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08年湖南省长沙市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B) 总分:150分时量:150分钟 长沙市教科院组织名优教师联合命制 、语言知识和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脊梁(j) 炮制(pao) 白炽灯(zh) 鳞次栉比(zhi) B.混沌(hin)悭吝(jian) 沓纸(da) 寡廉鲜耻(xian) C.伺机(si)噱头(xue)刽子手(gui)畏葸不前(x1) D.昵称(ni)攻讦(jie)撂挑子(1ido)喟然长叹(wei)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把汉语修辞方式融入花鸟画创作中的实例不胜梅举,屡屡被众多画家广泛使用 B.面对浩如烟海的有字书,尽管我们浩首穷经、读破万卷,也只能涉猎沧海一粟 C.晚清时期,随着诸多脍炙人口的反满革命文章的流播,不几年,革命论胜行于中 国 D.普京来自底层,其亲属中没有政治上的显赫者,也没有在其他领域中出类拔萃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社会生活好比一本大书,需要慢慢地去品读,才能读懂其中蕴含的道理,才能从 中获得人生真谛。 .要把爱心转化成行动,我们需要看问题,找办法,察效果,虽然错综复杂的事态 总在阻挠这三步的实施 C.毛泽东诗词是独具风神的艺术品,更是中国现代史上吐纳风云、评说春秋、飞扬 情志的文化现象。 D.李零在其新作中指出,孔子是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与虎谋皮、拼命劝 他们改邪归正的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研究人员最近报告说:电击以醋和废水为养分的细菌,可以制造出清洁的氢 燃料能够替代汽油给车辆提供动力 B.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个孤立的历史发展过程,而是始终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 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网络中 C.尽管西方节日对中国近代节日的多样化产生了影响,但中国近代节日的民族特性并 没消失,、其内容、样式基本保留 D.尽管许多梦想没有实现,但我曾真诚地向往过,为此努力过,付出过心血,自己 对这样的经历来说,始终是宝贵的 5.下引对联各咏一历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①万古丹心盟日月:千年义气表春秋 ②未劈曹颅千古恨;曾医关臂一军惊 ③天意欲兴刘,到此英雄难用武;人心犹慕项,至今父老尚称王
绝密★启用前 2008 年湖南省长沙市高考模拟试卷 语 文(B) 总分:150 分时量:150 分钟 长沙市教科院组织名优教师联合命制 一、语言知识和运用(15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脊梁(jǐ) 炮制(páo) 白炽灯(zhì) 鳞次栉比(zhì) B.混沌(hǜn) 悭吝(jiān) 一沓纸(dá) 寡廉鲜耻(xiǎn) 、 c.伺机(sì) 噱头(xué) 刽子手(guì) 畏葸不前(xǐ) D.昵称(nì) 攻讦(jié) 撂挑子(1iào) 喟然长叹(wèi)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把汉语修辞方式融入花鸟画创作中的实例不胜梅举,屡屡被众多画家广泛使用。 B.面对浩如烟海的有字书,尽管我们浩首穷经、读破万卷,也只能涉猎沧海一粟。 C.晚清时期,随着诸多脍炙人口的反满革命文章的流播,不几年,革命论胜行于中 国。 D.普京来自底层,其亲属中没有政治上的显赫者,也没有在其他领域中出类拔萃的 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社会生活好比一本大书,需要慢慢地去品读,才能读懂其中蕴含..的道理,才能从 中获得人生真谛。 B.要把爱心转化成行动,我们需要看问题,找办法,察效果,虽然..错综复杂的事态 总在阻挠这三步的实施。 C.毛泽东诗词是独具风神的艺术品,更是中国现代史上吐纳风云 ....、评说春秋、飞扬 情志的文化现象。 D.李零在其新作中指出,孔子是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与虎谋皮 ....、拼命劝 他们改邪归正的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研究人员最近报告说:电击以醋和废水为养分的细菌,可以制造出清洁的氢 燃料能够替代汽油给车辆提供动力。 B.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个孤立的历史发展过程,而是始终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 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网络中。 C.尽管西方节日对中国近代节日的多样化产生了影响,但中国近代节日的民族特性并 没消失,、其内容、样式基本保留。 D.尽管许多梦想没有实现,但我曾真诚地向往过,为此努力过,付出过心血,自己 对这样的经历来说,始终是宝贵的 5.下引对联各咏一历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①万古丹心盟日月;千年义气表春秋 ②未劈曹颅千古恨;曾医关臂一军惊 ③天意欲兴刘,到此英雄难用武;人心犹慕项,至今父老尚称王
④由仁居义,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 知言养气,充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 A.①关羽②扁鹊③项羽④孔子 B.①关羽②华陀③项羽④孟子 C.①文天祥②华陀③刘邦④孔子 D.①文天祥②扁鹊③刘邦④孟子 现代文(一般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ITER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的英文缩写,中文简称“国际热核计划”,俗称 “人造太阳”计划,因为它的原理类似太阳发光发热,,即在上亿摄氏度的超高温条件 下,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的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氘和氚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核聚变 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及核废料。由于原料取之不尽,以及不会危害环境,挞墨銮焦受盛 塑査墨签塞堑丝.邈鲍.查望盟垄查 ITER采用的是可控热核聚变能,它的研究分惯性约束和磁约束两种途径。惯性约束 是利用超高强度的激光在极短时间内辐射靶板来产生聚变。磁约束是利用强磁场可以很 好地约束带电粒子这个特性,构造一个特殊的磁容器,建成聚变反应堆,在其中将聚变 材料加热至数亿摄氏度高温,实现聚变反应。20世纪下半叶,聚变能的研究取得了重大 进展,磁约速研究大大领先于其他途径。科学家研究出一种类似于面包图形状的环形器, 这种面包圈形状的装置被称作“托卡马克”。在这类装置上进行的物理实验取得了一个 个令人鼓舞的进展,比如等离子体温度己达4.4亿摄氏度,脉冲聚变输出功率超过16 兆瓦。这些成就表明:在这类装置上产生聚变能的可行性已被证实。 为了点燃“人造太阳”,科学家将在法国南部的卡达拉舍建造一台规模庞大的设 备:一个直径28米、高30米、由1000多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大型圆柱体设备。假如成 功的话,核聚变能源将具备重要的、无与伦比的优势。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大得超出 人们的想象。形象地说,就是三瓶矿泉水就可以为一个4口之家提供一年的动力。不过, 些批评者却认为,核聚变反应堆其实并没有那么保险,还是存在放射性氢原子泄漏、 污染环境的可能性。他们还认为,核聚变反应堆可以被怀有恶意的人滥用,用于生产核 武器。支持者的反驳理由是核聚变发电站没有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也不会生成长久的、 也就是半衰期很长的核废料。 不管怎样,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对核聚变发电寄予厚望,愿意在今后30到40年 的时间内投入100亿欧元左右的资金,进行“人造太阳”计划。2006年11月21日, 参加ITER的7方代表在法国总统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实验协定及相关文件,全面启动了 世界瞩目的人类开发新能源的宏伟计划。在前两年,人们已经开始砍伐松林,为实验堆 开辟地盘。按计划,2016年,热核实验反应堆将点燃它的第一把核聚变之火。随后,实 验堆将运行15到20年 6..下列各项中不是“核聚变能源成为未来人类新能源的希望所在”的理由的一项是 A.它的原理类似太阳发光发热 B.核聚变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 C.核聚变反应不产生核废料 D.核聚变原料氘和氚可从海水中器取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对相关概念的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ITER指在上亿摄氏度的超高温条件下,利用从海水中提取的氢的同位素氘、氚的聚 变反应释放出核能。 B.作为可控热核聚变能的一种方法,惯性约束是利用超高强度的激光在极短时间内 辐射靶板来产生聚变 C.磁约束是指构造一个可以很好地约束带电粒子的特殊磁容器,建成聚变反应堆
④由仁居义,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 知言养气,充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 A.①关羽②扁鹊③项羽④孔子 B.①关羽②华陀③项羽④孟子 C.①文天祥②华陀③刘邦④孔子 D.①文天祥②扁鹊③刘邦④孟子 二、现代文(一般科学类文章)阅读(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ITER 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的英文缩写,中文简称“国际热核计划”,俗称 “人造太阳”计划,因为它的原理类似太阳发光发热,.即在上亿摄氏度的超高温条件 下,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的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氘和氚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核聚变 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及核废料。由于原料取之不尽,以及不会危害环境,挞墨銮焦受盛 塑查墨签塞堑丝.邈鲍.查望盟垄查 ITER 采用的是可控热核聚变能,它的研究分惯性约束和磁约束两种途径。惯性约束 是利用超高强度的激光在极短时间内辐射靶板来产生聚变。磁约束是利用强磁场可以很 好地约束带电粒子这个特性,构造一个特殊的磁容器,建成聚变反应堆,在其中将聚变 材料加热至数亿摄氏度高温,实现聚变反应。20 世纪下半叶,聚变能的研究取得了重大 进展,磁约速研究大大领先于其他途径。科学家研究出一种类似于面包图形状的环形器, 这种面包圈形状的装置被称作“托卡马克”。在这类装置上进行的物理实验取得了一个 个令人鼓舞的进展,比如等离子体温度己达 4.4 亿摄氏度,脉冲聚变输出功率超过 16 兆瓦。这些成就表明:在这类装置上产生聚变能的可行性已被证实。 为了点燃“人造太阳”,科学家将在法国南部的卡达拉舍建造一台规模庞大的设 备:一个直径 28 米、高 30 米、由 1000 多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大型圆柱体设备。假如成 功的话,核聚变能源将具备重要的、无与伦比的优势。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大得超出 人们的想象。形象地说,就是三瓶矿泉水就可以为一个 4 口之家提供一年的动力。不过, 一些批评者却认为,核聚变反应堆其实并没有那么保险,还是存在放射性氢原子泄漏、 污染环境的可能性。他们还认为,核聚变反应堆可以被怀有恶意的人滥用,用于生产核 武器。支持者的反驳理由是核聚变发电站没有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也不会生成长久的、 也就是半衰期很长的核废料。 不管怎样,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对核聚变发电寄予厚望,愿意在今后 30 到 40 年 的时间内投入 100 亿欧元左右的资金,进行“人造太阳”计划。 2006 年 1 1 月 2 1 日, 参加 ITER 的 7 方代表在法国总统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实验协定及相关文件,全面启动了 世界瞩目的人类开发新能源的宏伟计划。在前两年,人们已经开始砍伐松林,为实验堆 开辟地盘。按计划,2016 年,热核实验反应堆将点燃它的第一把核聚变之火。随后,实 验堆将运行 15 到 20 年。 6..下列各项中不是“核聚变能源成为未来人类新能源的希望所在”的理由的一项是 A.它的原理类似太阳发光发热 B.核聚变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 C.核聚变反应不产生核废料 D.核聚变原料氘和氚可从海水中器取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对相关概念的阐述不恰当 ...的一项是 A.ITER 指在上亿摄氏度的超高温条件下,利用从海水中提取的氢的同位素氘、氚的聚 变反应释放出核能。 B.作为可控热核聚变能的一种方法,惯性约束是利用超高强度的激光在极短时间内 辐射靶板来产生聚变。 C.磁约束是指构造一个可以很好地约束带电粒子的特殊磁容器,建成聚变反应堆
在其中将聚变材料加热至数亿摄氏度高温,实现聚变反应 D.“托卡马克”是指一种类似于面包圈形状的目前成就已证明可在其中进行核聚变 反应的环形器装置。 8.下列阐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核聚变能研究途径不止一种,其中磁约束研究目前处手领先地位,科学家已成功 研制出脉冲聚变输出功率超过16兆瓦的“托卡马克”。便是很好的证明 B.为了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许多国家的政府对核聚变发电寄予厚望,愿意在 今后30到40年的时间内投入巨额资金,进行“人造太阳”计划 C.目前,参加ITER多方代表已正式签署了相关协定及文件;启动了这一人类开发新能 源的宏伟计划,同时人们已经开始砍伐松林,准备点燃聚变之火 D.如果利用科学家在法国南部的卡达拉舍建造的一台规模庞大的设备来点燃“人造 太阳”,那么三瓶矿泉水就可以为一个四口之家提供一年的动力。 9.根据原文信息,以下分析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有人批评,但支持“人造太阳"计划的人们对其进行反驳的理由极其充分,认 为他们所说的情况并不存在 B.如果按计划到2016年热核实验反应堆点燃了第一把核聚变之火,那么可以预计, 商业化核聚变电站将随之运行 C.法国南部那个由1000多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大型圆柱体设备成功建成将意味着人类 完全进入了能源福音的时代。 D.“人造太阳”之梦的实现还需通过重重考验,但无论成败都值得追寻,因为这将 大大推进人们对人造能源的探索 三、文言文阅读(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3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与于襄阳书 韩愈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 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 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 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 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往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之, 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 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十,有遇之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耶?将志存乎立 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 愈虽不材,其自处永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来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 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日“吾志存乎立功,而 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齷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 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 志之所存。愈恐惧再拜。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于襄阳,名由页,字名元,深得唐德宗器重。因做过襄州大都督,故称于
在其中将聚变材料加热至数亿摄氏度高温,实现聚变反应. D.“托卡马克”是指一种类似于面包圈形状的目前成就已证明可在其中进行核聚变 反应的环形器装置。 8.下列阐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核聚变能研究途径不止一种,其中磁约束研究目前处手领先地位,科学家已成功 研制出脉冲聚变输出功率超过 1 6 兆瓦的“托卡马克”。便是很好的证明。 B.为了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许多国家的政府对核聚变发电寄予厚望,愿意在 今后 30 到 40 年的时间内投入巨额资金,进行“人造太阳”计划。 C.目前,参加 ITER 多方代表已正式签署了相关协定及文件;启动了这一人类开发新能 源的宏伟计划,同时人们已经开始砍伐松林,准备点燃聚变之火。 D.如果利用科学家在法国南部的卡达拉舍建造的一台规模庞大的设备来点燃“人造 太阳”,那么三瓶矿泉水就可以为一个四口之家提供一年的动力。 9.根据原文信息,以下分析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有人批评,但支持“人造太阳"计划的人们对其进行反驳的理由极其充分,认 为他们所说的情况并不存在。 B.如果按计划到 2016 年热核实验反应堆点燃了第一把核聚变之火,那么可以预计, 商业化核聚变电站将随之运行。 C.法国南部那个由 1000 多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大型圆柱体设备成功建成将意味着人类 完全进入了能源福音的时代。 D.“人造太阳”之梦的实现还需通过重重考验,但无论成败都值得追寻,因为这将 大大推进人们对人造能源的探索。 三、文言文阅读(21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9 分,简答题 3 分) 、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 10 一 14 题。 与于襄阳书 韩 愈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 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 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 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 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往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之, 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 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之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耶?将志存乎立 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 愈虽不材,其自处永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来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 ② 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日“吾志存乎立功,而 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龌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 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 志之所存。愈恐惧再拜。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于襄阳,名由页,字名元,深得唐德宗器重。因做过襄州大都督,故称于
襄阳。②燕昭王欲招致天下贤才,问计于郭隗,郭隗回答:“王必欲致士,请自隗始!” 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军碡的一项是 A.士之能垂休光 休:美好 B.未始不相须也 须:依赖 C.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负:仗侍 D.未尝干之 干:从事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 ②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B.①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①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②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D.①亦足知其志之所存 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既表现了自己积极仕进的心情,又对达官贵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B.作者认为,读书人享有大名的原因,是有先通显而负天下众望的人做其引导者 C.作者认为,是下位之人恃才傲物、上位之人不肯屈尊下顾导致二者不能“相须"。 D.作者认为,自己虽然不是人才,可是立身处世从来不敢落后于那些一般的人。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 (2)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之于左右 (3)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 14.从文章内容来看,韩愈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四.、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o 1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试题。(5分) 西江月 张孝祥 问讯湖边舂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释】①已惯:已经习惯,已见怪不怪 本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析。(5分) 6.古诗文默写(6分) (1)必做题。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共两段,任选-段答题 ①间关莺语花底滑 。冰泉冷涩弦凝绝
襄阳。②燕昭王欲招致天下贤才,问计于郭隗,郭隗回答:“王必欲致士,请自隗始!” 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军碡的一项是 A.士之能垂休.光 休:美好 B.未始不相须.也 须:依赖 C.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 负:仗恃 D.未尝干.之 干:从事 1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 ②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B.①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①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 ②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D.①亦足知其.志之所存 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既表现了自己积极仕进的心情,又对达官贵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B.作者认为,读书人享有大名的原因,是有先通显而负天下众望的人做其引导者。 C.作者认为,是下位之人恃才傲物、上位之人不肯屈尊下顾导致二者不能“相须"。 D.作者认为,自己虽然不是人才,可是立身处世从来不敢落后于那些一般的人。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 (2)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之于左右 (3)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 14.从文章内容来看,韩愈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四.、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o 1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试题。(5 分) 西 江 月 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①,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释】①已惯:已经习惯,已见怪不怪。 本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析。(5 分) l6.古诗文默写(6 分) (1)必做题。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共两段,任选..-.段.答题 ①间关莺语花底滑, 。冰泉冷涩弦凝绝,
(白居易.《琵琶行》) ②柔情似水, (秦观.《鹊桥仙》)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乡村:民族的记忆与想象 雷抒雁 ①曾经的乡村,是一卷卷蓝布封皮的线裝书,手工刻制的木版文字在薄薄的宣纸上卬 满了炊烟、古屋、插秧、刈麦,印满了拱桥、溪流、杏花、荠菜:平平仄仄的-些低吟浅唱 长长短短的一些唐诗宋词,都写在卷卷线装书的册页里 ② 还有滚滚的征尘,有苛捐猛于虎的悲号,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 辛苦劳作,有“田园荒芜胡不归”的呼唤 ③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起根发苗,发展壮大就在农村;农村,刻写着我们民族的记忆和想 ④商品的繁荣造就了城市。城市的出现,拉开了城乡经济和文化的距离。乡村喂养着城 市。衣衫槛褛的乡村父母,吃糠咽莱送儿子走进学堂,开始了逃离农村,逃离劳动,逃离贫 困与低贱的第一步? ⑤思念乡村的人也有,多是政治上的失意者,商战中的败北者,战场上的伤残者,是激 烈的争斗之后寻找宁静地方的疗伤者。乡村以善意的同情接纳了他们,用源源不断的温情和 取之不尽的草药为他们医治创伤。而这些受伤者往往如受伤的鸟,强健之后,又挣脱农人的 双手飞进城市。农村依然清静而贫苦,荧丽却落后。他们远在都市的子女,西装革履、粉面 彩裙,记忆里只是星星点点的乡情,和偶尔由芭蕉暮雨生发出的淡淡乡愁。却很少有人想去 写一部乡村史,像写一部王朝史那样,写乡村的发生、发展和变迁,写农人的劳作、灾难和 贡献。充满想象和幽默的乡村版文学,也只在口头上流传,随风起落;充满真诚和情感的乡 村版歌谣,偶尔为都市人采集,一唱竞成明星。 ⑥广大的乡村,如今面临一次新的机遇,它将以新农村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这 是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是都市前所未有的对乡村的亲情反哺。可是,我还是有一点杞忧。既 往的每一次变革,哪怕是最小的,都伤害过乡村的美丽与个性。这一次,会不会也有一些难 免的伤损?美丽的村舍被单一的水泥楼房代替,宁静的生活被喧嚣的市声淹没,一卷古朴柔 软的线装书,被生生地改造成硬壳子西装书,千姿百态的乡村;成了千篇一律的城镇。 ⑦乡村,是我们最后一片诗意的栖居地。保护诗意的乡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 个命题。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注意搜集和整理古老的乡村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当务之急 我国的乡村以其古老的存在,成为整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许多古老村落历经数千年, 保留着深厚的为正史所缺失的宝贵记忆,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有力的物证。 ⑧如山西长治的八义镇,名称源于著名的长平之战,八位义士阻拦赵括草率发兵抗秦, 被刚愎自用的赵括杀害;战争结果是赵军大败。此地后来立碑纪念“八位义士谏赵处”,村子 更名八义村。 ⑨像这样一些有趣的记忆,中华大地的许多村子都有。建设新农村,关心和保护、留存 乡村古老的文化记忆是十分必要的。不要再如“文革”时期用的那些流行语言替代乡镇街巷 的古老名字;更不要用什么“罗马”“阿拉斯加”之类的崇洋名字改造古老乡村。新农村, 定要是中国式的,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一脉相连的农村。 ⑩我们的记忆,想象和情感,还在农村。那里,永远都应是我们诗意的精神家园。我们 要让乡村与都市亲近,而不是让乡村的背影渐行渐远
, 。 (白居易.《琵琶行》) ②柔情似水, , 。 , ! (秦观.《鹊桥仙》)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20 题。 乡村:民族的记忆与想象 雷抒雁 ①曾经的乡村,是一卷卷蓝布封皮的线装书,手工刻制的木版文字在薄薄的宣纸上印 满了炊烟、古屋、插秧、刈麦,印满了拱桥、溪流、杏花、荠菜;平平仄仄的-些低吟浅唱, 长长短短的一些唐诗宋词,都写在卷卷线装书的册页里。 ②当然,.还有滚滚的征尘,有苛捐猛于虎的悲号,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 辛苦劳作,有“田园荒芜胡不归”的呼唤…… ③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起根发苗,发展壮大就在农村;农村,刻写着我们民族的 ...记忆..和想 象 ④商品的繁荣造就了城市。城市的出现,拉开了城乡经济和文化的距离。乡村喂养着城 市。衣衫槛褛的乡村父母,吃糠咽菜送儿子走进学堂,开始了逃离农村,逃离劳动,逃离贫 困与低贱的第一步? ⑤思念乡村的人也有,多是政治上的失意者,商战中的败北者,战场上的伤残者,是激 烈的争斗之后寻找宁静地方的疗伤者。乡村以善意的同情接纳了他们,用源源不断的温情和 取之不尽的草药为他们医治创伤。而这些受伤者往往如受伤的鸟,强健之后,又挣脱农人的 双手飞进城市。农村依然清静而贫苦,荧丽却落后。他们远在都市的子女,西装革履、粉面 彩裙,记忆里只是星星点点的乡情,和偶尔由芭蕉暮雨生发出的淡淡乡愁。却很少有人想去 写一部乡村史,像写一部王朝史那样,写乡村的发生、发展和变迁,写农人的劳作、灾难和 贡献。充满想象和幽默的乡村版文学,也只在口头上流传,随风起落;充满真诚和情感的乡 村版歌谣,偶尔为都市人采集,一唱竞成明星。 ⑥广大的乡村,如今面临一次新的机遇,它将以新农村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这 是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是都市前所未有的对乡村的亲情反哺。可是,我还是有一点杞忧。既 往的每一次变革,哪怕是最小的,都伤害过乡村的美丽与个性。这一次,会不会也有一些难 免的伤损?美丽的村舍被单一的水泥楼房代替,宁静的生活被喧嚣的市声淹没,一卷古朴柔 软的线装书,被生生地改造成硬壳子西装书,千姿百态的乡村;成了千篇一律的城镇。 ⑦乡村,是我们最后一片诗意的栖居地。保护诗意的乡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 一个命题。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注意搜集和整理古老的乡村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当务之急。 我国的乡村以其古老的存在,成为整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许多古老村落历经数千年, 保留着深厚的为正史所缺失的宝贵记忆,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有力的物证。 ⑧如山西长治的八义镇,名称源于著名的长平之战,八位义士阻拦赵括草率发兵抗秦, 被刚愎自用的赵括杀害;战争结果是赵军大败。此地后来立碑纪念“八位义士谏赵处”,村子 更名八义村。 ⑨像这样一些有趣的记忆,中华大地的许多村子都有。建设新农村,关心和保护、留存 乡村古老的文化记忆是十分必要的。不要再如“文革”时期用的那些流行语言替代乡镇街巷 的古老名字;更不要用什么“罗马” “阿拉斯加”之类的崇洋名字改造古老乡村。新农村, 一定要是中国式的,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一脉相连的农村。 ⑩我们的记忆,想象和情感,还在农村。那里,永远都应是我们诗意的精神家园。我们 要让乡村与都市亲近,而不是让乡村的背影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