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压下煤的岩石学特征变化及其与天然状态下煤的对比

根据在河南禹县—荥巩煤田贫煤和无烟煤带存在气孔和镶嵌结构这一事实,对南部平顶山煤田的肥煤进行了高温高压实验。从1.5Kbar压力,不同温度下恒温一周后的产物特征得出:煤中的气孔形成于250—350℃;镶嵌结构形成于350—500℃;随着温度增高,煤的各向异性指数略有增高;并且,与天然状态下的煤相比,其具有气孔及镶嵌结构煤的反射率值要低得多。
文件格式:PDF,文件大小:1.01MB,售价:1.8元
文档详细内容(约5页)
点击进入文档下载页(PDF格式)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点击购买下载(PDF)

下载及服务说明

  • 购买前请先查看本文档预览页,确认内容后再进行支付;
  • 如遇文件无法下载、无法访问或其它任何问题,可发送电子邮件反馈,核实后将进行文件补发或退款等其它相关操作;
  • 邮箱:

文档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