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 2014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 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翘首(qiao) 粗犷(kung) 耳濡目染(ru) B.脂肪(zhi) 颠簸(b6) 随声附和(he) C.自诩(y) 涨红( zhang) 杳无消息(yao) D.修葺(qi) 参差(cen) 迥然不同(ji6ng)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恻隐敞亮各行其是 B.犀利 琐屑 既往不咎 C.隔阂急躁谈笑风声 D.映衬蒙蔽筹莫展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期盼不期而遇 B. 气冲霄汉 鉴赏前车之鉴 D.负载载歌载舞 4.初三(1)班准备出一期黑板报参加学校优秀黑板报的评选。宣传委员征集同学们的意见 同学们积极响应。有的同学在内容设计方面提出了十分巧妙的想法,有的同学在版式编排方 面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构思。根据这些建议,班委会出了黑板报,效果出色。同学们请你为这 期黑板报的参评说出一句推荐的话。最恰当的一句是
东城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 2014.6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共 8 页,共五道大题,22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 试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 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 14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翘.首(qiáo) 粗犷.(kuàng) 耳濡.目染(rú) B.脂.肪 (zhī) 颠簸.(bǒ) 随声附和.(hé) C. 自诩. (yǔ) 涨.红(zhǎng) 杳.无消息(yǎo) D. 修葺. (qì) 参.差(cēn) 迥.然不同(jiǒng)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恻隐 敞亮 各行其是 B.犀利 琐屑 既往不咎 C.隔阂 急躁 谈笑风声 D.映衬 蒙蔽 一筹莫展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期.盼 不期.而遇 B.云霄. 气冲霄.汉 C.鉴.赏 前车之鉴. D.负载. 载.歌载舞 4.初三(1)班准备出一期黑板报参加学校优秀黑板报的评选。宣传委员征集同学们的意见, 同学们积极响应。有的同学在内容设计方面提出了十分巧妙的想法,有的同学在版式编排方 面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构思。根据这些建议,班委会出了黑板报,效果出色。同学们请你为这 期黑板报的参评说出一句推荐的 话。最恰当的一句是
A.由于同学们的精雕细刻,没有人不夸这期黑板报是优秀的 同学们别具匠心的设计,使黑板报的效果十分出色,你说呢? C.在同学们的精雕细刻下,这期黑板报的效果太棒了! D.同学们的设计别具匠心,黑板报的效果十分出色 5.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苇塘的秋天到了,苇顶的穗子由绿变黄继而变白,_①。一些带着绒毛 的草籽在风中 要人带它们到远方去落户。 A.①像一塘白发的老人②飞扬起来,落在人的肩上、头发上 B.①像涌起的白色浪花②飞扬起来,落在人的肩上、头发上 C.①像一塘白发的老人 ②不甘寂寞,插进布眼,爬在裤脚 D.①像涌起的白色浪花②不甘寂寞,插进布眼,爬在裤 6.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乡愁打动观众心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舌尖2》)开播后,在网络和电视上创造了收视奇迹,并跃 居微博话题榜首位。许多观众说,喜欢《舌尖2》就是因为它不仅拍摄了美食,更讲述了做 美食的人和事。其中浓浓的乡情更让不少背井离乡打拼的人留下了眼泪。也有网友说,看到 人们为准备食材付出的艰辛,让我们在体味美食的同时,学会感恩 A.温情催人双泪垂。 B.体味美食学感恩 C.佳片掀起收视潮 D.新作追求国际化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鹰张开翅膀在蓝天上摆成一个一字。许久,身子一斜,任凭气流托着它回旋。 B.试从第三人称的角度讲述这个故事,然后比较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 C.分藏于大陆和台湾的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首次在台湾“合璧”展出 D.“怎么对珍珍说呢”?路上,我低着头,掂着漂亮的折叠伞,心里一阵犹豫· 、填空(共11分) 8.默写(8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 览众山小。(杜甫《望岳》)(1分) (3)刘禹锡《陋室铭》中写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A.由于同学们的精雕细刻,没有人不夸这期黑板报是优秀的。 B.同学们别具匠心的设计,使黑板报的效果十分出色,你说呢? C.在同学们的精雕细刻下,这期黑板报的效果太棒了! D.同学们的设计别具匠心,黑板报的效果十分出色。 5.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苇塘的秋天到了,苇顶的穗子由绿变黄继而变白, ① 。一些带着绒毛 的草籽在风中 ② ,要人带它们到远方去落户。 A.①像一塘白发的老人 ②飞扬起来,落在人的肩上、头发上 B. ①像涌起的白色浪花 ②飞扬起来,落在人的肩上、头发上 C. ①像一塘白发的老人 ②不甘寂寞,插进布眼,爬在裤脚 D. ①像涌起的白色浪花 ②不甘寂寞,插进布眼,爬在裤脚 6.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乡愁打动观众心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2》(《舌尖 2》)开播后,在网络和电视上创造了收视奇迹,并跃 居微博话题榜首位。许多观众说,喜欢《舌尖 2》就是因为它不仅拍摄了美食,更讲述了做 美食的人和事。其中浓浓的乡情更让不少背井离乡打拼的人留下了眼泪。也有网友说,看到 人们为准备食材付出的艰辛,让我们在体味美食的同时,学会感恩。 A.温情催人双泪垂 B.体味美食学感恩 C.佳片掀起收视潮 D.新作追求国际化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鹰张开翅膀在蓝天上摆成一个一字。许久,身子一斜,任凭气流托着它回旋。 B.试从第三人称的角度讲述这个故事,然后比较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 C.分藏于大陆和台湾的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首次在台湾“合璧”展出。 D.“怎么对珍珍说呢”?路上,我低着头,掂着漂亮的折叠伞,心里一阵犹豫…… 二、填空(共 11 分) 8.默写(8 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 分) (2)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1 分) (3)刘禹锡《陋室铭》中写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2 分)
(4)下面一组图画根据《桃花源记》绘制而成,描画的是渔人刚一出山洞时看到的景象 请你在图片2与图片3的横线处填上最恰当的语句(用原文回答,每空不超过4个字)(4 分) 象必 图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图2: 产 图3: 9.名著阅读(3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①时期的诗歌305篇。 《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如运用大量的重章叠句,描绘某种场景,充分表达诗人细腻 的思想感情。例如我们学过的《 》中,写主人公与“伊人”隔水而望,通过反 复咏叹,突出了。③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活板》,完成第10-12题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4)下面一组图画根据《桃花源记》绘制而成,描画的是渔人刚一出山洞时看到的景象。 请你在图片 2 与图片 3 的横线处填上最恰当的语句(用原文回答,每空不超过 4 个字)(4 分) 图 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来源: w w w.s hul ihu a.n et] 图 2: 图 3: 9.名著阅读(3 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 ① 时期的诗歌 305 篇。 《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如运用大量的重章叠句,描绘某种场景,充分表达诗人细腻 的思想感情。例如我们学过的《 ② 》中,写主人公与“伊人”隔水而望,通过反 复咏叹,突出了 ③ 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 三、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活板》,完成第 10-12 题。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 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 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 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 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 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 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0.填空。(4分) (1)《岳阳楼记》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中“具”通“俱”,是“全、皆”的意 思,《核舟记》中“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一句中“具”是“具备、具有”的意 思,文中“则第二板已具”中“具”的意思是: (2)《陈涉世家》中“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一句中“为”是“被”的意思,《小 石潭记》中“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中“为”是“成为”的意思,文中“其印为 予群从所得”中“为”的意思是: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有奇字素无备者 翻译: 12.本文内容简明,条理清晰。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第②空用原文回答,其它空用自 己的话回答。每空不超过4个字)(3分) 文章第②段,首先介绍活板的① 方法;其次介绍制版和印刷的方法 并且说明了印数越多越能体现的优点是_② 然后,介绍了贮字的方法 最后与木制字模作比较,介绍 的优点 四、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阅读《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母亲》,完成第13-15题。(共15分) 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母亲 余秋雨 ①九旬老母病情突然危重,我立即从北京返回上海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 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 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 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 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 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 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0. 填空。(4 分) (1)《岳阳楼记》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中“具”通“俱”,是“全、皆”的意 思,《核舟记》中“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一句中“具”是“具备、具有”的意 思,文中“则第二板已具”中“具”的意思是: (2)《陈涉世家》中“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一句中“为”是“被”的意思,《小 石潭记》中“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中“为”是“成为”的意思,文中“其印为 予群从所得”中“为”的意思是: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有奇字素无备者 翻译: 1 2. 本文内容简明,条理清晰。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第②空用原文回答,其它空用自 己的话回答。每空不超过 4 个字)(3 分) 文章第②段,首先介绍活板的 ① 方法;其次介绍制版和印刷的方法, 并且说明了印数越多越能体现的优点是 ② ;然后,介绍了贮字的方法; 最后与木制字模作比较,介绍 ③ 的优点。 四、现代文阅读(共 35 分) (一)阅读《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母亲》,完成第 13-15 题。(共 15 分) 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母亲 余秋雨 一 ①九旬老母病情突然危重,我立即从北京返回上海
②妈妈已经失去意识。我俯下身去叫她,她的眉毛轻轻一抖,没有其他反应。保姆说曾 问她想吃什么,她回答:“红烧虾。”医生再问,她回答:“橘红糕。”说完,她突然觉得 不好意思,咧嘴大笑起来,之后就再也不说话了。橘红糕是家乡的一种食物,妈妈儿时吃过 ③生命的终点和起点,在这一刻重合 ④在我牙牙学语的那些年,妈妈在乡下办识字班、记账、读信、写信,包括后来全村的 会计工作,都由她包办。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她总是带着我。至今我仍记得,妈妈坐在床沿 上,告诉我什么是文言文,什么是白话文。她不喜欢现代文言文,说那是在好好的头上扣了 个老式瓜皮帽。妈妈在文化上实在太孤独,所以把我当成了谈心对象。我7岁那年,她又 把扫盲、记账、读信、写信这些事全都交给了我。 ⑤我到上海考中学,妈妈心情有点儿紧张,害怕因独自在乡下的“育儿试验”失败而对 不起爸爸。我很快让他们宽了心,但他们都只是轻轻一笑,没有时间想原因。只有我知道, 获得上海市作文比赛第一名,是因为已经替乡亲写了几百封信;数学竞赛获大奖,是因为 已经为乡亲记了太多的账。 ⑥医生问我妻子,妈妈一旦出现结東生命的信号,要不要切开器官来抢救,包括电击? 妻子问:“抢救之后能恢复意识吗?”医生说:“那不可能了,只能延续一两个星期。”我们 决定:让妈妈走得体面和干净。 ⑦我们知道,妈妈太要求体面了,即便在最艰难的那些日子,服装永远干净,表情永远 优雅,语言永远平和。到晚年,她走出来还是个“漂亮老太”。为了体面,她宁可少活几年 哪里会在乎一两个星期? ⑧一位与妈妈住在同一社区的退休教授很想邀我参加他们的一次考古发掘研讨会,三次 上门未果,就异想天开地转邀我妈妈到场。妈妈真的就换衣梳发,准备出门,幸好被保姆阻 止。妈妈去的理由是,人家满头白发来了三次,叫我做什么都应该答应。妈妈内心的体面, 与单纯有关 ⑨妈妈如果去开会了,会是什么情形?她是明白人,知道自己只是来替儿子还一个人情, 只能微笑,不该说话,除了“谢谢”。研讨会总会出现不少满口空话的人,相比之下,这个 沉默而微笑的老人并不丢人。在妈妈眼里,职位、专业、学历、名气都可有可无,因此她穿 行无羁
②妈妈已经失去意识。我俯下身去叫她,她的眉毛轻轻一抖,没有其他反应。保姆说曾 问她想吃什么,她回答:“红烧虾。”医生再问,她回答:“橘红糕。”说完,她突然觉得 不好意思,咧嘴大笑起来,之后就再也不说话了。橘红糕是家乡的一种食物,妈妈儿时吃过。 ③生命的终点和起点,在这一刻重合。 ④在我牙牙学语的那些年,妈妈在乡下办识字班、记账、读信、写信,包括后来全村的 会计工作,都由她包办。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她总是带着我。至今我仍记得,妈妈坐在床沿 上,告诉我什么是文言文,什么是白话文。她不喜欢现代文言文,说那是在好好的头上扣了 一个老式瓜皮帽。妈妈在文化上实在太孤独,所以把我当成了谈心对象。我 7 岁那年,她又 把扫盲、记账、读信、写信这些事全都交给了我。[来源: w w w.s hul ihu a.n et] ⑤我到上海考中学,妈妈心情有点儿紧张,害怕因独自在乡下的“育儿试验”失败而对 不起爸爸。我很快让他们宽了心,但他们都只是轻轻一笑,没有时间想原因。只有我知道, 获得上海市作文比赛 第一名,是因为已经替乡亲写了几百封信;数学竞赛获大奖,是因为 已经为乡亲记了太多的账。 二 ⑥医生问我妻子,妈妈一旦出现结束生命的信号,要不要切开器官来抢救,包括电击? 妻子问:“抢救之后能恢复意识吗?”医生说:“那不可能了,只能延续一两个星期。”我们 决定:让妈妈走得体面和干净。 ⑦我们知道,妈妈太要求体面了,即便在最艰难的那些日子,服装永远干净,表情永远 优雅,语言永远平和。到晚年,她走出来还是个“漂亮老太”。为了体面,她宁可少活几年, 哪里会在乎一两个星期? ⑧一位与妈妈住在同一社区的退休教授很想邀我参加他们的一次考古发掘研讨会,三次 上门未果,就异想天开地转邀我妈妈到场。妈妈真的就换衣梳发,准备出门,幸好被保姆阻 止。妈妈去的理由是,人家满头白发来了三次,叫我做什么都应该答应。妈妈内心的体面, 与单纯有关。 ⑨妈妈如果去开会了,会是什么情形?她是明白人,知道自己只是来替儿子还一个人情, 只能微笑,不该说话,除了“谢谢”。研讨会总会出现不少满口空话的人,相比之下,这个 沉默而微笑的老人并不丢人。在妈妈眼里,职位、专业、学历、名气都可有可无,因此她穿 行无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