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表22006~2010年全国工业用水效率指标 年份 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重复利用率 (m/万元) 水量下降率(%) (%) 2006 80.6 2007 82.0 2008 08 7898 83.8 2009 103 85.0 2010 90 85.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1)、水利部《水资源公报》 (2006-2010)、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统计公报》(2006-2010) 注: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下降率为可比价。 3.非常规水源利用量不断增加。中水、海水、矿井水等非常 规水源的再生利用技术日趋成熟。“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水淡 化能力以每年近70%的速度增长,全国已达日产能力60万立方 米,其中近1/3用于工业领域 4.工业废水排放量略有下降。2010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 量237.5亿立方米,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8.5%,与2006年的240.2 亿立方米、占比44.7%比较,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工业废水达 标排放率95.3%,比206年提高3.2个百分点(见表3)。 表32006~2010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情况 年份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占比(%)达标排放率(%) (亿m3) (亿m3) 2006 536.8 240.2 44.7 92.1 2007 556.8 246.6 44.3 91.7 2008 571.7 241.7 42.3 92.4 39.8 2010 617.3 237.5 38.5 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1)、水利部《水资源公报》 (2006-2010)、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统计公报》(2006-2010) 二)提升工业用水效率的主要举措 1.工业节水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日趋完善。“十一五”期间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建设部印发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十
2 表 2)。 表 2 2006~2010 年全国工业用水效率指标 年全国工业用水效率指标 年全国工业用水效率指标 年全国工业用水效率指标 年份 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 (m 3/万元) 万元工业增加值取 水量下降率(%) 重复利用率 (%) 2006 178 7 80.6 2007 131 8 82.0 2008 108 9 83.8 2009 103 8 85.0 2010 90 7 85.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1)、水利部《水资源公报》 (2006-2010)、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统计公报》(2006-2010)。 注: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下降率为可比价。 3.非常规水源利用量不断增加 利用量不断增加 利用量不断增加 利用量不断增加。中水、海水、矿井水等非常 规水源的再生利用技术日趋成熟。“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水淡 化能力以每年近 70%的速度增长,全国已达日产能力 60 万立方 米,其中近 1/3 用于工业领域。 4.工业废水排放量略有下降。 工业废水排放量略有下降。 工业废水排放量略有下降。 工业废水排放量略有下降。2010 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 量 237.5 亿立方米,占废水排放总量的 38.5%,与 2006 年的 240.2 亿立方米、占比 44.7%比较,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工业废水达 标排放率 95.3%,比 2006 年提高 3.2 个百分点(见表 3)。 表 3 2006~2010 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情况 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情况 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情况 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情况 年份 废水排放总量 (亿m 3) 工业废水排放量 (亿 m 3) 占比(%) 达标排放率(%) 2006 536.8 240.2 44.7 92.1 2007 556.8 246.6 44.3 91.7 2008 571.7 241.7 42.3 92.4 2009 589.7 234.5 39.8 94.2 2010 617.3 237.5 38.5 95.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1)、水利部《水资源公报》 (2006-2010)、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统计公报》(2006-2010)。 (二)提升工业用水效率的主要举措 1.工业节水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日趋完善 工业节水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日趋完善 工业节水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日趋完善 工业节水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日趋完善。“十一五”期间,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建设部印发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十
五”规划》(发改环资〔2007)236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印 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工信部节(2010 218号)。国家相继出台了30余项工业节水标准,涉及术语 水平衡测试、计量统计、管理、评价、取水定额、产品水效等方 面,省级工业用水定额指标体系也基本建立。工业建设项目水资 源论证深入实施,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工业节水的机制初步形成。 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和标准制度的完善,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 管理制度,提升工业用水效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2.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不断增强。工业节水技术水 平不断提高,火电机组空气冷却技术、钢铁行业烟(煤)气千法 除尘技术、纺织行业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造纸行业连续 蒸煮技术、食品和发酵行业有机废水膜处理回用技术等一批节水 新技术得到应用和推广,工业园区积极推行循环用水和串联用水 系统,推进园区废污水“零排放” 3.工业节水宣传和试点示范工作稳步推进。各地区、各部门 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企业节水意识、能力和水平不断 増强。国家相关部委大力推进节水试点示范,水利部开展节水型 社会建设试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创建试点。试点示范工作的稳步推进带动了节水型工业体系的建 设
3 一五”规划》(发改环资﹝2007﹞236 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印 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工信部节﹝2010 ﹞218 号)。国家相继出台了 30 余项工业节水标准,涉及术语、 水平衡测试、计量统计、管理、评价、取水定额、产品水效等方 面,省级工业用水定额指标体系也基本建立。工业建设项目水资 源论证深入实施,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工业节水的机制初步形成。 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和标准制度的完善,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 管理制度,提升工业用水效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2.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不断增强 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不断增强 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不断增强 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不断增强。工业节水技术水 平不断提高,火电机组空气冷却技术、钢铁行业烟(煤)气干法 除尘技术、纺织行业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造纸行业连续 蒸煮技术、食品和发酵行业有机废水膜处理回用技术等一批节水 新技术得到应用和推广,工业园区积极推行循环用水和串联用水 系统,推进园区废污水“零排放”。 3.工业节水宣传和试点示范工作稳步推进 工业节水宣传和试点示范工作稳步推进 工业节水宣传和试点示范工作稳步推进 工业节水宣传和试点示范工作稳步推进。各地区、各部门 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企业节水意识、能力和水平不断 增强。国家相关部委大力推进节水试点示范,水利部开展节水型 社会建设试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创建试点。试点示范工作的稳步推进带动了节水型工业体系的建 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