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1.140.3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408-2005/ISO8601:2000 代替GB/T7408--199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Data elements and interchange formats- Information interchange-Representation of dates and times (ISO8601:2000,IDT) 2005-03-28发布 200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ICS 01.140.30 A 13 诵黔 日卜t防.手」子灼二少入 、 「z己.l}t 1}3u1u1不百百u落汀 峨一勇净} 月n大r芬 作摊主爹 GB/T 7408-2005/ISO 8601:2000 代替 GB/T 7408-1994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声曰‘ A n .a - 上AV ..曰, ‘‘曰 叫尸~ 月 , 少.., .备. 一 、J- I口 itr" X 77'C H " 7 T H H J I Lai 4y. -IJ、IA Data elements and interchange formats- Information interchange-Representation of dates and times (ISO 8601:2000,IDT) 2005-03-28发布 200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小ha、*fo’蓄辈 秘,花瞥 MI PM 7 4Mf, I PL豁荟发布
GB/T7408-2005/ISO8601:2000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8601-2000《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英文版),并且代替GB/T7408-19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本标准与GB/T7408-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日期和时间历法系统(本版的4.3); 完善1994年版本的日期和时间的各种表示法(本版本的5.1,5.2,5.3,5.4); 增加时间间隔和循环时间间隔的表示法(本版本的5.5,5.6)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建方、刘碧松、魏宏、孙文峰、刘颖
GB /T 7408-2005/ISO 8601:2000 pl1 青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ISO 8601-2000(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英文版),并且代替GB/T 7408-19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本标准与 GB/T 7408-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 增加 日期和时间历法系统(本版的 4. 3) ; — 完善 1994年版本的 日期和时间的各种表示法(本版本的 5.1,5.2,5.3,5.4); — 增加时间间隔和循环时间间隔的表示法(本版本的 5.5,5.6)0 本标准的附录 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 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建方、刘碧松、魏宏 、孙文峰、刘颖
GB/T7408-2005/IS08601:2000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历日期和时间以及时间间隔的表示法。它包括: a)用年、月和月中的日表示日历日期; b)用年和年中的日表示的顺序日期; c)用年、星期数和星期中的日数表示的星期日期; d)基于24小时计时系统的一日的时间; e)当地时间与协调世界时(UTC)之间的时差; f)日期和时间的组合; g)时间间隔; h)循环时间间隔 本标准适用于在信息交换中所涉及的日期和时间表示。 本标准不包括日期和时间表示法中用文字表示的日期和时间,也不包括未以字符表示的日期和 时间。 本标准考虑了闰秒,它们有时在日历月的末尾插入,以保持日历日在天文学上的精度。 对用本标准表示法表示的所有数据元,本标准不给予其任何特别含义和解释。其含义由应用的语 境确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3102.1-1993空间和时间的量的单位 GB/T1988-1998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 eqv iso/IEC646:1991) ITUR推荐标准TF.460-5标准频率与时间信号发射 ITU-R推荐标准TF.686词汇表 3术语和定义 协调世界时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UTC) 由国际计量局和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维护的时间标度,是各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协调播发的 基准。 注1:该定义源于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咨询委员会(ITUR)的推荐标准 ITU TF.686,ITUR还规定UTC为协调 世界时的缩写(见5.3.3) 注2:协调世界时通常被(不正确地)称为格林尼治平时(GMT 3:其他的信息见以下网址 国际电信联盟网址:http://www.itu.int/home/index.html
GB/T 7408-2005/ISO 8601:2000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历 日期和时间以及时间间隔的表示法 。它包括: a) 用年、月和月中的 日表示 日历 日期 ; b) 用年和年中的日表示的顺序 日期 ; c) 用年、星期数和星期中的 日数表示的星期 日期; d) 基于 24小时计时系统的一 日的时间; e) 当地时间与协调世界时(UTC)之间的时差 ; f) 日期和时间的组合; 9) 时间间隔; h) 循环时间间隔。 本标准适用于在信息交换中所涉及的 日期和时间表示。 本标准不包括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中用文字表示的 日期 和时间 ,也不包括未 以字符表示的 日期和 时间 。 本标准考虑了闰秒 ,它们有时在 日历月的末尾插人 ,以保持 日历 日在天文学上的精度。 对用本标准表示法表示的所有数据元,本标准不给予其任何特别含义和解释。其含义 由应用的语 境确定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101-1993 有关量 、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 3102. 1- 1993 空间和时间的量的单位 GB/T 1988-1998 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eqv ISO/IEC 646:1991) ITU-R 推荐标准 TF. 460-5 标准频率与时间信号发射 ITU-R 推荐标准 TF. 686 词汇表 3 术语和定义 3.1 协调世界时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UTC) 由国际计量局和国际地球 自转服务(IERS)维护的时间标度 ,是各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协调播发的 基准。 注 1:该定义源于国际电信联盟一无线电咨询委员会(ITU-R)的推荐标准 ITU TF. 686. ITU-R还规定 UTC为协调 世界时的缩写(见 5.3.3)0 注 2:协调世界时通常被(不正确地)称为格林尼治平时(GMT) o 注 3:其他的信息见以下网址: 国际电信联盟网址 :http://www. itu. int/home/index. html
GB/T7408-2005/Io8601:2000 国际计量局网址:htte://www.bipm.fr 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网址http://www.iers.org/ 3.2 日期date 特定日历日的标识。由日历年、日历月、日历星期、日历日或该年中的日等数据元组合表示 3.3 日历日期 calendar date 由日历年、日历月以及其在日历月中的顺序数表示的特定日历日的标识 顺序日期 ordinal date 由日历年以及其在日历年中的顺序数表示的特定日历日的标识 3.5 星期日期 week date 由其日历星期所属的日历年、该年的日历星期的顺序数以及其在该日历星期中的顺序数表示的特 定日历日的标识。 3.6 日(天)day 24小时的时间单位 日历日 calendar day 从[000起始到[2400]截止(相当于次日的开始)的时间间隔,一个典型的日历日的时间长度为 小时 注1:日历日通常也被称作日 注2:日历日的周期是24小时,除非根据以下条件修改 根据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的决定,插入或删除闰秒; 当地权威部门改变当地时间时,可能增删其他的时间间隔 3.8 时间长度 duration 时间的数量(“长度”) 基本格式 basic format 为满足精度要求所必需的最少成分构成的表示格式。 3.10 扩展格式 extend format 含有附加分隔符的基本格式的扩展 3.11 公历 Gregorian calendar 现在普遍采用的历法系统,出现于1582年,它所定义的年比朱利安日历更为接近回归年。 注1:公历的采用消除了朱利安日历中累积偏差。公历中,一个公历年是平年或者闰年,每年分成12个顺序月 注2:本标准中,术语公历指4.3.2.1中所描述的历法系统 3 小时 60分钟的时间单位,其定义见GB3102.1
GB/T 7408-2005/ISO 8601:2000 国际计量局网址:http:刀www. bipm. fr 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网址:http://www. iers. org/ 3.2 日期 date 特定 日历 日的标识。由日历年、日历月、日历星期 、日历 日或该年中的日等数据元组合表示。 3.3 日历 日期 calendar date 由日历年、日历月以及其在 日历月中的顺序数表示的特定 日历 日的标识。 3.4 顺序日期 ordinal date 由日历年以及其在 日历年中的顺序数表示的特定 日历 日的标识。 3.5 星期日期 week date 由其 日历星期所属的日历年、该年的日历星期的顺序数 以及其在该 日历星期 中的顺序数表示的特 定 日历 日的标识。 3.6 日(天) day 24小时的时间单位。 3.7 日历 日 calendar day 从[000叼起始到「2400〕截止(相当于次 日的开始)的时间间隔,一个典型的日历日的时间长度为 24小时。 注 1:日历 日通常也被称作 日。 注 2:日历日的周期是 24小时,除非根据以下条件修改: 一一 根据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的决定,插人或删除闰秒; -一 当地权威部门改变当地时间时 ,可能增删其他 的时间间隔 。 3.8 时Ri长度 duration 时间的数量(“长度”)。 3.9 基本格式 basic format 为满足精度要求所必需的最少成分构成的表示格式。 3. 10 扩展格式 extend format 含有附加分隔符的基本格式 的扩展 。 3. 11 公历 Gregorian calendar 现在普遍采用的历法系统 ,出现于 1582年,它所定义的年比朱利安 日历更为接近回归年。 注 1:公历的采用消除了朱利安日历中累积偏差。公历中,一个公历年是平年或者闰年,每年分成 12个顺序月。 注 2:本标准中,术语公历指 4. 3. 2.1中所描述的历法系统。 3. 12 小时 hour 60分钟的时间单位,其定义见 GB 3102. 1 a
GB/T7408-2005/ISO8601:2000 3.13 当地时间 local time 公共使用的当地时钟时间 注:当地时间和协调世界时的时差由(国家、区域或当地)负责此事的权威部门确定。时差取决于时区,它也可能在 年中有所不同 3.14 60秒的时间单位,其定义见GB3102.1。 月 month 8、29、30或31日的时间单位 注:在某些应用中,一个月可视为30日的一个时间单位 3.16 日历月 calendar month 将一个日历年划分成12个顺序的时间间隔,即12个日历月。其中每个月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并含 有指定的天数 注1:公历中,日历年中按顺序出现的月命名以及包含的日数如下:一月(31天),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三月 31天),四月(30天),五月(31天),六月(30天),七月(31天),八月(31天),九月(30天),十月(31天) 十一月(30天),十二月(31天) 注2:日历月通常也称为月 时间周期(时间间隔) period of time(time- interval) 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段。 注:时间周期通常也指周期 3.18 循环时间间隔 recurring time- interval 系列连续的相同周期的时间间隔 完全表示法 complete representation 包含与表达式有关的所有日期和时间元素的表示法,如果适用,限于通过4位数字表示日历年的表 小数表示法 decimal representation 通过在表达式的最低位成分增加小数对表示法进行的扩展 扩展表示法 expanded represtation [0000到[999范围之外的日历年中的日期的标识符表示法的扩展 截短表示法 truncated representation 通过省略从表达式最左边开始的高位成分而形成的一种缩写表示。 注1:参阅4.6 注2:如果省略值为零的成分,则以时间单位表达的时间长度被认为是截短的。 降低精度表示法 representation with reduced precision 通过省略从表达式最右边开始的低位成分而形成的一种缩写表示
GB/T 7408-2005/ISO 8601:2000 3.13 当地时间 local time 公共使用的当地时钟时间。 注:当地时间和协调世界时的时差由(国家、区域或当地)负责此事的权威部门确定。时差取决于时区,它也可能在 一年 中有所不同。 3.14 分 minute 60秒的时间单位 ,其定义见 GB 3102. 10 3. 15 月 month 28,29,30或 31日的时间单位 。 注:在某些应用中,一个月可视为 30日的一个时间单位。 3. 16 日历 月 calendar month 将一个 日历年划分成 12个顺序的时间间隔,即 12个 日历月 。其中每个月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并含 有指定的天数。 注 1:公历中,日历年中按顺序出现的月命名以及包含的日数如下:一月(31天),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三月 (31天),四月(30天 ),五月 (31天),六月 (30天 ),七 月 (31天 )> /l月 (31天),九月 (30天),十月 (31天), 十一月(30天),十二月(31天)。 注 2:日历月通常也称为月。 3. 17 时间周期(时间间隔) period of time(time - interval) 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段。 注:时间周期通常也指周期。 3. 18 循环时fel间隔 recurring time一interval 一系列连续的相 同周期的时间间隔。 3. 19 完全表示法 complete representation 包含与表达式有关的所有 日期和时间元素的表示法 ,如果适用,限于通过 4位数字表示 日历年的表 示法 。 3.20 /j、数表示法 decimal representation 通过在表达式的最低位成分增加小数对表示法 进行的扩展。 3.21 扩展表示法 expanded feprestation [000叼到[9999]范围之外的日历年中的日期的标识符表示法的扩展。 3.22 截短表示法 truncated representation 通过省略从表达式最左边开始的高位成分而形成的一种缩写表示 。 注 1:参阅 4. 6 0 注 2:如果省略值为零的成分,则以时间单位表达的时间长度被认为是截短的。 3.23 降低精度表示法 representation with reduced precision 通过省略从表达式最右边开始的低位成分而形成的一种缩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