衍之间,整天打算,可是自己不 晓得为什么这么费心机,为了要活着用尽苦心来延长这生命,却又不觉得活着到底有何好处,自己并没 有享受生活过,总之黑漆一团活着,夜阑人静,回头一想,哪能够不吃吃地笑,笑里感到无限的生的悲 艮 这几种笑声发自我们的口里,自己听到,心中生个不可言喻的恐怖,或者又引起另一个鬼似的狞 笑。若使是由他人口里传岀,只要我们探讨岀它们的源泉,我们也会惺惺惜惺惺而心酸,同时害怕得全 身打鼓。 此外失望人的傻笑,挨了骂的下人对主子的赔笑,生离永别时节的苦笑一这些笑全是“自然”跟 我们为难,把我们弄得没有办法,我们承认失败了的表现,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②。 莎士比亚的妙句“对着悲哀微笑”说尽此中的苦况,传出“笑”的悲剧的情调。 泪却是肯定人生的表示。因为生活是可留恋的,过去的是春天的日子,所以才有伤逝的清泪。 若使生活本身就不值得我们的一顾,我们哪里会有惋惜的情怀呢?当一个中年妇人死了丈夫的时候,她 嚎啕地大哭,她想到她儿子这么早失去了父亲,没有人指导,免不了伤心流泪,可是她隐隐地对于这个 儿子有无穷的慈爱和希望。她的儿子又死了,她或者会一声不响地料理丧事,或者发疯狂笑起来,因为 她已厌倦于人生,她微弱的心已经麻木死了 我每回看到人们流泪,不管是失恋的剌痛,或者丧亲的悲哀,我总觉人世真是值得一活的。眼泪 真是人的甘露。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常常觉得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故意去臆造些伤心事情,想到有 味时候,有时会不觉流下泪来,那时就感到说不出的快乐。现在却再寻不到这种无根的泪痕了。嘟个有 心人不爱看悲剧,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浄化的确不错。我们精神所纠结郁积的悲痛随着台上的凄惨情节发
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 分) 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 分) 11.默写。(8 分) ⑴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①-⑤选四小题,⑥-⑧选二小题)(6 分) ①寄蜉蝣于天地,______。(苏轼《赤壁赋》) ②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③金风玉露一相逢,_______。(秦观《鹊桥仙》) ④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⑤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⑦______,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⑧______,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⑵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课文原文填写。(只选一小题)(2 分) ⑨杜甫《旅夜书怀》诗中描绘雄浑阔大境界的两句是: ⑩李煜《虞美人》词中将愁思形象化的两句是: 五、(20 分) 阅读下文,完成 12-15 题。 泪与笑 粱遇春① 匆匆过了二千十年,我自然是常常哭,也常常笑,别人的啼笑也看过无数回了。 可是我生平不怕看见泪,自己的热泪也好,别人的呜咽也好;对于几种笑我却会惊心动魄, 吓得连呼吸都不敢大声,这些怪弄的笑声,有时还是我亲口发出的。 当一位极亲密的朋友忽然说出一句冷酷无情冰一般的冷话来,而且他自己还不知道他说的会使人 心寒,这时候我们只好哈哈哈莫名其妙地笑了,因为若是不笑荚,叫我们怎么样好呢?我们这个强笑或 者是出于看到他真正的性格和我们先前所认为的他的性格的矛盾,或者是我们要勉强这么一笑来表示我 们是不会被他的话所震动,我们自己另有一个超乎一切的生活,他的话是不能损坏我们于毫发的,或 者……但是那时节我们只觉到不好不这么大笑一声,所以才笑,实在也没有闲暇去仔细分析自己 了。 当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苦痛缠着,正要向人细诉,那时我们平时尊敬的人却用个极无聊的理由来 解释我们这穿过心灵的悲哀,看到这深深一层的隔膜,我们除开无聊赖地破涕为笑,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吗? 我们一生忙碌,把不可再得的光阴消磨在马蹄轮铁,以及无谓敷衍之间,整天打算,可是自己不 晓得为什么这么费心机,为了要活着用尽苦心来延长这生命,却又不觉得活着到底有何好处,自己并没 有享受生活过,总之黑漆一团活着,夜阑人静,回头一想,哪能够不吃吃地笑,笑里感到无限的生的悲 哀。 这几种笑声发自我们的口里,自己听到,心中生个不可言喻的恐怖,或者又引起另一个鬼似的狞 笑。若使是由他人口里传出,只要我们探讨出它们的源泉,我们也会惺惺惜惺惺而心酸,同时害怕得全 身打鼓。 此外失望人的傻笑,挨了骂的下人对主子的赔笑,生离永别时节的苦笑--这些笑全是“自然”跟 我们为难,把我们弄得没有办法,我们承认失败了的表现,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②。 莎士比亚的妙句“对着悲哀微笑”说尽此中的苦况,传出“笑”的悲剧的情调。 泪却是肯定人生的表示。因为生活是可留恋的,过去的是春天的日子,所以才有伤逝的清泪。 若使生活本身就不值得我们的一顾,我们哪里会有惋惜的情怀呢?当一个中年妇人死了丈夫的时候,她 嚎啕地大哭,她想到她儿子这么早失去了父亲,没有人指导,免不了伤心流泪,可是她隐隐地对于这个 儿子有无穷的慈爱和希望。她的儿子又死了,她或者会一声不响地料理丧事,或者发疯狂笑起来,因为 她已厌倦于人生,她微弱的心已经麻木死了。 我每回看到人们流泪,不管是失恋的刺痛,或者丧亲的悲哀,我总觉人世真是值得一活的。眼泪 真是人的甘露。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常常觉得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故意去臆造些伤心事情,想到有 味时候,有时会不觉流下泪来,那时就感到说不出的快乐。现在却再寻不到这种无根的泪痕了。嘟个有 心人不爱看悲剧,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净化的确不错。我们精神所纠结郁积的悲痛随着台上的凄惨情节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