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市场结构分析中的管理决策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正确树立市场意识,能够理解不同市场形态下的决策原 则和依据,了解各种市场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和对供求双方的客观影响。 教学重点:厂商实现生产均衡的一般条件;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垄断的效率损失 教学难点:垄断厂商的效率损失如何理解:寡头垄断厂商的定价原则 引入:我们目前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越来越深入人心!做为一名人 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应该牢固树立市场意识,把握市场运行规律,掌握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 管理决策方法。 市场概念及其分类 l、市场概念:最初,市场是买者与卖者们面对面地进行交易的实实在在的场所。而现在市 场多是指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和交易数量的机制。在这时价格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格代表了消费者和厂商愿意交换各自商品的条件。它也是一种信号, 它协调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买方、卖方、价格是市场三个重要的元素。 这和市场营销学中市场的概念不一样(具有特定需要和欲望,而且愿意并能够通过交换 来满足这种需求或欲望的全部潜在顾客) 2、市场运行规则 市场进出规则:市场主体必须遵循一定的法规和具备一定的条件,如质量标准、卫生标准、 生态标准、环境标准技术标准等等 市场竞争规则:保证各市场主体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竞争的准则。如反不正当竞争、反 垄断、反歧视、反不正当干涉等 市场交易规则:市场必须公开;交易必须平等,反对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这是最起码的交 易规则,在此基础上,依行业特点不同,还有一些其它规则。 3、市场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市场进行分类,如有形市场、无形市场;生产资料市场 消费资料市场:我们主要从市场的作用 个市场决定一种产品的价格一一这个观点出发 对市场发生兴趣的,并且从这一点,把没类型的市场按其在决定价格方面的作用区分为不同 的市场结构( Market Structure)。不同的市场结构表示市场以其组织和构成方面的特点影响厂 商的行为和活动。为此经济学家通常根据四种因素来区分市场结构之不同类型,一是该行业 包含的厂商数目之多寡;二是一个行业的各厂商所产产品之间的替代程度的大小:;三是单个 厂商对价格的控制程度:四是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其中,第一、二个因素 是决定因素。根据这两条标准,经济分析把市场分为以下四个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如一些 农产品市场比较接近)、垄断竞争市场(如一些轻工业产品、零售业)、寡头垄断市场(如钢 、石油等产业)完全垄断市场(公用事业、如水、电) 市场类型厂商数目产品差别价控程度进退市场 举例 完全竞争 众多 无 无 易 农产品市场 垄断竞争 很多 有一些有一些较易轻工、零售业 垄閑 几 个 有或无相当程度较难钢、汽车、石油 无替代品 很大 很难 公用业、水、电 、完全竞争( perfect competition市场上厂商的行为 1、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一种经济分析中的抽象概念,它是 指不受任何垄断因素影响的一种市场竞争状态。这种市场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与卖者,他们间的供求合力决定着市场价格,但他们是相互 独立的,他们中的任何人的供求都是微乎其乎的,因此都不能决定或影响商品的价格,因而 他们被称为是价格接受者
1 第六讲 市场结构分析中的管理决策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正确树立市场意识,能够理解不同市场形态下的决策原 则和依据,了解各种市场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和对供求双方的客观影响。 教学重点:厂商实现生产均衡的一般条件;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垄断的效率损失 教学难点:垄断厂商的效率损失如何理解;寡头垄断厂商的定价原则 引入: 我们目前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越来越深入人心!做为一名人 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应该牢固树立市场意识,把握市场运行规律,掌握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 管理决策方法。 一、 市场概念及其分类 1、市场概念:最初,市场是买者与卖者们面对面地进行交易的实实在在的场所。而现在市 场多是指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和交易数量的机制。在这时价格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格代表了消费者和厂商愿意交换各自商品的条件。它也是一种信号, 它协调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买方、卖方、价格是市场三个重要的元素。 这和市场营销学中市场的概念不一样(具有特定需要和欲望,而且愿意并能够通过交换 来满足这种需求或欲望的全部潜在顾客) 2、市场运行规则 市场进出规则:市场主体必须遵循一定的法规和具备一定的条件,如质量标准、卫生标准、 生态标准、环境标准技术标准等等。 市场竞争规则:保证各市场主体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竞争的准则。如反不正当竞争、反 垄断、反歧视、反不正当干涉等。 市场交易规则:市场必须公开;交易必须平等,反对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这是最起码的交 易规则,在此基础上,依行业特点不同,还有一些其它规则。 3、市场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市场进行分类,如有形市场、无形市场;生产资料市场、 消费资料市场;我们主要从市场的作用――一个市场决定一种产品的价格――这个观点出发 对市场发生兴趣的,并且从这一点,把没类型的市场按其在决定价格方面的作用区分为不同 的市场结构(Market Structure)。不同的市场结构表示市场以其组织和构成方面的特点影响厂 商的行为和活动。为此经济学家通常根据四种因素来区分市场结构之不同类型,一是该行业 包含的厂商数目之多寡;二是一个行业的各厂商所产产品之间的替代程度的大小;三是单个 厂商对价格的控制程度;四是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其中,第一、二个因素 是决定因素。根据这两条标准,经济分析把市场分为以下四个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如一些 农产品市场比较接近)、垄断竞争市场(如一些轻工业产品、零售业)、寡头垄断市场(如钢 铁、汽车、石油等产业)、完全垄断市场(公用事业、如水、电)。 市场类型 厂商数目 产品差别 价控程度 进退市场 举例 完全竞争 众多 无 无 易 农产品市场 垄断竞争 很多 有一些 有一些 较易 轻工、零售业 寡头垄断 几个 有或无 相当程度 较难 钢、汽车、石油 垄断 唯一 无替代品 很大 很难 公用业、水、电 二、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市场上厂商的行为 1、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一种经济分析中的抽象概念,它是 指不受任何垄断因素影响的一种市场竞争状态。这种市场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与卖者,他们间的供求合力决定着市场价格,但他们是相互 独立的,他们中的任何人的供求都是微乎其乎的,因此都不能决定或影响商品的价格,因而 他们被称为是价格接受者
(2)、产品是同质。所有厂商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之间没有任何差别。买者对任 何厂商的产品都一样看待,并无特别的偏好,具有完全的替代性。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生 产者稍微提高他的产品的卖价,所有的消费者将会转而购买他的竞争者的产品。在所有生产 者的卖价相同时,消费者的购买是随机的 (3)、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不同行业的市场之间自由流动,也 可以在不同的地区之间流动。这里不存在任何法律的、社会的或资金的障碍以阻止新的厂商 进入该行业。 (4)、市场的参与者具有完备的信息。市场上所有的需求者和供给者都完全掌握有关市 场信息,他们不仅掌握市场今天正在出现的情况,而且也了解明天、后天会发生的情况。需 求者不可能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去购买,供给者也不会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去销售。生产要 素在市场信息上的流动是理性的而非盲目的 2、厂商的需求曲线 (1)价格接受者 单个竞争者是如此之小,以致于从一个完全竞争者的眼光来看该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完 全水平的或是弹性无限大的。也就是说,行业价格一旦确定之后,单个竞争者只能接受这个 价格,他无论销售多少数量的商品,都不会引起这种商品的市场价格的下降。单个竞争者如 C若想把自己产品的价格提高到市场价格之上,哪怕是稍微 高出一点点,社会上的需求者就不会去买他的产品了。 (2)厂商的需求曲线 价格 价 行业产量 企业产量 (3)、厂商需求典型变动:要注意的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无力影 响市场价格,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但晕并不意味着完全竞争 市场的价格是固定资产不变的。在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下,如经济中消费者收入水平普遍提 高,经济中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或者政府有关政策的作用,等等,使众多消费者的需求量 和众多生产者的供给量发和变化时,供求曲线的位置就有可能发生移动,从而形成市场的新 的均衡价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得到由新的价格水平出发的一条水平线。 3、厂商的行为 (1)短期决策:MC=MR=P,与之对应的P、Q即是决策点;特别强调,决策点应该在停 止营业点上方。 (2)长期决策: minAS处,对应的P和Q,视长期平均成本函数特征不一样,决策点也有 不同。(规模报酬递增、不变、递减)
2 (2)、产品是同质。所有厂商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之间没有任何差别。买者对任 何厂商的产品都一样看待,并无特别的偏好,具有完全的替代性。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生 产者稍微提高他的产品的卖价,所有的消费者将会转而购买他的竞争者的产品。在所有生产 者的卖价相同时,消费者的购买是随机的。 (3)、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不同行业的市场之间自由流动,也 可以在不同的地区之间流动。这里不存在任何法律的、社会的或资金的障碍以阻止新的厂商 进入该行业。 (4)、市场的参与者具有完备的信息。市场上所有的需求者和供给者都完全掌握有关市 场信息,他们不仅掌握市场今天正在出现的情况,而且也了解明天、后天会发生的情况。需 求者不可能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去购买,供给者也不会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去销售。生产要 素在市场信息上的流动是理性的而非盲目的。 2、厂商的需求曲线 (1)价格接受者 单个竞争者是如此之小,以致于从一个完全竞争者的眼光来看该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完 全水平的或是弹性无限大的。也就是说,行业价格一旦确定之后,单个竞争者只能接受这个 价格,他无论销售多少数量的商品,都不会引起这种商品的市场价格的下降。单个竞争者如 C 若想把自己产品的价格提高到市场价格之上,哪怕是稍微 高出一点点,社会上的需求者就不会去买他的产品了。 (2)厂商的需求曲线 D 价格 S 价格 A d d S D 行业产量 企业产量 (3)、厂商需求典型变动:要注意的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无力影 响市场价格,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但晕并不意味着完全竞争 市场的价格是固定资产不变的。在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下,如经济中消费者收入水平普遍提 高,经济中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或者政府有关政策的作用,等等,使众多消费者的需求量 和众多生产者的供给量发和变化时,供求曲线的位置就有可能发生移动,从而形成市场的新 的均衡价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得到由新的价格水平出发的一条水平线。 3、厂商的行为 (1)短期决策:MC=MR=P,与之对应的 P、Q 即是决策点;特别强调,决策点应该在停 止营业点上方。 (2)长期决策:minLAC处,对应的 P 和 Q,视长期平均成本函数特征不一样,决策点也有 不同。(规模报酬递增、不变、递减) A
4、完全竞争市场效率的评价 完全竞争是市场是高效率的,因为它使资源利用率达到最高,同时也是供求双方达到满 意最大化,为什么呢?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可以达到这样一种状态:(1)厂商的生产成本达到成本曲线的最低 点:(2)使边际成本等于价格,即P=MC=AC P=AC的最低点说明:企业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已经最充分地利用了各种生产资源,因 而生产效率达到最高。资源的最充分利用既有利于生产者,也有利于经济社会。 P=MC说明:从社会资源合理分配的角度看,企业的产量水平也处于最优。因为价格代 表社会对企业每一件多生产的产品的价值评价,边际成本则代表多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追加的 资源的价值。如果P大于MC,说明社会评价高于资源消耗,应增加生产,未达到最优:如 果P小于MC则说明社会评价已小于资源消耗,因减少生产 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一般性:利益性、排他性、强制性、风险性、自发性 特殊性:竞争的非对抗性、竞争目标的一致性、竞争范围的有限性 停业原则:企业在收刚好抵补它的可变成本或者损失正好等于固定成本,停业点就会出现。 当价格低于该水平,致使收无法抵补它的可变成本时,企业就全停业以使用权其损失最小化 厂商的供给曲线就是边际效用曲线位于停营业点之上的部分。 MC/Ae AVC 停止营业点 三、完全垄断市场与企业行为 1、不完全竞争的形式及其产生的根源 (1)垄断的条件 第一、市场上只有叭一的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第三、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2)垄断形成的原因 自然垄断。由于自然的原因,某些行业不适合小规模分散经营,必须使用大量的投资, 或使用规模很大的设备,故一家厂商就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且这些产业有一直下降的平均 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它表明持续规模收益递增。 了解一个产业的技术与成本结构将有助于我们分析该产业需要多少个企业来支撑,它们 的规模会有多大。这里关键是发了解这个产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如果存在规模经济,企业 就可以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成本,至少产量可以提高到一定的程度。这就意味着较大的企业 在成本上比较小的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1)当一个产业的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出现在产量相对 较低的水平上一旦企业想扩大生产超越这一点,它就会发现成本很快随之上升。因此,这个 产业就可以支撑完全竞争所需的有效经营的为数众多的企业了。当企业享受了一定产量水平
3 4、完全竞争市场效率的评价 完全竞争是市场是高效率的,因为它使资源利用率达到最高,同时也是供求双方达到满 意最大化,为什么呢?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可以达到这样一种状态:(1)厂商的生产成本达到成本曲线的最低 点;(2)使边际成本等于价格,即 P=MC=AC。 P=AC 的最低点说明:企业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已经最充分地利用了各种生产资源,因 而生产效率达到最高。资源的最充分利用既有利于生产者,也有利于经济社会。 P=MC 说明:从社会资源合理分配的角度看,企业的产量水平也处于最优。因为价格代 表社会对企业每一件多生产的产品的价值评价,边际成本则代表多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追加的 资源的价值。如果 P 大于 MC,说明社会评价高于资源消耗,应增加生产,未达到最优;如 果 P 小于 MC 则说明社会评价已小于资源消耗,因减少生产。 5、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一般性:利益性、排他性、强制性、风险性、自发性 特殊性:竞争的非对抗性、竞争目标的一致性、竞争范围的有限性 停业原则:企业在收刚好抵补它的可变成本或者损失正好等于固定成本,停业点就会出现。 当价格低于该水平,致使收无法抵补它的可变成本时,企业就全停业以使用权其损失最小化。 厂商的供给曲线就是边际效用曲线位于停止营业点之上的部分。 MC AC AVC M M1 停止营业点 三、完全垄断市场与企业行为 1、不完全竞争的形式及其产生的根源 (1)垄断的条件 第一、 市场上只有叭一的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第二、 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第三、 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2)垄断形成的原因 自然垄断。由于自然的原因,某些行业不适合小规模分散经营,必须使用大量的投资, 或使用规模很大的设备,故一家厂商就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且这些产业有一直下降的平均 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它表明持续规模收益递增。 了解一个产业的技术与成本结构将有助于我们分析该产业需要多少个企业来支撑,它们 的规模会有多大。这里关键是发了解这个产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如果存在规模经济,企业 就可以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成本,至少产量可以提高到一定的程度。这就意味着较大的企业 在成本上比较小的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⑴当一个产业的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出现在产量相对 较低的水平上一旦企业想扩大生产超越这一点,它就会发现成本很快随之上升。因此,这个 产业就可以支撑完全竞争所需的有效经营的为数众多的企业了。当企业享受了一定产量水平
的规模经济,但在某一点之后,规模经济已全部实现,平均成本开始上升。但是应该注意 AC曲线上升的太慢,以致不能避免完全竞争遭到破坏。该行业的总需求曲线DD所提供的市 场,只能确保为数较少的企业共存,并且在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进行生产。这种成本结构就会 导致寡头。 政府特许。对于紧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如军工、电信、铁路、水电等部门,国家 般都不允许随便投资,只允许专营或国营。不过这些是相对的,不同的时代,政府允许的范 围是不同的,譬如,过去有盐铁专卖,现在有烟草专卖等:过去民航垄断,现在民航也引入 竞争等。 专利许可 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是阻碍新企业进入一个产业的各种因素。当进入壁垒很大时,这个 产业的企业就很少,竞争的压力也很有限。规模经济是进入壁垒的一种很普遍的类型,除此 以外,法律限制、进入的高成本、生产要素的控制等都会形成进入壁垒。 2、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 需求曲线:由于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所以,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 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意味着,垄断厂商可以通过改变市场供应量 来影响和控制商品价格 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平均收益曲线(AR):平均每单位产品的售价,当然等于市场价格。AR曲线与市场需 求曲线重合 边际收益曲线(MR):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即是市场需求曲线,满足需求规律,从左 到右下降。边际收益是指厂商多卖出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总收益,或者少出售一单位产品所 减少的总收益。由于垄断者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这意味着厂商的销售量每有增加, 不仅最后增加的这个单位产品的卖价较前降低,全部销售量的其他各单位的卖价也较前减 少,因而每增加销售一个单位产品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边际收益),总是小于部位产品 的卖价,这意味着边际收益曲线总是位于需求曲线的左下方。举例说明:P从7元降为6元 Q从4单位增为5单位,MR=2元。 当需求曲线是直线时,边际收益曲线也是直线。且边际收益曲线把需求曲线与价格轴之 间的任何一条水平线一部分为二。当需求曲线是曲线时,边际收益曲线也是曲线(作法:在 需求曲线上找三点,作切线,找对应边际收益点) 总收益曲线:由于在每一销售量上的边际收益就是相应的总收益曲线的斜率,所以TR 曲线是下开口抛物线形。 肃边际收益与需求弹性 当销售量增加一个单位时,由此引起的收益的变化。它可正可负,并且与需求的价格弹 性有关。当需求有弹性时(大于1),边际收益为正;当需求为单位弹性时边际收益为零: 当需求无弹性时(小于1)边际收益为负 注意中点弹性为1,区分边际收益正负
4 的规模经济,但在某一点之后,规模经济已全部实现,平均成本开始上升。但是应该注意 AC 曲线上升的太慢,以致不能避免完全竞争遭到破坏。该行业的总需求曲线 DD 所提供的市 场,只能确保为数较少的企业共存,并且在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进行生产。这种成本结构就会 导致寡头。 政府特许。对于紧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如军工、电信、铁路、水电等部门,国家一 般都不允许随便投资,只允许专营或国营。不过这些是相对的,不同的时代,政府允许的范 围是不同的,譬如,过去有盐铁专卖,现在有烟草专卖等;过去民航垄断,现在民航也引入 竞争等。 专利许可 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是阻碍新企业进入一个产业的各种因素。当进入壁垒很大时,这个 产业的企业就很少,竞争的压力也很有限。规模经济是进入壁垒的一种很普遍的类型,除此 以外,法律限制、进入的高成本、生产要素的控制等都会形成进入壁垒。 2、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 需求曲线:由于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所以,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 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意味着,垄断厂商可以通过改变市场供应量 来影响和控制商品价格。 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平均收益曲线(AR):平均每单位产品的售价,当然等于市场价格。AR 曲线与市场需 求曲线重合。 边际收益曲线(MR):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即是市场需求曲线,满足需求规律,从左 到右下降。边际收益是指厂商多卖出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总收益,或者少出售一单位产品所 减少的总收益。由于垄断者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这意味着厂商的销售量每有增加, 不仅最后增加的这个单位产品的卖价较前降低,全部销售量的其他各单位的卖价也较前减 少,因而每增加销售一个单位产品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边际收益),总是小于部位产品 的卖价,这意味着边际收益曲线总是位于需求曲线的左下方。举例说明:P 从 7 元降为 6 元, Q 从 4 单位增为 5 单位,MR=2 元。 当需求曲线是直线时,边际收益曲线也是直线。且边际收益曲线把需求曲线与价格轴之 间的任何一条水平线一部分为二。当需求曲线是曲线时,边际收益曲线也是曲线(作法:在 需求曲线上找三点,作切线,找对应边际收益点)。 总收益曲线:由于在每一销售量上的边际收益就是相应的总收益曲线的斜率,所以 TR 曲线是下开口抛物线形。 ****边际收益与需求弹性 当销售量增加一个单位时,由此引起的收益的变化。它可正可负,并且与需求的价格弹 性有关。当需求有弹性时(大于 1),边际收益为正;当需求为单位弹性时边际收益为零; 当需求无弹性时(小于 1)边际收益为负。 注意中点弹性为 1,区分边际收益正负。 P TR MR Q Q
MR、P、及Ed的关系:MR=P(1-1/Ed)。证明如下 设垄断厂商的需求函数为Q=F(P),总收益TR=PQ MR=dTR/dQ=P+Q*dP/dQ=P(1+Q/P*dP/dQ) 而Ed=-dQdP*PQ,故,MR=P(1-1/Ed) 可见,当Ed大于1时,TR随Q增加而增加;当Ed小于1时,TR随Q增加而减少;当 Ed等于1时,TR达到最大值 3、垄断厂商的企业决策行为 (1)产量策略:由边际原则确定—分短期、长期讨论 短期均衡: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MR=SMC 你应该注意决策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并忽略过去的或沉淀的成本,不要向后看 数量价格总收益总成本总利润边际收益边际成本MR与 Q P=AR TR TC TP MR MP MC关系 -145 0123 180 180 175 MR> 160 120 MC 140 420 220 200 480 250 230 MR=MC 500 300 6 80 480 370 110 MR< 420 460 MC 320 250 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各种图示 注意:并不是说垄断厂商一定总是能获得利润,它也可能亏损,也可能出现停止营业。如图 几种情况: E MR 出现亏损的原因:可能是即定的生产规模的成本过高(表现为相应的成本曲线的位置过高) 也可能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市场需求过小(表现为相应的需求曲线的位置过低)。 垄断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5 MR、P、及 Ed 的关系:MR=P(1-1/Ed)。证明如下: 设垄断厂商的需求函数为 Q=F(P),总收益 TR=PQ。 MR=dTR/dQ=P+Q*dP/dQ=P(1+Q/P*dP/dQ) 而 Ed=-dQ/dP*P/Q,故,MR=P(1-1/Ed) 可见,当 Ed 大于 1 时,TR 随 Q 增加而增加;当 Ed 小于 1 时,TR 随 Q 增加而减少;当 Ed 等于 1 时,TR 达到最大值。 3、垄断厂商的企业决策行为 (1)产量策略:由边际原则确定——分短期、长期讨论 短期均衡: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MR=SMC 你应该注意决策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并忽略过去的或沉淀的成本,不要向后看。 数量 Q 价格 P=AR 总收益 TR 总成本 TC 总利润 TP 边际收益 MR 边际成本 MP MR 与 MC 关系 0 200 0 145 -145 MR> MC 1 180 180 175 5 2 160 320 200 120 3 140 420 220 200 4 120 480 250 230 MR=MC 5 100 500 300 200 MR< MC 6 80 480 370 110 7 60 420 460 -40 8 40 320 570 -250 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各种图示 注意:并不是说垄断厂商一定总是能获得利润,它也可能亏损,也可能出现停止营业。如图 几种情况: E d MR 出现亏损的原因:可能是即定的生产规模的成本过高(表现为相应的成本曲线的位置过高), 也可能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市场需求过小(表现为相应的需求曲线的位置过低)。 垄断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