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黑心肝”病: 1) 病原:多毛类的凿贝才女虫 首先是在贝壳上钻孔,并直达软体部,引起继发性脓疡、 炎症等 2)症状:贝壳上有孔,在贝壳内或软体部可找到凿贝才女虫。 3)流行情况:80年代曾引起广东、广西等地合浦珠母贝大量死亡,损 失严重。 4)防治:用饱和盐水浸泡,具体过程为: 洗净露空10min→天然海水泡10min→饱和盐水泡20min→ 阴干30min→自然海区养殖
3. “黑心肝”病: 1) 病原:多毛类的凿贝才女虫 首先是在贝壳上钻孔,并直达软体部,引起继发性脓疡、 炎症等 2)症状:贝壳上有孔,在贝壳内或软体部可找到凿贝才女虫。 3)流行情况:80年代曾引起广东、广西等地合浦珠母贝大量死亡,损 失严重。 4)防治:用饱和盐水浸泡,具体过程为: 洗净露空10min→天然海水泡10min→饱和盐水泡20min→ 阴干30min→自然海区养殖
4. 贝壳穿孔病 1) 病原:a. 穿孔贝类(石蛏、楔形开腹蛤等);b. 多 毛类; c. 穿孔海绵等 2)危害:a. 损伤贝壳,降低贝壳使用价值; b. 引起细菌的 继发性感染。 3)流行情况:对大珠母贝等珍珠贝类危害严重。 4)防治:水泥砂浆涂抹法
4. 贝壳穿孔病 1) 病原:a. 穿孔贝类(石蛏、楔形开腹蛤等);b. 多 毛类; c. 穿孔海绵等 2)危害:a. 损伤贝壳,降低贝壳使用价值; b. 引起细菌的 继发性感染。 3)流行情况:对大珠母贝等珍珠贝类危害严重。 4)防治:水泥砂浆涂抹法