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运用普通不能运用普通课程目标2:在领会能很好地全能较好的全基本能运用普面、正确运用通心理学的基《普通心理学》课程面、正确够运心理学的基础心理学的基础普通心理学的础原理、基本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用普通心理学原理、基本规原理、基本规学生能够运用普通心基础原理、基的基础原理、律,根据幼儿规律,根据幼律,根据幼儿本规律,根据理学的基础原理、基基本规律,根身心发展的规儿身心发展的身心发展的规规律,分析学本规律,根据幼儿身幼儿身心发展据幼儿身心发律,分析学前律,分析学前的规律,分析展的规律,分教育实践中幼前教育实践中教育实践中幼心发展的规律,分析学前教育实践析学前教育实儿保教的现幼儿保教的现儿保教的现学前教育实践中幼儿保教的现象,解决幼中幼儿保教的践中幼儿保教象,解决幼儿象,解决幼儿象,解决幼儿儿保教存在的问题,现象,解决幼的现象,解决保教存在的问保教存在的问保教存在的问同时,能运用所学普儿保教存在的幼儿保教存在题,同时,能题,同时,能题,同时,能通心理学理论健全自问题,同时,的问题,同时,运用所学普通运用所学普通运用所学普通己的人格。能运用所学普能运用所学普心理学理论健心理学理论健心理学理论健通心理学理论全自己的人全自己的人全自己的人通心理学理论格。格。健全自己的人健全自己的人格。格格。课程目标3:在领会能很好地增强能较好地增强能增强从心理基本能增强从不能增强从心《普通心理学》课程从心理学角从心理学角学角度,分析心理学角度,理学角度,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度,分析和解度,分析和解和解决保教问分析和解决保析和解决保教决保教问题的学生能够增强从心理决保教问题的题的意识,树教问题的意问题的意识,意识,树立全意识,树立正立正确的儿童识,树立正确树立正确的儿学角度,分析和解决保教问题的意识,树面正确的儿童确的儿童观、观、保育观和的儿童观、保童观、保育观立正确的儿童观、保观、保育观和保育观和教育教育观,热爱育观和教育和教育观,热育观和教育观,热爱教育观,热爱观,热爱幼儿,幼儿,贯彻“假观,热爱幼儿,爱幼儿,贯彻幼儿,贯彻“假如我幼儿,充分贯贯彻“假如我如我是孩子,贯彻“假如我“假如我是孩彻“假如我是是孩子,假如假如我的孩是孩子,假如子,假如我的是孩子,假如我的孩子”的保教理念,培孩子,假如我我的孩子”的子”的保教理孩子”的保教我的孩子”的的孩子”的保保教理念,培保教理念,培养职业理想和情怀,念,培养职业理念,培养职增强职业道德感和责教理念,培养养职业理想和理想和情怀,养职业理想和业理想和情任感。职业理想和情情怀,增强职增强职业道德情怀,增强职怀,增强职业怀,有效增强业道德感和责感和责任感。业道德感和责道德感和责任任感。感。职业道德感和任感。责任感。八、选用教材教材名称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是否马工程教材备注叶奕乾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否何存道2021年1月(第六版)出版社梁宁建23
23 课程目标 2:在领会 《普通心理学》课程 相关理论的基础上, 学生能够运用普通心 理学的基础原理、基 本规律,根据幼儿身 心发展的规律,分析 学前教育实践中幼儿 保教的现象,解决幼 儿保教存在的问题, 同时,能运用所学普 通心理学理论健全自 己的人格。 能 很 好 地 全 面、正确运用 普通心理学的 基础原理、基 本规律,根据 幼儿身心发展 的规律,分析 学前教育实践 中幼儿保教的 现象,解决幼 儿保教存在的 问题,同时, 能运用所学普 通心理学理论 健全自己的人 格 能 较 好 的 全 面、正确够运 用普通心理学 的基础原理、 基本规律,根 据幼儿身心发 展的规律,分 析学前教育实 践中幼儿保教 的现象,解决 幼儿保教存在 的问题,同时, 能运用所学普 通心理学理论 健全自己的人 格。 能够运用普通 心理学的基础 原理、基本规 律,根据幼儿 身心发展的规 律,分析学前 教育实践中幼 儿 保 教 的 现 象,解决幼儿 保教存在的问 题,同时,能 运用所学普通 心理学理论健 全 自 己 的 人 格。 基本能运用普 通心理学的基 础原理、基本 规律,根据幼 儿身心发展的 规律,分析学 前教育实践中 幼儿保教的现 象,解决幼儿 保教存在的问 题,同时,能 运用所学普通 心理学理论健 全 自 己 的 人 格。 不能运用普通 心理学的基础 原理、基本规 律,根据幼儿 身心发展的规 律,分析学前 教育实践中幼 儿 保 教 的 现 象,解决幼儿 保教存在的问 题,同时,能 运用所学普通 心理学理论健 全 自 己 的 人 格。 课程目标 3:在领会 《普通心理学》课程 相关理论的基础上, 学生能够增强从心理 学角度,分析和解决 保教问题的意识,树 立正确的儿童观、保 育观和教育观,热爱 幼儿,贯彻“假如我 是孩子,假如我的孩 子”的保教理念,培 养职业理想和情怀, 增强职业道德感和责 任感。 能很好地增强 从 心 理 学 角 度,分析和解 决保教问题的 意识,树立全 面正确的儿童 观、保育观和 教育观,热爱 幼儿,充分贯 彻“假如我是 孩子,假如我 的孩子”的保 教理念,培养 职业理想和情 怀,有效增强 职业道德感和 责任感。 能较好地增强 从 心 理 学 角 度,分析和解 决保教问题的 意识,树立正 确的儿童观、 保育观和教育 观,热爱幼儿, 贯彻“假如我 是孩子,假如 我的孩子”的 保教理念,培 养职业理想和 情怀,增强职 业道德感和责 任感。 能增强从心理 学角度,分析 和解决保教问 题的意识,树 立正确的儿童 观、保育观和 教育观,热爱 幼儿,贯彻“假 如我是孩子, 假 如 我 的 孩 子”的保教理 念,培养职业 理想和情怀, 增强职业道德 感和责任感。 基本能增强从 心理学角度, 分析和解决保 教 问 题 的 意 识,树立正确 的儿童观、保 育 观 和 教 育 观,热爱幼儿, 贯彻“假如我 是孩子,假如 我的孩子”的 保教理念,培 养职业理想和 情怀,增强职 业道德感和责 任感。 不能增强从心 理学角度,分 析和解决保教 问题的意识, 树立正确的儿 童观、保育观 和教育观,热 爱幼儿,贯彻 “假如我是孩 子,假如我的 孩子”的保教 理念,培养职 业 理 想 和 情 怀,增强职业 道德感和责任 感。 八、选用教材 教材名称 编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是否马工程教材 备注 普通心理学 (第六版) 叶奕乾 何存道 梁宁建 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 2021 年 1 月 否
九、主要参考书目[1]彭聘龄.普通心理学(第五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5月[3]费尔德曼.普通心理学(英文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5月十、课程学习建议1.注重夯实基础理论。普通心理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属于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领域,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课前预习、课中理解、课后巩固夯实基础理论,而且要通过平时作业、课堂练习、课堂讨论、课后延申等方式夯实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理论。2.注重拓展延申。借助哗哩哗哩网站、借助中国知网平台,选择相应的心理学期刊,通过观看相关视频,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加深对普通心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将所学心理学理论用在幼儿园保教实践中。24
24 九、主要参考书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五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年 1 月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年 5 月 [3]费尔德曼.普通心理学(英文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年 5 月 十、课程学习建议 1.注重夯实基础理论。普通心理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属于心理学的基 础理论领域,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课前预习、课中理解、课 后巩固夯实基础理论,而且要通过平时作业、课堂练习、课堂讨论、课后延申 等方式夯实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2.注重拓展延申。借助哔哩哔哩网站、借助中国知网平台,选择相应的心 理学期刊,通过观看相关视频,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前 沿动态,加深对普通心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将所学心理学理论用 在幼儿园保教实践中
《教育学原理》课程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PrinciplesofPedagogy230410702B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课程编码先修课程修读学期第二学期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口必修口选修专业基础课程2课程学分考核方式考试口考查课程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0)执笔人李星审核人姜婧二、课程简介教育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该课程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奠基性、先导性、全局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学会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教育实践的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最终从课程走向生活,做一个自我受益的终身学习者。三、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坚持并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掌握教育学基本概念、理论与规律:深入学习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相关知识,树立科学的学前儿童教育观,自觉运用教育学原理观察、思考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毕业要求3:保教知识)课程目标2:了解当前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问题有深入了解,掌握和领会班级管理工作艺术,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从事教育研究与实践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毕业要求5:班级指导)课程目标3:学习和体会学校教育实践的工作艺术,形成对教师工作的系25
25 《教育学原理》课程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教育学原理 Principles of Pedagogy 课程编码 230410702B 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 先修课程 修读学期 第二学期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课程学分 2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学时 32 学时(理论学时 32,实践学时 0) 执笔人 李星 审核人 姜婧 二、课程简介 教育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教育学的基本概 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该课程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也是学前教 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奠基性、先导性、全局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育 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学会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教育实践的问题,总结经 验和教训,最终从课程走向生活,做一个自我受益的终身学习者。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坚持并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掌握教育 学基本概念、理论与规律;深入学习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相关知识,树立科学的 学前儿童教育观,自觉运用教育学原理观察、思考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毕业要求 3 :保教知识) 课程目标 2:了解当前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问 题有深入了解,掌握和领会班级管理工作艺术,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从 事教育研究与实践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毕业要求 5 :班级指导) 课程目标 3:学习和体会学校教育实践的工作艺术,形成对教师工作的系
统性认知,明确教师的责任和特点,培养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感情,增强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3.2幼儿发展知识:了解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课程目标1毕业要求3:保教知识个体差异及学习特点,了解有特殊需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5.1班级组织:掌握幼儿园班级特点、班级管理工课程目标2毕业要求5:班级管理作的基本要点与方法,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与规则。2.1职业认同: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理解职业价值,课程目标3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认同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具有终身从教、用心从教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四、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课程内容支撑的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学时安排2课程目标1第一章学科概述自主学习、课堂讲授自主学习、课堂讲授、案例分第二章基础理论课程目标1/28析及小组讨论自主学习、课堂讲授、案例分第三章教育目的与制度课程目标1/26析及小组讨论自主学习、课堂讲授、案例分第四章教育实践工作课程目标1/2/3析及小组讨论、课堂检测与巩14固总结2第五章教育研究课程目标1课堂讲授、实践操作合计3226
26 统性认知,明确教师的责任和特点,培养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感情,增强热爱 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毕业要求 2 教育情怀)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毕业要求 3:保教知识 3.2 幼儿发展知识:了解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 本理论,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 个体差异及学习特点,了解有特殊需要幼儿的身心 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 课程目标 2 毕业要求 5:班级管理 5.1 班级组织:掌握幼儿园班级特点、班级管理工 作的基本要点与方法,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与规 则。 课程目标 3 毕业要求 2:教育情怀 2.1 职业认同: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理解职业价值, 认同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具有终身从教、 用心从教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支撑的课程目标 教学方法 学时安排 第一章 学科概述 课程目标 1 自主学习、课堂讲授 2 第二章 基础理论 课程目标 1/2 自主学习、课堂讲授、案例分 析及小组讨论 8 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制度 课程目标 1/2 自主学习、课堂讲授、案例分 析及小组讨论 6 第四章 教育实践工作 课程目标 1/2/3 自主学习、课堂讲授、案例分 析及小组讨论、课堂检测与巩 固总结 14 第五章 教育研究 课程目标 1 课堂讲授、实践操作 2 合计 32
(二) 课程内容第一章学科概述【学习目标】1.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与现状,能够说出教育学历史上的代表人物、著作与主要学术观点,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独到的评论。2.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明确所选专业或课程在整个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3.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学会在实际教育作中灵活运用。【课程内容】1.教育学及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2.学校教育的一般性与特殊性3.教育学产生、发展历程与趋势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在教育学科体系当中的定位。2.难点:如何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访问一些中小学教师,分析教育理论知识在其专业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教育理论在日常教育生活和教育实践中的价值。2.课堂讲授:教师结合PPT、视频的展示,讲解教育学的学科历史、发展概况。【学习要求】1.学生应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选择一位喜爱的教育家,简述他的生平及其教育思想,并进行简要评价。2.学生应在课后复习并完成课后作业。【复习与思考】1.“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这种观点对吗?你是如何看待的?2.“没有教育理论,一样有教育实践,不学教育学一样能做个好老师。”这种观点对吗?你是如何看待的?【学习资源】1.《教育学原理》编写组.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9月27
27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 学科概述 【学习目标】 1.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与现状,能够说出教育学历史上的代 表人物、著作与主要学术观点,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独到的评论。 2.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明确所选专业或课程在整个教育学科体系中的 地位。 3.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学会在实际教育作中灵 活运用。 【课程内容】 1.教育学及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学校教育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3.教育学产生、发展历程与趋势 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在教育学科体系当中的定位。 2.难点:如何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访问一些中小学教师,分析教育理论知识在其专业成长中的 地位和作用,总结教育理论在日常教育生活和教育实践中的价值。 2.课堂讲授:教师结合 PPT、视频的展示,讲解教育学的学科历史、发展 概况。 【学习要求】 1.学生应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选择一位喜爱的教育家,简述他的生平及 其教育思想,并进行简要评价。 2.学生应在课后复习并完成课后作业。 【复习与思考】 1.“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这种观点对吗?你是如何 看待的? 2.“没有教育理论,一样有教育实践,不学教育学一样能做个好老师。” 这种观点对吗?你是如何看待的? 【学习资源】 1.《教育学原理》编写组.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年 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