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四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 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积累及运用。(共23分) 1.仿照下面句子,在田字格中续写一句话。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3分) 自然给我们阳光雨露,我们感恩;老师给我们关怀帮助,我们感恩; 2.下列词语中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绚(xuan)丽提防(di)漠不关心眼花缭乱 B.和煦(x)狭隘(yi)中流抵柱投机取巧 C.委曲(qu)修葺(qi)小心翼翼浑然一体 D.污秽(hui)拮据(j)有条不紊振振有词 3.古诗文默写。(共8分) (1)江山代有人才出, 。(赵翼《论诗》)(1分) ,可以为师矣。(《论语》)(1分) (3)李白《行路难》中常被人们用来激励自己或他人努力实现抱负的诗句是: (2分) (4)四季中的花,在诗人笔下各具情态。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描绘春花初绽、春草 吐绿;杨万里《晓岀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摹写莲 叶田田、夏荷怒放;陶渊明《饮酒》中 再现秋菊淡雅、南山悠悠;王安石《梅花》中“墙角数 枝梅,凌寒独自开”,点染冬梅傲雪、风骨凛然。(4分) 4.名著阅读。(4分)
1 2006 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10 页,四个大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 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及运用。(共 23 分) 1.仿照下面句子,在田字格中续写一句话。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3 分) 自然给我们阳光雨露,我们感恩;老师给我们关怀帮助,我们感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词语中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绚(xuàn)丽 提防(dī) 漠不关心 眼花缭乱 B.和煦(xù) 狭隘(yì) 中流抵柱 投机取巧 C.委曲(qū) 修葺(qì) 小心翼翼 浑然一体 D.污秽(huì) 拮据 (jū) 有条不紊 振振有词 3.古诗文默写。(共 8 分) (1)江山代有人才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1 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1 分) (3)李白《行路难》中常被人们用来激励自己或他人努力实现抱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4)四季中的花,在诗人笔下各具情态。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春花初绽、春草 吐绿;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摹写莲 叶田田、夏荷怒放;陶渊明《饮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现秋菊淡雅、南山悠悠;王安石《梅花》中“墙角数 枝梅,凌寒独自开”,点染冬梅傲雪、风骨凛然。(4 分) 4.名著阅读。(4 分)
下面五部名著,均有想象丰富、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请任选一个特 点,从五部名著中找出一个例子,作具体分析。 《安徒生童话》《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水浒》《格林童话》 5.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共6分) (1)6月5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一个大型早间节目一—“朝闻天下”。 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说说选择的理由。(2分) 朝闻天下A. zhao b.chao() 理由: (2)印度尼西亚爪哇省默拉皮火山喷发在即,印尼政府5月13日发出最高级别红色 警报,万名倚山而居的村民开始撤离这片“怒火中烧”的家园。 写出“怒火中烧”一词在这里的意思。(2分) (3)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即将来临之际,国务院公布了文化部确定的第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共有包括豫剧、戏剧、曲剧、少林工夫等在内的22 个项日入选,反映了河南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的深厚文化积淀 画线句有语病,请改正 。(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10题。(共14分) 妹妹扮演的角色 1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练一部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妺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 员。可是定角色那天,妹妹回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 翼地问她。 2“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 3“因为我的角色!” 4短话剧中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 5“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妹妹有幸扮演“人 类最忠实的朋友”,全家不知道该恭喜她,还是安慰她。饭后爸爸和妺妹谈了很久
2 下面五部名著,均有想象丰富、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请任选一个特 点,从五部名著中找出一个例子,作具体分析。 《安徒生童话》 《西游记》 《鲁滨逊漂流记》 《水浒》 《格林童话》 5.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共 6 分) (1)6 月 5 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一个大型早间节目——“朝闻天下”。 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说说选择的理由。(2 分) 朝.闻天下 A.zhāo B.cháo ( ) 理由: (2)印度尼西亚爪哇省默拉皮火山喷发在即,印尼政府 5 月 13 日发出最高级别红色 警报,万名倚山而居的村民开始撤离这片“怒火中烧”的家园。 写出“怒火中烧”一词在这里的意思。(2 分) (3)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即将来临之际,国务院公布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共有包括豫剧、戏剧、曲剧、少林工夫等在内的 22 个项目入选,反映了河南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的深厚文化积淀。 画线句有语病,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5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6—10 题。(共 14 分) 妹妹扮演的角色 1 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练一部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 员。可是定角色那天,妹妹回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 翼地问她。 2 “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 3 “因为我的角色!” 4 短话剧中只有 4 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 5 “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妹妹有幸扮演“人 类最忠实的朋友”,全家不知道该恭喜她,还是安慰她。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
6总之,妹妹没有退出,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们都纳闷: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 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 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豆豆”。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 兴奋的光芒。 7.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妺妺的名字:“甄妮—一豆豆(狗)”。偷偷环 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有一个演 狗的妹妹,毕竟不是很有面子的事。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8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舞台正中的沙发上坐下,召集家人。接着“母亲”“女 儿”和“儿子”先后出场。在一家人的谈话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 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9但这不是简单地爬,“豆豆(妹妹)”蹦蹦跳跳、摇头摇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地 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沙发旁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很多 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 10接下来,剧中的父亲开始给全家讲故事。他刚说到“夜晚,万籁俱寂,就连老鼠……” “豆豆”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儿有老鼠?”神情 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1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豆豆”又一 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岀呜呜的低吼。太逼真了!妹妹一定费尽 了心思。很明显,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妹妹 幽默精湛的表演使得台下的笑声此起彼伏。 12那晩,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抓住了所有观众的心。后来,妹妹说让她改 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1340年后,那句话我仍然记忆犹新。命运赋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 如全力以赴。再小的角色也有可能边成主角。 6.对待演出,妹妹的神情态度先后有很大变化。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下表。 (2分) 时间 报名时 定角色那天 排练时 排练归来 神情 热情万丈 很投入 态度 7.通读全文,概括妹妹演出成功的原因。(3分) 8.第5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没有交代爸爸和妹妹的谈话的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分)
3 6 总之,妹妹没有退出,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们都纳闷: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 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 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豆豆”。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 兴奋的光芒。 7. 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甄妮——豆豆(狗)”。偷偷环 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有一个演 狗的妹妹,毕竟不是很有面子的事。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8 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舞台正中的沙发上坐下,召集家人。接着“母亲”“女 儿”和“儿子”先后出场。在一家人的谈话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 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9 但这不是简单地爬,“豆豆(妹妹)”蹦蹦跳跳、摇头摇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地 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沙发旁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很多 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 10 接下来,剧中的父亲开始给全家讲故事。他刚说到“夜晚,万籁俱寂,就连老鼠……” “豆豆”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儿有老鼠?”神情 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11 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豆豆”又一 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太逼真了!妹妹一定费尽 了心思。很明显,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妹妹 幽默精湛的表演使得台下的笑声此起彼伏。 12 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抓住了所有观众的心。后来,妹妹说让她改 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13 40 年后,那句话我仍然记忆犹新。命运赋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 如全力以赴。再小的角色也有可能边成主角。 6.对待演出,妹妹的神情态度先后有很大变化。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下表。 (2 分) 时间 报名时 定角色那天 排练时 排练归来 神情 态度 热情万丈 很投入 7.通读全文,概括妹妹演出成功的原因。(3 分) 8.第 5 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没有交代爸爸和妹妹的谈话的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 分)
9.第13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加点词语“主角”有何含义?“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 以赴”指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10.爸爸的一句话,让妹妹改变了态度,让“我”40年后仍然记忆犹新。青少年在成 长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对待长辈的引导?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共11分) 说窗 1“窗”字,初创时为“囱”,是个象形字。《说文解字》中说:“囱,在墙曰牖(音 you,窗子),在屋曰囱。象形。”远古先民的穴居之口开在屋顶,既是门,又是窗,所 以,甲骨文的“窗”为原始形态“洞口”(窗)的直观白描。后来,“窗”字才变为由“穴” 和“囱”两部分组成的字形。 2钱钟书先生在一篇关于“窗”的散文中写道:“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窗子打通了 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 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这段话形象地道出了窗的最本质功能:给房屋以阳光、空气、 清风与视眼。 3窗,具有审美功能,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对于人,“眼睛是灵魂的窗户” 于房屋,窗户则是建筑灵魂的眼睛。窗户是会说话的,是有表情的,它所流露岀的人情 也特别令人回味。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窗是词人吟咏不尽的题材,自然景物是窗 中永恒的画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些 名诗佳句,至今还广为传诵 4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地淋漓尽致。窗在园林中的妙用,主要通过漏窗 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开在圆墙上的漏窗,又称花窗,多用砖瓦空砌而成。框中 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图案内容多为花鸟、山水或几何图形。它本身是景,又可窗 内窗外双向“借景”,极尽“漏”之能事。不装窗扇的窗称为空窗。空窗有方形、长方形、 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 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后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 成一幅幅小品图画,正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所说:“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 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 5窗的这些特点为古代那些能工巧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于是,窗的设计就 更加活泼,造型更加丰富,且流露出更多的真性情。然而现在,我们房屋窗户的造型几乎 100%着眼于实用,窗的魅力在现代建筑中日益衰退。学者赵鑫珊在他的《建筑是首哲理诗》 中感叹道:“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窗仅仅是生存的窗,原先的生命窗消失了 而,只有生命窗才富有诗意。”作者的感慨带给人们一种尴尬,同时也给了我们许多深思。 11.本文介绍了窗的哪些功能?(2分) 12.请对第3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作具体分析。(2分
4 9.第 13 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加点词语“主角”有何含义?“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 以赴”指怎样的人生态度?(4 分) 10.爸爸的一句话,让妹妹改变了态度,让“我”40 年后仍然记忆犹新。青少年在成 长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对待长辈的引导?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11—15 题。(共 11 分) 说窗 1 “窗”字,初创时为“囱”,是个象形字。《说文解字》中说:“囱,在墙曰牖(音 you,窗子),在屋曰囱。象形。”远古先民的穴居之口开在屋顶,既是门,又是窗,所 以,甲骨文的“窗”为原始形态“洞口”(窗)的直观白描。后来,“窗”字才变为由“穴” 和“囱”两部分组成的字形。 2 钱钟书先生在一篇关于“窗”的散文中写道:“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窗子打通了 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 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这段话形象地道出了窗的最本质功能:给房屋以阳光、空气、 清风与视眼。 3 窗,具有审美功能,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对于人,“眼睛是灵魂的窗户”, 对于房屋,窗户则是建筑灵魂的眼睛。窗户是会说话的,是有表情的,它所流露出的人情 味也特别令人回味。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窗是词人吟咏不尽的题材,自然景物是窗 中永恒的画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些 名诗佳句,至今还广为传诵。 4 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地淋漓尽致。窗在园林中的妙用,主要通过漏窗 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开在圆墙上的漏窗,又称花窗,多用砖瓦空砌而成。框中 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图案内容多为花鸟、山水或几何图形。它本身是景,又可窗 内窗外双向“借景”,极尽“漏”之能事。不装窗扇的窗称为空窗。空窗有方形、长方形、 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 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后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 成一幅幅小品图画,正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所说:“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 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 5 窗的这些特点为古代那些能工巧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于是,窗的设计就 更加活泼,造型更加丰富,且流露出更多的真性情。然而现在,我们房屋窗户的造型几乎 100%着眼于实用,窗的魅力在现代建筑中日益衰退。学者赵鑫珊在他的《建筑是首哲理诗》 中感叹道:“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窗仅仅是生存的窗,原先的生命窗消失了,……然 而,只有生命窗才富有诗意。”作者的感慨带给人们一种尴尬,同时也给了我们许多深思。 11.本文介绍了窗的哪些功能?(2 分) 12.请对第 3 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作具体分析。(2 分)
13.第4段中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一种,结合具体句子说明其作用。(3 分) 14.作者说“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请以“漏窗”或“空 窗”为例简要说明。(2分) 15.第5段中,加点词“生命窗”指什么?(2分) 古诗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 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2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名 (2)惟吾德馨德馨: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 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 ”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 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0-21题。(共4分)
5 13.第 4 段中使用 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一种,结合具体句子说明其作用。(3 分) 14.作者说“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请以“漏窗”或“空 窗”为例简要说明。(2 分) 15.第 5 段中,加点词“生命窗”指什么?(2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 12 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 16—19 题。(共 8 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 注:1 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2 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 分) (1)有仙则名 名: (2)惟吾德馨 德馨: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 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 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 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 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 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 20—21 题。(共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