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3年初中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 语文学科培训调研试卷 第一部分公共部分(共1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每题0.5分,共 10分)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明确规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 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 勤 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①爱国守法②明礼诚信③公平正义④团结友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 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事业。( A.社会性B.普惠性C.公益性D.基础性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指出,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 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 校和教师采用 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A.体验式B.探究式C.启发式D.合作式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二十字”的 工作方针,其中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A.育人为本B.改革创新C.促进公平D.提高质量 5.近来小明常常空想,缺乏钻研,学习收效甚微。下列最适合推荐给他做读书 方法的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儒家崇尚“礼乐”和“仁义”,下列有关儒家学说的叙述都正确的是 ①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②提倡“中庸之道” ③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身养性④主张“无为而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下列《论语》章句书写有误的是(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C.君子同而不和,小人和而不同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乌托邦的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 A.莎士比亚B.柏拉图C.莫尔D.但丁 9.都是写离别,所散发出来的情调有明显区别的两首诗词是 A.崔颢的《黄鹤楼》和辛弃疾的《永遇乐》(千古江山) B.杜甫的《登高》和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北京市 2013 年初中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 语文学科培训调研试卷 第一部分 公共部分(共 10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每题 0.5 分,共 10 分)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明确规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 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 、 、 、勤 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 ①爱国守法 ②明礼诚信 ③公平正义 ④ 团结友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 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事业。( ) A.社会性 B.普惠性 C.公益性 D.基础性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指出,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 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 校和教师采用 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 A.体验式 B. 探究式 C. 启发式 D.合作式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了“二十字”的 工作方针,其中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 A. 育人为本 B. 改革创新 C. 促进公平 D. 提高质量 5. 近来小明常常空想,缺乏钻研,学习收效甚微。下列最适合推荐给他做读书 方法的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 儒家崇尚“礼乐”和“仁义”,下列有关儒家学说的叙述都正确的是 ( ) ①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 ②提倡“中庸之道” ③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身养性 ④主张“无为而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 下列《论语》章句书写有误的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C.君子同而不和,小人和而不同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 乌托邦的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 ) A.莎士比亚 B.柏拉图 C.莫尔 D.但丁 9. 都是写离别,所散发出来的情调有明显区别的两首诗词是( ) A.崔颢的《黄鹤楼》和辛弃疾的《永遇乐》(千古江山) B.杜甫的《登高》和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C.李白的《将进酒》和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 D.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柳永的《雨霖铃》 10.下列数据表示成年人的血压值(收缩压/舒张压)(单位:毫米汞柱),其中 正常的是 A.160/100B.130/100C.120/80D.80/110 11.下列说法中都正确的是( ①地球围绕太阳转②光速比声速快 ③父亲的遗传物质决定孩子的性别④电子比原子小 ⑤抗生素既能杀死细菌也能杀死病毒⑥小苏打和碱面的成分相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⑤ 12.国际通用的非处方药英文缩写是( A. GPP B. OTC C. OCT D. WTO 13.馒头和米饭等主食中,主要的营养成分是( A.蛋白质B.糖类C.脂肪D.无机盐 14.饮用受污染的水可能会引起的健康问题有( ①糖尿病②腹泻③艾滋病④婴儿畸形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5.著名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的创作者是( A.莫扎特B.贝多芬 C.舒伯特D.约翰·施特劳斯 16.下面乐谱中的竖线是( 1-C2 4 321234 6 5 A.小节线B.终止线C.连音线D.反复记号 17.色彩的三大基本属性是指色相、纯度与( A.亮度B.硬度C.暗度D.明度 18.下列乐器中属于中国民族乐器的是( A.小提琴B.长号C.古琴D.吉他 19.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A.张大千B.徐悲鸿C.齐白石D.范曾 20.下列哪部作品不是梵高的代表作的是( A.《星月夜》B.《八骏图》C.《播种者》D.《向日葵》 第二部分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共60分)
C.李白的《将进酒》和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 D.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柳永的《雨霖铃》 10.下列数据表示成年人的血压值(收缩压/舒张压)(单位:毫米汞柱),其中 正常的是 ( ) A. 160/100 B.130/100 C.120/80 D.80/110 11. 下列说法中都正确的是 ( ) ①地球围绕太阳转 ②光速比声速快 ③父亲的遗传物质决定孩子的性别 ④电子比原子小 ⑤抗生素既能杀死细菌也能杀死病毒 ⑥小苏打和碱面的成分相同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⑥ D. ②③④⑤ 12. 国际通用的非处方药英文缩写是( ) A. GPP B. OTC C. OCT D. WTO 13. 馒头和米饭等主食中,主要的营养成分是( ) A. 蛋白质 B. 糖类 C.脂肪 D.无机盐 14. 饮用受污染的水可能会引起的健康问题有( ) ①糖尿病 ②腹泻 ③艾滋病 ④婴儿畸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 著名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的创作者是( ) A.莫扎特 B.贝多芬 C.舒伯特 D.约翰·施特劳斯 16. 下面乐谱中的竖线是( ) A.小节线 B.终止线 C.连音线 D.反复记号 17. 色彩的三大基本属性是指色相、纯度与( ) A.亮度 B.硬度 C.暗度 D.明度 18. 下列乐器中属于中国民族乐器的是( ) A.小提琴 B.长号 C.古琴 D.吉他 19. 我国 20 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 ) A.张大千 B.徐悲鸿 C.齐白石 D.范曾 20.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梵高的代表作的是( ) A.《星月夜》 B.《八骏图》 C.《播种者》 D.《向日葵》 第二部分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共 60 分)
二、课程知识(15分) 2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 能 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1分) 22.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努 力建设开放而诱惑力的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四条基本理念。(2 分) 23.《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语文的整体 性和综合性”,请简要说明你是怎样理解这项要求的。(6分) 24.《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岀“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 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请描述一种你以为 有效的指导学生作文“加工”的具体做法。(6分) 三、学科知识(20分) 25.唐朝诗人李白为什么被誉为“诗仙”?请以他的一首诗为例作简要说明。(4 分) 26.根据文段内容,简要说明在横线处选填语段【甲】比语段【乙】要好的两个 理由。(4分)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別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 黄,使人惊奇不已。 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 的完全不能相比! 【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 的 【乙】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对此我是不大高 兴的 27.比较下面两个语段,结合上下文,简要说明教材编者为什么要将“焚烧”“烧 毁”都改为“销毁”,将“记述”改为“描述”。(6分)
二、课程知识(15 分) 2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 能 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1 分) 22.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努 力建设开放而诱惑力的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四条基本理念。(2 分) 23.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语文的整体 性和综合性”,请简要说明你是怎样理解这项要求的。(6 分) 24.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 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请描述一种你以为 有效的指导学生作文“加工”的具体做法。(6 分) 三、学科知识(20 分) 25.唐朝诗人李白为什么被誉为“诗仙”?请以他的一首诗为例作简要说明。(4 分) 26.根据文段内容,简要说明在横线处选填语段【甲】比语段【乙】要好的两个 理由。(4 分)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 黄,使人惊奇不已。 !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 的完全不能相比! 【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 的 【乙】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对此我是不大高 兴的 27.比较下面两个语段,结合上下文,简要说明教材编者为什么要将“焚烧”“烧 毁”都改为“销毁”,将“记述”改为“描述”。(6 分)
第一幅浮雕是″销毁鸦片烟″,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6月3日,群众在虎门 销毁鸦片的事迹.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 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窑坑里销毁,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 (《人名英雄永垂不朽》,江苏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幅浮雕是″焚烧鸦片烟″,记述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6月3日,群众在虎门烧 毁鸦片的事迹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 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窑坑里焚烧,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 (《人名英雄永垂不朽》《人民日报》1958年4月23日) 28根据提供的两个注释并结合文意,指出对下面语段中“起冶铸兵”所做的两 种解释,哪一种更合适,并简要说明理由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 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 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祖逖》 第一种解释:修筑起冶铁炉铸造兵器 第二中解释:开始冶炼铸造兵器 【注释】 起,能立也。段玉裁注:起,本发步之称。引申为凡始事、凡兴作之称。 《说文解字注·走部》,上海古籍出版社) 起①站起,坐起,起来。②兴起,发生。③出身。④举用,征聘。⑤兴建。⑥ 开始。⑦启发。⑧凸起,突起。⑨量词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四、教学技能(15分) 后就如何更好地体现小艾姐的“榜样”作用,提出一条具体的修改意见。然 29.下面是一篇初三学生写的命题作文《榜样》,请你先给这篇作文写总 榜样 “练习当然是件很苦的事,但让我放弃,我做不到。因为我舍不得。” 小艾姐的话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她正是用她的“舍不得”坚持下来, 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这样的她,就是我的榜样 再也不想唱歌了!”一段时间以来练习声乐时止步不前的状况让我十 分失望,难过与气愤交加,不免生发了一种想要放弃的想法。“想放弃吗?”这 时,从楼道的另一端传来了一个温和的声音—一是小艾姐我受邀到她的琴房,刚 坐下,我便把这些让我难过的事全都说了出来。小艾姐没有劝我什么,她笑了笑, 嘴角翘起好看的弧度:“你跟我以前一样呢!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为了在学 校的小提琴演奏比赛中胜出,拼命练习一首曲子。但是尽管我不停地努力,可到 最后比赛的时候还是没能拉好它。当时心里真的很伤心,想着再也不要拉小提琴 了,但是我想,我舍不得。”悠扬的琴声让我陷入了沉思:如果真的放弃唱歌, 放弃音乐,为这样的小挫折放弃这些一直以来带给我快乐、幸福的东西,那么我
第一幅浮雕是"销毁鸦片烟",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夕,1839 年 6 月 3 日,群众在虎门 销毁鸦片的事迹.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 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窑坑里销毁,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 (《人名英雄永垂不朽》,江苏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幅浮雕是"焚烧鸦片烟",记述鸦片战争前夕,1839 年 6 月 3 日,群众在虎门烧 毁鸦片的事迹.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 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窑坑里焚烧,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 (《人名英雄永垂不朽》《人民日报》1958 年 4 月 23 日 ) 28.根据提供的两个注释并结合文意,指出对下面语段中“起冶铸兵”所做的两 种解释,哪一种更合适,并简要说明理由。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 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 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祖逖》 第一种解释:修筑起冶铁炉铸造兵器 第二中解释:开始冶炼铸造兵器 【注释】 起,能立也。段玉裁注:起,本发步之称。引申为凡始事、凡兴作之称。 (《说文解字注·走部》,上海古籍出版社) 起 ①站起,坐起,起来。 ②兴起,发生。③出身。④举用,征聘。⑤兴建。⑥ 开始。⑦启发。⑧凸起,突起。⑨量词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四、教学技能(15 分) 29.下面是一篇初三学生写的命题作文《榜样》,请你先给这篇作文写总批;然 后就如何更好地体现小艾姐的“榜样”作用,提出一条具体的修改意见。 榜样 “练习当然是件很苦的事,但让我放弃,我做不到。因为我舍不得。” 小艾姐的话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她正是用她的“舍不得”坚持下来, 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这样的她,就是我的榜样。 “再也不想唱歌了!”一段时间以来练习声乐时止步不前的状况让我十 分失望,难过与气愤交加,不免生发了一种想要放弃的想法。“想放弃吗?”这 时,从楼道的另一端传来了一个温和的声音——是小艾姐我受邀到她的琴房,刚 坐下,我便把这些让我难过的事全都说了出来。小艾姐没有劝我什么,她笑了笑, 嘴角翘起好看的弧度:“你跟我以前一样呢!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为了在学 校的小提琴演奏比赛中胜出,拼命练习一首曲子。但是尽管我不停地努力,可到 最后比赛的时候还是没能拉好它。当时心里真的很伤心,想着再也不要拉小提琴 了,但是我想,我舍不得。”悠扬的琴声让我陷入了沉思:如果真的放弃唱歌, 放弃音乐,为这样的小挫折放弃这些一直以来带给我快乐、幸福的东西,那么我
舍得吗?一曲终了,小艾姐看着我的眼睛说:“练习当然是件很苦的事,但让我 放弃,我做不到。因为我舍不得。”相比于一遇到困难就想放弃的我,她是多么 令人敬佩啊!小艾姐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特别用一种奇怪的语气问道:“怎样, 放弃吗?”“才不呢,我才舍不得呢!”我开心地答道,心中渐渐明朗起来。我也 要像她一样,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坚持下去,以她为榜样! 小艾姐用她的话和她的行动鼓励了我,让我坚持下去,教会了我不要轻 言放弃的道理。然而她告诉我的,还不止这些。小艾姐是我的榜样她用她的“舍 不得”给予了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我也会像她一样,因为“舍不得”,所以不 放弃 五、教学评价(10分) 30.下面是一道试题及参考答案,请你根据参考答案分别判定甲、乙两个学生的 答案应得的分数,并说明理由。 【题目】 《社戏》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夜戏台上“老生”“老旦”们演出的戏好看 吗?你怎么理解《社戏》的这段结尾?(4分) 【参考答案】 那夜戏台上演出的戏并不好看,因为“我”和小伙伴们在看戏的过程中一直“打 呵欠”“疲倦”“扫兴”“喃喃地骂”。结尾说“那夜似的好戏”不是指“老 生”“老旦”们演出的戏,而是指看戏过程中“月下行船”“归航偷豆”等有趣 的一幕幕,是“我”和小伙伴们演出的天真烂漫、纯真自然的活戏。“我”成年 后再回想当时的情景,还未那种真诚、淳朴的人际关系感慨不已 评分要点:第一问2分,第二问2分。 【学生甲答案】 好看。作者分明就说那夜的戏好看。结尾表现了对美好童年生活的留恋。 【学生乙答案】 不好看。因为“我”和小伙伴们在看戏的过程中一直“打呵欠”“疲倦”“扫 兴”“喃喃地骂”。结尾表现了对真诚、淳朴人际关系的向往 第三部分教学案例评析(共30分) 六、案例评析
舍得吗?一曲终了,小艾姐看着我的眼睛说:“练习当然是件很苦的事,但让我 放弃,我做不到。因为我舍不得。”相比于一遇到困难就想放弃的我,她是多么 令人敬佩啊!小艾姐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特别用一种奇怪的语气问道:“怎样, 放弃吗?”“才不呢,我才舍不得呢!”我开心地答道,心中渐渐明朗起来。我也 要像她一样,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坚持下去,以她为榜样! 小艾姐用她的话和她的行动鼓励了我,让我坚持下去,教会了我不要轻 言放弃的道理。然而她告诉我的,还不止这些。小艾姐是我的榜样,她用她的“舍 不得”给予了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我也会像她一样,因为“舍不得”,所以不 放弃。 五、教学评价(10 分) 30.下面是一道试题及参考答案,请你根据参考答案分别判定甲、乙两个学生的 答案应得的分数,并说明理由。 【题目】 《社戏》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夜戏台上“老生”“老旦”们演出的戏好看 吗?你怎么理解《社戏》的这段结尾?(4 分) 【参考答案】 那夜戏台上演出的戏并不好看,因为“我”和小伙伴们在看戏的过程中一直“打 呵欠”“疲倦”“扫兴”“喃喃地骂”。结尾说“那夜似的好戏”不是指“老 生”“老旦”们演出的戏,而是指看戏过程中“月下行船”“归航偷豆”等有趣 的一幕幕,是“我”和小伙伴们演出的天真烂漫、纯真自然的活戏。“我”成年 后再回想当时的情景,还未那种真诚、淳朴的人际关系感慨不已。 评分要点:第一问 2 分,第二问 2 分。 【学生甲答案】 好看。作者分明就说那夜的戏好看。结尾表现了对美好童年生活的留恋。 【学生乙答案】 不好看。因为“我”和小伙伴们在看戏的过程中一直“打呵欠”“疲倦”“扫 兴”“喃喃地骂”。结尾表现了对真诚、淳朴人际关系的向往。 第三部分教学案例评析(共 30 分) 六、案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