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7区县2011~2012学年度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分类汇总 说明文阅读篇 01东城区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022题。(共9分) ①想象是人脑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如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是作家在已经 积累的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而成的。也就是说,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 造新形象的过程。 ②甲人的各种有意识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乙例如,人在劳动过程中,只有在进行劳 动之前预先想出了劳动的结果才有可能自觉地改变客观现实和有意识地创造自己所需要的新事物。丙 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发生变化,而人则能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使 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从而支配自然界。丁人是凭借想象的作用,使自己在头脑中“预见到” 尚未产生的事物的 ③想象可以帮助人们在头脑中“见到”无法亲自观察的事物。对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来说,有很多研究的 对象,根本无法直接观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根据资料,通过想象的作用,“设想”研究对象可能的 或应有的概略情况,从而作出分析和判断。 ④想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对文学作品、艺术表演、美术作品等等的欣赏,就离 不开想象的作用。离开了想象的作用,至多不过是对它们的感知,谈不上有新感受,因而也就不能称之为 欣赏 ⑤想象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是必不可少的。人们常说,待人处事要善于“设身处地"。要想真正做到这- 点,就需要凭借想象。如果我处于对方的位置,将会怎样想、怎样做。也就是说,人在相互交往中,必须 通过想象才能设想别人的处境与心情,从而促进相互理解。 ⑥想象不仅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在人的创造活动中也具有重大意义。难怪历史上许 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高度重视想象的作用。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 想象是无限的,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说,没有想象,就不会有科学理论和科学发现。 ⑦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顺其自然地进行想象:有意想象是有 预定目的的、自觉的想象 ⑧有意想象按照其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又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这 些想象不是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示意再造出来的。 ⑨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根据预定目的,通过对已有的各 种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而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在创造新技术、新产品之前,人在头脑中必须先构成 这种新事物的形象,这就是创造想象。 ⑩创造想象中有一种特殊形式——幻想。幻想与再造想象不同,它不一定通过别人的描述或示意引起,而 是具有一定的独创成分。幻想与创造想象也不完全一样,它并不是与目前行动直接联系,而是指向未来的 活动。幻想中创造的形象体现的是个人的愿望,是想象者所向往的事物。幻想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客观 现实的发展规律为依据,是有可能实现的,这种幻想就是理想,属于积极的幻想;另一种是完全脱离现实 生活,没有实现的可能,这种幻想就是空想,属于消极的幻想。 20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答: 21.下段文字应放在原文第②段的()处(只填序号)。(2分) 马克思指岀:“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糟糕的建筑师从-开始就比最 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来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22根据第⑧、⑨两段的内容,说出下面两则材料介绍的“想象”,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并结合文章相关
北京市 17 区县 2011~2012 学年度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分类汇总 说明文阅读篇 01 东城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20—22 题。(共 9 分) ①想象是人脑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如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是作家在已经 积累的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而成的。也就是说,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 造新形象的过程。 ② 甲 人的各种有意识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 乙 例如,人在劳动过程中,只有在进行劳 动之前,预先想出了劳动的结果,才有可能自觉地改变客观现实和有意识地创造自己所需要的新事物。 丙 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发生变化,而人则能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使 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从而支配自然界。 丁 人是凭借想象的作用,使自己在头脑中“预见到” 尚未产生的事物的。 ③想象可以帮助人们在头脑中“见到”无法亲自观察的事物。对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来说,有很多研究的 对象,根本无法直接观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根据资料,通过想象的作用,“设想”研究对象可能的 或应有的概略情况,从而作出分析和判断。 ④想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对文学作品、艺术表演、美术作品等等的欣赏,就离 不开想象的作用。离开了想象的作用,至多不过是对它们的感知,谈不上有新感受,因而也就不能称之为 欣赏。 ⑤想象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是必不可少的。人们常说,待人处事要善于“设身处地”。要想真正做到这一 点,就需要凭借想象。如果我处于对方的位置,将会怎样想、怎样做。也就是说,人在相互交往中,必须 通过想象才能设想别人的处境与心情,从而促进相互理解。 ⑥想象不仅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在人的创造活动中也具有重大意义。难怪历史上许 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高度重视想象的作用。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 想象是无限的,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说,没有想象,就不会有科学理论和科学发现。 ⑦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顺其自然地进行想象;有意想象是有 预定目的的、自觉的想象。 ⑧有意想象按照其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又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这 些想象不是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示意再造出来的。 ⑨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根据预定目的,通过对已有的各 种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而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在创造新技术、新产品之前,人在头脑中必须先构成 这种新事物的形象,这就是创造想象。 ⑩创造想象中有一种特殊形式——幻想。幻想与再造想象不同,它不一定通过别人的描述或示意引起,而 是具有一定的独创成分。幻想与创造想象也不完全一样,它并不是与目前行动直接联系,而是指向未来的 活动。幻想中创造的形象体现的是个人的愿望,是想象者所向往的事物。幻想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客观 现实的发展规律为依据,是有可能实现的,这种幻想就是理想,属于积极的幻想;另一种是完全脱离现实 生活,没有实现的可能,这种幻想就是空想,属于消极的幻想。 20.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 分) 答: 21.下段文字应放在原文第②段的( )处(只填序号)。(2 分) 马克思指出:“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糟糕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 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来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22.根据第⑧、⑨两段的内容,说出下面两则材料介绍的“想象”,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并结合文章相关
知识作简要说明。(4分) 【材料一】 丹麦作家安徒生,一生创作了160余篇童话。他通过丰富的想象,塑造了美人鱼、豌豆公主、拇 指姑娘等令人难忘的形象,意在歌颂世间的真、善、美。 【材料二】 我们读了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眼前就会浮现出中年闰土头戴破毡帽,穿着极薄的棉衣,浑身 瑟索着,松树皮般粗笨开裂的手里提着一支长烟管的形象。 材料 材料二: 答案 20答案: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想象的概念、作用和分类。(共3分。“主要内容”共3点,每点1分) 21答案:丁(共2分) 22答案示例: “材料一”属于创造想象。美人鱼、豌豆公主、拇指姑娘等等,是安徒生抱着歌颂世间真、善、美的目的, 将生活现象和个人体验进行提炼、加工,独立创造出的新形象。他塑造这些形象时的心理过程属于创造想 “材料二”属于再造想象。我们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眼前所浮现的中年闰土形象不是我们自己独 立创造出来的,而是根据鲁迅先生的描述再造的,因此属于再造想象。 (共4分。“材料一”2分,“类型”1分,“说明”1分:“材料二”2分,“类型”1分,“说明”1分) 02西城区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共8分) ①传统中华美食,对"油”十分讲究。而现在,这美食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却越来越人们却谈“油”色变 调查发现,我国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类疾病的产生与人们摄入脂肪不 科学有关。脂肪在体内堆积,对健康造成危害,而脂肪的来源,很大-—部分就是我们平时所吃的油脂。 ②边是美味大餐,却含有大量油脂,影响健康:一边是控制用油,保证健康,但味道欠佳。【甲】这似乎 是难求两全的事情。【乙】人们正在寻找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享受美味大餐,又能保证身体健康。 ③照顾到个人的饮食习惯,在高脂膳食的同时,可以考虑添加一些高膳食纤维食品。在吃大鱼大肉的同时, 要有足够的膳食纤维,二者相互弥补,对人体健康较为有利。在吃油脂含量比较高的菜肴时,应该注意吃 一定量的蔬菜,比如吃半盘左右的炒芹菜。运用合理的膳食搭配来降低自身对油脂的摄入,在保证美味的 同时,逐渐减少对油脂的依赖,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对很多无法拒绝美食诱惑的人,无疑是个不 错的办法 ④人体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些水溶性的维生素,就像蓄水池一样,当你缺乏的时候,它可以在你身体 里存留;当你不需要那么多,或是足量了,它就会排泄出去。但是脂溶性营养素、脂肪这类东西,如果过 量地摄入,又不注意运动,它就会在体内堆积,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身体健康,引发疾病 ⑤不管是通过合理饮食达到膳食结构的平衡,还是通过运动达到人体营养摄入和释放的平衡,平衡是我们 健康生活中—个重要概念。均衡合理的膳食搭配,良好的饮食、运动、生活习惯,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只 有这些达到平衡、和谐,我们才能获得强健的体魄 18.阅读第②段,说出画线的【甲】【乙】两个语句不能调换的三个理由。(3分) 答 1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 我国的两次“营养和健康”调查表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油的摄入量直线上升。1982年第一次调査, 油的人均日摄入量为20克左右;2002年调查显示,平均数量已上升至42克左右。市场的繁荣,物质的 丰富,让全国人民在20年间,食用油摄入量翻了一倍。 以上材料与原文中提到的哪一现象有因果关系?结合原文,试作简要分析 (1)
知识作简要说明。(4 分) 【材料一】 丹麦作家安徒生,一生创作了 160 余篇童话。他通过丰富的想象,塑造了美人鱼、豌豆公主、拇 指姑娘等令人难忘的形象,意在歌颂世间的真、善、美。 【材料二】 我们读了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眼前就会浮现出中年闰土头戴破毡帽,穿着极薄的棉衣,浑身 瑟索着,松树皮般粗笨开裂的手里提着一支长烟管的形象。 材料一: 材料二: 答案: 20.答案: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想象的概念、作用和分类。(共 3 分。“主要内容”共 3 点,每点 1 分) 21.答案:丁 (共 2 分) 22.答案示例: “材料一”属于创造想象。美人鱼、豌豆公主、拇指姑娘等等,是安徒生抱着歌颂世间真、善、美的目的, 将生活现象和个人体验进行提炼、加工,独立创造出的新形象。他塑造这些形象时的心理过程属于创造想 象。 “材料二”属于再造想象。我们读 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眼前所浮现的中年闰土形象不是我们自己独 立创造出来的,而是根据鲁迅先生的描述再造的,因此属于再造想象。 (共 4 分。“材料一”2 分,“类型”1 分,“说明”1 分;“材料二”2 分,“类型”1 分,“说明”1 分) 02 西城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8-19 题。(共 8 分) ①传统中华美食,对“油”十分讲究。而现在,这美食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却越来越人们却谈“油”色变。 调查发现,我国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类疾病的产生与人们摄入脂肪不 科学有关。脂肪在体内堆积,对健康造成危害,而脂肪的来源,很大一部分就是我们平时所吃的油脂。 ②一边是美味大餐,却含有大量油脂,影响健康;一边是控制用油,保证健康,但味道欠佳。【甲】这似乎 是难求两全的事情。【乙】人们正在寻找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享受美味大餐,又能保证身体健康。 ③照顾到个人的饮食习惯,在高脂膳食的同时,可以考虑添加一些高膳食纤维食品。在吃大鱼大肉的同时, 要有足够的膳食纤维,二者相互弥补,对人体健康较为有利。在吃油脂含量比较高的菜肴时,应该注意吃 一定量的蔬菜,比如吃半盘左右的炒芹菜。运用合理的膳食搭配来降低自身对油脂的摄入,在保证美味的 同时,逐渐减少对油脂的依赖,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对很多无法拒绝美食诱惑的人,无疑是个不 错的办法。 ④人体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一些水溶性的维生素,就像蓄水池一样,当你缺乏的时候,它可以在你身体 里存留;当你不需要那么多,或是足量了,它就会排泄出去。但是脂溶性营养素、脂肪这类东西,如果过 量地摄入,又不注意运动,它就会在体内堆积,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身体健康,引发疾病。 ⑤不管是通过合理饮食达到膳食结构的平衡,还是通过运动达到人体营养摄入和释放的平衡,平衡是我们 健康生活中一个重要概念。均衡合理的膳食搭配,良好的饮食、运动、生活习惯,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只 有这些达到平衡、和谐,我们才能获得强健的体魄。 18.阅读第②段,说出画线的【甲】【乙】两个语句不能调换的三个理由。(3 分) 答: 1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5 分) 【材料一】 我国的两次“营养和健康”调查表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油的摄入量直线上升。1982 年第一次调查, 油的人均日摄入量为 20 克左右;2002 年调查显示,平均数量已上升至 42 克左右。市场的繁荣,物质的 丰富,让全国人民在 20 年间,食用油摄入量翻了一倍。 以上材料与原文中提到的哪一现象有因果关系?结合原文,试作简要分析。 (1)
【材料二】 实验人员采取灌喂的方式,每天给大白鼠食用高脂膳食,同时,还设计几个不同的剂量组,给大白鼠补充 膳食纤维。通过观察,摄入膳食纤维较多的大白鼠组,它们的血脂尤其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大幅度地下降 了。 借助文中相关知识,说说这组动物实验在调整人们饮食方式方面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 答案: 18答案要点: 理由一,【甲】句,承接上文“难求两全”的两种表现 理由二,【乙】句,引出下文“两全其美”的具体内容。 理由三,两句调换后语段的表达重点与原意不符。 评分标准:共3分。共3点,每点1分 19.答案要点: (1)现象:我国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分析:①这类疾病的产生与人们摄入脂肪不科学有关。(脂肪堆积,危害健康。) ②脂肪的来源,很大一部分就是我们平时所吃的油脂。 评分标准:共3分。共3点,每点1分。 (2)在高脂膳食的同时,添加一些高膳食纤维食品,有利于人体健康。 评分标准:共2分。“高脂膳食”、“高膳食纤维”1分,有利于健康1分。 03朝阳区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1~22题。(8分) ①作为全球贸易量最大的水果之一,香蕉堪称是食用最方便的水果。然而,起源于亚洲的香蕉枯萎病 4号小种,在重创亚洲香蕉业后,正在肆虐大洋洲,如果4号小种最终登陆香蕉的重要产地—一拉丁美洲, 那么,世界香蕉贸易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②这个“罪魁祸首”是由一种名为镰刀菌的土壤真菌所引起的,受到镰刀菌感染的整株香蕉苗会枯萎死亡 更严重的是,镰刀菌的生存能力非常强,在土壤中的存活期可以长达20年。镰刀菌又被分成4个不同的生 理小种,其中以新出现的4号小种危害最大,受到感染的香蕉苗都会病死,根本没机会结出果实。 ③也许有人会疑惑,这么庞大的一个产业怎么可能被小小的真菌逼上绝路呢?这其实是由香蕉产业的一个 特点”所决定的 ④虽然世界上的香蕉品种很多,但当今全球香蕉产区种植的9%以上都是一个名为华蕉的品种。在20 世纪50年代之前,人们大量种植的是一种被称为大麦克的香蕉品种,大麦克的果型比华蕉大不少,口味出 色,果皮也比华蕉结实,这对于极度依赖运输的香蕉产业来说是最佳之选。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对大 麦克有着致命杀伤力的香蕉枯萎病1号小种横扫整个拉丁美洲,整片香蕉园绝收绝种。对于1号小种有着 不错抵抗力的华蕉,尽管在其他方面都逊于大麦克,还是从温室中被请出来,开始在中美洲被大量种植, 进而扩展到全球各产区。然而,到了21世纪,历史再次重现,华蕉对于枯萎病4号小种完全没有抵抗力, 人们又一次为“香蕉灭绝”问题而头痛 ⑤从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开始肆虐亚洲到现在,将近20年过去了,这种危险的真菌仍然没能传到拉丁美洲。 这是因为枯萎病病原体的传播只能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含有病原体的土壤和被感染的香蕉组织,而土壤和 植物组织恰恰是各囯边境检疫部门高度关注的目标,被严格禁止带入香蕉产地。一些较为现代化的香蕉种 植园也有自己的防护体系,各种可能的病原体载体,乃至细小到附着在进出人员鞋底的土粒,都会被小心 翼翼地处理。 ⑥面对枯萎病4号小种席卷全球的趋势,封堵策略还会继续执行下去。香蕉会不会真的灭绝呢?答案 应该是否定的。几十年来,人们对于香蕉枯萎病的病原菌、致病机理和传播途径进行着不断深入的研究, 也正做着各种应对计划 21.阅读第①-④段,庞大的香蕉产业“可能被小小真菌逼上绝路”的原因是
【材料二】 实验人员采取灌喂的方式,每天给大白鼠食用高脂膳食,同时,还设计几个不同的剂量组,给大白鼠补充 膳食纤维。通过观察,摄入膳食纤维较多的大白鼠组,它们的血脂尤其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大幅度地下降 了。 借助文中相关知识,说说这组动物实验在调整人们饮食方式方面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 答案: 18.答案要点: 理由一,【甲】句,承接上文“难求两全”的两种表现。 理由二,【乙】句,引出下文“两全其美”的具体内容。 理由三,两句调换后语段的表达重点与原意不符。 评分标准:共 3 分。共 3 点,每点 1 分。 19.答案要点: (1)现象:我国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分析:①这类疾病的产生与人们摄入脂肪不科学有关。(脂肪堆积,危害健康。) ②脂肪的来源,很大一部分就是我们平时所吃的油脂。 评分标准:共 3 分。共 3 点,每点 1 分。 (2)在高脂膳食的同时,添加一些高膳食纤维食品,有利于人体健康。 评分标准:共 2 分。 “高脂膳食”、“高膳食纤维”1 分,有利于健康 1 分。 03 朝阳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21~22 题。(8 分) ①作为全球贸易量最大的水果之一,香蕉堪称是食用最方便的水果。然而,起源于亚洲的香蕉枯萎病 4 号小种,在重创亚洲香蕉业后,正在肆虐大洋洲,如果 4 号小种最终登陆香蕉的重要产地——拉丁美洲, 那么,世界香蕉贸易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②这个“罪魁祸首”是由一种名为镰刀菌的土壤真菌所引起的,受到镰刀菌感染的整株香蕉苗会枯萎死亡; 更严重的是,镰刀菌的生存能力非常强,在土壤中的存活期可以长达 20 年。镰刀菌又被分成 4 个不同的生 理小种,其中以新出现的 4 号小种危害最大,受到感染的香蕉苗都会病死,根本没机会结出果实。 ③也许有人会疑惑,这么庞大的一个产业怎么可能被小小的真菌逼上绝路呢?这其实是由香蕉产业的一个 “特点”所决定的。 ④虽然世界上的香蕉品种很多,但当今全球香蕉产区种植的 99%以上都是一个名为华蕉的品种。在 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人们大量种植的是一种被称为大麦克的香蕉品种,大麦克的果型比华蕉大不少,口味出 色,果皮也比华蕉结实,这对于极度依赖运输的香蕉产业来说是最佳之选。然而在 20 世纪 50 年代,对大 麦克有着致命杀伤力的香蕉枯萎病 1 号小种横扫整个拉丁美洲,整片香蕉园绝收绝种。对于 1 号小种有着 不错抵抗力的华蕉,尽管在其他方面都逊于大麦克,还是从温室中被请出来,开始在中美洲被大量种植, 进而扩展到全球各产区。然而,到了 21 世纪,历史再次重现,华蕉对于枯萎病 4 号小种完全没有抵抗力, 人们又一次为“香蕉灭绝”问题而头痛。 ⑤从香蕉枯萎病 4 号小种开始肆虐亚洲到现在,将近 20 年过去了,这种危险的真菌仍然没能传到拉丁美洲。 这是因为枯萎病病原体的传播只能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含有病原体的土壤和被感染的香蕉组织,而土壤和 植物组织恰恰是各国边境检疫部门高度关注的目标,被严格禁止带入香蕉产地。一些较为现代化的香蕉种 植园也有自己的防护体系,各种可能的病原体载体,乃至细小到附着在进出人员鞋底的土粒,都会被小心 翼翼地处理。 ⑥面对枯萎病 4 号小种席卷全球的趋势,封堵策略还会继续执行下去。香蕉会不会真的灭绝呢?答案 应该是否定的。几十年来,人们对于香蕉枯萎病的病原菌、致病机理和传播途径进行着不断深入的研究, 也正做着各种应对计划。 21.阅读第①-④段,庞大的香蕉产业“可能被小小真菌逼上绝路”的原因是
(不超过30个字)(3分) 22.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老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什么?(5分) 【材料】老王在著名的“香蕉之乡”经营着两个昋蕉园,相隔约100公里,其中一个香蕉园岀现了植株染 病的现象。经专家检验,证实植株被枯萎病4号小种感染。为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老王决定放弃这个香 蕉园,让工人带着工具去另一个香蕉园继续工作。 答案: 21答案:香蕉种植品种单一,对真菌引发的枯萎病完全缺乏抵抗能力 (共3分。“品种单一”1分,“真菌引发的枯萎病”1分,“完全缺乏抵抗能力”1分) 22答案示例 不正确,其一,由于镰刀菌在土壤中的生存能力非常强,简单的放弃土地会使枯萎病原体不断繁殖扩散 其二,香蕉枯萎病原体可通过工人身上或者工具上残留的土壤或香蕉残留物进行传播,所以,老王的做法 最终会使自己及其他香蕉园的植株受到枯萎病的感染 (共5分。“不正确”1分,“其一”其二”各2分 04海淀区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共8分) ①长城,是古代中囯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现 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其中北京长 城不仅是整个长城的缩影,更是整个长城的精华部分。它好像一个横着的英文字母“C,呈半环状环绕在 北京北部、东北和西北三面。从东到西包括6个区段:平谷、密云、怀柔、昌平、延庆、门头沟,全长629 公里。 ②提到长城,人们往往首先把它和秦始皇联系起来,似乎他建造的长城是最早的,实际上北京地区长城建 得更早,公元前283年,燕昭王29年,为抵御匈奴,燕囯修筑了燕北长城。先秦燕国、秦汉、北魏和明代, 这四个时代北京长城都在持续建设中,特別是在后来明代修建的长城中,经过徐达、戚继光两代名将的重 点建设,北京长城建设得最完备。开国功臣徐达大将军主持重修了居庸关、司马台关、古北口关、慕田峪 黄花镇等长城关塞。1509年开始,抗倭名将戚继光担任蓟州总兵15年,护卫京师,他改建长城,呕心沥血 使北京段长城成为万里长城中建筑最坚固的黄金地段 ③北京长城主要分布在京北燕山山脉带和京西太行山脉一带,这些地方高山深谷,断崖险关,这就使得北 京长堿地势险要,构造复杂,变化多端。位于怀柔的慕田峪长城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墙体两面都树起高大垛 口,可以两面御敌。密云境内的司马台长城分东西两线伸展蔓延,东线长城建在刀削斧劈似的山脊上,仅 在2.7公里间,从海拔25米骤然升至%86米,东线长城犹如一条巨龙从湖水中腾空飞起,直指云端。更为 难得的是在千米山峰之巅竟密布15座敌楼 ④明清两代皇城、皇宫、皇陵,都距北京长城不过几十公里,所以北京长城是护卫京城等要地的最后一道 重要防线,具有很强的防御能力。位于延庆县军都山关沟的八达岭,自古就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春秋 战国时期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扰,在此曾修筑长城。明代为了加强防御,对八达岭长城进行了长达八十余 年的修建,使其成为城关相逹、墩堡相望、重城护卫、烽火报警的严密防御体系 ⑤北京长城的自然景观还特别丰富多彩。慕田峪长城,春天群芳争艳,夏天满目苍翠,秋天五彩缤纷,冬 天雪挂枝头 ⑥今天,北京的多处长城已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景区,中外游客登上长城,可以尽情欣寅长城雄伟壮观的 景象 l8.阅读第②一⑤段,概括说明北京长城都有哪些特征。(4分) 19.阅读下面材料,简要说明哪些内容分别印证或补充说明了北京长城的特征。(4分) 【材料】 金山岭长城东起望京楼,西至龙嗒口,全长10.5公里。明代爱囯名将戚继光主持修建,建成了一道堿关相
(不超过 30 个字)(3 分) 22.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老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什么?(5 分) 【材料】老王在著名的“香蕉之乡”经营着两个香蕉园,相隔约 100 公里,其中一个香蕉园出现了植株染 病的现象。经专家检验,证实植株被枯萎病 4 号小种感染。为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老王决定放弃这个香 蕉园,让工人带着工具去另一个香蕉园继续工作。 答: 答案: 21.答案: 香蕉种植品种单一,对真菌引发的枯萎病完全缺乏抵抗能力。 (共 3 分。“品种单一”1 分,“真菌引发的枯萎病”1 分,“完全缺乏抵抗能力”1 分) 22.答案示例: 不正确,其一,由于镰刀菌在土壤中的生存能力非常强,简单的放弃土地会使枯萎病原体不断繁殖扩散; 其二,香蕉枯萎病原体可通过工人身上或者工具上残留的土壤或香蕉残留物进行传播,所以,老王的做法 最终会使自己及其他香蕉园的植株受到枯萎病的感染。 (共 5 分。“不正确”1 分,“其一”“其二”各 2 分) 04 海淀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8—19 题。(共 8 分) ①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现 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 14 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 8851.8 公里。其中北京长 城不仅是整个长城的缩影,更是整个长城的精华部分。它好像一个横着的英文字母“C”,呈半环状环绕在 北京北部、东北和西北三面。从东到西包括 6 个区段:平谷、密云、怀柔、昌平、延庆、门头沟,全长 629 公里。 ②提到长城,人们往往首先把它和秦始皇联系起来,似乎他建造的长城是最早的,实际上北京地区长城建 得更早,公元前 283 年,燕昭王 29 年,为抵御匈奴,燕国修筑了燕北长城。先秦燕国、秦汉、北魏和明代, 这四个时代北京长城都在持续建设中,特别是在后来明代修建的长城中,经过徐达、戚继光两代名将的重 点建设,北京长城建设得最完备。开国功臣徐达大将军主持重修了居庸关、司马台关、古北口关、慕田峪、 黄花镇等长城关塞。1569 年开始,抗倭名将戚继光担任蓟州总兵 15 年,护卫京师,他改建长城,呕心沥血, 使北京段长城成为万里长城中建筑最坚固的黄金地段。 ③北京长城主要分布在京北燕山山脉带和京西太行山脉一带,这些地方高山深谷,断崖险关,这就使得北 京长城地势险要,构造复杂,变化多端。位于怀柔的慕田峪长城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墙体两面都树起高大垛 口,可以两面御敌。密云境内的司马台长城分东西两线伸展蔓延,东线长城建在刀削斧劈似的山脊上,仅 在 2.7 公里间,从海拔 295 米骤然升至 986 米,东线长城犹如一条巨龙从湖水中腾空飞起,直指云端。更为 难得的是在千米山峰之巅竟密布 15 座敌楼。 ④明清两代皇城、皇宫、皇陵,都距北京长城不过几十公里,所以北京长城是护卫京城等要地的最后一道 重要防线,具有很强的防御能力。位于延庆县军都山关沟的八达岭,自古就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春秋 战国时期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扰,在此曾修筑长城。明代为了加强防御,对八达岭长城进行了长达八十余 年的修建,使其成为城关相连、墩堡相望、重城护卫、烽火报警的严密防御体系。 ⑤北京长城的自然景观还特别丰富多彩。慕田峪长城,春天群芳争艳,夏天满目苍翠,秋天五彩缤纷,冬 天雪挂枝头。 ⑥今天,北京的多处长城已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景区,中外游客登上长城,可以尽情欣赏长城雄伟壮观的 景象。 18.阅读第②—⑤段,概括说明北京长城都有哪些特征。(4 分) 答: 19.阅读下面材料,简要说明哪些内容分别印证或补充说明了北京长城的特征。(4 分) 【材料】 金山岭长城东起望京楼,西至龙峪口,全长 10.5 公里。明代爱国名将戚继光主持修建,建成了一道城关相
连、敌楼相望、重城护卫、射界交叉、烽火报警的防御体系,提高了总体防御能力。从修造艺术上来看, 它也别具风格,仅敌台的建造形式就有方楼、圆楼、扁楼、拐角楼;箭窗楼也分为三孔楼、四孔楼、五孔 楼不等 在八达岭水关长城西南侧,建有中华文化名人雕塑纪念园,这座纪念园是八达岭长城一处弥足珍贵的人文 景观。因内安放着冰心、茅盾、叶圣陶、夏衍、田汉、吴文藻等9位文化名人的骨灰、遗物和雕塑。其中 冰心和吴文藻夫妇之墓在一座与长城相临的小山顶上,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无墓地和墓碑,仅有一座8 吨重的汉白玉浮雕头像。长城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了这些文化名人灵魂的栖息地,而这样的人文景 观也增加了长城的文化内蕴 印证了北京长城具有 的特征。 补充说明了北京长城又具有 的特征 补充说明了北京长城还具 有 的特征。 答案: 18答案要点:①建造最早,建设得最完备、(最坚固):②地势险要,构造复杂,变化多端 ③是护卫京城等地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线,防御能力强:④自然景观丰富。(共4分。共4点,每点1分) 19.答案: (1)金山岭长城的防御体系作为护卫京城等地最后一道重要防线,防御能力强 (2)金山岭长城一些建筑的建造形式修造艺术别具风格中华文化名人雕塑纪念园这样的人文景 观文化内蕴丰厚(共4分。共6空,第1、2空各1分:第3-6空各0.5分) 05丰台区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19题(共8分) 脸红什 ①脸红是人类“最特别、最富有人类特征的表情”之一。 ②人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反射性地引起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分泌增加,从而使人 心跳加快,面部皮肤血管扩张、充血、血流加速,因而出现面红。在极气愤的时候,脸部就不单是红,它 红一阵、青一阵,有时转为苍白,这是肾上腺一阵阵地在大量分泌,使血管收缩,交替充血、贫血或使血 管较长时间地处于贫血状态的缘故。为什么只有脸部的皮肤发红,而其他部位的皮肤颜色看不出变化呢? 与其他部位的皮肤相比,脸部皮肤的血管更密集、更宽、更靠近表层,因此它发生的变化更容易被别人觉 察到 ③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会脸红的。它是在幼儿园阶段开始出现的,在青春期达到了顶峰,之后逐渐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变得越来越不容易脸红。脸红的这一变化过程其实与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密切相关。 统计表明,脸红频繁出现时的平均年龄,男性为15.56岁,女性为1499岁。为什么脸红在青春期达到了顶 峰?这与青少年的心理成长特点相吻合。青少年的心理变化处于骤变时期,他们正在从孩子转变为成人 社会交往增加,对社会认同和社会赞许的期望急剧上升,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以及初次尝试这些因素 都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极易引起紧张情绪,继而频繁出现脸红现象 ④其实脸红也是一种社会交流的方式,这种交流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好处。当你为做错了事而脸红时,就 能让人们知道了你的歉意,从而原谅你:当你因为内心的羞愧而脸红时,就会让人们觉得你很诚实、值得 信赖,从而愿意和你合作……脸红实际上会让一个人更富魅力,更容易被周围的人所接受和喜欢。当然 对人类来说,语言才是最主要的交流方式。但是语言是受意识控制的,可以进行欺骗,而不受意识控制的 脸红却能透露真实的想法,这些想法有时是你想用语言掩饰的。 ⑤不管脸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当脸红不期而至时,我们应该学会自我宽慰,所以不必为脸红而烦恼。 住,一切都会过去的 18.阅读第②段,解释人在极度气愤时脸色苍白的原因。(3分) 19.阅读材料,借助文章③-⑤段内容,分析小张脸红的原因并写一段话开导他。(5分) 【材料】
连、敌楼相望、重城护卫、射界交叉、烽火报警的防御体系,提高了总体防御能力。从修造艺术上来看, 它也别具风格,仅敌台的建造形式就有方楼、圆楼、扁楼、拐角楼;箭窗楼也分为三孔楼、四孔楼、五孔 楼不等。 在八达岭水关长城西南侧,建有中华文化名人雕塑纪念园,这座纪念园是八达岭长城一处弥足珍贵的人文 景观。园内安放着冰心、茅盾、叶圣陶、夏衍、田汉、吴文藻等 9 位文化名人的骨灰、遗物和雕塑。其中 冰心和吴文藻夫妇之墓在一座与长城相临的小山顶上,占地面积约 50 平方米,无墓地和墓碑,仅有一座 8 吨重的汉白玉浮雕头像。长城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了这些文化名人灵魂的栖息地,而这样的人文景 观也增加了长城的文化内蕴。 (1) 印证了北京长城具有 的特征。 (2) 补充说明了北京长城又具有 的特征; 补充说明了北京长城还具 有 的特征。 答案: 18.答案要点:①建造最早,建设得最完备、(最坚固);②地势险要,构造复杂,变化多端; ③是护卫京城等地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线,防御能力强;④自然景观丰富。( 共 4 分 。 共 4 点,每点 1 分) 19.答案: (1)金山岭长城的防御体系 作为护卫京城等地最后一道重要防线,防御能力强 (2)金山岭长城一些建筑的建造形式 修造艺术别具风格 中华文化名人雕塑纪念园这样的人文景 观 文化内蕴丰厚 ( 共 4 分 。共 6 空,第 1、2 空 各 1 分;第 3—6 空各 0.5 分) 05 丰台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8-19 题(共 8 分) 脸红什么 ①脸红是人类“最特别、最富有人类特征的表情”之一。 ②人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反射性地引起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分泌增加,从而使人的 心跳加快,面部皮肤血管扩张、充血、血流加速,因而出现面红。在极气愤的时候,脸部就不单是红,它 红一阵、青一阵,有时转为苍白,这是肾上腺一阵阵地在大量分泌,使血管收缩,交替充血、贫血或使血 管较长时间地处于贫血状态的缘故。为什么只有脸部的皮肤发红,而其他部位的皮肤颜色看不出变化呢? 与其他部位的皮肤相比,脸部皮肤的血管更密集、更宽、更靠近表层,因此它发生的变化更容易被别人觉 察到。 ③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会脸红的。它是在幼儿园阶段开始出现的,在青春期达到了顶峰,之后逐渐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变得越来越不容易脸红。脸红的这一变化过程其实与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密切相关。 统计表明,脸红频繁出现时的平均年龄,男性为 15.56 岁,女性为 14.99 岁。为什么脸红在青春期达到了顶 峰?这与青少年的心理成长特点相吻合。青少年的心理变化处于骤变时期,他们正在从孩子转变为成人, 社会交往增加,对社会认同和社会赞许的期望急剧上升,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以及初次尝试这些因素 都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极易引起紧张情绪,继而频繁出现脸红现象。 ④其实脸红也是一种社会交流的方式,这种交流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好处。当你为做错了事而脸红时,就 能让人们知道了你的歉意,从而原谅你;当你因为内心的羞愧而脸红时,就会让人们觉得你很诚实、值得 信赖,从而愿意和你合作……脸红实际上会让一个人更富魅力,更容易被周围的人所接受和喜欢。当然, 对人类来说,语言才是最主要的交流方式。但是语言是受意识控制的,可以进行欺骗,而不受意识控制的 脸红却能透露真实的想法,这些想法有时是你想用语言掩饰的。 ⑤不管脸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当脸红不期而至时,我们应该学会自我宽慰,所以不必为脸红而烦恼。记 住,一切都会过去的。 18.阅读第②段,解释人在极度气愤时脸色苍白的原因。(3 分) 答: 19.阅读材料,借助文章③-⑤段内容,分析小张脸红的原因并写一段话开导他。(5 分)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