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两汉的立法概况 立法活动 (-)西汉初期的立法活动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宣布废 秦苛法与百“约法三”,“杀人者死, 伤人及盗抵襄”余悉除去秦法”。这是西 汉立法的开端
6 第二节 两汉的立法概况 一、立法活动 (一) 西汉初期的立法活动 公元前2O6年,刘邦攻入咸阳,宣布废 秦苛法与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 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这是西 汉立法的开端。 “约法三 章
建立西汉王朝以后,面对新的形势,刘邦 感到“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命丞相萧何 参照秦律制定汉律。萧何在秦六律的基础上增加 户律、兴律、厩律三章,合为九章,称“九章 律 《九章律》 N儿早伴∥是汉朝的一部重要法典,是整个 汉律的核心和主干部分 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补充《九章律》的不 足 《傍章命令叔孙通制定了有关朝仪方面的专 →r士 律仿卓阜伴》十八篇。此外,韩信制定“军法” 张苍定“章程”。汉初的立法,直到汉武帝肌位 时,没有大的变化,法律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7 建立西汉王朝以后,面对新的形势,刘邦 感到“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命丞相萧何 参照秦律制定汉律。萧何在秦六律的基础上增加 户律、兴律、厩律三章,合为九章,称“九章 律”。 《九章律》是汉朝的一部重要法典,是整个 汉律的核心和主干部分。 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补充《九章律》的不 足,刘邦还命令叔孙通制定了有关朝仪方面的专 律《傍章律》十八篇。此外,韩信制定“军法”, 张苍定“章程”。汉初的立法,直到汉武帝即位 时,没有大的变化,法律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九章律》 《傍章律》
(二)西汉中后期的立法活动 西汉初年,由于统治者贯彻了“无为而治” 的方针,法律相对较为省简,也比较稳定,自刘 邦至汉武帝期间,法律无大变化。汉武帝即位以 后,连年对外战争,从而使社会矛盾与阶级矛盾 日益激化,为了加强司法镇压,开始大规模增修 法律。汉武帝《越宫律庭了《越宫律》二十七篇, 这是有关宫廷警卫方面的专门法律。又《朝律》刂 定了《朝律》六篇,这是有关朝贺制度的专门法 律。这两部法规连同《九章律》、《旁章律》总 计六十篇,后人统称为汉律。 《汉律六十篇》
8 (二)西汉中后期的立法活动 西汉初年,由于统治者贯彻了“无为而治” 的方针,法律相对较为省简,也比较稳定,自刘 邦至汉武帝期间,法律无大变化。汉武帝即位以 后,连年对外战争,从而使社会矛盾与阶级矛盾 日益激化,为了加强司法镇压,开始大规模增修 法律。汉武帝命张汤制定了《越宫律》二十七篇, 这是有关宫廷警卫方面的专门法律。又命赵禹制 定了《朝律》六篇,这是有关朝贺制度的专门法 律。这两部法规连同《九章律》、《旁章律》总 计六十篇,后人统称为汉律。 《越宫律》 《朝律》 《汉律六十篇》
为了加强对农民起义的镇压,汉武帝时期 还制定了《沈命法》和《通行饮食法》。为削 弱和打击诸侯王的势力,又制定了《左官律》 和《附益之法》,还制定了《腹非之法》,以 加强对思想言论的控制。至此,汉律的内容大 量增加,体系庞杂,刑罚也相当严苛。 自汉武帝以后直到西汉灭亡,西汉的法律 基本上无大变化。后因“律令烦多”,“典者 不能遍睹”,元帝、成帝等朝曾有约简法律之 举,但也只是稍加删节,没有大的变化
9 为了加强对农民起义的镇压,汉武帝时期 还制定了《沈命法》和《通行饮食法》。为削 弱和打击诸侯王的势力,又制定了《左官律》 和《附益之法》,还制定了《腹非之法》,以 加强对思想言论的控制。至此,汉律的内容大 量增加,体系庞杂,刑罚也相当严苛。 自汉武帝以后直到西汉灭亡,西汉的法律 基本上无大变化。后因“律令烦多”,“典者 不能遍睹”,元帝、成帝等朝曾有约简法律之 举,但也只是稍加删节,没有大的变化
(三)东汉时期的立法活动 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托古改制,全面废 除了西汉的法律,但并没有改变法律的烦苛状况。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以后,废止王莽政权的法律 恢复了西汉的旧律,所谓“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 轻法”。同时发布了许多释奴法令和弛刑诏书,想以 此缓和社会矛盾。但由于西汉旧律的庞杂、烦苛,再 加以东汉历代君主不断增加新的律令,因此,东汉的 法律仍是科条无限,庞杂烦苛。章帝在廷尉陈宠的建 议下,准备对律令进行一次大的删改,但旋即陈宠被 免职,此事也未施行
10 。 (三)东汉时期的立法活动 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托古改制,全面废 除了西汉的法律,但并没有改变法律的烦苛状况。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以后,废止王莽政权的法律, 恢复了西汉的旧律,所谓“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 轻法”。同时发布了许多释奴法令和弛刑诏书,想以 此缓和社会矛盾。但由于西汉旧律的庞杂、烦苛,再 加以东汉历代君主不断增加新的律令,因此,东汉的 法律仍是科条无限,庞杂烦苛。章帝在廷尉陈宠的建 议下,准备对律令进行一次大的删改,但旋即陈宠被 免职,此事也未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