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新中国成立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 在北平召开。9月29日,会议通过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共同纲领》,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9月30日下午三点,会议开始,先以整个名单付表决的方法,一致通过已 经协商的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共180人;然后,以无记名联记投票的方法,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和委员。会议主席宣布,毛泽东当选为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当选为副主席, 其他56人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 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巩固政权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肃清了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 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级的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并把它们 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统一了中国财政经济工作,稳定了物价,完成了新 解放区土地制度的改革,镇压了反革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 “三反”运动,开展了打退资产阶级进攻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 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对旧中国的教育科学文 化事业,进行了很有成效的改造。在完成繁重的社会改革任务和进行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战净的同时,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中国工农 业生产1952年底已经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新中国成立 1949 年 9 月 21 日至 9 月 30 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 在北平召开。9 月 29 日,会议通过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共同纲领》,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9 月 30 日下午三点,会议开始,先以整个名单付表决的方法,一致通过已 经协商的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共 180 人;然后,以无记名联记投票的方法,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和委员。会议主席宣布,毛泽东当选为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当选为副主席, 其他 56 人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1949 年 10 月 1 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 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巩固政权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肃清了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 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级的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并把它们 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统一了中国财政经济工作,稳定了物价,完成了新 解放区土地制度的改革,镇压了反革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 “三反”运动,开展了打退资产阶级进攻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 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对旧中国的教育科学文 化事业,进行了很有成效的改造。在完成繁重的社会改革任务和进行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战争的同时,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中国工农 业生产 1952 年底已经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
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之前,各解放区就分期分批组织了土地改革。这次为了加强对土 地改革的领导,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央土地改革委员会,从中 央和地方抽调大批干部组织了土改工作队。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 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部法律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过去 领导土地改革的历史经验,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成为指导新解放区土地 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从1950年冬季开始,一场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土地改革运 动,在新解放区有领导、有步骤、分阶段地展开了。 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19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抗 美援朝战净就此拉开序幕。经过近三年的搏杀,1953年7月27日,美国在停 战协定上签了字。此时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后来说:“我获得了一 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 的司令官。”同年9月1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在《关于中 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 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三反五反 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 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三反”运动在中国展开,刘青山、 张子善案件,是1951年11月中国开始“三反”运动后揭露出来的第一大案。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直接督促案件的处理,在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951年12 月中共河北省委作出决议开除刘青山、张子善的党籍,12月20日,华北局将处
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之前,各解放区就分期分批组织了土地改革。这次为了加强对土 地改革的领导,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央土地改革委员会,从中 央和地方抽调大批干部组织了土改工作队。1950 年 6 月 28 日,中央人民政府 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部法律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过去 领导土地改革的历史经验,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成为指导新解放区土地 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从 1950 年冬季开始,一场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土地改革运 动,在新解放区有领导、有步骤、分阶段地展开了。 抗美援朝 1950 年 10 月 19 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抗 美援朝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经过近三年的搏杀,1953 年 7 月 27 日,美国在停 战协定上签了字。此时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后来说:“我获得了一 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 的司令官。”同年 9 月 12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在《关于中 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 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三反五反 1951 年 12 月 1 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 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三反”运动在中国展开, 刘青山、 张子善案件,是 1951 年 11 月中国开始“三反”运动后揭露出来的第一大案。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直接督促案件的处理,在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951 年 12 月中共河北省委作出决议开除刘青山、张子善的党籍,12 月 20 日,华北局将处
理意见上报中央,提议"将刘青山、张子善二贪污犯处以死刑(或缓期二年执行)。” 毛泽东对刘青山、张子善一案非常重视。12月2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扩大 会议,经过慎重考虑,并征求党外人士意见,由河北省人民法院宣判,经最高人 民法院核准,对刘青山、张子善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首先在大中城市开展“五反”斗争的指示》, 要求在中国大中城市,向违法的资本家开展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 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斗争。“五反”运动于1952年 10月结束。 西藏和平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为维护民族团结,确定了和平解 放西藏的方针。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正式签署《关 于和平解放西藏动法的协议》(又称《十七条协议》)。《协议》签订后,解放 军开始进入西藏,帮助西藏人民发展生产,开展贸易。 中央政府保护西藏的政治、宗教制度,帮助发展西藏的经济文化,改善人民 生活。为了改善西藏的交通状况,同时修筑了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这两条公路 建成通车后,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西藏,缓解了进藏部队和工作人员物资供 应的困难,改善了西藏人民的生活。西藏的社会经济在中央政府的帮助下有了很 大发展。 从1949年5月开始的中国新解放区的剿匪斗争基本结束,在大陆范围内平 息了匪患,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过渡时期
理意见上报中央,提议“将刘青山、张子善二贪污犯处以死刑(或缓期二年执行)。” 毛泽东对刘青山、张子善一案非常重视。12 月 29 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扩大 会议,经过慎重考虑,并征求党外人士意见,由河北省人民法院宣判,经最高人 民法院核准,对刘青山、张子善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首先在大中城市开展“五反”斗争的指示》, 要求在中国大中城市,向违法的资本家开展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 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斗争。“五反”运动于 1952 年 10 月结束。 西藏和平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为维护民族团结,确定了和平解 放西藏的方针。1951 年 5 月 23 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正式签署《关 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又称《十七条协议》)。《协议》签订后,解放 军开始进入西藏,帮助西藏人民发展生产,开展贸易。 中央政府保护西藏的政治、宗教制度,帮助发展西藏的经济文化,改善人民 生活。为了改善西藏的交通状况,同时修筑了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这两条公路 建成通车后,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西藏,缓解了进藏部队和工作人员物资供 应的困难,改善了西藏人民的生活。西藏的社会经济在中央政府的帮助下有了很 大发展。 从 1949 年 5 月开始的中国新解放区的剿匪斗争基本结束,在大陆范围内平 息了匪患,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过渡时期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中国有步骤地实现从新 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个历 史阶段中,中共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 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 1952年,中共中央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 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性。 在过渡时期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 造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 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 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对个体 农业,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 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 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对于个体手工业的改造,也采取了类似的方 法。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经济表现了明显的优越性。到1956 年,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这项工 作中也有缺点和偏差。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 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
从 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956 年,中国有步骤地实现从新 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个历 史阶段中,中共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 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 1952 年,中共中央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 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性。 在过渡时期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 造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 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 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对个体 农业,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 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 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对于个体手工业的改造,也采取了类似的方 法。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经济表现了明显的优越性。到 1956 年,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这项工 作中也有缺点和偏差。在 1955 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 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
遗留了一些问题。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 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依靠中国自己的努力,加上苏联和其他友 好国家的支援,同样取得了成就。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 基础工业建立了起来。从1953年到195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 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 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5年3月召开的中共全国代表会议,总结了反对野心家高岗、饶漱石阴谋分 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斗争,增强了的团结。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 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和随后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规定了对知 识分子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正确政策,促进了这方面事业的繁荣。 1956年9月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 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己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 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 状况之间的矛盾;中国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 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大会坚持了1956年5月中共中央提出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 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大会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 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
遗留了一些问题。1956 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 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依靠中国自己的努力,加上苏联和其他友 好国家的支援,同样取得了成就。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 基础工业建立了起来。从 1953 年到 1956 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 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 4.8%。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 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54 年 9 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5 年 3 月召开的中共全国代表会议,总结了反对野心家高岗、饶漱石阴谋分 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斗争,增强了的团结。1956 年 1 月中共中央召 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和随后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规定了对知 识分子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正确政策,促进了这方面事业的繁荣。 1956 年 9 月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 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 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 状况之间的矛盾;中国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 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大会坚持了 1956 年 5 月中共中央提出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 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大会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 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